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哀嚎遍野,同程藝龍靠下沉市場實現盈利,怎麼做到的?

2020-09-04 鈦媒體APP

一場疫情,讓過去幾年火爆的旅遊行業徹底冰封。

根據聯合國8月25日發布的一份有關新冠疫情對旅遊業影響的分析報告,今年全球國際遊客數量可能減少58-78%,這將導致遊客支出從2019年的1.5萬億美元減少至2020年的3100-5700億美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在視頻講話表示,受新冠大流行影響,全球旅遊業約1.2億名工作人員可能失業。

由於海外疫情的嚴重,以及國內跟團遊需求進一步被削弱等因素的影響,即便在疫情得到有效管控的國內市場,不但行業面臨重組與大洗牌,很多OTA的運營情況同樣堪憂。

像攜程、途牛在線下有重資產、重點布局度假市場的OTA一季度就陷入虧損泥淖,背靠阿里的飛豬由於主打出境市場也遭遇重創。

鑑於海外市場開放遙遙無期,跟團遊需求被進一步抑制,如何在有限的市場空間裡尋找生機,成為OTA們思考的重點。

從大趨勢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休閒度假需求從出境遊、國內長線遊向本地、周邊回流。因此,主要布局線上以及國內下沉市場的OTA反彈跡象更為明顯。

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同程藝龍。根據8月28日同程藝龍公布的二季度財報,營收12億元,同比下滑24.6%,但其經調整淨利潤達到了1.96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率達到了16.3%,相比一季度7808萬元的淨利潤環比增長151.2%,遠超上季財報中預期的1.2至1.7億。

需要指出的是,在線旅遊至今仍是比拼流量的賽道。因此,外界認為背靠騰訊的同程藝龍是由於坐擁了微信海量的流量池,才得以維持盈利狀態。

但在採訪中,同程藝龍CFO範磊告訴鈦媒體,從業務上來講同程藝龍抓住了低線市場的新流量供給,並執行了非常嚴格的低成本策略,使得公司成為今年上半年全球唯一盈利的OTA。

顯然,合併後的同程、藝龍,正逐步在攜程、美團盤踞的市場中,找到了差異化生存的方式。

二季度淨利潤1.96億,同程藝龍成全球唯一盈利的OTA

儘管同程藝龍還沒有完全恢復,但在哀嚎遍野的在線旅遊市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業績。

在8月28日同程藝龍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務報告中,不僅營收、利潤指標均超市場預期,核心業務的恢復狀況比較良好,其在流量端的表現也較為出色。

根據財報,2020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MAU(月活躍用戶)已回升至1.76億,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MPU(月付費用戶)達到1860萬,較第一季度大幅增長25.7%,同程藝龍平臺的用戶搜索量也在逐季改善。

同時,同程藝龍的核心業務數據也較2020年一季度大幅提升。在今年二季度,同程藝龍住宿預訂服務實現營收3.84億元,同比恢復近七成,較上一季度增長67.8%。交通票務服務收入為7.26億元,同比恢復近八成,較上一季度增長5.7%。

同程藝龍今年二季度的營收狀況

顯然,同程在今年二季度儘管還沒完全恢復到去年的業績,但復甦的跡象已經很明顯。

範磊告訴鈦媒體,同程藝龍的復甦是從下沉市場開始的。「我們現在60%以上的微信渠道付費用戶,都來自於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低線城市的住宿在二季度已經恢復到持平的水平,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七夕,我們的國內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了25%,低線城市預訂量更是同比增長近40%,創下了歷史新高。」

而範磊認為同程藝龍維持盈利業績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採取了非常嚴格的低成本策略。

據範磊透露,同程藝龍上市後一直在提升自己的自動化水平。目前在B端,住宿訂單履約有90%以上都是無人觸碰自動完成,通過技術跟酒店直連。整個訂單服務狀態,預定履約都實現了自動化,尤其在交通票務領域達到了95%。

