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南的「鬥牛」,表演十分精彩且有趣,讓很多遊人捧腹大笑

2020-12-15 劉娟姐說旅遊

提起鬥牛,人們就會想到西班牙,但是,西班牙的鬥牛是人與牛鬥,而泰國的鬥牛是牛與牛鬥,有趣、緊張、刺激,不僅泰國人喜歡看,而且還吸引著成批成批的外國遊客。

鬥牛盛行於泰國南部。從尖噴府直到最南端的那拉特越府,每年都舉行幾次鬥牛盛會。據朋友介紹,古時候,泰國南部多牛,每年的交配季節,公牛都為爭奪母牛展開廝殺和搏鬥,後來有人就把公牛用繩子圈起來,讓它們互鬥,供村民取樂,慢慢地就成了泰國南部特有的鬥牛盛會。

鬥牛從一開始就帶有賭博色彩。以前,紙幣沒有流行時,村民們就用大米作賭注,有時也只賭一杯烈性酒。現在,鬥牛已經成了民間的一項慶祝活動。但是,賭博的現象依然存在,下的賭注有時達到成千上萬銖,賭輸了,足以使-一個大老闆破產。

用於鬥牛的公牛必須經過嚴格的挑選,一般都是經過六到七年飼養的壯牛。選牛時,外形十分重要,看上去身體要壯實、勻稱,頭、眼睛和耳朵的大小要合適,兩角必須堅硬。脖子上方須有一-塊發達的肌肉,肚子不能太大,四肢發達。但是,最重要的是牛背和牛脖子,如果一頭牛有鐵-.般的脖子,它就準能獲勝。外行人可能認為鬥牛極為簡單,把兩條牛牽到一起,讓它們爭鬥一番就行了。其實不然,真正的鬥牛比賽卻需要人們花費許多精力,並懂得一些飼養鬥牛的專門技術。一頭公牛擊敗的對手愈多,它的名聲就愈大,泰國南部的許多村莊都有自己的「英雄」-鬥牛場上的「常勝將軍」。

參加比賽的公牛,在比賽前的一段時間裡必須餵以糧食、香蕉、雞蛋、鮮草等營養豐富飼料。每天早晨,馴牛士帶著它進行運動,或進行兒百米的賽跑,或下河遊泳。白天以休息為主,中午還須午休,以便把牛保持在最佳競技狀態。晚間,即將參加比賽的牛被帶到賽場進行訓練。為了防止受傷,訓練時每頭牛的角上都包上軟的皮套。訓練之後,馴牛士要按摩牛的各個部位,鬆弛其肌肉。有的馴牛士還為受馴的牛掛上蚊帳,以免受蚊蟲叮咬,染上疾病,影響比賽。在訓練期間,比賽的對手之間還互派「特務」,刺探情報,了解對手參加比賽的公牛的長處和弱點,以便制定策略贏得勝利。我們正談著,場內忽然轟動起來,比賽就要開始了。賽場裡沒有座位,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通觀全場的地盤。鬥牛場大約有四十平方米,四周圍著竹籬笆,中間豎著兩根木棍,作為比賽時的起點線。如同泰國其他民間盛會-樣,開始之前要舉行宗教儀式。

鬥牛比賽以擊鼓為號。一聲鼓響,場內毫無動靜,二聲鼓響,還不見賽牛出場。稍停片刻,隨著三聲鼓起,只見兩頭粗壯的黑牛被馴牛士引進場內。兩頭牛的中間,有一塊色澤鮮豔的花布隔著,不許他們碰頭。時間一到,花布掀起,兩頭紅了眼的牛,展開一場激烈的生死搏鬥。

