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市場回暖,同程藝龍藉機「上位」?

2020-09-23 劉曠

配圖來自Canva

特殊節點「十一黃金周+中秋」在即,OTA平臺蠢蠢欲動。

近期,旅遊業熱點新聞可不少,這邊「大數據殺熟」被明令禁止,那邊攜程、飛豬、同程藝龍開啟「百億補貼」大戰。而在消費端,憋了九個月的消費者紛紛預訂機票、酒店、景點門票,意圖盡情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小長假,旅遊業的「報復性消費」珊珊來遲。

種種跡象表明,沉寂了九個月的旅遊業,要甦醒了。

旅遊市場回暖

2020年全球突發疫情,國內外旅遊業告急。

國際旅遊業損失慘重,至今尚未恢復。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透露,由於新冠病毒危機導致遊客數量銳減,全球旅遊業在2020年頭6個月損失了4600億美元,且今年1月至6月,國際遊客人數減少了4.4億人次,降幅約為65%。

同樣的,國內旅遊業的不樂觀,從清明假期情況便可窺視。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達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實現旅遊收入82.6億元,同比減少80.7%。

好在國內疫情控制得當,在復工復產的號召下,各行各業緩慢恢復生機。與此同時,長達8天的國慶假期即將到來,機票、酒店預訂量紛紛上漲,預示旅遊業全面回暖。

雖然酒店漲價程度不如往年,但酒店預訂量已達到今年最高值。飛豬數據顯示,國慶出遊從本周(9月8日)開始進入預訂高峰,其中酒店的預訂比上周增長了190%,機票比上周增長160%,酒店均價相比於暑期8月上漲了65%,但即便如此,還是比去年國慶同期降低了30%。

與此同時,機票預訂方面,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根據攜程近期搜索、預訂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旬,今年國慶期間主要航線的預訂量環比增長已超200%,火車票出票量出現明顯增長。熱門航線方面,上海-北京、成都-北京、上海-成都等最為熱銷,不少班次被售空。

總之,在消費者、OTA平臺、相關旅遊部門的號召下,旅遊業回暖在即。還有,市場回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攜程、飛豬、同程藝龍等OTA平臺,開啟了「百億補貼」大戰,給足了消費者優惠,促進了旅遊業復甦。


補貼大戰緊隨

每逢節假日,百億補貼都是電商平臺促銷的大招,而今百億補貼之風,吹進了旅遊市場。自9月中旬以來,飛豬、攜程、同程藝龍等旅遊平臺以及出行平臺高德地圖,紛紛退出補貼計劃。

飛豬、攜程兩大OTA巨頭長期爭執不下,在「百億補貼」促銷活動上,也想一爭高下。就補貼計劃來看,飛豬、攜程都有意將補貼作為長期運營活動,而且有資本扶持,雙方補貼數額只多不少。

9月8日,飛豬旅行宣布啟動百億補貼計劃:「首期從酒店產品開始,覆蓋全國百城十萬家酒店,國慶前將進一步覆蓋到交通出行、景區樂園等。」對此,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飛豬旅行總裁莊卓然表示:「百億補貼不是短期營銷活動,而是面向消費者構建商家價值的長期舉措。」

同一天,攜程啟動了「旅遊會員日」大促活動,十大業務線最高立減超過1000元。覆蓋平臺上數千家旅行社數萬線路、各地熱門景區、2000多家租車公司、數千名當地嚮導等。攜程旅遊平臺負責人表示:「之後每月11日都將堅持補貼活動,使其成為旅遊業的狂歡日,帶動行業恢復。」

兩大OTA巨頭的「進或退」影響著旅遊業的發展,其他平臺也制定了補貼計劃。

意圖從出行領域切入旅遊市場的高德地圖,在近期上線的「高德指南」,覆蓋了國內350個城市吃住行遊購娛全品類熱門推薦,並宣布將在25日全面開啟「十一分十億」主場活動。高德地圖的加入,也讓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出現「東山再起」跡象的同程藝龍,是最先喊出補貼口號的OTA平臺。

