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還有灶神的灶嗎?

2020-12-20 百家號

臘八祭灶,年下來到,雖然現在城市裡面已經不見土灶,但民間一直有一個習俗,到了臘月二十四,家家祭祀灶王爺,也就是灶神,又叫灶君,是我國民間祭祀最普遍,歷史最悠久的家堂神之一,傳說灶王爺記錄百姓家的善惡之事,在年前會回天庭,向玉帝稟報各家百姓的一年善惡,所以才有了祭祀灶王爺,希望他能在天庭多為自家美言幾句。但灶神的身份來歷仍然是各個說法都有。

最早的關於灶神的記載是《禮記》月令中,漢朝班固的《白虎通》也有記載「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夏亦火主,長養萬物」。也就是說,最初的祭灶,可能是在夏季進行的。臘月祭灶也是始於漢朝,《後漢書》陰識傳記載過一個故事,宣帝時,陰子方者是個好人,在臘月一天早上,做早飯的時候,灶神出現了,他把家裡的羊祭祀了灶神,從這以後,開始暴富,從此之後,人們都開始效仿,漸漸成了習俗。而且還出現了一些祭灶的習俗,像灶龕兩旁貼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還有一些說法「官三民四水上人家五」也就是祭灶的時間,接灶一般都是在除夕。

灶神的身份也是說法不一,有說他是黃帝,淮南子記載「黃帝作灶,死為灶神」,淮南子也記載「炎帝作火死而為灶」,禮記記載的卻是,火神祝融,位灶神。還有說法是浪子說,唐《酉陽雜俎》上記載,灶神叫張單,字子郭,因為是個負情浪子,沒臉見妻子,所以鑽到了灶裡,後來成了灶神。還有一個說法,說灶神是一種蟲,夜間聚於灶旁,被人視為鬼神,封為灶神,還有說灶神是一個老婦人,但具體灶神原型是誰,依然沒有定論,而且以後隨著土灶越來越少,可能灶神也會有新的傳說了。

