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蒸糕做粿敬天公 泉州西街古早味迎新年

2020-12-24 騰訊大閩網

郭阿姨家的花包,造型惟妙惟肖

敬天公敬天公的粿合,得加上「八仙過海」的妝糕人,還有綠葉紅花,特別繁瑣

閩南網(微博)1月29日訊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對泉州人來說,這天最大的事除了團圓飯,就是敬天公了。虔誠地擺上八仙桌,供奉上各種祭品,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行三跪九叩之禮,祈願來年老天爺賜福、家人平安。這年,就算熱鬧紅火地來了。

繁瑣的祭拜儀式,要準備的東西真不少,五牲、六齋、二十四碗、三十六碗……好些還是簡化了的。往年,家家戶戶蒸糕做粿準備祭品的場景,如今已經很少見了,倒是西街的花包店,生意愈發興隆。因為那裡的花包,味道「最泉州」,就像這條老西街一樣。

今天,本網「西街復興·懷舊年」馬年新春策劃,也要暫時跟大家說再見了。如果您覺得意猶未盡,歡迎春節期間親自到西街走走,說不定經過哪座古大厝時,會有熱情老厝邊招呼您進去,奉上蜜餞,請您呷甜,品嘗這瀰漫在老西街的濃濃古早味。

西街370號,實在有些簡陋,連個店招都沒有,一不小心,就容易錯過。可一旦店門口擺上熱騰騰的花包,便是最好的招牌。

這家店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傳到郭淑貞阿姨這裡已是第三代了。厝邊頭尾們都知道,它叫老壽春花包店。

進入臘月,店裡可忙了。結婚的人多,來訂花包的當然也多。接近年底,各家各戶準備大年三十敬天公,花包、粿合(也稱「紅包座」)、三牲、五牲,訂單越來越多,簡直忙不過來。農曆二十五晚上開始,郭阿姨就得早早地揉麵粉、等發酵。每天凌晨三四點開工,一直忙到農曆二十八,60歲的郭阿姨幾乎都沒怎麼睡覺,困了就趴在桌旁眯一會。就連嫁出去的大女兒,也從城東趕過來幫忙。

其實花包做起來並不複雜,就是擺粿合特別繁瑣。花包打底,要加上「八仙過海」的妝糕人,還有手工做的紅花配綠葉。剛出爐的花包太熱了,不好插造型,會塌下去,還得等到花包冷了、硬了才行。

粿合不止造型好看,用的花包味道也棒。花生碎、冬瓜糖、芝麻、白糖作餡,咬一口,特別香甜。郭阿姨還有一個秘訣,就是使用傳統酵母,不僅對腸胃好,發出來的麵皮好吃有嚼勁。至於酵母要放多少,溫度也很關鍵,夏天天氣熱,發酵的時間相對短一點,冬天就要長一些。

敬天公還有一個少不了的,就是金紙、香燭。從臘月起,西街上的香燭金紙攤也多了起來,就是一些食雜店,也都應景地做上幾筆生意。

西街140號鑫源金香燭店,則是為數不多的專賣店之一。這幾天,老闆高明星正忙著給顧客折金紙。原來,敬天公燒的金紙,要用特製的大號「天金」,多折成元寶狀。高明星說,現在很多人生活節奏快,有的顧客沒空自己折,他們就幫顧客折好了再拿回去。

說汝知影

八仙桌下墊金紙 因為天公地位高

泉州敬天公有嚴格的要求。

在敬天公的前一天晚上,要擺上一張正八仙桌,正面系上一塊桌彩。因為天公至高無上,所以在八仙桌下面還要墊上兩塊琴椅(稱天公椅)託高桌子。如果沒有椅子的話,則用金紙替代。

供品有五牲、六齋、甜茶、燒酒、鮮花等。五牲,就是五種肉類,其中公雞、豬肉和魚是必備的。有的還會配上菜心、豌豆、綠豆、豆輪、麵筋、麻栳等乾料,組成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

敬天公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除夕子時過後或初一凌晨時分。此時,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為「老天爺燈」;然後,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跪在桌前,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願來年老天爺賜福,五穀豐登、家人平安。

泉州人的習俗中,若有祖厝,則需回到祖厝祭祀,至少要有金和祭品到以添祭。敬拜者須事先齋戒沐浴,身穿吉服;婦女須全身紅衣、梳妝打扮、髻簪金花紅花,若遇月事者,須用繩子紮起褲腳,否則不可碰觸祭品、拈香燒金、參加祭拜。