9月7日,同程旅行宣布推出10億補貼計劃,活動時間將從9月15日持續到10月8日。屆時,同程旅行將上線近百萬款旅遊特惠產品,覆蓋北京、三亞、成都、上海、昆明、大理、長沙、廈門等全國上百個旅遊目的地。

不管補貼計劃如何,和電商市場一樣,巨額補貼促銷必然會促進市場增長,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必然會帶來勝出和淘汰,由此這也是一次旅遊市場重新洗牌的變局。

同程藝龍奮起

疫情影響下,全球OTA旅遊公司幾乎都在虧損,同程藝龍卻兩季度都實現了盈利。

同程藝龍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收入10.05億元,經調整的淨利潤為7808萬元;2020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實現營收12億元,環比增幅19.4%,經調整淨利潤為1.96億元,環比增長超過151.2%。

平臺實現盈利的原因不外乎,各項業務業績的上漲,這也說明同程藝龍運營模式成效顯著。一是,深耕下沉市場實現流量的多元化,以此獲取新流量;二是,持續推進ITA(智能出行管家)戰略升級,將數位化進行到底。

財報數據顯示,同程藝龍第二季度住宿預定收入為3.84億,環比一季度提升了67.8%。此外,同程藝龍的MAU(月活躍用戶)已回升至1.76億,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MPU(月付費用戶)達到1860萬,用戶付費率也基本恢復至2019年第一季的水平。

同程藝龍月活用戶已完全回升、付費率也在上漲,而隨著旅遊市場恢復正常運營,加上巨額補貼帶動旅遊市場復甦,十一旺季也將給同程藝龍帶來新的增長動力。作為疫情下唯一一個持續盈利的OTA平臺,同程藝龍似乎重新拾起了前些年被攜程、飛豬甚至美團擠兌而失去的信心。


「上位」談何容易

只是,不僅是同程藝龍,各大OTA平臺都在努力尋找挖掘新機會,對手數量多且實力強大,同程藝龍的「上位」計劃多了一份不確定。

就當下OTA市場格局來看,攜程、飛豬、美團三分天下,留給同程藝龍的增長空間並不多。從補貼數額就可以看出,財大氣粗的飛豬、攜程和同程藝龍的差距。另外,從流量獲取渠道來看,飛豬背靠阿里巴巴不差錢更不差流量,而攜程、途牛等平臺也在積極擴大線下門店。

網絡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攜程旅遊品牌門店總數已經超過2400家,覆蓋240多個地級城市以及450多個縣域城市;途牛也在擴大自營門市,增加獲客渠道網點的布局,目前大約擁有530家自營門店。

同程藝龍雖然有來自「金主」騰訊的流量扶持,但兩者總歸是合作關係。有消息爆料,《騰訊合作協議》中規定,對同程藝龍的獨家窗口只限於2021年7月31日前,如果合作關係暫停,對於同程藝龍的打擊將會是巨大的。

另外,在服務為王的旅遊市場,同程藝龍的口碑急轉直下。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疫情期間在黑貓投訴和聚投訴兩個平臺上,投訴量排行前十名的OTA平臺中,同程藝龍以33.21%的佔比排在榜首。

顯然,在市場份額、流量獲取以及服務上,同程藝龍和頭部平臺之間的差距很大,想要「上位」並不容易……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相關焦點

