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市南縣稻蝦種養產值規模突破30億元

2020-12-21 水產養殖網

湖南益陽市南縣稻蝦種養產值規模突破30億元

2016-11-17 14: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益陽門戶網        瀏覽量: 227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11月13日,南縣三仙湖鎮鹹嘉垸村龍蝦養殖大戶曹政奇,帶領10多位村民,忙著給越冬的蝦苗進行人工造穴,加固田埂,為來年再展身手、擴大種養規模作準備。據了解,曹政奇今年稻蝦種養面積上千畝,畝產純利在4000元以上。在南縣,像曹政奇這樣的種養大戶已有21戶,今年均有較高效益。目前,全縣共有稻蝦種養面積24萬畝,產值達14億元,帶動發展二、三產值16億元,綜合產值規模突破30億元。

&nbsp&nbsp&nbsp&nbsp近幾年來,南縣依託湖鄉優勢,利用湖田窪地,創新推廣稻蝦生態種養高產高效模式,並成功探索稻蝦產業的「接二連三」,即通過生態稻米、小龍蝦深加工、銷售帶動二、三產業。為鼓勵稻蝦種養特色產業的推廣發展,南縣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措施,對流轉土地集中連片經營面積達300畝的大戶,每畝獎勵30元;2016年,縣財政落實小龍蝦重點產業扶持項目資金100萬元、稻蝦生態種養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500萬元;開展小龍蝦養殖保險補貼金額達150萬元,投保面積近10萬畝。同時,縣相關部門積極推廣種養技術,今年總計培訓專業養蝦戶在萬人次以上。

&nbsp&nbsp&nbsp&nbsp目前,南縣培育和引導了澤水居、金水灣、天心洲3家小龍蝦大型養殖企業,種養面積達1.5萬畝,全縣有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32個,發展養蝦戶近3萬戶。今年2月,全省首個小龍蝦養殖協會在南縣成立,吸納了精英、豐香等大規模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等20多個。全縣建立了「稻蝦產業」示範基地5000餘畝,主動對接省水科所、湖南農大,合作建立了1500畝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
南縣注重培育加工龍頭企業,引導南縣順祥水產開發了多個綠色A級產品,其中淡水小龍蝦「漁家姑娘」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以南縣小龍蝦為主的「壹蝦朋友」「憶口香」等小龍蝦專業餐飲連鎖店已在省內外發展至近300家,年熟食加工銷售在4000噸以上。南縣蝦尾早已銷往歐美等國外市場。南縣澤水居農業有限公司建立的小龍蝦產品交流中心,實現了價格發布、質量監控、倉儲物流的全程服務,今年實現交易額1.5億元。另外,南縣還專門為稻蝦生態米、生態小龍蝦打造了多個電商平臺和手機微信交流平臺。

