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危機爆發至今,已經半年時間有餘。這期間,全球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旅遊業更是遭受衝擊最為慘烈的行業之一。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根據與疫情防控措施持續時間相關的三種不同情況估算,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旅遊業損失1.2萬億至3.3萬億美元。
以歐洲來說,旅遊業是歐洲國家支柱產業之一,數據顯示旅遊創收佔到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約10%,解決12%的就業崗位。然而受疫情影響,前一段時間歐洲大部分國家陸續採取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關閉邊境和一切非必需公共場所,旅遊業務也基本「歸零」。
隨著歐洲疫情防控情況逐步向好,振興經濟、重啟旅遊已經提上各國日程。7月1日起,歐盟因疫情關閉了近4個月的外部邊境正式重新開放,有條件允許15個國家的旅客入境,其中也包括中國,不過是以基於中國也接受歐盟遊客的相互開放原則為準。
儘管目前中國尚未發布重新恢復境外遊的計劃,但7月14日起國內跨省遊已經正式恢復,中國旅遊市場重啟的腳步又邁出一大步。這也讓歐洲境外目的地國看到重新接待中國遊客的希望,對於中國市場的復甦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隨時準備重啟中國這個重要的客源市場。
那麼,目前歐洲各國的疫情防控情況到底如何?是否安全?針對中國市場又推進了哪些新的動作?聞旅特別對話了歐洲各國旅遊局主要負責人,梳理了關於入境旅遊最新的資訊消息,並策劃系列報導與業內以及消費者進行分享,並共同等待境外遊「破冰回暖」。
第二期受訪目的地:德國、比利時法蘭德斯、斯堪地那維亞、荷蘭
德國國家旅遊局北京辦事處 首席代表李朝暉女士
Q: 德國目前疫情防控現狀以及旅遊業恢復情況如何?
A:6月中旬,德國已經開放與周邊鄰國的邊境,開始逐步恢復旅遊業。7月1日,歐盟已經宣布解除部分非申根國人員的入境限令,進一步提升旅遊接待量。我們相信,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中國的遊客很快就會開啟踏上旅遊勝地德國的旅途。德國在此次疫情當中充分展現了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正面的、積極的形象。不僅積極採取防疫手段控制國內疫情,還充分利用本國高超的醫療技術和強大的醫療資源接收來自鄰國的重症患者,做到了與世界一起攜手抗擊疫情。
Q:德國是否已經與中國復航或者計劃復航?
A:6月24日,德國漢莎航空已經成為首批覆航中國的海外航司,每周一班,執飛上海-法蘭克福。7月,漢莎航空恢復了南京-法蘭克福的航線。
Q:是否有推動中國旅遊市場重啟的計劃,與以往相比會有何新的變化?
A:疫情以來,德國國家旅遊局並沒有停下腳步,我們積極與國內旅業同仁和德國行業夥伴進行溝通,及時調整推廣計劃,開展了「雲遊德國」的線上推廣,通過數位化手段,向疫情期間無法踏上德國之旅的中國遊客提供虛擬實境遊覽體驗。隨著各國疫情的發展變化以及防疫措施的調整,德旅局也同步調整在不同市場的推廣方案,為疫情過後的復甦計劃做好了準備。我們也在時時關注中國疫情以及相關防疫政策的調整,以便在第一時間推出復甦計劃。
Q:疫情短期內不會消失是公認的現實狀況,是否有相應措施保障疫情遊客的健康安全?
A:目前,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和慕尼黑機場都已設立並啟用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站,無論是抵達還是出發的遊客均可在飛行前一天或當天在這兩座機場接受檢測,通過檢測的落地旅客無需再接受14天隔離檢疫。檢測結果還可以上傳至數字雲端,與旅客的機票信息相連,便於查詢,為旅客提供出行保障。
Q:疫情期間德國旅遊局在中國市場仍堅持做的工作是什麼,對於市場恢復有怎樣的預判?
A:疫情伊始,德國國家旅遊局就根據各個客源市場的需求和實際情況調整推廣方案,通過數位化手段,不間斷地講旅遊勝地德國的多樣資源介紹給廣大遊客。針對旅業,我們也在第一時間開展了線上培訓,邀請德國旅遊行業的專業和第一線工作者,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國旅業同仁提供詳細的,系統的線上培訓,為疫情之後的復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資源支持。目前,各國疫情的發展均已向好的方向發展,也在逐步恢復近途旅遊業,樂觀的估計金秋十月會成為遠途旅業的復甦起點。我們也希望能夠在適合國人長途出行的「十一黃金周」迎來重返德國之旅的中國遊客們。
比利時法蘭德斯旅遊局 中國區首席代表李昕
Q:比利時法蘭德斯目前疫情防控現狀以及旅遊業恢復情況如何?
