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鬥牛,人們就會想到西班牙,但是,西班牙的鬥牛是人與牛鬥,而泰國的鬥牛是牛與牛鬥,有趣、緊張、刺激,不僅泰國人喜歡看,而且還吸引著成批成批的外國遊客。
鬥牛盛行於泰國南部。從尖噴府直到最南端的那拉特越府,每年都舉行幾次鬥牛盛會。據朋友介紹,古時候,泰國南部多牛,每年的交配季節,公牛都為爭奪母牛展開廝殺和搏鬥,後來有人就把公牛用繩子圈起來,讓它們互鬥,供村民取樂,慢慢地就成了泰國南部特有的鬥牛盛會。
鬥牛從一開始就帶有賭博色彩。以前,紙幣沒有流行時,村民們就用大米作賭注,有時也只賭一杯烈性酒。現在,鬥牛已經成了民間的一項慶祝活動。但是,賭博的現象依然存在,下的賭注有時達到成千上萬銖,賭輸了,足以使-一個大老闆破產。
用於鬥牛的公牛必須經過嚴格的挑選,一般都是經過六到七年飼養的壯牛。選牛時,外形十分重要,看上去身體要壯實、勻稱,頭、眼睛和耳朵的大小要合適,兩角必須堅硬。脖子上方須有一-塊發達的肌肉,肚子不能太大,四肢發達。但是,最重要的是牛背和牛脖子,如果一頭牛有鐵-.般的脖子,它就準能獲勝。外行人可能認為鬥牛極為簡單,把兩條牛牽到一起,讓它們爭鬥一番就行了。其實不然,真正的鬥牛比賽卻需要人們花費許多精力,並懂得一些飼養鬥牛的專門技術。一頭公牛擊敗的對手愈多,它的名聲就愈大,泰國南部的許多村莊都有自己的「英雄」-鬥牛場上的「常勝將軍」。
參加比賽的公牛,在比賽前的一段時間裡必須餵以糧食、香蕉、雞蛋、鮮草等營養豐富飼料。每天早晨,馴牛士帶著它進行運動,或進行兒百米的賽跑,或下河遊泳。白天以休息為主,中午還須午休,以便把牛保持在最佳競技狀態。晚間,即將參加比賽的牛被帶到賽場進行訓練。為了防止受傷,訓練時每頭牛的角上都包上軟的皮套。訓練之後,馴牛士要按摩牛的各個部位,鬆弛其肌肉。有的馴牛士還為受馴的牛掛上蚊帳,以免受蚊蟲叮咬,染上疾病,影響比賽。在訓練期間,比賽的對手之間還互派「特務」,刺探情報,了解對手參加比賽的公牛的長處和弱點,以便制定策略贏得勝利。我們正談著,場內忽然轟動起來,比賽就要開始了。賽場裡沒有座位,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通觀全場的地盤。鬥牛場大約有四十平方米,四周圍著竹籬笆,中間豎著兩根木棍,作為比賽時的起點線。如同泰國其他民間盛會-樣,開始之前要舉行宗教儀式。
鬥牛比賽以擊鼓為號。一聲鼓響,場內毫無動靜,二聲鼓響,還不見賽牛出場。稍停片刻,隨著三聲鼓起,只見兩頭粗壯的黑牛被馴牛士引進場內。兩頭牛的中間,有一塊色澤鮮豔的花布隔著,不許他們碰頭。時間一到,花布掀起,兩頭紅了眼的牛,展開一場激烈的生死搏鬥。
比賽結束後舉行發獎儀式,獲勝的公牛被授予一塊黃色的「榮譽」鬥篷作為獎賞。然後,它們回到各自的村子,馴牛士為它們按摩、洗澡,並哏以雞蛋和維他命丸等充足的飼料,恢復體力,為下一次的比賽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