□幫您探聽

祭祀用的三牲 還有簡化麵包型

敬天公的祭品,是儀式中少不了的。

臨近春節,傳統祭品的價格比平常稍微漲一點,一個壽桃包5元,粿合根據大小,價格在20~100元。

現在,有些祭祀程序簡化了,店裡的產品也跟著推陳出新。三牲有麵包型的,價格在10元左右,簡化版的粿合價格在25~35元,店家說可以保持到正月十五左右。至於碗糕、甜粿、發財龜等,也都可以在店裡買到。

不懂祭祀儀式到底要準備些什麼的年輕人也不要著急,西街上的多個店主都很熱情,只要您告訴他們是要敬天公用的,他們會幫你都配好東西,價格也就在100元左右。

至於金紙店,就更多了。一沓金紙價格大約在13元,碰上好說話的,老闆還可以免費幫您折成元寶狀,省去很多麻煩。(本網記者 陳麗娟 田米 文/圖 長旺/漫畫)

(閩南網(微博))

相關焦點

  • 大年三十蒸糕做粿敬天公 泉州西街古早味迎新年
    往年,家家戶戶蒸糕做粿準備祭品的場景,如今已經很少見了,倒是西街的花包店,生意愈發興隆。因為那裡的花包,味道「最泉州」,就像這條老西街一樣。今天,本網「西街復興·懷舊年」馬年新春策劃,也要暫時跟大家說再見了。如果您覺得意猶未盡,歡迎春節期間親自到西街走走,說不定經過哪座古大厝時,會有熱情老厝邊招呼您進去,奉上蜜餞,請您呷甜,品嘗這瀰漫在老西街的濃濃古早味。
  • 泉州大年三十蒸糕做粿敬天公
    往年,家家戶戶蒸糕做粿準備祭品的場景,如今已經很少見了,倒是西街的花包店,生意愈發興隆。因為那裡的花包,味道「最泉州」,就像這條老西街一樣。 今天,本網「西街復興·懷舊年」馬年新春策劃,也要暫時跟大家說再見了。如果您覺得意猶未盡,歡迎春節期間親自到西街走走,說不定經過哪座古大厝時,會有熱情老厝邊招呼您進去,奉上蜜餞,請您呷甜,品嘗這瀰漫在老西街的濃濃古早味。
  • 泉州西街尋找「古早味」
    (新春見聞)泉州西街尋找「古早味」中新社泉州2月7日電 題:泉州西街尋找「古早味」中新社記者 曾福志 孫虹古城泉州老街多,聚寶街、青龍巷、中山街、西街……這兩三年,西街突然火了起來,有人說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也有人說是由於文創項目多。
  • 泉州春節正月初一習俗 敬天公團拜忌吃稀飯
    在大年初一之際,讓我們來看看泉州大年初一都有哪些習俗,又有哪些禁忌呢? 春節是泉州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人都稱之為「過年」,要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生活的富足,衝淡了年節的期盼,在不少人紛紛感嘆年味淡薄的今天,泉州民間還流傳著不少獨具地方特色的過年傳統民俗,可謂年味十足。
  • 泉州春節正月初一習俗 敬天公團拜忌吃稀飯
    春節是泉州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人都稱之為「過年」,要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生活的富足,衝淡了年節的期盼,在不少人紛紛感嘆年味淡薄的今天,泉州民間還流傳著不少獨具地方特色的過年傳統民俗,可謂年味十足。
  • 【正月初九,敬天公】為你詳細解讀泉州敬天公習俗
    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閩南習俗:正月初九敬天公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拜天公時還會焚燒一種叫「補運單」的紅紙,上書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保佑一家平安。  泉州市玄妙觀管委會有關人士介紹,「敬天公」有嚴格的要求,在「敬天公」的前一天晚上,要擺上一張正八仙桌,正面系上一塊桌彩。因為天公至高無上,所以在八仙桌下面還要墊上兩塊琴椅(稱天公椅)託高桌子。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每年清明前後,泉州的許多人家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鼠粬草制粿 鹹甜兩相宜每年立春過後,時晴時雨的天氣,總會催生山區田壟上的鼠粬草快速地生長,與艾草一樣,它成了許多南方地區人們拿來製作「鼠粬粿」的原材料。鼠粬草,因生長的季節一直延續到清明時節,而常被喚做「清明草」。
  • 做「鼠殼粿」,歡歡喜喜過新年
    鼠殼粿,既是祭祀供品,又是潮汕特色小食,是人神共饗的美食。名稱裡雖有鼠卻與鼠全無關係,而是由鄉間野草「鼠殼草」加入作皮,豆沙或糯米炒飯做陷製成。為了紀念過去艱苦歲月,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忙著做鼠殼粿,祈願新的一年越來越興越旺。
  • 泉州市區元妙觀初九敬天公 全家摸大錢(圖)
    泉州市區元妙觀初九敬天公 全家摸大錢(圖) qz.fjsen.com 2012-01-31 08:05  張帆 鄭友賢 田米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鑽大錢,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收到更多紅包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1月31日訊(記者 張帆 鄭友賢 田米 文/圖)本報訊 天上天公,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泉州,同時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展示中心。泉州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蕩和相互融合的產物,在其長時期的交流、傳承、變革的過程中,不僅顯示了深厚的歷史積澱,而且形成了獨特的個性。而這一點,在泉州古早味小吃中,可見一斑。  泉州風味小吃劉泉生「五穀豐登餃子」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在不少人眼裡,吃餃子一般是北方人的習慣。為什麼餃子會成為泉州的古早味小吃呢?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有講究
