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指尖上的旅行社" 攜程線下銷售渠道再"縮編"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移動端正成為OTA(onlinetravelagency,在線旅遊)競爭者們新的必爭之地,重心已轉至線上的行業巨頭攜程,不得不一次次對原有的線下銷售渠道進行裁撤。繼今年1月裁員500人後,近日又傳出攜程「地面」銷售部門裁員500人的消息。

  昨日(10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接近攜程的消息人士處獲悉,此次攜程調整重點是地面銷售和電話營銷部門。

  攜程官方對裁員事宜予以確認,攜程坦言,在轉型過程中,近期確實對原有地面銷售渠道和電話營銷部門進行了優化,對涉及的員工,將給予妥善安置。不過,攜程方面並未透露此次具體裁員人數。

  地面銷售回報率較低

  「攜程(線下的)銷售部的貢獻率太差了,就是投入產出比太小了。而市場部門的投入產出比比較大,因此管理層才決定取消銷售部,把資源投入到市場部。」在攜程工作多年的前銷售部員工鍾某這樣告訴記者。

  攜程此次裁員是繼去年底戰略調整的後續動作。記者獲悉,按照當時制訂的方案,攜程將逐步將業務重心轉至線上,因此必須對原有的線下銷售渠道進行裁撤。除保留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七大機場渠道外,其他二、三線城市機場、高鐵、火車站、汽車站等地面銷售員工將全部撤銷,預計裁員量約500多人。

  對此,上述消息人士向記者證實了攜程的確在做調整,他指出,上次裁員部分主要為二、三線城市機場、高鐵、火車站、汽車站的地面銷售人員,而此次調整重點是地面銷售和電話營銷部門。

  事實上,攜程線下銷售團隊總人數比上述的500人多得多。攜程今年4月提交的一份文件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攜程總員工1.9萬 (相比2011年增加2900人),其中,呼叫中心員工達到了1.09萬人(相比2011年增加1900人)、市場和銷售人員達到了2200人(相比2011年增加300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攜程近兩年的業績和股價表現不難看出,攜程傳統商業模式面臨極大挑戰。梁建章重回攜程擔任董事會主席兼CEO後,親自操刀無線戰略,將各部門資源傾向無線事業,在今年4月發布「大拇指+水泥」移動戰略,近期提出「無線應用,旅遊為先」的概念,指出移動網際網路將以在線旅遊企業為領頭羊,率先實現從OTA(onlinetravelagency)向MTA(mobiletravelagency)的轉變。

  而從OTA轉型向MTA的關鍵一炮,就是要降低低投資回報率的傳統OTA收入業態的佔比。那麼,「底薪+提成制」的地推團隊成為其第一個「動刀」的對象。

  上述前攜程員工鍾某告訴記者,儘管眼下地麵團隊仍繼續為攜程貢獻收入和利潤,但攜程線下的用戶滲透率已經高到一定程度,很難再有會員增長,與此同時,人力成本,尤其是機場和火車站等交通樞紐方面每年面臨大幅增長的租金成本,因此,來自地推渠道的低回報率或許是攜程急於裁員的背後主因。

  「甩掉投入產出比較低的渠道,集中資源獲取更多利益,這符合投資者對攜程的期望,從攜程的股票中可以發現,梁建章回來後,股價是一路高歌猛進,從20多元漲到過60元,翻了2倍。」上述消息人士如是指出。

  徹底轉型還需時日

  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在線旅遊市場格局變得愈發複雜。隨著用戶網購習慣的深入,梁建章極具戰略性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今年4月將攜程「滑鼠+水泥」模式切換為「大拇指+水泥」無線戰略,以更好地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策略。因此,在攜程內部,無線業務亦被稱為「二次創業」。

  很快,在移動端上較力的攜程收穫了一個還算不錯的好成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其財報獲悉,第二季度攜程來自移動端的訂單佔總量的20%,而今年9月初,攜程來自移動端的酒店單日交易訂單比峰值已達40%,超過PC端。

  上述成績意味著攜程酒店成功訂出100個酒店房間,其中40間就是通過手機APP完成的。對此,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指出,40%的無線訂單比在國內外旅遊企業中,已超越美國在線旅遊領頭企業Priceline與Expedia。

  對於這樣的成績,梁建章表示,攜程新客戶端可以滿足用戶出行前、中、後各方面的需求,稱為「指尖上的旅行社」當之無愧。

  記者注意到,目前,藝龍、去哪兒來自移動端的酒店預訂佔比也達到了20%,亦都宣布移動端將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重點。

  對此,華美酒店顧問公司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對記者表示,「這說明競爭對手正瓜分市場。比如去哪兒宣布國內直銷酒店籤約數達5萬家,藝龍也在轉型無線業務。因此對攜程而言,轉型無線是提升公司價值、發掘新利潤增長點並控制人工成本的『一舉多得』策略,但目前其整體業務大多還是靠傳統模式,因此要徹底轉型還需時日,且需注意對地面人員縮水過程中的風險。」

