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完美呈現會館文化 京劇崑曲堂會唱響北京金秋
在北京,會館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種集中體現,而會館卻又主要集中在北京的宣武區,比如:湖廣會館、安徽會館、瀏陽會館、中山會館、湖南會館、陽平會館、南海會館等。其中湖廣會館是它們中極具代表性的會館。
湖廣會館——會館文化完美演繹
京劇
京劇
北京湖廣會館始建於1807年,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是目前北京僅存的建有戲樓的著名會館之一。曾為清代達官名流的故居及名人薈萃之地,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於1912年8月25日在此成立國民黨,京劇大師譚鑫培、餘叔巖、梅蘭芳曾在此演出,現今大戲樓古色古香,每晚7:30—8:40有精彩劇目上演,並有中英文字幕及英、日文同聲傳譯耳機,重張十餘年來接待了大量外國賓客。戲曲博物館展廳內,陳列著梨園珍品,京劇古蹟。茶樓環境古典優雅,是品茶暢談的好去處。湖光會館「戲樓、茶樓、酒樓、博物館」三樓一館經營模式,為顧客提供國際化的服務。
其實,之所以說會館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是因為會館本身的建築特色與其中上演的傳統戲曲融會貫通、相得益彰,只有在這樣的傳統戲樓裡演出才可以充分領略戲曲的魅力與精髓。湖廣會館, 具有東文化色彩的湖廣會館已有近二百年歷史,曾被譽為世界十大木結構劇場建築之一。同時湖廣會館承擔著普及戲曲知識、展示戲曲精品的任務。 如今湖廣會館大戲樓已恢復昔日的風採,舞臺天幕為黃色金絲緞繡制的五彩龍鳳戲珠、牡丹、蝙蝠、如意吉祥圖案。 戲樓前抱柱懸有一聯,長約3.6米,聯曰:魏闕共朝宗氣象萬千宛在洞庭雲夢,康衢偕舞蹈宮商一片依然白雪陽春。 戲臺上方為"霓裳同詠"扁額,黑地金字滿堂生輝。二層由包廂式看樓環拱,共設十二個包廂, 看池及包廂中均設置仿古硬木家具,品茗賞戲,從而憑添無限情趣。 正是因為湖廣會館本身劇具備這樣的文化底蘊,因此這次的「北京傳統文化演出季」安排了風雷京劇社擔綱的京劇折子戲,和《盛世元音——京昆下午茶?堂會》的節目。其中,《盛世元音——京昆下午茶?堂會》極具特色,元音戲劇工作室著力打造的京昆下午茶,將傳統文化與時尚節拍有機的融為一體。讓賓朋們欣賞到中國最精粹的藝術形式——京劇堂會。邀請眾多當紅京劇演員,傾情演繹經典傳世著作。用人文理念帶領觀眾穿越時光隧道,夢回中國京劇鼎盛時期,身臨其境地去領略華夏千年的文化精髓,全方位的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悠遠魅力。
通過湖廣會館的現狀我們不難看出,北京市宣武區的整體會館文化的歷史積澱與發展前景。如今的宣武區正全力將會館文化與新興文化進行完美的結合,突出宣武區的歷史文化特色,真正將會館文化做成一種文化產業,使之不斷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