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茅草街鎮:小龍蝦大扶貧 「稻蝦共養」促增收

2020-12-14 湖南紅網益陽站

剛產出的小龍蝦。

貧困戶劉躍輝正對龍蝦進行挑選、稱重。

劉躍輝正對龍蝦進行裝箱打包。

紅網時刻益陽3月13日訊(通訊員 謝燕)3月12日,筆者來到南縣茅草街鎮回民村的勝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精心挑選簍籃裡鮮活的小龍蝦,準備將剛產出的300斤龍蝦用泡沫箱打包好發往懷化佳惠連鎖超市。

南縣勝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蔡利強告訴筆者,小龍蝦在市場上一直都很走俏,早在正月初六的時候就有客戶來下訂單。今年受疫情影響,復工時間推遲到了正月十六。復工後該公司抓緊往3700畝稻蝦田裡投放了2噸蝦苗,確保第一批龍蝦在3月如期上市。

自2017年從貧困戶手中承包300多畝土地後,南縣勝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一直著重於發展稻蝦養殖,不斷擴大種養面積,龍蝦產量持續上升,去年光龍蝦的純收入就達600多萬。今年趁著這種好勢頭,通過提高種養技術,投入更多的勞動力提高產量,爭取讓更多的貧困戶脫離貧困,走向富裕。

一直以來,勝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用工方面秉承著優先考慮貧困戶的理念,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增強自身造血能力,順利脫貧致富。同時,政府也一直在不斷扶持像勝強生態為主的稻蝦養殖企業,通過開設稻蝦養殖培訓班,把技術送到企業,送到種養大戶手裡,並用貼息貸款等政策幫助其解決資金問題,不斷做強做大龍蝦產業,讓龍蝦產業成為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相關焦點

