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祭灶,年下來到,雖然現在城市裡面已經不見土灶,但民間一直有一個習俗,到了臘月二十四,家家祭祀灶王爺,也就是灶神,又叫灶君,是我國民間祭祀最普遍,歷史最悠久的家堂神之一,傳說灶王爺記錄百姓家的善惡之事,在年前會回天庭,向玉帝稟報各家百姓的一年善惡,所以才有了祭祀灶王爺,希望他能在天庭多為自家美言幾句。但灶神的身份來歷仍然是各個說法都有。
最早的關於灶神的記載是《禮記》月令中,漢朝班固的《白虎通》也有記載「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夏亦火主,長養萬物」。也就是說,最初的祭灶,可能是在夏季進行的。臘月祭灶也是始於漢朝,《後漢書》陰識傳記載過一個故事,宣帝時,陰子方者是個好人,在臘月一天早上,做早飯的時候,灶神出現了,他把家裡的羊祭祀了灶神,從這以後,開始暴富,從此之後,人們都開始效仿,漸漸成了習俗。而且還出現了一些祭灶的習俗,像灶龕兩旁貼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還有一些說法「官三民四水上人家五」也就是祭灶的時間,接灶一般都是在除夕。
灶神的身份也是說法不一,有說他是黃帝,淮南子記載「黃帝作灶,死為灶神」,淮南子也記載「炎帝作火死而為灶」,禮記記載的卻是,火神祝融,位灶神。還有說法是浪子說,唐《酉陽雜俎》上記載,灶神叫張單,字子郭,因為是個負情浪子,沒臉見妻子,所以鑽到了灶裡,後來成了灶神。還有一個說法,說灶神是一種蟲,夜間聚於灶旁,被人視為鬼神,封為灶神,還有說灶神是一個老婦人,但具體灶神原型是誰,依然沒有定論,而且以後隨著土灶越來越少,可能灶神也會有新的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