&nbsp&nbsp&nbsp&nbsp據南縣畜牧水產局負責人介紹,2017年,南縣將在今年24萬畝面積的基礎上,再擴至30萬畝,力爭打造畝平效益6000元以上的稻蝦生態種養示範基地5萬畝;順祥食品公司擬投資2億元,進行3萬畝小龍蝦生態養殖基地建設,著力打造洞庭湖區小龍蝦生態種質保育區,再擴繁育基地2600畝,以保障大規模種養的蝦苗提供,使稻蝦產業成為助推南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湖南益陽市南縣縣人大審議稻蝦產業發展報告
    湖南益陽市南縣縣人大審議稻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07-20 15: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縣畜牧水產局「稻蝦共生」模式不僅提高了複種指數,增加了單位產出,而且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是一種更先進的種養模式。據抽樣調查,2016年稻蝦共生模式稻穀單產621公斤/畝,與常規一季稻持平。小龍蝦單產130公斤/畝,畝平綜合產值為4100元。與常規一季稻相比,畝平淨增收2776元。小龍蝦2016年產量達30000噸,小龍蝦養殖產值達10億元,帶動二、三產業產值近30億元。
  • 農民日報記者採訪報導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深加工產業
    農民日報記者採訪報導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深加工產業2016-11-12 09:24:00  水產養殖網  ,省農業委發展處副處長李鋒、益陽市農委發展計劃科科長曾國祥、市畜牧水產局水產站長蔡正才陪同,南縣畜牧水產局副局長陳小良、南縣順祥水產公司老總周順祥、南縣畜牧水產局水產技術推廣站長秦勇就南縣稻蝦產業發展過程、小龍蝦產品深加工、政府支持及今後發展規劃等方面回答了記者的採訪。
  • 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協會規劃產業發展
    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協會規劃產業發展2017-02-28 15: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縣畜牧水產局&nbsp&nbsp&nbsp&nbsp&nbsp2016年南縣小龍蝦協會工作成效顯著:一是與縣畜牧水產局聯合舉辦稻蝦種養技術培訓班36期,參訓人數達5000多人次;二是支持建立「稻蝦產業」示範基地5000餘畝,並與湖南省水科所、湖南農大合作建立了1500多畝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三是在青樹嘴鎮、三仙湖鎮2個鄉鎮實施100萬元小龍蝦重點產業扶貧項目
  •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劉鐵毛:告別「水上漂」 轉業種 「稻蝦」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劉鐵毛:告別「水上漂」 轉業種 「稻蝦」2020-12-24 13: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縣人民政府        瀏覽量: 424 次退捕上岸後,他們一家告別了「水上漂」的日子,轉業流轉了300餘畝農田精心種養「稻蝦」,開啟了新生活。
  • 湖南省水科所專家服務團赴南縣開展稻田綜合種養調研
    經商定,南縣服務團由11位省級專家與99位縣鄉農技專家組成,選擇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11家作為聯繫點,開展技術對口服務。&nbsp&nbsp&nbsp&nbsp在調研過程中,專家團一行人先後走訪了南縣小龍蝦協會、南縣明康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南縣精英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湖南順祥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澤水居農業有限公司、南縣國安稻業專業合作社等單位和示範基地。並召集縣鄉農技專家、示範基地負責人近40人召開了產業發展座談會。
  • 稻蝦種養面積達39.7萬畝 南縣被命名為「中國蝦稻米之鄉」
    南縣被命名為「中國蝦稻米之鄉」全縣稻蝦種養面積達39.7萬畝華聲在線9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勇 通訊員 聶曉)近日在長沙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糧油展新聞發布會傳出消息,洞庭湖區的南縣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蝦稻米之鄉」。
  • 稻蝦生態種養面積達55萬畝,湖南南縣將打造國內最知名的蝦稻米和小...
    近些年來,南縣發揮自身江河密布,水網勾連,雨量充足,水源充沛的優勢,抓住當前小龍蝦養殖的熱潮,大力推廣稻蝦生態種養模式,在洞庭湖腹地滋養出一片稻蝦共舞的天然溫床,目前全縣境內稻蝦生態種養面積已經發展到55萬畝。&nbsp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南縣縣委書記羅訊介紹,近年來,南縣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按照「一縣一特一品牌」思路,以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農產品品牌為目標,以「做實基地、做優品牌、做大流通」為路徑,以「生產標準化、加工精細化、營銷品牌化、管理規範化」為手段,持續做大做強稻蝦、龜鱉等特色產業,成績不俗。 目前,南縣稻蝦產業規模和影響力躋身全國三強,年產龜鱉稚苗8000萬隻,佔全國產量的三成。
  • 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交易中心交易量遽增