  • 湖南益陽市南縣縣人大審議稻蝦產業發展報告
    截至2017年6月,南縣養蝦稻田流轉面積達20.4萬畝,佔全縣稻蝦種養面積的72.8%。&nbsp&nbsp&nbsp&nbsp三、重科研建基地,積極開展技術推廣。一是構建了產學研戰略聯盟。以澤水居、順祥水產兩大龍頭企業為平臺,吸引省內外優秀科技人才構建產學研戰略聯盟。
  •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劉鐵毛:告別「水上漂」 轉業種 「稻蝦」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劉鐵毛:告別「水上漂」 轉業種 「稻蝦」2020-12-24 13: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縣人民政府        瀏覽量: 424 次我要評論 家住茅草街鎮的劉鐵毛一家三代從事捕魚,「禁漁令」實施後,劉鐵毛主動籤訂退捕協議,把家裡的漁船和漁具全部上交拆解。
  • 洞庭之心「稻蝦共作」蹚出產業興旺好路子——「中國蝦稻米之鄉...
    南縣茅草街鎮勝強合作社稻蝦田收割場景。 南縣浪拔湖鎮村民在捕蝦。 南縣南洲稻蝦米加工生產線。 (本文圖片均由南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龔柏威 臧得志 胡建根 譚雪珍 夏季對於南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6月4日,茅草街鎮回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建春說,他種養稻蝦才一年就脫了貧,以前他從未想過,家裡幾塊水田,也能刨出「金娃娃」。 南縣地處洞庭湖區中央,縣域總面積1065平方公裡,耕地面積87.6萬畝,其中水田63.5萬畝,水面43.5萬畝,該縣長期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及池塘淡水養殖為主,農產品結構單一、效益低下、綜合競爭力不強等,嚴重製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 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協會規劃產業發展
    年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南縣畜牧水產局黨組書記黃群和局長高文斌、南縣水產技術推廣站長秦勇、南縣小龍蝦協會正副會長及理事等。&nbsp&nbsp&nbsp&nbsp&nbsp2016年南縣小龍蝦協會工作成效顯著:一是與縣畜牧水產局聯合舉辦稻蝦種養技術培訓班36期,參訓人數達5000多人次;二是支持建立「稻蝦產業」示範基地5000餘畝,並與湖南省水科所、湖南農大合作建立了1500多畝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三是在青樹嘴鎮、三仙湖鎮2個鄉鎮實施100萬元小龍蝦重點產業扶貧項目
  • 肥西縣官亭鎮:茭魚共養促增收
    農場主人解光勇正忙著來回搬運,將一筐筐半大的魚苗倒入茭白田邊的水溝裡。「這個魚還沒長大,我這個時候捕上來不是賣的,是要放進茭白田裡」,解光勇耐心地講解道,「茭白地裡養魚,魚可以吃茭白田裡的雜草、浮遊植物和害蟲,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在同一田塊既採收茭白,又能捕收魚類,提高了茭白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
  • 湖南益陽市南縣稻蝦種養產值規模突破30億元
    &nbsp&nbsp&nbsp&nbsp近幾年來,南縣依託湖鄉優勢,利用湖田窪地,創新推廣稻蝦生態種養高產高效模式,並成功探索稻蝦產業的「接二連三」,即通過生態稻米、小龍蝦深加工、銷售帶動二、三產業。
  • 大竹縣: 「稻蝦共養」按下助農奔康「快捷鍵」
    「我們實施綠色生態的『稻蝦共養』項目,針對貧困戶推出單一要素基礎套餐,包括『地生金』『人生金』『金生金』模式,複合要素中階套餐,包括『勞動力+種植技術』『勞動力+種養殖技術』『集體+貧困戶+企業』模式以及跨產業高階套餐包括『農旅』相融模式的3大扶貧套餐7大增收模式,貧困戶可以根據自家的具體生產要素情況,進行選擇性發展,公司實行訂單收購。」鎮黨委書記王小波介紹說。
  • 農民日報記者採訪報導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深加工產業
    ,省農業委發展處副處長李鋒、益陽市農委發展計劃科科長曾國祥、市畜牧水產局水產站長蔡正才陪同,南縣畜牧水產局副局長陳小良、南縣順祥水產公司老總周順祥、南縣畜牧水產局水產技術推廣站長秦勇就南縣稻蝦產業發展過程、小龍蝦產品深加工、政府支持及今後發展規劃等方面回答了記者的採訪。
  • 新華每日電訊|湖南南縣:「魚米之鄉」的供給側「蝶變」
    在春耕備耕時節,記者來到位於洞庭湖腹地的湖南省南縣,聽老百姓講述他們如何通過供給側改革,闖出一條農業現代化之路的故事。創新農業:「只有想不到,沒有種不出」「起蝦嘍!捉蟹嘍!」春耕時節,南縣茅草街鎮的農戶卻「不務正業」。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本版照片由南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農業品牌化發展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要加快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產品認證』的農業品牌格局,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涉農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 浙江省杭州市:稻蝦共育稻鱉共養 畝產效益翻倍漲