    原標題: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有講究 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閩南習俗:正月初九敬天公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此時,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為「老天爺燈」;然後,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跪在桌前,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福運高照,家人平安,事業昌隆,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五點左右。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讓古城留住古早味 福建泉州編制古建築修繕導則
    讓古城留住古早味 福建泉州編制古建築修繕導則人民網泉州11月20日電(劉燕婷)宋元時期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城,有著千年歷史,境內古建築星羅棋布。有關數據顯示,福建泉州市共有1.3萬餘棟歷史建築普查線索,正式公布1199棟,掛牌保護的傳統歷史建築669幢。
  • 葛仙山虹橋上,做粿蒸糕打麻餈,從容且其樂融融
    在三清媚文學創作基地「六一草堂」,主人招待客人的食物幾乎全是稻米做的美食,如燈盞米粿、弋陽年糕、紅糖發糕、麻滋粿、韭菜粿、糯米煎餅等,真讓人飽享口福、大開眼界。在純粹的老百姓的柴火灶前,品嘗過虹橋上的美食,看著他們繼續添柴又用大鍋洗碗筷,心裡想得與從前不一樣,褪了許多聲光色彩。
  • 兩岸雲端迎新年 互送祝福敘親情
    來源:中國新聞網兩岸雲端迎新年 互送祝福敘親情 嘉定臺辦供圖「兩岸雲端迎新年 互送祝福敘親情 嘉定臺辦供圖活動中,上海市嘉定區圖書館館長黃鶯通過古時的「賀年羹」和現代的「嘉定一桌菜」,介紹了嘉定人從古到今的年節風俗。
  • 兩岸雲端迎新年互送祝福敘親情
    兩岸雲端迎新年 互送祝福敘親情 嘉定臺辦供圖「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滬臺兩地18日通過視訊直播連線的方式,用中華傳統詩詞「迎新送祝福 共敘兩岸情」。兩岸雲端迎新年 互送祝福敘親情 嘉定臺辦供圖活動中,上海市嘉定區圖書館館長黃鶯通過古時的「賀年羹」和現代的「嘉定一桌菜」,介紹了嘉定人從古到今的年節風俗。臺灣學者、故事長吳惠恩則講述了臺灣年節的禁忌和習慣。
  • 泉州吃吃吃攻略——古早篇
    這次想跟你們分享泉州的美食,泉州真的是一個來了就會愛上的城市推薦一些古早味的小吃啦~泉州幾乎每條街都有面線糊店,加什麼自己選擇。這三家對比起來我還是推薦侯阿婆肉粽店 她們的醬汁和口感都比較抓我的胃哈哈哈哈 我們去的時候還點了菜粿 有個晉江的小夥伴說這個菜粿味道和安海得很像!她經常說菜粿要安海得最好吃!!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有講究
    原標題: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有講究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閩南習俗:正月初九敬天公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此時,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為「老天爺燈」;然後,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跪在桌前,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福運高照,家人平安,事業昌隆,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五點左右。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有什麼講究
    閩南習俗:正月初九敬天公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拜天公時還會焚燒一種叫「補運單」的紅紙,上書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保佑一家平安。  泉州市玄妙觀管委會有關人士介紹,「敬天公」有嚴格的要求,在「敬天公」的前一天晚上,要擺上一張正八仙桌,正面系上一塊桌彩。因為天公至高無上,所以在八仙桌下面還要墊上兩塊琴椅(稱天公椅)託高桌子。
  • 2 樣食材做出古早味「手工白粉粿」
    2 樣食材做出古早味「手工白粉粿」粉粿,是不少人兒時記憶中的古早味點心,獨特的Q彈口感沾上些許黑糖水或蜂蜜品嘗甜滋味,抑或拌入冰涼碎冰入口,十足消暑!寒冷的天氣宣告冬天的來臨,想吃冰涼甜品的心也蠢蠢欲動!其實阿嬤時代的好滋味-粉粿自己在家就可以動手簡單做,再也不怕衛生、添加物等疑慮。先掌握,手工白粉粿的好吃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