    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交易中心交易量遽增2017-04-17 15: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縣畜牧水產局&nbsp&nbsp&nbsp&nbsp&nbsp為促進南縣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湖南順祥食品有限公司、南縣小龍蝦協會、南縣小龍蝦合作聯社聯合投入300萬元在順祥食品有限公司門面打造了南縣小龍蝦交易中心,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包括小龍蝦收購車間、分檢車間、打包車間、製冰車間等,這是至今為止南縣最大的小龍蝦鮮貨交易物流平臺
  • 南縣特產蝦稻米:獲得2019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
    戰「疫」不誤復產 澳大利亞華人劉來助家鄉特產蝦稻米走出國門中新網益陽2月26日電(通訊員 楊偉奇 葉超)25日,澳大利亞華人劉來代表澳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湖南益陽南縣籤署稻蝦米出口澳大利亞的代理合作協議書,將助力家鄉特產蝦稻米走出國門
  • 洞庭之心「稻蝦共作」蹚出產業興旺好路子——「中國蝦稻米之鄉...
    一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縣稻蝦種養面積發展至50萬畝,綜合產值超過100億元,南縣稻蝦產業規模和影響力已躋身全國三強。 曾經勞動力外流、耕地拋荒嚴重的洞庭腹地,何以變荒為寶,步入產業興旺的快車道?剖析南縣的密碼,不難得出結論:這是引領農業產業興旺的「南縣樣本」。
  • 【媒體眼中的「中國蝦稻米之鄉」】新湖南:南縣30多款「南洲稻蝦米...
    新湖南客戶端9月26日訊(記者 甄榮)9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下簡稱糧油展)將在湖南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屆時湖南南縣克明食品、今知香等6家糧食企業生產的30多款「南洲稻蝦米」產品將集中亮相。
  • 新華每日電訊|湖南南縣:「魚米之鄉」的供給側「蝶變」
    —分享—「魚米之鄉」的供給側「蝶變」洞庭湖腹地湖南南縣:自從發展現代農業,全縣都找不到荒地了新華社長沙電(記者史衛燕)良田沃土的「魚米之鄉」,曾因粗放發展一度陷入低迷。他們說,這是湖南「稻蝦蟹」套種技術成功的第一家。天上鳥聲清脆,田裡蛙聲一片。定睛一看,卻不見青蛙。南縣南洲鎮的農戶陳建國嘿嘿一笑,掀起一塊水田裡的墨綠色防水布。呱呱呱,裡面的幾百隻青蛙一下從青草叢中躍起,往田裡四散跳去。「早上氣溫低,青蛙也想『躲懶覺』,不願意出來哩!」陳建國說。
  • 塗鴉與稻蝦相遇 掀起南縣全域旅遊熱潮
    湖南·益陽(南縣)第三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稻蝦文化旅遊節「全球南縣人為家鄉代言」啟動儀式現場。紅網時刻益陽9月10日訊(通訊員 周雲)9月10日,湖南·益陽(南縣)第三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稻蝦文化旅遊節「全球南縣人為家鄉代言」啟動儀式在縣經開區舉辦。
  • 南縣茅草街鎮:小龍蝦大扶貧 「稻蝦共養」促增收
    紅網時刻益陽3月13日訊(通訊員 謝燕)3月12日,筆者來到南縣茅草街鎮回民村的勝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精心挑選簍籃裡鮮活的小龍蝦,準備將剛產出的300斤龍蝦用泡沫箱打包好發往懷化佳惠連鎖超市。南縣勝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蔡利強告訴筆者,小龍蝦在市場上一直都很走俏,早在正月初六的時候就有客戶來下訂單。今年受疫情影響,復工時間推遲到了正月十六。復工後該公司抓緊往3700畝稻蝦田裡投放了2噸蝦苗,確保第一批龍蝦在3月如期上市。
  • 湖南衛視連續三天關注南縣 南縣最近發生了什麼……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五月份以來,湖南新聞聯播、中國新聞網、新湖南、人民日報等多家上級媒體頻頻關注報導我縣項目建設、稻蝦特色產業等亮點工作。5月20日到22日,湖南新聞聯播連續播發《南縣:鞋業產業園籤約28個項目 引資超45億元》、《南縣:開展打擊非法獵捕行動 深夜現場抓捕三人》、《南縣:首屆小龍蝦捕撈節開幕 草根廚師比廚藝》,引起較大反響。
  • 安徽安慶:稻蝦綜合種養畝均純收入高1350元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到14.3萬畝,實現產值近5億元——截至今年,安慶市稻漁綜合種養已發展至「水稻+龍蝦、水稻+泥鰍、水稻+甲魚、水稻+草魚、水稻+鴨子」五種模式。根據市農委漁業部門統計測算,五種模式中,稻蝦綜合種養產出最高,又有利於農業面源汙染管控,成為今後全市水稻種植結構調整、穩糧增收的好渠道。
  • 湖南日報|盡銳出戰拔窮根——益陽市脫貧攻堅掠影
    136戶貧困戶,他每家每戶都訪到了,有的農家去過不下十次;7個產業幫扶實施方案,長達30多頁,都是他加班加點寫出來的;調研論證、向上級匯報工作、與各對口幫扶單位溝通銜接,他忙得像陀螺…… 在此之前,陳豔輝就已留下許多扶貧的故事,數十位寒門學子、孤寡老人曾得到他的幫助,點點滴滴溫暖了許多人的心。 喚醒沉睡資源,壯大特色產業。
  • 「稻蝦共生」種出優質蝦稻米
    10月9日,南縣三仙湖鎮湖南金之香米業有限公司智控稻穀加工線上,一包包新上市的蝦稻米正發往外省。今年9月,南縣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蝦稻米之鄉」。 「蝦稻米」源自稻蝦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獨特的生產方式,實現了水稻生產「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產、生態高效」的目標,使「蝦稻米」成為了優質的生態米、安全米、放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