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是吃天婦羅死掉的?或許真正死因是胃癌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如果你是一個日本遊戲迷,你肯定玩過數十款日本戰國時代背景的電子遊戲,這其中,關於德川家康之死,包括戰國無雙在內,都說其死於「鯛の天ぷら」(鯛魚天婦羅)。

  實質上,這可能只是個以訛傳訛的說法,但自德川家康死後就一直在日本民間流傳,並成為諸多日本文學作品演繹的題材,還記錄在《德川實紀》中。內中原因或許在於,「戰國三梟」中,織田信長死在本能寺之變,豐臣秀吉晚年衰老到大小便失禁,而被認為在才、智、能等方面均不如前兩者的德川家康只是因活得比較長,最後才統一了日本,可他卻莫名其妙地說胃不舒服就死掉了。

  德川家及其家臣需要讓德川家康的死傳奇一點,於是京都商人茶屋四郎次郎就不幸做了冤大頭,誰讓他沒事給75歲的德川家康敬獻鯛魚天婦羅呢。

  反正天婦羅也跟著倒黴,其後德川將軍府規定衙內不準食用天婦羅。

  以現代日本學者考據,德川家康或許真正死因是胃癌,而有關將軍府禁止天婦羅更多可能因為其製作方法需要高油大火,府內為了防火才做的規定,而且事實上,德川家族的後人還是在吃天婦羅的,這是有出土的盛放天婦羅的器皿可佐證的。

  我寫過一篇介紹壽司流變的文章,其中提到,日語中「天ぷら」或「天麩羅」或「天婦羅」均為借用字,即這些漢字只是借用過來表音,而沒有漢字本來的含義在內。

  但與壽司(すし,SUSHI)不同,天婦羅(てんふら,TEMPURA)並非源自古日本語。據考據,「てんふら」最早出現在文獻上,是在1669年刊印的《食道記》上,但詞源不詳。

  目前,多數日本人認為天婦羅一詞來自於葡萄牙語,可問題是,它對應的是哪個葡萄牙語單詞呢?

  葡萄牙語「tempera」是動詞不定式「temperar」的第三人稱單數的現在時動詞變位形式,其在建築學、烹飪等方面有諸多含義,就烹飪上的意思說,有過油快速翻炸的含義,此外還有調味的意思。這個第三人稱單數的現在時動詞變位形式就因為發音最像「てんふら」,而被認為是天婦羅的出處,而且事實上,在葡國菜裡也有類似的烹飪方式,但不同的是,在葡國菜裡主要是說用奶油麵糊炸水果。

  所以有些人認為是這個葡萄牙語單詞temperar為詞根衍生出來的名詞「tempero」(調味品)。

  另一個葡萄牙語單詞「temporras」也常被說起,這是一個宗教詞彙,指耶穌受難日。公元16至17世紀,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眾多西方傳教士前往日本傳教,葡萄牙天主教徒在耶穌受難日當天是禁食豬、牛等紅肉的,而用魚肉等烹調的食物做主菜。

  支持「temporras」一派的人認為,葡萄牙傳教士或許就是在傳教過程中將這一風俗介紹入了日本。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那個時期開始,日本流傳起「南蠻料理」,在日本人概念裡的「南蠻」,不是中國人所謂七擒孟獲中的南蠻,就是指包括葡萄牙人在內的西方人,因為他們沿今日的馬六甲海峽、南海和臺灣海峽一路北上才能到日本列島。天婦羅就被認為是開啟南蠻料理的第一道名菜。支持這一派說法的人,還有另外兩種語言作備選,即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中的同義詞「témporas」。

  此外,天婦羅一詞還被認為來自葡萄牙語中的「templo」(寺廟)、「temporal」(暫時的)等。

  自然的,一些日本歷史學家考證,在奈良時代及平安時代,就存在著用米澱粉包裹食材油炸的類似天婦羅的食物,反正日本餐館裡如果你看到「揚」(揚)就知道這屬於油炸食品。

  在江戶時代,所謂的「洋風天ぷら」(洋風天婦羅)逐漸在街頭巷尾流行開來,其中關鍵因素在於日本的中下階層在當時很難吃到肉類,而重油的天婦羅顯然可以讓窮人體驗到一種油脂帶來的飽腹感,正因此,從那時開始,日本的天婦羅師傅們把各種能想到的食材都用麵糊包裹一下,給做成天婦羅了。在日劇《深夜食堂》裡就講到了關西特有的一種「紅姜天婦羅」,筆者後來在大阪嘗試了一下,略微有點難以接受。

