考古發掘,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似乎都屬於探秘一種狀態,而且是一種伴著山野之風,迎接驚喜的探秘。但驚喜之中往往也伴著驚嚇,就比如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今天我們去遊玩的時候非常的輕鬆愉快的去欣賞氣勢恢宏的兵馬俑,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兵馬俑的發掘,曾因為一場意外,震驚全國,並且從1987年到2009年暫停了22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國寶的故事:兵馬俑發掘曾出現意外,最終導致暫停發掘22年!)
從1986年開始,秦俑一號坑的發掘工作一直順利進行著,前後出土了陶俑陶馬700多件,戰車十多乘,本來發掘工作有條不紊的,然而1987年2月18的上午,一件消息徑直傳開,存放著陶俑的倉庫失竊了,一個將軍俑的頭部被盜了!收藏界有一句老話說「銅不碰鼎,泥不碰俑」,因為這兩者都是國之重器,這失竊的俑頭到底是被何人竊走,是有內鬼,還是外偷?發掘隊上下籠罩了一層陰影。並且離奇失蹤的將軍俑頭到底去哪了呢?
因為失竊的俑頭屬於國寶級的文物,發掘組不敢怠慢,將此事層層上報,最終驚動了國家文物局,新華社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震驚全國。並且採用了高額懸賞令加上秘密偵查的手段,限期破案!經過幾個月的調查,三個月後的某一天,肖某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傳聞說,肖某手中有急待出售的兵馬俑頭,警方人員立即展開調查,經過布置陷阱,假裝交易終於騙的肖某現身,但令人失望的是,肖某手中只是普通的武士俑頭。在這裡跟大家介紹一下,兵馬俑分為武士俑跟將軍俑,一眼望去浩瀚的兵馬俑部隊絕大多數都是武士俑,而將軍俑的數量只有武士俑的千分之一,調查此事又陷入了絕境。
或許是人的貪婪在作祟,在案發4個月後的某一天,文物倒賣圈裡又出現了線索-樊某。樊某聲稱自己手裡有一個將軍俑頭要出售,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調查人員假裝澳門商人接近樊某,讓其對手裡的俑頭進行畫圖,好確認是否為失竊的將軍俑頭。樊某為了快速出手,真的畫了一幅圖,而且花的相當細緻。專家一看,立馬確認圖中即為失竊的國寶,將軍俑頭!通過緊密的安排,將犯罪分子抓捕於旅舍之中。至此,一宗震驚全國的國寶失竊案告破,而案件的過程也公之於眾。其實案件沒有想像的複雜,盜寶的不是江洋大盜,也不是盜竊高手,就是一個跟發掘組有合作的貨車司機受人蠱惑竊取國寶。
這起大案暴露出考古管理當中存在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差等問題,如此重要的國寶居然這麼容易被盜走。經過長期的整頓之後,2009年6月13號,也就是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這天,秦俑一號坑第三次大規模發掘才再度啟動。
現在,在兵馬俑展區中有一個兩米多高的大型玻璃展櫃內,佇立著一尊異常高大威武、頭戴鶡冠、留著八字鬍須、神態威嚴、雙手做拄劍狀的將軍俑,旁邊的說明牌上寫著「高級軍吏俑 一號坑出土」。來這裡與它合影的遊客很多,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就是那尊失頭復得的將軍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