  • 在線旅遊市場及同程藝龍分析
    同程藝龍:   同程藝龍,同程網絡和藝龍股份於2017年12月宣布合併後的新公司。   藝龍股份,成立於1999年,提供的服務包括旅遊信息、住宿預訂服務、交通票務及網際網路廣告服務,是最早一批的OTA(在線旅行平臺)公司。
  • 同程藝龍接連盈利:勝利與壓力並行
    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虧損成了在線旅遊平臺的普遍現象,此時,港股上市的同程藝龍卻傳來了捷報——連續兩個季度獲得盈利。根據近日同程藝龍發布的財報可知,在全球上市OTA公司中,同程藝龍是唯一兩季度連續盈利的公司。
  • 同程藝龍能否成為下沉旅遊市場的「拼多多」?
    電商平臺有不斷專注下沉市場的拼多多,旅遊市場專注下沉的便有同程藝龍。今年以來,同程藝龍深挖下沉旅遊市場、深耕低線城市,微信在低線城市的普及率非常高,正是利用這一點,同程藝龍從微信切入低線城市旅遊市場,通過微信小程序等一鍵便利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 盈利的同程藝龍真的無憂了嗎
    市場從來不缺競爭,揭開盈利的表面浮華,同程藝龍顯然充斥著更多的變數。  文/ 鄭新  出品/ 投研觀察  疫情的突如其來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旅遊行業成為重災區的一員。
  • 持續盈利背後:同程藝龍的下沉術
    疫情給旅遊行業蒙上一層陰霾,而如今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伴隨著暑期和十一黃金周的雙重刺激,整個旅遊行業終於迎來了一絲回暖。但對於眾多旅遊平臺和企業來說,虧損依然是2020難以逃開的話題。與普遍虧損的在線旅行平臺們不同,同程藝龍今年依然實現了盈利。
  • 同程藝龍:同程旅遊APP及同程藝龍小程序更名為同程旅行
    原標題:同程藝龍:同程旅遊APP及同程藝龍小程序更名為同程旅行   同程藝龍
  • 快看|同程藝龍品牌更名 「同程旅行」
    記者 | 鄭萃穎14月22日,同程藝龍宣布將品牌名稱變更並升級為「同程旅行」,作為同程藝龍對外的服務品牌,將更聚焦年輕消費群體。同程旅行原來的雙魚logo也更新為「造夢大魚」的品牌形象,新品牌口號定為「再出發,就同程」。
  • 黃金周低線旅遊市場強勢增長 同程藝龍業績連創新高
    中國領先的在線旅行平臺同程藝龍發布數據顯示,得益於低線旅遊市場規模的快速提升,平臺大交通、酒店等業務規模遠超去年同期,多項業績連創歷史新高。國慶前一日,同程藝龍國內大交通(含機票、火車票、車船票)出行人次就已經突破歷史新高,單日突破410萬人次,總出行人次同比增長22%。業績增長遠超行業,得益於同程藝龍在下沉市場的亮眼表現。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同程藝龍平臺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55%,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大交通出票量同比增長超過35%——增速均超過整體水平。
  • 同程藝龍榮獲中國旅遊大獎 優選旅遊科技獎
    近日,2020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旅遊大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同程藝龍憑藉其ITA(智能出行管家)戰略轉型及其在旅遊數位化新基建方面的傑出貢獻,榮獲了「中國旅遊大獎 優選旅遊科技」獎項。同程集團副總裁、同程文旅CEO王凱出席論壇並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人們看到了科技賦能帶來的新要求。新要求的背後是新的市場、新的供給的改革,以及新的產品創新。疫情後時代,我們將通過科技賦能,協助各地完成新一輪智慧旅遊平臺建設,完成新一輪的產能釋放,幫助地方實現可持續的振興和發展。」
  • 亮眼財報背後,同程藝龍的秘密武器有哪些?
    橫向對比,足見同程藝龍這份成績之難得。鑑於目前國內旅遊市場步入快速復甦通道,同程藝龍對第三季度業績也給出了比較樂觀的預期,同程藝龍預計,第三季度的收入將同比減少約5%至10%,仍將保持盈利狀態,經調整淨利潤將擴大至3億元至4億元。
  • 三特索道「牽手」同程藝龍:未來將推進股權合作
    同程藝龍有望參與三特索道定增公開資料顯示,三特索道成立於武漢,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旅遊綜合開發,主營業務包括索道及綜合性旅遊資源開發、建設和運營,擁有1個5A級景區及4個4A級景區的經營開發權。此次合作的另一方,同程藝龍成立於2017年底,由蘇州同程旅遊旗下同程網絡與藝龍旅行網合併而成,2018年11月於港股掛牌上市,目前是國內第二大在線旅遊平臺。據了解,背靠大股東騰訊,同程藝龍獨家享有微信交通票務服務入口,獲得優勢流量支撐,目前正積極布局文旅產業發展。