比賽結束後舉行發獎儀式,獲勝的公牛被授予一塊黃色的「榮譽」鬥篷作為獎賞。然後,它們回到各自的村子,馴牛士為它們按摩、洗澡,並哏以雞蛋和維他命丸等充足的飼料,恢復體力,為下一次的比賽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捧腹大笑」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捧腹大笑,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belly laugh 捧腹大笑The old man let out a giant belly
  • 全國最牛鬥牛場,天天上演鬥牛大賽,引領東方式鬥牛潮流
    說到鬥牛,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西班牙鬥牛,但在我國的黔東南地區,也有精彩激烈的鬥牛表演,在貴州的丹寨萬達小鎮,就有這麼一個全國最牛鬥牛場,天天上演著激烈的鬥牛大賽,是我國唯一常態化的鬥牛場,且引領著東方式鬥牛的時尚潮流。
  • 小鎮雲南|西班牙鬥牛韓國清道鬥牛日本衝繩鬥牛,來這裡一次看遍
    中房報記者 李燕星|北京報導  在阿爾達米拉巖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巖壁畫裡,記載著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曾經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凱撒大帝就熱衷於騎在馬上鬥牛,後發展成站立在地上與牛搏鬥即便當下,在伊比利亞半島上,鬥牛仍然被視為一種高貴的藝術,每年3月19日——聖約瑟夫日到10月12日——西班牙國慶節,這7個月便是鬥牛季。  同樣在瀘沽湖畔,也有著關於鬥牛的傳說。800多年前,這裡有一戶非常富有的摩梭人家,他們在山腳下放養很多黃牛。有一天,天上神牛飛落人間,與這些黃牛展開了搶奪地盤的「鬥牛大賽」,神牛屢屢取勝,殺死很多黃牛。
  • 東方「鬥牛」
    如此交鋒,讓鬥牛現場拉鋸無數,精彩不斷。  第一對鬥牛選手大抵都是不溫不火的性子,鬥起來仿佛在跳交際舞,一個前進兩步,另一個就配合地後退兩步,你一拍,我一拍,輪著來。牛不著急,磨的是臺上人的性子。  緊跟著的第二對多是一樣的火爆脾氣。賽場上剛一會面,就較真上了,讓看臺上的人一下目光灼灼,起了興致。
  • 西班牙鬥牛
    都傳西班牙人很懶,夜生活11點才剛剛開始……他們早晨根本起不來,沒有多少時間概念,唯獨觀看鬥牛卻是最守時。在鬥牛季裡,有時每天都有表演,有時是周四和周末。一般情況下,每場表演會持續2至3個小時。晚7-9點是鬥牛時間,當地中海的驕陽還在暴曬著馬德裡時,觀眾卻早早的來到現場等候。
  • 鬥牛場上的「拆牛手」
    金華鬥牛起源於兩漢(三國),興盛於北宋,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自古以來,每年秋冬農閒季節,或是寺廟開光、村裡有喜事,都會進行鬥牛表演或比賽。金華鬥牛不同於西班牙的人與牛鬥,金華鬥牛是牛與牛鬥,搏殺中黃牯牛瞪眼、碰頭、抵角、撞身,輪番上場比拼,比的是兇悍和耐力,突出的是觀賞性,所以金華鬥牛被譽為「東方文明鬥牛」。
  • 兩名男子穿上「假牛」套裝在鬥牛場挑戰鬥牛,接下來精彩了
    兩名男子穿上「假牛」套裝在鬥牛場挑戰鬥牛,接下來精彩了國外小夥子花樣作死,大家都是見到過的,他們總是進行一些迷之操作,常常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看到他們一系列的花樣作死行為,人們都會感嘆外國人少不是沒有原因的,今天小編帶來一場精彩的比賽,兩名男子作死,穿上「假牛」套裝在鬥牛場挑戰鬥牛
  • 鬥牛之都——馬德裡,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廣場周圍摩天大樓林立,數條大街由此輻射出去,廣場中心為航海家哥倫市紀念碑,碑呈圖柱形,全部用赭紅色大理石建成,環繞柱體中部,雕有7個凌空飛舞的女神底座四周,雕有8隻巨大黑輛,威武雄壯,頂端是哥倫布全身立像,凝神遠望,兩手指向遠方紀念碑由圓形噴水池圍護,幾米高的水柱,在夜間彩色燈光的映射下,顯得十分迷人,特別引人入勝的是廣場下面的藝術城,這是一座龐大的地下建築,內有劇場、電影院、雕塑展覽室圖書館、兒童樂園
  • 在「七丘之城」裡斯本觀鬥牛
    新華網裡斯本8月14日電(記者馬潔君 章亞東)提起鬥牛,人們自然會想到英勇威武的西班牙鬥牛士和西班牙那首著名的《西班牙鬥牛士》樂曲,可能鮮有人知道在同處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鬥牛表演也是深受當地人喜愛的傳統娛樂活動。儘管名氣沒有西式鬥牛那麼大,但葡式鬥牛極具民族色彩,精彩程度毫不遜色。
  • 婺城「鬥牛」 吳越遺風
    如此交鋒,讓鬥牛現場拉鋸無數,精彩不斷。第一對鬥牛選手大抵都是不溫不火的性子,鬥起來仿佛在跳交際舞,一個前進兩步,另一個就配合地後退兩步,你一拍,我一拍,輪著來。牛不著急,磨的是臺上人的性子。緊跟著的第二對多是一樣的火爆脾氣。賽場上剛一會面,就較真上了,讓看臺上的人一下目光灼灼,起了興致。