相關焦點

  • 該送灶神了,但你知道灶神是誰嗎?
    臘月二十三送灶神,你知道灶神是誰嗎?灶神在中國古代的神仙體系裡是一個「與凡人一起生活」的特殊神祇,家家戶戶都要祭拜。人們只是習慣地將灶神稱呼為「灶王爺」、「灶君」,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灶神真實的姓名和來源。
  • 朱大可:灶神,天帝派駐你家廚房的道德協警
    家神,是神界裡最為親民的一組神靈,祂們最接地氣,也最受世人的親近。家神們駐紮在家庭裡,分別守護著門窗、廚房、水井和中霤部位。所謂中霤,指的是中庭裡承接雨水的天井。在這些家神成員裡,灶神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他的俗名叫做「灶君」、「灶王爺」或「灶君司命」和「東廚司命」等等。雖然只是分管廚房的小神,卻具有至關重要的核心地位。他是家園的靈魂和主宰。
  • 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而為了讓灶王爺向玉帝說點好話,所以會在這天準備很多好吃好喝的來祭拜,尤其是準備一些糖果。而在祭灶神的時候,還會把之前舊的灶神圖撕下來一併燒掉,然後再「請」回一張新的灶神圖貼上去。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小小一張灶神圖其實也是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元素的,其中有些人應該發現了,有些灶神圖只有灶王爺一個人,有些卻還有一個老奶奶。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 從灶神來源的角度,分析民間對灶王的詮釋,功利性和不虔誠性
    在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灶神的起源有一定差異,其職能也有一定差別,通常來說,灶神被民間通常被視為掌管一家福運的家神,通常具有掌管飲食、司掌命運、監察善惡等三種職能。灶神(灶王)是我國民間信仰,流傳歷史久遠,它究竟來源於哪裡呢?
  • 灶神與臘月二十三
    作者:宋廣德天下的每個家庭都要有灶火(灶臺),有灶火的地方才會有炊煙升起,有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有人家。所以,在漂泊遠遊的遷客騷人眼中,炊煙就能勾起「思家懷人」意,炊煙就會惹來「羈旅鄉愁」情。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主宰的神靈,灶火也是一樣,主管灶火的自然是灶火爺(灶神)。
  • 祭灶及關於灶王爺動人傳說!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不過,這是高貴之家的舉動,至於貧困家庭,平素朝不保夕,熬到小年,仍用不起灶糖,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如此心情。
  • 送灶神過小年 如何祀灶神招福?
    從古到今,「祀灶」的祭品中少不了酒糟、糖果等等甜點。現代的風俗常用甜湯圓,都說是要「醉司命(*灶神)」、給灶神甜甜嘴。意在於祈望灶神為自家向天帝多美言幾句,期待來年得好運。其實,這只是凡人的心願,神佛當然不可能被酒糟、甜點「收買」,若是這樣,神也神不了了!
  • 「灶神」竟不是管爐灶的?關於民間「灶神」的二三事!
    「送灶」之意,意在「送灶王爺回家」,這個「家」自然指的是天界。 人們送灶時,會在黃昏之後進行,在灶房內擺上桌子,並在設有灶王爺的神龕中敬香,供上瓜果和糖果、草料。 有些地方還有將糖塗在灶王爺嘴巴的周邊,意味著讓灶王爺「好話多說,壞話別說」。
  • 老話,「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灶神圖可指引財運?
    農村老話,「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這說明了送灶、接灶的時間。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送灶神、接灶神是過年習俗中很重要的一項,在農村地區相當普遍。灶神的職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農民們很是重視。讓我們看看有哪些講究吧,以小編的家鄉為例。
  • 小年來了,灶神故事知多少
    2.關於灶神——帝王說《淮南子,汜論》:「火德之帝」炎帝,炎帝作火,死而為灶。意思是說炎帝是灶神《事物原會》:「黃帝作灶,死為灶神」。意思是灶是黃底發明的,死後被尊為灶神。為了達到目的,他就刁難人家姑娘:「你馬上給我做七七四十九塊棗糕,你要做不出來,我就把你帶走」。姑娘不慌不忙,拔下頭上的簪子,衝著籃子一指,籃子裡就有了四十九塊棗糕。皇帝見難不住姑娘,就開始耍賴。讓姑娘餵他吃棗糕,姑娘不理他,他就上去抓人家,想把姑娘帶到皇宮。
  • 江南百景圖怎麼讓灶王爺祝福?灶神祝福任務攻略[多圖]
    江南百景圖怎麼讓灶王爺祝福?江南百景圖前期的新手任務需要玩家讓灶神雕像祝福兩個餐館,但是玩家點擊這個灶神,祝福的卻是這個水井和餐館,不少朋友都不清楚具體的完成方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步驟,幫助大家順利的完成這個任務。
  • 古代為什麼不讓女人祭祀灶神?衝撞了灶神會引來大災難!
    小時候在外婆家過年,負責祭祀祖先和神明從來都是外公的事,後來在自己家過年,祭祀全都是奶奶和母親在操持,印象中從來不會瞧見父親的身影。曾經問過母親:為什麼外公家祭祀是外公,自己家卻不是父親。母親總會回答我:你外公遵循的都是老一輩的祭祀規矩。
  • 灶神在道教神仙中是什麼級別的你知道嗎?
    灶神職位全稱為『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又稱之為灶王爺、灶君司命,可以說是廚房裡的神仙。灶神是由原始的火崇拜演化而來的神祗。灶神原型的傳說有很多,有的說是黃帝死了做了灶神,有的說是炎帝死了做了灶神,還有說掌管火的神仙祝融死後做了灶神。
  • 灶神究竟是誰?自古至今,說法各不相同
    灶神,又叫灶君,俗稱「 灶王」、「 灶王爺」。 舊時每到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都要祭灶神,他是我國民間祀奉最普遍,歷史最悠久的家堂神之一。漢班固枟白虎通枠也有「 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 夏亦火主,長養萬物」。可見,最初祭灶是在夏日舉行。臘月祭祀灶神始於漢代。 枟後漢書· 陰識傳枠說:「 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 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 因以祀之。 自是以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逐繁昌,故後常以臘祀灶而薦黃羊焉」。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從古到今,「祀灶」的祭品中少不了酒糟、糖果等等甜點。現代的風俗常用甜湯圓,都說是要「醉司命」就是讓灶王爺甜甜嘴巴。意在於祈望灶神為自家向天帝多美言幾句,期待來年得好運。其實,這只是凡人的心願,神佛當然不可能被酒糟和甜點「收買」,若是這樣神也神不了!
  • 劉國琳‖說說灶王爺(隨筆)
    明清時代,人們把麥芽糖糖稀抹在灶口,或把一塊糖扔進灶裡「粘灶」,等於灶君收受好處不敢上天說實話哩。吳人祭灶時,「以酒沃門、謂之醉司命」,把酒塗抹灶門,叫「醉司令」,讓灶王爺醉酒不能說話。估計這習俗跟酒鬼有關,你想,凡人醉酒尚且胡說八道,灶神醉酒了,萬一酒後吐真言呢!灶王咋上天?一縷清風飄飄去,滿天仙樂嫋嫋行?那是高級別的神仙。
  • 除了小年,還有哪次拜灶王爺的好時機?拜灶神安家宅有哪些講究?
    說起灶王爺,相信大家都不過陌生。在舊時老宅,大部分人家都在廚房供奉有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祭灶,用灶糖糊住灶神的嘴,送灶王爺上天,讓他在玉帝面前言好事的民俗。從這一天起,就開始了熱熱鬧鬧的新年。灶王爺,是民間普及度很高的家神。
  •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
    導讀: 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為何要給他供糖瓜?該看民以食為天」炊以灶為主,故而民間對灶神的供奉極為普遍,而且又與行為善惡能否進天堂聯繫在一起,於是灶君夫婦便成為「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
  • 灶王爺的故事
    北方農村或者南方農村比較多見,灶王爺神像旁邊有幅對聯,上聯寫著:上天言好事。下聯寫的是:下地保平安。非常的工整。上天一定是言好事嗎?這只是我們的一個期望,一個美好的願望。好與壞全看你一年的行為造作,好就是好,惡就是惡,由不得任何人隨意更改。我們的灶王爺也是非常公正的。
  • 灶王爺,居然是一個好色的官二代?小年夜,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灶神,是何方神聖,以至於人間如此鄭重其事,專門對其迎來送往?灶神,也是民間所稱的「灶王爺」,是玉帝派來人間的欽差大臣,代玉帝監督、查訪、巡視人間。灶王爺這個巡視員,其來頭並不清楚,有人說他是一個叫張單的普通凡人,後來走狗屎運當上了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