A:比利時政府採取了比較嚴格的措施,也取得了不錯的防疫成果。比利時法蘭德斯地區的旅遊接待也逐步恢復,從5月18日起,博物館、歷史建築、歷史遺蹟、城堡及動物園等已重新對外開放。6月8日,比利時也恢復了境內旅遊;一周後,比利時也對歐盟成員國,以及其它歐洲國家包括英國及四個申根國(瑞士、列支敦斯登、冰島及挪威)開放邊境,恢復對以上國家的出入境旅行。7月1日,歐盟也決定於向其外部的「14+1」國開放邊界。我們可以看到,比利時的出入境旅遊在逐步恢復。
Q:比利時法蘭德斯是否已經與中國復航或者計劃復航?
A:我們從海航方面了解到,他們運營的北京-布魯塞爾航線目前每周一班,已申請自7月18日起每周增加一班,目前已經批覆。
Q:是否有推動中國旅遊市場重啟的計劃,與以往相比會有何新的變化?
A:現在還處在比較特殊的時期,我們覺得對於旅行愛好者來說,不一定非要抵達當地才能感受目的地的美好。因此,我們推出了了「雲旅行」計劃,目前,一些博物館已經可以在線遊覽。為了讓藝術愛好者、旅行者們更好的感受法蘭德斯作為「藝術之邦」的魅力,正值今年我們「法蘭德斯大師」主題來到了「凡·艾克主題年」,根特美術館專門請了凡·艾克研究方面的專家錄製了講解遊覽視頻,中文版本已經上線。另外,雖然今年8月31日前,比利時所有的聚集類活動均已取消,大家期待的音樂節今年要跟大家失約了。但我們會在中國市場聯合合作夥伴,做一些線上互動體驗項目,讓大家可以小「嗨」一下。
Q:疫情短期內不會消失是公認的現實狀況,是否有相應措施保障疫情遊客的健康安全?
A:相信這次疫情讓大家意識到,安全、健康是最為重要的,所以我們在恢復階段甚至回歸正常之後,都將秉承這一原則。比如,在我們目的地景點開放後,會採取相應措施,確保每位遊客的安全和健康。
Q:疫情期間比利時法蘭德斯旅遊局在中國市場仍堅持做的工作是什麼,對於市場恢復有怎樣的預判?
A: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安全。我們希望通過「雲旅行」、知識分享等讓大家可以小小滿足一下旅行的欲望。同時,我們也會定期「發福利「,可以讓大家足不出戶體驗到比利時的特色產品。目前看來,各個目的地首先恢復的應該會是國內及周邊國家的旅行,之後將是迎接國際遊客的階段。具體時間表,目前來說還不太好預測;但我們仍然期待,可以儘快用雙倍的熱情,再次歡迎大家的到來!
斯堪地那維亞旅遊局 大中華區首席代表王宇
Q:斯堪地那維亞目前疫情防控現狀以及旅遊業恢復情況如何?
A:2020年已經過半,丹麥和挪威的疫情得到了明顯有效的控制,人們的生活正慢慢回歸正軌,兩國也已向多數歐洲國家開放邊境。挪威已向北歐國家重新開放邊境,以允許各國之間人民往來。重新開放邊境的範圍不包括瑞典,但從7月15日起,來自瑞典斯科訥、克魯努貝裡和布萊金厄地區的遊客可以進入挪威,無需接受檢疫。從7月1日起,來自歐盟和歐洲經濟區/申根國家以外、擁有挪威工作和居留許可的人可以進入挪威,但必須隔離10天。具有技術專長、免於居留許可的學生和勞工同樣適用上述規定。來自歐洲經濟區/申根國家的遊客,若其國家的感染率屬於尚可接受水平,則可前往挪威。來自歐盟和歐洲經濟區/申根國家以外、但有家人或伴侶在挪威的人可以進入挪威,但必須隔離10天。
丹麥政府近日宣布,從2020年6月27日開始,丹麥邊境對大多數歐洲國家開放。但是,與瑞典和葡萄牙的邊界仍然封閉。要進入丹麥,來自經批准國家/地區的遊客必須出示有效預訂單據,並至少停留6天。如果希望入境的遊客有明顯的疾病跡象,例如咳嗽,發燒或類似情況,則會被拒絕入境。滯留國外的丹麥公民被允許重新進入丹麥;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現在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進入丹麥。另外,對於需要從丹麥返程的旅客,可能需要面對返程目的地的入境要求,並有進一步的旅行限制。
Q:是否有推動中國旅遊市場重啟的計劃,與以往相比會有何新的變化?