另一個體現同程藝龍成本控制能力的數據是呼叫中心。「目前2019年我們的GMV是1600多億,呼叫中心其實只有1500人,而整體公司在去年底有5400人,這樣算下來每一個人的平均產能在3000萬以上」,範磊說道。

不過,鈦媒體發現,同程藝龍能夠做到低成本運營,還與其自身的業務結構有關。

在同程、藝龍上市之前,就採取了更輕、更線上的經營策略。與其他的OTA不同的是,同程藝龍並沒有通過買斷住宿間夜、存貨的習慣。財報顯示,同程藝龍目前承擔存貨風險的交通票證分別只佔其線上平臺銷售的交通票證總量的約0.1%及0.2%,其對交通票務收入的財務影響並不重大。

整體來看,雖然營收規模上還與攜程、美團等頭部OTA存在一定差距,但同程藝龍在上市後利用微信生態,並挖掘下沉市場流量的做法,讓其在日益集約化的行業中贏得一席之地。

下沉市場,旅遊行業的新流量池

在線旅遊至今仍是條比拼流量的賽道,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一二線城市的流量天花板已現。根據公開數據,目前一二線市場的旅遊在線化率已經達到了50%。不過,在人口規模超過9億的下沉市場,住宿業務的在線率極低,僅有20%左右。

因此,攜程、美團、同程藝龍、途牛等OTA都在圍獵下沉市場。但攜程、途牛是以線下門店的方式觸達,美團則利用外賣等高頻業務向酒旅導流。

而同程藝龍則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一方面,同程藝龍持續深耕微信流量,與微信共建「搜索+旅遊」生態。用戶在微信「搜一搜」搜索「火車票」關鍵詞,即可直達火車票預訂服務,在搜索結果中選擇出發城市和到達城市,就可快速便捷地預訂火車票。

「流量是大家爭奪的最重要的要素,大家已經觸摸到下沉市場的用戶了。」據同程藝龍COO王強介紹,目前整個公司在微信上策略是做轉化,提升轉化率。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同程藝龍註冊用戶中居於非一線城市的約為85.9%。2020年第二季度,約63.1%的微信平臺新付費用戶來自國內三線或以下城市,較2019年同期的61.5%有所增加。2020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在低線城市的酒店間夜量實現了同比近15%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的流量池之外,同程藝龍還加大了新流量渠道的拓展,逐步實現流量的多元化。

比如,同程藝龍推廣並優化了輕應用程式運營,與主流手機廠商達成權益及流量合作。2020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來自非微信渠道的平均月活躍用戶保持正增長,其中,「快應用」成為同程藝龍用戶增量的全新增長點。同時,同程藝龍還與華為、oppo、vivo等手機廠商在生態建設、IoT等多個場景展開合作。在與vivo手機合作的「單單有禮」活動中,同程旅行快應用日活躍用戶量提升15倍。

此外,對於汽車站、酒店、旅遊景區等線下場景,同程藝龍也在不斷的線下拓客。

以汽車站為例,儘管汽車票務是個萎縮市場,但汽車仍然佔據長途出行的首位,更少有人知的是2019年客運汽車票仍然是包括高鐵票在內所有鐵路票量的三倍。

如果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你可能不知道這塊市場有多大」,採訪中王強告訴鈦媒體,在汽車票務領域,同程藝龍主要是依靠線下車站的汽車票機獲客,其中90%是純新客。在2020年二季度,汽車票線下票機項目和酒店線下「掃碼住」獲客項目貢獻150萬平均月付費用戶,佔比從一季度的4%提升到了8%。