  世界各地都有油炸食品,即便是KFC的炸雞塊,用普通意義上的說法,也可以說成是雞塊天婦羅。但照著日本料理的傳統做法,所謂天婦羅是需要讓食材放在雞蛋、冷水、小麥粉揉混出來的「面衣」裡裹勻,隨後在160攝氏度以上油溫的大鍋裡炸得油黃焦脆,蘸著調配好的醬汁吃,講究的自然要在這日本醬油做底的醬汁裡放點蘿蔔泥和生薑泥解膩。

  天婦羅算是和壽司、刺身齊名的日本料理三大種類之一,但它相比之下最為平民化,即便有「吃死」德川家康的鯛魚天婦羅,或者「伊勢海老の天ぷら」(伊勢龍蝦天婦羅),但平日裡,人們更多吃到的天婦羅,可能就是蝦、藕、茄子、南瓜、白蘿蔔、蘆筍等做的天婦羅。

  (作者張喆 系媒體人)

相關焦點

  • 德川家康因吃天婦羅而亡?
    在擠爆京都的數以萬計的遊客中,定有不少人去日本的理由是吃,吃,吃。壽司刺身天婦羅,醬菜拉麵和菓子。不過,不是我嚇你,據說,德川家康就是吃鯛魚天婦羅(「鯛の天ぷら」)死掉的喲。當然,這可能只是個以訛傳訛的說法,但自德川家康死後,這一說法就一直在日本民間流傳,並成為諸多日本文學作品演繹的題材,還記錄在《德川實紀》中。內中原因或許在於,「戰國三梟」中,織田信長死在本能寺之變,豐臣秀吉晚年衰老到大小便失禁,而被認為在才、智、能等方面均不如前兩者的德川家康只是因活得比較長,最後才統一了日本,可他卻莫名其妙地說胃不舒服就死掉了。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曹操生前,司馬懿就是一個秘書,曹氏集團的內部事務他是參與的,這和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之間的關係很不一樣。 清州同盟結交之初,織田信長是尾張國主,家康是岡崎城主/西三河領主,儘管兩人實力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根本不存在像曹操和司馬懿那樣的上下級關係,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是各自為政的。
  •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剛結婚的兩三年,憑藉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築山殿還能在閨中呼風喚雨,並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為家康生下了長子德川家康和長女龜姬,可見夫妻關係還算和諧。德川家康乘機回到三河宣布獨立!德姬的侍女看不慣自己的主人受欺負,所以自作主張地向德川信康揭發出築山殿種種不端事跡。然而或許是她太看得起自己,或許是她低估了信康的暴戾程度,她越來越激動地訴說著自己眼中的「真相」。
  • 天婦羅:江戶時代流傳至今的香氣和油炸之聲 | 鳳凰副刊
    末了家康公摘了果子,年少艱辛,中年跌宕,刀劍矢石下討生活,在織田信長身邊背黑鍋擋住東邊,在豐臣秀吉手下隱忍不發。好在他懂醫術,又耐心,善自保重,熬到花甲之年,秀吉過世了,於是一舉出手,關原一戰定鼎,奪了天下——雖然只是日本的天下,好歹開了德川幕府;再熬到七十五歲,在大阪夏之陣取勝,真正底定局勢。
  • 閱讀德川家康的「隱忍」
    這本《德川家康》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塑造了德川家康的個人形象,刻畫了他獨特的性格特徵。德川家康並非是一個英雄,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梟雄。我感覺,他是劉邦一類的人物。他缺乏英雄的悲劇性格和天才的手腕。  在日本戰國時代,在與武田信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等諸多天才並立的時代,德川家康的最終脫穎而出,憑藉的不是運氣,而是地地道道的「隱忍」。他的「隱忍」,成就了他的一切。
  • 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東進的同時,織田信長也邁出了統一全國的第一步。此時,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關係已經破裂,足利義昭曾經引誘德川家康參與信長包圍網,並賜予副將軍一職,不過德川家康拒絕了,決心繼續協助織田信長。德川家康方面,派遣大久保忠世及鳥居元忠攻打上田城,被真田昌幸擊敗。此外德川重臣石川數正突然投奔豐臣秀吉。在眾多對德川家康不利的情況下,豐臣秀吉嘗試誘使德川家康成為其家臣。
  • 傳說他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德川秀忠的心腹,權傾朝野無人及
    伴隨著大阪之戰的結束,太閤豐臣秀吉傾盡畢生心血打造的豐臣政權從此落下帷幕,此戰中的勝利者德川家康成成為了徵夷大將軍,這標誌著紛亂的日本戰國時代就此終結,日本進入了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幕府時代。德川家康在對麾下的將領以及降服的諸國大名重新分配了領地之後把手中的權利教給了兒子德川秀忠,德川秀忠也就是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此時掌握權力的幕府重臣大都是很早就跟隨德川家康或者是伴隨德川家康一路走來徵討四方的譜代重臣。
