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藝龍接連盈利:勝利與壓力並行

2020-12-25 澎湃新聞

配圖來自Canva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整個旅遊行業受到較大的衝擊,在線旅遊平臺也不例外。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虧損成了在線旅遊平臺的普遍現象,此時,港股上市的同程藝龍卻傳來了捷報——連續兩個季度獲得盈利。

根據近日同程藝龍發布的財報可知,在全球上市OTA公司中,同程藝龍是唯一兩季度連續盈利的公司。

財報再傳捷

在國外老牌OTAExpedia、國內OTA巨頭攜程都在疫情下持續虧損的2020年,同程藝龍卻脫穎而出,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近日,同程藝龍發布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二季度同程藝龍營收12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七成以上。雖然受疫情影響二季度營收數據與去年同比下降幅度仍較大,但與第一季度相比上漲了19.4%。

而繼一季度實現盈利後,第二季度淨利潤達到1.96億元,較第一季度的7808萬元環比增加151.2%。而根據財報來看,這是由於同程藝龍在交通和住宿兩大主要業務上一直處於回暖的趨勢。

第二季度同程藝龍住宿預定收入為3.84億,環比一季度提升了67.8%;交通票務收入7.26億,同比下降幅度也由一季度的45.4%放緩至22.5%。

另外,同程藝龍的MAU(月活躍用戶)已回升至1.76億,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MPU(月付費用戶)達到1860萬,用戶付費率也基本恢復至2019年第一季的水平。

而月活躍用戶的恢復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積極信號。隨著旅遊業的復甦,下半年即將迎來旅遊旺季,而月活用戶的恢復可以極大程度的帶動平臺的付費轉化率。這樣一來,同程藝龍下半年營收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對此,同程藝龍異常自信,並預計第三季度仍將保持盈利狀態,調整後淨利潤將擴大3億至4億之間。

同程藝龍能在「旅遊業寒冬」之際保持兩個季度盈營收為正,又在行業回暖後表示盈利將持續擴大,信心滿滿的背後,同程藝龍的底牌不可小覷。

逆勢盈利的底牌

同程藝龍能夠在疫情期間實現盈利,低線城市的布局功不可沒。

同程藝龍從一開始就聚焦低線市場。據最新一期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同程藝龍註冊用戶中來自非一線城市的約為85.9%,微信平臺新付費用戶有約63.1%的來自三線或三線以下城市,較2019年同期的61.5%有所增加。

低線市場在本次疫情中率先恢復生機,作為一直布局下沉市場並在業內保持領先優勢的同程藝龍,也成為了此次疫情最大受益者之一。

另外,同程藝龍低線城市的酒旅市場在二季度出現了一定增長。僅七夕一天,低線城市國內酒店預訂量較去年七夕增長了近40%,創下了歷史新高。

不難看出,由於同程藝龍在自身業務上有著差異化的布局,主攻低線城市讓它佔據了一定的天然優勢,從而具備了在此次疫情攻堅戰中先於同行復甦的基礎。而另一方面,同程藝龍的盈利除了在下沉市場得到了增長點外,也得益於它延續了一季度低成本運營模式。

同程藝龍低成本的運營方式主要是將住宿訂單自動履約化、在線客服標準化等,通過技術手段提高人效比,進而提高經營效率。目前,同程藝龍實現了較高程度的自動化,住宿訂單履約有90%以上都是無人觸碰自動完成,交通票務自動化比例達到95%。

除此之外,騰訊旗下平臺各入口,也為同程藝龍提供了最具成本效益及穩定的流量,實現了同程藝龍穩定的流量來源。

自動化覆蓋率的提升和騰訊的持續供給,使同程藝龍在疫情期間得以控本增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僅靠騰訊供給的流量過於單一,為了實現流量來源的多元化,謀求更大的利益,同程藝龍也在第二季度加大了新流量渠道的拓展。

多渠道擴充生態

騰訊之外,如何獲取性價比更高的新流量,是同程藝龍目前發展的一大問題。

疫情期間,同程藝龍與主流手機廠商合作獲客,其中包括華為、OPPO、vivo等,雙方在聯合活動、生態建設、IoT等多場景展開合作。其中,在與vivo合作的「單單有禮」活動中,同程旅行快應用日活躍用戶量提升15倍。