疫情下的結構性機會:旅遊產業數位化

綜合來看,經過疫情的一波衝擊,全球旅遊業都在下行階段。但範磊認為,疫情期間除了寒冬,實際上也孕育著新的結構性機會。

我們能夠看到,疫情對旅遊行業結構的一些變化,有兩點非常明顯:線上化趨勢的加快;加速向頭部整合。

基於同程藝龍的業務,範磊表示,政府和供應端,借著疫情這個機會,有非常多線下運營商是很渴望進行數位化改造的。

最典型的就是汽車票務。據範磊介紹,與鐵路票務不同的是,客運汽車不僅數位化程度只有5%,更重要一點是運營商過於碎片化,地域性強。

「我們有8000多個小型汽車運營商,這種車站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而同程藝龍的策略與貓眼對電影院的數位化改造相似,從2019年開始,同程藝龍開始部署汽車售取票終端,目前市場佔比高達六成。

鈦媒體了解到,除了汽車票務,同程藝龍還與旅遊景區合作,協助提升景區的數位化及在線滲透率,並幫助機場開發小程序、為航空公司提供收益管理系統、為酒店提供PMS系統。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同程藝龍平臺提供由約750家國內航空公司及代理運營的超過7500條國內航線、超過200萬家酒店及非標住宿選擇、近37萬條汽車線路、590條渡輪線路,以及約8000個國內旅遊景點門票服務。

正是看到這樣的趨勢,同程藝龍從合併之初就開始從「OTA」(在線旅遊平臺)向「ITA(智能出行管家)」轉型。

具體來說,是同程藝龍在優化用戶一站式旅行體驗的同時,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出行需求。比如,同程藝龍與旅遊目的地共同推出「全域通」項目,綜合運用VR、3D、AI等技術,整合本地化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為遊客搭建了目的地「全域旅遊+智慧出行」平臺,為遊客提供一站式旅遊服務。

進入2020年下半年,旅遊行業仍將處於恢復期。在出境市場冰封的前提下,國內市場將成為OTA們唯一的戰場。未來是攜程這樣的老牌OTA能夠及時調頭轉型成功,還是同程藝龍這樣的新平臺彎道超車,就看誰能夠抓住下沉市場與產業數位化的新機遇了。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高夢陽)