A: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正在改變著消費者和旅業從業人員的行為習慣,同時也讓我們對目的地的推廣模式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行動。2020年,我們將工作的重心更多地從線下轉至線上,通過對數字平臺的運維從而建立消費者、旅業從業人員和目的地品牌之間的情感連接。例如我們最近在做的線上培訓、與數字/社交媒體平臺的合作、與自媒體聯合的直播分享,以及旅遊局社交媒體平臺的多樣化內容運營等形式,旨在推廣目的地的同時可以為用戶帶去知識價值,傳遞美好。在2020下半年,會更多的通過直播等線上形式通過視頻、生動有趣的圖文互動等互動內容將來自挪威丹麥的風土人情,與世界同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決心,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許不間斷地傳遞給旅行者。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在自媒體平臺,聯合推廣的項目中傳達「雲旅行」的概念,通過數位化的技術手段為大家種草北歐的深度旅行方式。
Q:疫情短期內不會消失是公認的現實狀況,是否有相應措施保障疫情遊客的健康安全?
A:針對這次疫情北歐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來確保遊客的健康 ,比如丹麥,隨著酒店業的重新開放,HORESTA(丹麥餐飲、酒店和旅遊業商會和僱主組織)也發布了新的COVID-19準則及認證計劃以確保酒店客人和員工的安全。執行此標準的酒店行業成員可以在顯著位置張貼「安心入住」的認證標識,讓客人了解酒店的相關應對措施。比如:1.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酒店內設施和服務都將確保客人之間可以保持安全距離;2.設置便捷的洗手和消毒設施;3.保證高標準衛生水平,對人流密集處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4.合理工作流程,儘量減少客人,員工和供應商之間的密切接觸;5. 制訂完善的預案以應對疑似或確認COVID19感染的情況。
Q:疫情期間斯堪地那維亞旅遊局在中國市場仍堅持做的工作是什麼,對於市場恢復有怎樣的預判?
A: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急先鋒,北歐一直在全力推廣綠色出行,深度體驗的旅遊理念。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我們已經積極推出了一系列的針對旅遊從業人員的線上培訓和宣講活動,升級旅遊從業人員的目的地知識,使他們可以在後疫情時代提供更多的深度旅遊產品;而針對消費者,我們也通過社交媒體不斷的推出慢旅行體驗,持續更新遊客的旅遊消費理念。這次疫情危機讓絕大部分人會更加懂得敬畏大自然的無常,珍惜生命的寶貴,感激親朋的陪伴。當大家有機會再次旅行時,我們相信很多遊客會選擇和親朋好友出行,共同探索未知,一起分享快樂。所以,我們認為後疫情時代將會湧現出更多的精緻小團以及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由行或半自由行產品的需求。作為旅遊目的地,我們也將積極推出更多的適合小團組的旅遊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荷蘭國家旅遊局會議促進局 亞洲區總監&中國區首席代表楊宇
Q:荷蘭目前疫情防控現狀以及旅遊業恢復情況如何?
A:防疫成果已經有了顯著的成效,疫情得到了控制,病例數有明顯下降,已經開始了荷蘭境內遊,並開始歐盟國際遊客接待,洲際遊客接待也逐步開始。
Q:荷蘭是否已經與中國復航或者計劃復航?
A:中國與荷蘭之間的航線一直沒有中斷,始終有南航、東航、廈航每周一班航班,始終保持兩國連接。同時荷蘭皇家航空也積極恢復航線。
Q:是否有推動中國旅遊市場重啟的計劃,與以往相比會有何新的變化?
A:中國旅遊市場一直在計劃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停止旅行推廣活動,一直與中國市場的消費者保持著溝通活動。疫情後的計劃正在積極籌備中,敬請期待。
Q:疫情短期內不會消失是公認的現實狀況,是否有相應措施保障疫情遊客的健康安全?
A:在荷蘭非常嚴格的遵守1.5m社交距離規定,公共場合需要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對外境外遊客入境的健康管理措施與歐盟規定保持一致,不會有額外的政策。
Q:疫情期間荷蘭國家旅遊局會議促進局在中國市場仍堅持做的工作是什麼,對於市場恢復有怎樣的預判?
A:荷蘭一直與中國市場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將荷蘭特色景點和獨特的體驗項目傳遞給消費者和同業夥伴們。對於市場的恢復,我們提出了一個拐點概念,分別是邊境開放,航班恢復,以及取消入境的隔離管制。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後,市場將會步入復甦軌道。目前三個條件中,航班恢復和開放邊境已經看到了實質的進展。相信市場步入復甦軌道時間不會太久。也相對中國遊客說:「荷蘭歡迎你,荷蘭是一個安全的旅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