    浙江省杭州市:稻蝦共育稻鱉共養 畝產效益翻倍漲2020-09-28 16: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稻田主人卜沈華隨手拉起一個地籠,裡面爬滿了小龍蝦,每一隻都張牙舞爪,活力十足。一塊田,不僅種上水稻,而且還能養殖兩茬小龍蝦。第一茬小龍蝦利用冬閒田,3月投苗,5月捕撈,一直可延續到6月;5月底種上水稻後,又可利用稻蝦共育模式,8月投苗,10月就能收穫第二茬小龍蝦。那麼,這樣的立體種養,經濟效益如何呢?
  • 1261萬畝小龍蝦引爭議,要蝦還是要稻?
    「稻蝦種養」有過熱趨勢周勉:我國的小龍蝦養殖總面積1680萬畝,其中稻田養蝦麵積1261萬畝,超過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四成。其次,在所有稻漁共養的模式裡,目前「稻蝦種養」有過熱的趨勢。實際上,在去年4月,農業農村部關於規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發布過一個通知,已經注意到一些不規範的苗頭。湖南是袁隆平院士的「根據地」之一,他一直強調,產量和質量是一對矛盾,產量是基礎,提高糧食質量不能犧牲這個基礎。
  • 稻蝦種養面積達39.7萬畝 南縣被命名為「中國蝦稻米之鄉」
    ,洞庭湖區的南縣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蝦稻米之鄉」。近年來,南縣大力推廣達到國標一級大米的優質水稻品種,採取田間套養小龍蝦方式,發展「稻蝦共生」生態農業,全縣稻蝦種養面積達39.7萬畝,年產蝦稻米24萬噸。
  • 塗鴉與稻蝦相遇 掀起南縣全域旅遊熱潮
    湖南·益陽(南縣)第三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稻蝦文化旅遊節「全球南縣人為家鄉代言」啟動儀式現場。紅網時刻益陽9月10日訊(通訊員 周雲)9月10日,湖南·益陽(南縣)第三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稻蝦文化旅遊節「全球南縣人為家鄉代言」啟動儀式在縣經開區舉辦。
  • 養蛙養蝦亦有稻,扶貧致富開良方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3月22日訊(通訊員 劉河山)「這些青蛙生長的蠻好,多數處於產卵期……」「馬上就要熱起來了,這一條長長的池塘就是給青蛙避暑用的……」「那一片養的是龍蝦,還有那些稻田是以後用來養龍蝦的……」,沅江市胭脂湖街道胭脂湖村扶貧專乾麵帶微笑,熱情地為大家講解著街道稻蛙、稻蝦共作產業扶貧項目的進展情況
  • 稻蝦共作 糧漁雙贏—湖北黃岡龍感湖農場「蝦稻共作」產業發展調研...
    龍感湖農場水資源豐富,地理環境非常適宜連片「稻蝦共作」,蝦稻產業一年一大變化,三年經歷三個階段性飛躍:2014年為以稻為主套養小龍蝦生產「蝦稻連作」階段,生產面積5000餘畝,小龍蝦產量達到250噸;2015年為「蝦稻共作」試驗示範階段,既注重小龍蝦標準化養殖,也注重水稻優質化生產,分別在蘆柴湖和洋湖發展「蝦稻共作」基地面積1.5萬餘畝,當年小龍蝦產量1200噸;2016年為全面推廣階段,在全場範圍內全域推廣
  • 稻蝦共作闖出致富新路
    近段時間,南方地區的許多稻蝦田陸續迎來又一輪小龍蝦捕撈旺季。在江西都昌,稻田養蝦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為當地農民帶來畝均純收入3000多元。相比單純種水稻,產值至少翻了一番,稻蝦共作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新門路。  我國擁有悠久的稻田養魚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先民就曾過著「飯稻羹魚」的自給生活。
  • 小龍蝦「跳」出農民歡心笑 ——安徽霍邱縣大力發展稻蝦養殖產業...
    而且稻蝦綜合種養不使用農藥、化肥,稻米生態環保,銷路好、價格高,稻蝦種養僅龍蝦純收入每畝就可達到3000至5000元,增收比較優勢十分明顯。稻蝦綜合種養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還解決了秸稈還田難題,即保證了糧食生產,又大幅度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改善了生態環境,深受群眾歡迎。
  • 湖南省水科所專家服務團赴南縣開展稻田綜合種養調研
    「萬名工程」以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為目標,通過在全省農(林)業科研院(所)校和省、市、縣、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組織遴選10000名(省級約1000名)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基層生產第一線到田間地頭,開展院縣科技共建、對口技術服務和定點技術服務。經商定,南縣服務團由11位省級專家與99位縣鄉農技專家組成,選擇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11家作為聯繫點,開展技術對口服務。
  • 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交易中心交易量遽增
    湖南益陽市南縣:小龍蝦交易中心交易量遽增2017-04-17 15: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縣畜牧水產局&nbsp&nbsp&nbsp&nbsp&nbsp為促進南縣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湖南順祥食品有限公司、南縣小龍蝦協會、南縣小龍蝦合作聯社聯合投入300萬元在順祥食品有限公司門面打造了南縣小龍蝦交易中心,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包括小龍蝦收購車間、分檢車間、打包車間、製冰車間等,這是至今為止南縣最大的小龍蝦鮮貨交易物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