相關焦點

  • 同程藝龍接連盈利:勝利與壓力並行
    這樣一來,同程藝龍下半年營收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對此,同程藝龍異常自信,並預計第三季度仍將保持盈利狀態,調整後淨利潤將擴大3億至4億之間。同程藝龍能在「旅遊業寒冬」之際保持兩個季度盈營收為正,又在行業回暖後表示盈利將持續擴大,信心滿滿的背後,同程藝龍的底牌不可小覷。
  • 同程藝龍能否成為下沉旅遊市場的「拼多多」?
    中國旅遊市場中,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者正在為中國旅遊業注入一股強大的力量。電商平臺有不斷專注下沉市場的拼多多,旅遊市場專注下沉的便有同程藝龍。除此之外,針對下沉市場網絡不穩定的特性,同程藝龍在快應用方面布局,與華為、OPPO、vivo等九大手機廠商在聯合活動、生態建設、IoT等多個場景展開深度合作,贏得了下沉市場的認可。
  • 盈利的同程藝龍真的無憂了嗎
    得益於疫情防控的有力措施,旅遊業沒有了年初時的焦慮,迎來一絲回暖。作為在線旅遊平臺的一份子,同程藝龍用它的財報向市場交付了一份看似高分的答卷,但事實真的就是如此嗎?  在其他平臺仍陷虧損困境的時候,同程藝龍的核心業務就已全面復甦,利用差異化打法實現逆勢崛起,但面對其他產品的競爭,同程藝龍真的有堅不可摧的護城河得以依賴嗎?數字狂歡的背後,興奮與煎熬並行。
  • 持續盈利背後:同程藝龍的下沉術
    與普遍虧損的在線旅行平臺們不同,同程藝龍今年依然實現了盈利。日前,同程藝龍發布了最新的三季度財報,實現了2020年連續三季度的盈利。先來看看同程藝龍在三季度的營收表現。拉新、留存、商品這三個環節是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平臺所必需的,而同程藝龍就是通過這三個環節實現了逆勢增長。但究其增長更深層的原因,這三個環節都指向了下沉市場。
  • 拆解同程藝龍:憑什麼成為全球唯一連續兩季度盈利的OTA?
    疫情之下,虧損成旅遊業普遍現象,港股上市公司同程藝龍(00780.HK)卻交出了連續兩個季度盈利的成績單。8月28日,同程藝龍發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繼上一季度實現盈利後,第二季度淨利潤達到1.96億元,較第一季度的7808萬元,增加151.2%。
  • 布局下沉市場收效明顯 同程藝龍2020年Q3營收接近疫前同期水平
    11月23日,同程藝龍(0780.HK)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同程藝龍實現營收19.15億元,同比減少7.2%;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同比下滑11.2%。儘管營收與利潤同比均下降,但在疫情背景之下,這兩大指標環比均有超過50%的增長,這也讓同程藝龍成為全球唯一在疫情影響下連續實現三季度盈利的在線旅遊企業。
  • 連續三個季度逆勢盈利,OTA賽道上同程藝龍憑什麼「獨領風騷」?
    我們不妨先來看下財報的基本面: · 期內,同程藝龍實現總營收19.15億元,環比增長59.5%;其中,住宿預訂服務收入環比增長78.1%至6.85億元;交通票務服務營收環比增長45.4%至10.55億元; · 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環比增長89.9%,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逆勢盈利;
  • 連續三個季度逆勢盈利,OTA賽道上同程藝龍憑什麼"獨領風騷"?
    我們不妨先來看下財報的基本面: · 期內,同程藝龍實現總營收19.15億元,環比增長59.5%;其中,住宿預訂服務收入環比增長78.1%至6.85億元;交通票務服務營收環比增長45.4%至10.55億元; · 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環比增長89.9%,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逆勢盈利; · 經調整淨利率為
  • 旅遊市場回暖,同程藝龍藉機「上位」?
    總之,在消費者、OTA平臺、相關旅遊部門的號召下,旅遊業回暖在即。還有,市場回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攜程、飛豬、同程藝龍等OTA平臺,開啟了「百億補貼」大戰,給足了消費者優惠,促進了旅遊業復甦。 不管補貼計劃如何,和電商市場一樣,巨額補貼促銷必然會促進市場增長,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必然會帶來勝出和淘汰,由此這也是一次旅遊市場重新洗牌的變局。 同程藝龍奮起 疫情影響下,全球OTA旅遊公司幾乎都在虧損,同程藝龍卻兩季度都實現了盈利。
  • 同程藝龍發布第三季度財報,激發下沉市場潛力,引領旅行行業復甦
    隨著三季度財報的發布,同程藝龍成為2020年前三季度保持盈利且盈利額持續擴大的在線旅行平臺。實現在疫情影響下連續三季度盈利,盈利能力持續增長。在第三季度,同程藝龍的核心業務,也繼續引領旅行行業的復甦。其中,住宿預訂服務實現營收6.85億元,已經基本與去年同期的6.94億元持平,環比增幅達78.1%;交通票務服務加速復甦,實現營收10.55億元,環比增長45.4%——其中,汽車票業務量同比增長超過80%,國內機票票量同比增長超過20%。
