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國民航在役飛機已超過3500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通過租賃引進的。中國主要租賃商在2018年的機隊價值總額超過500億美元,波音公司曾預測,未來20年,中國的寬體機市場需要1670架新飛機。到2026年,中國的航空租賃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000億美元。另一方面,國內飛機的平均租期在8-12年,近幾年,國內的租賃飛機將逐漸進入退租期,未來十年,中國民航飛機年均到期處置量大約100架左右。
對於飛機租賃公司來說,對飛機資產保持監測是剛需,從引進、出租到退租是一個全鏈條管理。36氪近期接觸到了一家為飛機租賃公司提供企業服務的公司——「郝通航空」,該公司主要為租賃公司提供退租技術服務、飛機構型變化設計(改裝)服務、以及持續適航管理服務,並於近日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一般來說,大部分客機在租期到期後,除了續租,就通過轉租、客機改貨機、拆解的方式處理。
「目前國內航空公司都偏好新飛機,民航機隊的平均機齡大約6年左右,同時國內租期一般為8-12年,而飛機一般飛行壽命也在25年以上,因而續租和拆解情況不多,轉租是最常見的。另外,就是客改貨,目前國內物流行業使用的貨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客機改造,隨著貨運的發展,客改貨市場也將逐步增加。」郝通航空董事陳偉嘉告訴36氪。
目前,郝通航空提供的退租技術服務,主要包括判斷退租飛機是否達到合同要求的退租標準,對退租的飛機進行現場檢查,以便保證飛機處於符合二次出租的要求等等。另一塊主要業務是,對飛機進行改裝設計,公司於2016年獲得了歐洲民用航空局Part 21 DOA設計資質認定,可以為波音、空客等各類型飛機提供改裝設計解決方案。在持續適航管理服務方面,則2018年獲得了歐洲CAMO持續適航資質。
「作為第三方機構,我們提供的服務和報告更能被飛機租賃交易雙方接受。」陳偉嘉說,「不論是飛機改裝,還是持續適航管理都必須要取得專門的資質,這都是有技術門檻的。」
提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陳偉嘉總結認為:
郝通基於自身技術團隊和資質提供了退租檢查、飛機改裝設計、持續適航管理等多項租賃公司的剛需業務的整體解決方案。租賃公司可以獲得「一站式」的服務,無需將業務進行拆解、分包,可以提高整個退租工作的效率,也可以節省時間、人力、資金成本。
郝通在香港、愛爾蘭都柏林、新加坡均設有子公司,可以承接全球業務,另外能夠靈活提供技術業務的解決方案,以此進一步提高了性價比,滿足了客戶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業務需求。
先發優勢,外資的租賃及技術服務公司相較於中資公司發展得更早且更成熟,國內從事租賃技術服務的公司還在少數,而郝通現在已經能獨立承擔總包業務,已經有數架大飛機服務經驗。而且航空資質是門檻,郝通國際資質齊全,資質儲備需要4-6年。
客戶方面,郝通航空目前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於世界排名靠前的飛機租賃公司。「根據航空諮詢公司Ascend by Cirium的統計數據,排名最前的11家中國租賃公司管理的商機隊總規模超過1340架,佔到國內70%以上市場份。」陳偉嘉說。
團隊方面,郝通航空的創始團隊曾供職于波音公司、摩天宇、香港飛機等公司,工作內容涉及飛機、發動機生產、維修、資產管理等,且均在民航業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