  • 西雙版納野象谷裡的大象表演十分精彩
    位於勐養自然保護區南部,距州府景洪城區約50公裡,交通十分便利。今年暑假有幸來到了西雙版納,去了原始森林公園裡面,大象表演的時間是固定的大象學校裡的大象每天都有訓練和表演大象表演的時間為我們早上11:40觀看了大象的各項技能的表演,有鞠躬、大象畫畫、踢足球、轉呼啦圈、鑽火圈,在表演的過程中,有的大象沒有聽訓養員的話,表演沒有達到效果,但整體表演非常精彩,贏得了觀眾的拍手叫好。
  • 泰國勿洞孔子學院與泰南邊疆教管中心聯合舉辦漢語培訓營
    人民網曼谷9月24日電(記者 韓碩) 泰國勿洞市孔子學院與泰南邊疆教育管理與聯繫中心9月22- 23日聯合了舉辦泰南邊疆漢語培訓營,35名學員赴勿洞孔院參加漢語培訓,體驗中華文化。 勿洞孔院中方院長魏佳教授與泰方院長Sunisa saetan主持了歡迎儀式。
  • 【鄉土民俗】高安土城鬥牛
    在鞭炮聲中,各自抽去牛鼻子上的繩子,拉開第一輪的鬥牛比賽。土城鬥牛的場面十分精彩,極具趣味性、觀賞性。觀看時帶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和刺激感,人民在吶喊聲中享受著牛打架帶來的快感,但也存在一定危險性。據《高安縣誌》節日廟會中記載,縣域各地以節日廟會進行牛馬交易,其中大城的「鬥牛會」,招來遠近耕牛,「鬥牛」取趣,且以此比較牛之優劣,挑選更換耕牛。由此可見,在過去大城塗家造理村確實有過鬥牛比賽活動。
  • 侗寨裡的鬥牛
    《侗寨裡的鬥牛》 2020年10月21日,作者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岜團村邊苗江河上,這裡正在進行激烈的鬥牛表演迎接客人們的到來。鬥牛是侗族民間習俗,據了解當地每年的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舉行鬥牛節。人們鳴鑼吹笙放炮,氣氛十分熱烈壯觀,而且鬥牛節還能培養人們勇往直前和團結的精神,勝利之後大家共同分享勝利的喜悅,唱歌跳舞為牛王慶賀。圖為岜團村邊苗江河上的鬥牛比賽。
  • 國內遊:鬥牛
    黔東南的許多村寨,每年擇期或在重要節日舉行鬥牛比賽,當地俗稱「牛打架」。鬥牛之牛,都是專門精心飼養的,不從事耕地、拉車、推磨等勞作,均為雄性水牛,分為寬角、窄角兩個級別。鬥牛賽制,先為淘汰賽,決鬥時改為單循環賽,最後勝出者為年度牛王。
  • 西班牙鬥牛,讓上海人長了什麼"見識"?
    10月23日在上海,完全與西班牙傳統鬥牛一樣:逗牛、長矛穿刺、插花標和鬥牛士表演,僅最後結果牛性命的一劍,為照顧中國人的觀賞習慣換成了不能致命的花標。這場在體育場上演的西班牙鬥牛,讓久在城市的上海人見識了自然的野性,雖然很多人對牛身上流血的傷口不適應,但大多數人還願意再看一場(上海《青年報》體育綜合版10月24日)。讀了這則消息,正如報導所說,筆者真的是長了一些見識。
  • 西班牙最古老的鬥牛場之一,現代式鬥牛的發源地,海明威慕名而來
    龍達鬥牛場可以說是西班牙老式鬥牛場,不僅是西班牙鬥牛文化的起源處,而且還是鬥牛士們朝聖的地方,西班牙現今的鬥牛方式就是在這座鬥牛場誕生的。這座圓形建築物可容納五千名觀眾,並列著136根託斯卡納式厚重石柱,令人深感歷史的沉重。建於1785年,共花費六年時間,迄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想深入這個民族,就必須要了解他們的文化。
  • 民俗文化:泰國的民族體育運動很多,其中幾樣尤為重要
    賽前,還要表演他們的拜師規矩,兩位拳師恭恭敬敬地俯伏跪拜。跪拜儀式各不相同,據說如果拜式相同,就表示雙方同承一師,就不必比賽了。賽時拳師解下頭上束的「伸帶」,戴上橡皮手套和保護下部的硬罩,不穿上衣,只穿一條短褲。手足的腕部要纏上寬一寸的長繃帶。每場比賽必須經過五個回合才分勝負。每一回合三分鐘,中間休息兩分鐘。
  • 法國女鬥牛士險被頂死 賽後割牛耳以示慶祝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5日報導,現年30歲的法國女鬥牛士莉亞·文森(Lea Vicens)日前在法國南部參加尼姆鬥牛節(Feria de Nimes)期間,不慎從馬背上墜落,險些被公牛頂死。但在短短幾分鐘後,她就戰勝了這頭公牛,向觀眾展示被其割下的牛耳。
  • 國慶大片《瘋狂鬥牛場》精彩看點大揭秘
    公牛起義,密謀、選角、宣戰、談判,宏大震撼的場面和情深似海的金句迭出不窮……眾多精彩畫面都將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正是通過一個妙趣橫生、驚心動魄的故事,體現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並以動物寓言的方式把蘊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化為老少鹹宜的商業動畫片。在這個熱鬧的國慶檔期,如果一定要給大家一個帶領全家走進電影院的理由,那麼《瘋狂鬥牛場》將是您全家觀影的首選影片之一,滿足七天長假中的親子觀影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