  亦有旅遊電商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若短期內在線業績不能立刻對線下業績進行彌補,未來攜程的轉型之路仍將充滿變數。

  此外,德意志銀行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攜程目前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旅遊市場增速放緩,以及競爭對利潤率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轉型「指尖上的旅行社」攜程線下銷售渠道再「縮編」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移動端正成為OTA(onlinetravelagency,在線旅遊)競爭者們新的必爭之地,重心已轉至線上的行業巨頭攜程,不得不一次次對原有的線下銷售渠道進行裁撤
  • 線下旅遊銷售借去哪兒等平臺反擊攜程
    華美酒店顧問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向記者解釋道,酒店集團的線上銷售價格體系必須履行酒店業的「BRG條款」,即官網預訂有「最優價格保證」,如果消費者通過酒店的官網或者認可的網上渠道預訂了房間後,在第三方的網站上找到更低的價格,酒店集團必須承諾給第三方酒店相同的價格,並在此基礎上再給予一定的折扣、積分賠償甚至免費。
  • 分析:線上線下融合是旅行社轉型方向
    原標題:轉型,融合才是方向  近日在「2014全國旅行社渠道運營商年會」上,對於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旅行社該如何轉型發展的問題,線上與線下旅行商各有說法。採訪中,眾多線下旅行社都表示與在線旅行商的交流受益匪淺,旅行社未來發展之路,線上與線下整合才是「王道」。  旅行社冬天來了?  隨著網際網路大潮的洶湧來襲,線上旅遊平臺逐漸得到認可,傳統旅行社的業務不斷被蠶食,這使得不少業內人士高呼「狼來了」。但是也有業界人士認為,傳統旅行社不會被網際網路企業所取代。
  • 線上線下融合豐富產品供給 海南省傳統旅行社轉型求變
    原標題:我省傳統旅行社轉型求變   網上搜攻略、訂機票、訂酒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到旅行社報名跟團已經不是出遊的首選了。   在快速變化的旅遊市場中,隨著遊客結構的變化、遊客需求的個性化以及線上平臺的衝擊,我省傳統旅行社如何轉型求變?
  • 攜程籤2000家旅行社 呼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更多的供應商與產品覆蓋,全面鞏固攜程作為國內第一大在線跟團遊、出境遊平臺的優勢。攜程還發布了針對線上、線下旅行社的「門戶開放」與合作共贏政策,攜程旅遊事業部業務總經理王湧呼籲更多旅行社加入網際網路旅遊平臺,以應對休閒旅遊向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端轉移的大趨勢,並倡議線上線下公司之間「門戶開放」,切實保護供應商和客戶利益,維護行業健康發展。
  • 內憂外患|網際網路衝擊下 旅行社線上之路有多難?
    一位大型旅行社的主管告訴記者,一方面要保持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又要和在線旅遊比價格,拼市場,然而成效卻事倍功半。自建線上平臺尋出路近年來傳統旅行社紛紛吹起「轉型」號角,尋求各種突圍方法,其中,依託自有線下資源,搭建線上平臺,是一些大型旅遊企業的「自救之路」。
  • 攜程搶食線下門店 傳統旅行社面臨收編
    原標題:攜程搶食線下門店 傳統旅行社面臨收編 摘要 【攜程搶食線下門店 傳統旅行社面臨收編】線上流量紅利過後,線下門店開始成為在線旅遊企業(OTA)搶食的新目標
  • 攜程旅遊 線上線下合作共贏
    新京報:近年來,在線旅行服務對於傳統的旅行社業務有很強的衝擊,曾經有專家表示在短期內在線旅遊服務還不會「戰勝」傳統旅行社。有人說「在線旅行服務的關注者多為年輕人,而一些相對保守的人因為擔心會產生糾紛,往往更喜歡選擇傳統的旅行社出行。」 如今傳統旅行社公司也紛紛開通網絡服務業務, 同時也特別注重門店的拓展,攜程怎樣看「線上」 和「線下」的未來發展趨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旅行社線上線下融合才是「王道」
    渠道經營管理的心得有哪些?全渠道、泛渠道的銷售策略以及渠道商和生產商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這些今年以來就一直被業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在近日舉行的「2014全國旅行社渠道運營商年會」上,線上與線下旅行商各有說法,而專程趕往北京參會的海南海之國旅業、海南海之緣國旅、海口金椰風國旅等均表示與在線旅行商的交流受益匪淺,旅行社未來發展之路,線上與線下整合才是「王道」。