  • 同程藝龍月活用戶再創新高,下沉市場再立功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4日電 下沉市場正在加速改變旅遊行業的格局。11月23日,同程藝龍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宣布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持續增長——這也讓同程藝龍成為2020年前三季度保持盈利且盈利額持續擴大的上市在線旅行平臺。
  • 月活用戶創歷史新高 同程藝龍三季度「成績單」亮眼
    國內遊市場逐步復甦的過程中,中國遊客的旅行習慣也正在改變,旅遊消費趨勢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為抓住這一機會,同程藝龍加速在中國下沉市場的滲透速度,而這也成為該公司三季度實現增長的重要因素。11月23日,同程藝龍(0780.HK)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與此同時,同程藝龍成為2020年前三季度保持盈利且盈利額持續擴大的在線旅行平臺,繼續領跑行業。
  • 同程藝龍三季度營收19.15億 服務下沉釋放潛力
    核心業務復甦 服務下沉釋放潛力 數據顯示,同程藝龍在第三季度總交易額397億,實現總營收19.15億元,總營收環比增長59.5%;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4.99億元,環比增長86.8%,經調整EBITDA利潤率為26.1%;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環比增長89.9%,經調整淨利潤率為19.5%
  • 亮眼財報背後,同程藝龍的秘密武器有哪些?
    全球唯一一家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的上市OTA。隨著疫情消退,旅遊市場一定會出現反彈——這不僅是整個行業的共識,也是支撐著旅遊賽道大小玩家們艱難求生的信念與期望。數據顯示,繼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後,第二季度,同程藝龍實現毛利潤8.68億元人民幣,毛利率為72.3%,與去年單季度最高毛利率持平;實現經調整淨利潤1.96億元人民幣,經調整淨利潤率為16.3%;實現經調整EBITDA2.67億元人民幣,經調整EBITDA率為22.3%。其中,最為搶眼的經調淨利潤,已實現環比增長151.2%。如何理解這些數據指標?
  • 同程藝龍連續三季度盈利 Q3月活2.46億再創新高 抱緊微信加速下沉
    科創板日報記者 汪慧 相關關鍵詞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汪慧)訊,OTA寒冬還沒結束,同程藝龍已連續三季度盈利
  • 第三季度淨利潤環比大增近九成 同程藝龍布局下沉市場顯成效
    核心業務全面復甦 低線城市加速滲透 三季報數據顯示,同程藝龍在第三季度總交易額達397億元,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為3.73億元,在今年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且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在下沉市場的戰略布局,是同程藝龍三季度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同程藝龍居住在中國非一線城市的註冊用戶約佔總註冊用戶的86.1%。第三季度,同程藝龍在微信平臺上的新增付費用戶中,約67.2%來自三線或以下城市,較2019年同期的63.3%有所增加。在交易層面,2020年第三季度,同程藝龍的酒店間夜量在低線城市同比增長近30%。
  • 揭秘「優等生」同程藝龍佳績背後的「動作」
    截至10月7日,同程藝龍國內酒店預訂量則實現同比增長43%。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酒店預訂量整體同比增長超過55%。不難看出,下沉旅遊市場的高速增長是成為國慶酒店業復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同程藝龍已經實現較高程度的自動化,住宿訂單履約有90%以上是無人觸碰自動完成。
  • 同程藝龍三季度持續盈利逾3億元,非一線城市用戶佔比超86%
    2020年第三季度,同程藝龍的交易總額為397億元,同比減少16.6%,環比增加77.2%;營業收入19.15億元,同比減少7.2%;經調整淨利潤為3.73億元,同比減少11.2%;經調整淨利潤率19.5%,恢復去年同期水平。這已是同程藝龍在今年疫情影響下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得益於國內的有效疫情防控,市場信心恢復顯著,旅行需求進一步得到釋放。
  • 疫情下的同程藝龍:連續兩季度盈利引領旅遊行業復甦
    8月28日,同程藝龍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上半年同程藝龍收入為22.05億元,僅第二季度同程藝龍實現營收12億元,淨利潤1.96億元,環比增長151.2%,遠超此前預期的1.2億―1.7億元。
  • 深網| 全球OTA旅遊公司都在虧損,同程藝龍為什麼能盈利?
    同程藝龍合併前,同程專注於景區,藝龍專注於酒店;合併後,同程藝龍整合一站式服務平臺,交通、住宿以及其他增值產品服務都包含在內,並將主戰場集中在低線城市,同時也成為OTA平臺中唯一盈利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