除此以外,同程藝龍與地方政府、旅遊景點開展合作,推出「旅遊+直播」活動,與直播平臺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內容以探索多樣化流量渠道。另外線下也是同程藝龍獲取流量的渠道之一,比如與酒店、汽車運營商及旅遊景區合作加碼線下流量獲取。

由此可看出,無論是微信、平臺、還是其他新興流量渠道,同程藝龍在獲取流量增長的同時,始終是圍繞著最初的下沉戰略,進一步擴大下沉市場的份額。而2020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來自非微信渠道的月活躍用戶增速已經快於微信渠道。

在旅遊市場經歷疫情重創,逐步回暖的過程中,有一個可預見的趨勢是,出境遊會暫時銷聲匿跡。這也導致許多旅遊平臺必然會將重心放在國內市場,而國內旅遊趨勢也發生了變化,下沉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這意味著競爭對手將會瞄準下沉市場。

雖然同程藝龍已經在加快布局,在流量來源等方面積極求變。但不可否認的是,老牌企業無論是造血能力還是品牌影響力都更勝一籌,同程藝龍的未來發展也充滿壓力。

優勢背後競爭加劇

在未來發展中,想要持續盈利,同程藝龍還需展示出自己更為長遠的發展策略和競爭思路,而在面對同行眾多的國內旅遊市場時,同程藝龍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是什麼呢?

首先,同程藝龍有著下沉市場的先發優勢。微信也是同程藝龍下沉市場的一大助力,微信在下沉市場有著極高的滲透率,這也幫助同程藝龍解決了用戶觸達這一難題。

其次,發力增量較大的票務業務市場。由於下沉市場汽車票務規模很大,但線上轉化率很低。同程藝龍就在傳統飛機、鐵路票務之外,發力票務業務。

最後,在科技化為線上旅遊行業賦能。利用科技基因,同程藝龍在優化用戶一站式旅行體驗的同時,不斷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出行需求。

如與旅遊目的地共同推出「全域通」項目,綜合運用VR、3D、AI等技術,整合本地化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為遊客搭建了目的地「全域旅遊+智慧出行」平臺,提供一站式優質旅遊服務。

不難看出,同程藝龍一直在做多項準備來應對未來發展態勢,疫情讓同程藝龍的核心能力得到了體現,同時也將其推入了更為激烈的競爭中。

同程藝龍面臨的壓力,首當其衝來自於行業老大哥攜程。8月中旬,京東與攜程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平臺的用戶流量開放給攜程,在日常運營及精準營銷方面為攜程旅行產品供應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旅遊和零售領域的兩大巨頭達成合作,無論是在用戶流量、渠道資源、跨界營銷、商旅拓展、電商合作等方面都更勝一籌。

不僅如此,在旅遊業復甦後,各大旅遊平臺都在積極布局旅遊生態,進行各種花式自救,周邊遊、任性飛等活動層出不窮,這無疑給同程藝龍帶來了競爭壓力。

總體來說,雖然同程藝龍在競爭上面臨許多壓力,但由於它差異化的運營模式,使它目前趨於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而同行們在實現基本的業績復甦之後,目光勢必會轉向內部。面對百廢待興的旅遊市場,能否再次脫穎而出,同程藝龍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相關焦點