  • 攜程門店:線上大佬落地線下
    近期,繼去哪兒門店落地線下的消息之後,攜程也要定下計劃,要在北京、四川等地開設線下門店了。據攜程旅遊渠道事業部北京區總經理王誠再次曝料,攜程旅遊北京區門店加盟政策自上周公布以來,電話諮詢不斷,最多一天接待過7批上門諮詢的加盟者。
  • 攜程、途牛攻入線下:旅行社迎來生死之戰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網際網路整體紅利見頂,「新零售」被高頻提及;OTA這些最早宣稱要顛覆傳統旅行社的公司,也開始擁抱線下。2016年10月,攜程戰略投資旅遊連鎖超市旅遊百事通後,開始全面進軍線下渠道建設。2019年3月,攜程宣布將在現有1700家門店的基礎上以加盟模式,新增1300多家,其中660家落地到縣級市。
  • 在線旅行社打響線下門店資源爭奪戰,攜程今年要開8000家
    在線旅行社對於線下門店的資源爭奪戰已經不再是秘密了。5月25日,攜程舉行了到站遊戰略發布會,攜程宣布將通過與旅遊目的地「門店+小交通+X」的線上線下全面合作。而在兩天前,攜程發布第一季度財報之際,其透露目前攜程在全國的線下門店籤約總數已達到1107家。包括去哪兒和旅遊百事通門店後,預期到今年年底,整個攜程集團將在全國開設8000家門店。攜程顯然是看到了線下門店所潛藏的價值,根據其今年一季度財報公布數據,該季度攜程線下門店總交易額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約50%。
  • OTA戰火從線上燒到線下 傳統旅行社遭殘酷擠壓
    一方面,因為模式和資源的差異,線上旅行社在線下的競爭會非常激烈;另一方面,傳統線下旅行社也將面臨極大衝擊,其渠道功能可能會被OTA取代,而在線下資源和服務方面與OTA會是一種競合關係。傳統線下旅行社需要強化自己在服務專業化和資源本地化方面的優勢,才能在未來贏得更多生存空間。
  • 「線上線下」融合漸成傳統旅行社發展新趨勢
    「線上線下」融合漸成傳統旅行社發展新趨勢  本報訊 (記者謝舒奕)在寧波從事室內設計工作的楊達是一名資深旅友。閒暇時,他常與行囊做伴遊樂山水之間;他的手機裡安裝著多款旅遊軟體,對景區門票、機票、酒店的打折信息總是能第一時間掌握。  據記者採訪獲悉,當前,在寧波,像楊達那樣的旅友已經越來越多。
  • 創投觀察|線上 OTA 往線下走,線下旅行社往哪兒走?
    耐人尋味的是,雖為OTA玩家,但和攜程切入酒店、去哪兒切入機票不同,途牛從創立之初就如傳統旅行社的搬運工一般,致力於將傳統旅行社業務線上化,以跟團遊和自由行產品銷售為主,如今也陷入了單季度性扭虧為盈但收入下滑的怪圈,僅有降本而未見增效。
  • 聚焦|線下旅行社能不能真正玩轉自由行
    絕大多數線下旅行社沒有技術實力去把碎片化資源通過系統整合好並有效給到自己的銷售人員和客人。3、營銷手段單一。自由行客人獲取信息的要求很高,要隨時隨地能夠去查找自己的想要的信息,而旅行社在過往很長時間沒有打通線上線下,信息也很難傳遞到客人。
  • 春秋旅遊網從自營向平臺轉型,認為攜程的獲客瓶頸正是行業機會
    旅遊業上下交困,轉型勢在必行網際網路+旅遊發展到今天,旅遊行業可謂是「上下交困」。線上流量紅利耗盡,OTA的獲客和營收增長面臨瓶頸,為了利潤增長只能壓榨供應商或者往線下走。對於線下旅行社而言,由於大部分C端對其品牌認知度不強,OTA成為了用戶消費的第一選擇,旅行社行業獲客嚴重依賴作為流量入口的OTA,議價能力低,急於擴寬自身客群,豐富渠道。此等背景下,作為線下旅遊社的春秋,擴大自有電商的流量,培養C端品牌認知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然而,流量需要足夠多產品支撐。正如黃俊所言,旅遊電商依靠自營是難以做大的。
  • 攜程線下門店的真正用戶是誰?
    目前已在23個省(直轄市)落地,線下門店城市覆蓋率達到了80%,每年服務人數超過500萬。2019年攜程門店將在現有1700家的基礎上增開1300多家,其中660家要落地到縣級城市,開啟渠道下沉戰略。加上去哪兒、旅遊百事通門店,總數將突破8000家。
  • 中國旅行社產業發展報告:線上線下融合是趨勢
    報告認為,在線與傳統旅行社雙向融合,是我國旅行社產業的一大發展趨勢。業內資深專家認為,2013年旅遊業線上、線下互動的特徵會更為顯著,將進入新的雙向融合階段。  在線與傳統旅行社雙向融合 O2O是趨勢  在線旅遊市場風起雲湧。線上線下誰會獲勝?這未必是一場「零和」遊戲,雙向融合、O2O是趨勢。
  • 途牛大戰旅行社 攜程同程「神補刀」
    就在4月23日晚間和昨日,擁有途牛股份的攜程和途牛的老對手同程旅遊,先後宣布與上述旅行社開展「全面合作」,上演了一場橫刀奪「友」的戲碼。途牛、眾信「從相愛到相殺」4月23日中午,眾信旅遊等17家旅行社發布了一份停止向途牛供貨的聲明,理由是雙方針對低價銷售問題存在重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