  • 旅遊業哀嚎遍野,同程藝龍靠下沉市場實現盈利,怎麼做到的?
    二季度淨利潤1.96億,同程藝龍成全球唯一盈利的OTA儘管同程藝龍還沒有完全恢復,但在哀嚎遍野的在線旅遊市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業績。在8月28日同程藝龍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務報告中,不僅營收、利潤指標均超市場預期,核心業務的恢復狀況比較良好,其在流量端的表現也較為出色。
  • 同程旅遊App及同程藝龍小程序更名為同程旅行
    4月22日,同程藝龍宣布正式啟動品牌升級,同程旅遊APP及同程藝龍小程序更名為同程旅行,並同步啟用了全新的LOGO和品牌口號「再出發,就同程」。此次品牌升級後,同程旅行作為同程藝龍對外的服務品牌,將繼續打造一站式出行平臺,用更年輕的方式服務更多的用戶。
  • 輸出經驗與技術 同程藝龍開始了在泰國市場的新增長「實驗」
    作為一家基本上純國內運營的OTA平臺,同程藝龍正在以高效率的方法獲取流量,特別是來自中國國內低線城市的流量,超過9億的人口規模,相對更低的線上化水平,更快的增長速度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下沉市場是否有邊界?國外的欠發達市場是否要納入進來?在當前形勢下,問題可能遠非是或不是那麼簡單,而是需要用市場實踐去小心求證。
  • 同程藝龍2019全年收入73.93億元 同比增加21.4%
    用戶增長方面,財報顯示,按合併基準,同程藝龍2019年MAU(平均月活用戶)同比增加17.1%到2.05億,MPU(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加34.5%到2690萬。從全年看,同程藝龍2019年的年度付費用戶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了1.52億。
  • 同程藝龍&同程旅遊:2019中秋出行出遊報告
    【品橙旅遊】日前,同程藝龍與同程旅遊聯合發布了《2019中秋假期居民出行出遊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基於同程藝龍出行大數據及同程旅遊休閒度假大數據對中秋假期期間居民的出行和出遊趨勢進行了預測。
  • 疫情下的同程藝龍:連續兩季度盈利引領旅遊行業復甦
    在全球主要OTA企業的業績均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時,是什麼支撐同程藝龍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同程藝龍方面表示,核心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聚焦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中國市場,並受益於國內市場的強勁復甦;二是靈活高效的業務運營策略。
  • 剛剛,同程網絡與藝龍宣布合併!
    騰訊科技訊 12月29日消息,同程旅遊集團旗下的同程網絡與藝龍旅行網宣布正式合併為一家新公司「同程藝龍」。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同程旅遊聯合創始人、同程旅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志祥將擔任新公司的聯席董事長,同程旅遊聯合創始人、同程網絡總裁馬和平與藝龍旅行網CEO江浩擔任新公司的聯席CEO。
  • 揭秘「優等生」同程藝龍佳績背後的「動作」
    嗅覺靈敏的同程藝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從2019年起,同程藝龍發力汽車售取票終端,市場份額高達六成。2020年上半年,疫情更加速了同程藝龍和汽車運營商的線上化合作。如此一來,同程藝龍在騰訊旗下平臺的流量渠道更加多樣化,如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錢包)入口、騰訊旗下平臺投放的互動廣告、微信內的分享及搜索功能等。同程旅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與微信共建「搜索+旅遊」生態,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旅遊內容和服務。
  • 前瞻在線旅遊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同程藝龍表示在疫情下仍將保持盈利
    同程藝龍表示在疫情下仍將保持盈利3月25日,同程藝龍(00780,HK)公布了2019年的年度業績報告。同程藝龍本次業績報告還提到了2020年一季度的財務情況,作為受疫情衝擊嚴重的旅遊業一員,通過一系列低成本運營和開源措施,同程藝龍2020年一季度的經調整淨利潤預計仍將保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