  • 盈利的同程藝龍真的無憂了嗎
    市場從來不缺競爭,揭開盈利的表面浮華,同程藝龍顯然充斥著更多的變數。  文/ 鄭新  出品/ 投研觀察  疫情的突如其來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旅遊行業成為重災區的一員。
  • 持續盈利背後:同程藝龍的下沉術
    與普遍虧損的在線旅行平臺們不同,同程藝龍今年依然實現了盈利。日前,同程藝龍發布了最新的三季度財報,實現了2020年連續三季度的盈利。先來看看同程藝龍在三季度的營收表現。而用戶的增加,也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同程藝龍三季度盈利能力持續領跑行業。根據財報,同程藝龍三季度調整後淨利潤為3.73億元,環比增長了89.9%。而經過調整後的淨利潤率為19.5%,較二季度增長3.2個百分點,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拆解同程藝龍:憑什麼成為全球唯一連續兩季度盈利的OTA?
    【編者按】翻看國內同程藝龍、攜程、途牛以及國外Booking、Expedia這幾大OTA的財報,可以明顯看出疫情給整個在線旅遊行業所帶來的「重創」。在一片愁雲慘澹之中,同程藝龍卻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成為全球唯一一個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的上市OTA。本文轉載自子彈財經,原作者王老師;經億歐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 未來繼續深耕小程序
    長江商報訊(記者 陳妮希)11月26日,同程藝龍正式掛牌港交所,開盤價10.78港元,較發行價9.80港元上漲10%,以開盤價計算,同程藝龍市值達到221.51億港元。自此,號稱「OTA第一港股」和「小程序第一股」的同城藝龍上市終於塵埃落定。同程藝龍上市首日收盤價12.4港元,較發行價9.80港元上漲26.53%。
  • 疫情下的同程藝龍:連續兩季度盈利引領旅遊行業復甦
    8月28日,同程藝龍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上半年同程藝龍收入為22.05億元,僅第二季度同程藝龍實現營收12億元,淨利潤1.96億元,環比增長151.2%,遠超此前預期的1.2億―1.7億元。
  • 旅遊業哀嚎遍野,同程藝龍靠下沉市場實現盈利,怎麼做到的?
    因此,外界認為背靠騰訊的同程藝龍是由於坐擁了微信海量的流量池,才得以維持盈利狀態。但在採訪中,同程藝龍CFO範磊告訴鈦媒體,從業務上來講同程藝龍抓住了低線市場的新流量供給,並執行了非常嚴格的低成本策略,使得公司成為今年上半年全球唯一盈利的OTA。
  • 連續三個季度逆勢盈利,OTA賽道上同程藝龍憑什麼「獨領風騷」?
    我們不妨先來看下財報的基本面: · 期內,同程藝龍實現總營收19.15億元,環比增長59.5%;其中,住宿預訂服務收入環比增長78.1%至6.85億元;交通票務服務營收環比增長45.4%至10.55億元; · 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環比增長89.9%,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逆勢盈利;
  • 連續三個季度逆勢盈利,OTA賽道上同程藝龍憑什麼"獨領風騷"?
    我們不妨先來看下財報的基本面: · 期內,同程藝龍實現總營收19.15億元,環比增長59.5%;其中,住宿預訂服務收入環比增長78.1%至6.85億元;交通票務服務營收環比增長45.4%至10.55億元; · 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環比增長89.9%,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逆勢盈利; · 經調整淨利率為
  • 快看|同程藝龍品牌更名 「同程旅行」
    記者 | 鄭萃穎14月22日,同程藝龍宣布將品牌名稱變更並升級為「同程旅行」,作為同程藝龍對外的服務品牌,將更聚焦年輕消費群體。同程旅行原來的雙魚logo也更新為「造夢大魚」的品牌形象,新品牌口號定為「再出發,就同程」。
  • 深網| 全球OTA旅遊公司都在虧損,同程藝龍為什麼能盈利?
    眼下,國際業務佔比極少的同程藝龍無需承擔國際業務帶來的虧損,伴隨國內旅遊市場透露出復甦信號,同程藝龍與攜程美團的全面競爭才剛剛開始。