  • 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盟後,德川家的這些年
    引言:1562年,織田信長派遣了家臣瀧川一益前往三河,希望可以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和談結盟。這時候的松平元康糾結了一陣後,最終選擇了與織田信長結盟。當時酒井忠次的哥哥忠尚也離開了松平家,忠次在家康的支持下成功打敗了忠尚,奪回了上野城,並成為酒井家的家督。最終經過大半年的艱苦徵戰,在松平元康的用心經營下,三河的一向一揆被瓦解。1566年,在統一三河後,松平元康改名德川家康。
  • 築山殿是德川家康的正妻
    佐名和關口親永井伊直平的女兒佐名為什麼恨井伊家?關口親永和佐名是築山殿的父母。築山殿是德川家康的正妻,卻因捲入長子·信康的騷動而去世,其慘無人道的死期在戰國粉絲中廣為人知,實際上,即使她的母親·佐名,也是相當複雜的關係嗎?等成為關口親永的妻子,並且迎接著最後。
  • 「忍者龜」一朝終封神--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答:待其鳴。問答之間三人的性格形象躍然紙上,信長一生以強勁武力行王霸之事,終不得聽鳥鳴。太閤一世以機智權變籠絡諸侯,暫得鳥鳴白衣變王侯。家康一輩子以忍隱養勢,終得鳥聲長鳴德川265年幕府。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國一個弱小的國人豪族,其父松平廣忠因藉助今川義元的幫助成為松平氏第八代家督,所以松平氏選擇依附於今川義元。
  • 德川家康憑什麼統一日本戰國
    德川家康在1599年後除了打敗豐臣軍拿到奪走政權的關原之戰外,幾乎沒有使用武力,全是靠限制其他大名,而德川家康和他的後繼者成功的通過一系列政策限制其他大名。(這一系列政策的副作用是大幅強化了日本的閉關鎖國)  (5)德川家康年輕,加上活得長。
  • 樸槿惠獄中讀《德川家康》 政界推測:她必定復出
    摘要:樸槿惠一位親信表示,小說主人公德川家康的境遇似乎在映射樸槿惠的一生。德川家康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處在二把手的位置,但因為過人的忍耐,最終成為勝者。被囚禁於法院與牢房之間的樸槿惠,正通過這本書尋找新的希望。
  • 日本戰國三雄之——德川家康
    把德川家康稱為狐狸,狡猾,擅長潛藏自己,守株待兔等待時機。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1]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三河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英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 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毛利元就74歲病故之時,上杉謙信41歲,武田信玄50歲,明智光秀43歲,織田信長37歲,德川家康29歲,豐臣秀吉35歲,伊達政宗4歲。那麼,如果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 德川家康所建造的江戶町
    1600年,東軍的德川家和西軍的豐臣家之間,終於爆發瓜分天下的關原之役。當時,江戶的建設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天守也還沒興建,而三國第一大名城(指在日本、中國和印度皆首屈一指)大阪城已擁有五層樓的天守,所以誰都覺得西軍贏定了。然而德川家的東軍團結一致, 擊敗了鬆懈大意的西軍,取得了勝利。1603年二月,德川家康成為掌握天下的人,當上了徵夷大將軍,統率全國的大名。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名古屋的標誌建築之一。還沒有到大門,就看到很多殘留的城牆。現在名古屋城遺址的大片區域,叫做「名城公園」。公園內主要分幾塊,本丸、西之丸和二之丸等,不過主要看的是本丸(中央方形部分,天守閣和本丸御殿)。
  • 嫡長子是繼承人,非常重要,為何德川家康逼殺嫡長子德川信康
    德川信康是德川家康的嫡長子,也就是德川家康的正妻築山殿生的兒子。我們知道,嫡長子在古代中國是十分重要的,他將是王侯將相們天然的第一繼承人,甚至也是唯一的繼承人。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對嫡長子也十分重視。但是,德川家康卻命令嫡長子德川信康自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