  • 同程藝龍三季度持續盈利逾3億元,非一線城市用戶佔比超86%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11月23日,同程藝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程藝龍」)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同程藝龍的交易總額為397億元,同比減少16.6%,環比增加77.2%;營業收入19.15億元,同比減少7.2%;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同比減少11.2%;經調整淨利潤率19.5%,恢復去年同期水平。這已是同程藝龍在今年疫情影響下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得益於國內的有效疫情防控,市場信心恢復顯著,旅行需求進一步得到釋放。
  • 同程藝龍:同程旅遊APP及同程藝龍小程序更名為同程旅行
    原標題:同程藝龍:同程旅遊APP及同程藝龍小程序更名為同程旅行   同程藝龍
  • 剛剛,同程網絡與藝龍宣布合併!
    騰訊科技訊 12月29日消息,同程旅遊集團旗下的同程網絡與藝龍旅行網宣布正式合併為一家新公司「同程藝龍」。同程網絡業務涵蓋同程機票、酒店、火車票、汽車票等多項業務,藝龍旅行網深耕OTA行業多年,秉承專業團隊的管理運作,在酒店等領域享有盛譽。數據顯示,合併後的新公司已有近兩億的消費會員, 2017年服務超過五億人次,合併交易額超過千億人民幣,並已實現年超過五億人民幣的規模化盈利。
  • 同程資本局:同程藝龍正式赴港發售 旅行社板塊並未納入其中
    銷售文件顯示,同程藝龍此次全球發售共143,839,600股(視乎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指示性發售價範圍介乎每股9.75港元至12.65港元,至多融資2.3億美元左右。記者注意到,業務拆分後的同程旅遊(集團),還有數十億資產不包含在此次上市計劃中,此次上市的主體——同程藝龍,並非同程旅遊(集團)的全部資產。
  • 疫情難阻MAU創新高,同程藝龍的增長源動力到底是什麼?
    延續上半年的逆勢增長態勢(儘管全行業遭受疫情巨大衝擊,但同程藝龍呈現的抗風險能力堪稱卓越:在疫情防控最嚴格的一季度,同程藝龍未曾陷入虧損泥潭,而在局部疫情接連反彈、市場持續震蕩的二季度,同程藝龍盈利持續擴大,成為全球唯一保持盈利的上市在線旅遊企業),同程藝龍的這份業績報告不僅再次展現了自身強勁的韌性、創新力和潛能,同時也給予了旅遊業界更為堅實的信心支撐。
  • 亮眼財報背後,同程藝龍的秘密武器有哪些?
    2019年四季度,同程藝龍的經調整淨利潤率、經調整EBITDA率分別為16.9%、21.2%。縱向對比可以發現,受宏觀形勢影響,儘管同程藝龍二季度整體業務量同比存在縮減,但盈利能力已接近疫情前水平。橫向對比,足見同程藝龍這份成績之難得。鑑於目前國內旅遊市場步入快速復甦通道,同程藝龍對第三季度業績也給出了比較樂觀的預期,同程藝龍預計,第三季度的收入將同比減少約5%至10%,仍將保持盈利狀態,經調整淨利潤將擴大至3億元至4億元。
  • 旅遊市場回暖,同程藝龍藉機「上位」?
    同程藝龍奮起 疫情影響下,全球OTA旅遊公司幾乎都在虧損,同程藝龍卻兩季度都實現了盈利。 同程藝龍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收入10.05億元,經調整的淨利潤為7808萬元;2020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實現營收12億元,環比增幅19.4%,經調整淨利潤為1.96億元,環比增長超過151.2%。 平臺實現盈利的原因不外乎,各項業務業績的上漲,這也說明同程藝龍運營模式成效顯著。
  • 在線旅遊市場及同程藝龍分析
    同程藝龍:   同程藝龍,同程網絡和藝龍股份於2017年12月宣布合併後的新公司。   藝龍股份,成立於1999年,提供的服務包括旅遊信息、住宿預訂服務、交通票務及網際網路廣告服務,是最早一批的OTA(在線旅行平臺)公司。
  • 同程旅行來了,藝龍去哪了?
    作者/馬克李今天上午,同程藝龍正式宣布啟動品牌升級。對此,同程藝龍CMO王強表示,過此次品牌升級將有助於企業更加清晰地聚焦目標客戶。眾所周知,當下的同程旅行是由此前的同程旅遊與藝龍旅行網合併而來。那麼在品牌升級完成後為何要將「藝龍」的名字抹去?
  • 揭秘「優等生」同程藝龍佳績背後的「動作」
    嗅覺靈敏的同程藝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從2019年起,同程藝龍發力汽車售取票終端,市場份額高達六成。2020年上半年,疫情更加速了同程藝龍和汽車運營商的線上化合作。早前在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會上,同程藝龍CFO範磊就曾表示,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公司及時抓住了低線城市下沉市場,二是嚴格的低成本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