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家排行老三,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家裡的哥哥姐姐在上學的時候,筆者還一直是跟著爺爺住的。因為家裡條件不是很好,筆者小時候經常跟著爺爺出去撿一些瓶子廢料啥的拿來賣錢。而且爺爺也讀過一些書,小時候就愛跟爺爺聊天,那時候的日子我現在還很懷念。
媽媽送走「兵兒子」(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每當我想起小時候時,耳邊總會想起爺爺和叔叔們的一些話,這些話很多都是代代傳下來的,就是如今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農村俗語。今天筆者主要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聊一聊這句農村俗語:「娘想兒,長江長,兒想娘,扁擔長」。
一、「娘想兒,長江長」
首先筆者對這一點很有感觸,因為筆者的性格原因,很好給家裡打電話,所以基本上每次和家裡爹娘聊天都是爹娘給打電話過來。尤其是我娘,每次家裡有啥事都跟我說,今天彤彤(我哥的女兒)考試考了100分,昨天涵涵(我哥兒子)又自己去小賣部買零食了……
「兵兒子」和媽媽聊天(圖片來源網絡)
娘總是喜歡跟我聊一些家裡的事,尤其是家裡的小孩子的事情,娘總是聊得特別起勁,一開始我還很不耐煩,後來我才明白這其實可能就是娘想我了吧。知道我不愛說話,每次都主動給我分享這些生活瑣事。
「娘想兒,長江長」,每個出門在外的遊子都是媽媽心裡的牽掛,雖然隔著千山萬水,但是媽媽對兒女的思念,卻越來越深。
二、「兒想娘,扁擔長」
其實筆者對這句話還是不太贊同的,因為從筆者自身的經歷來看,不管是小時候還是現在,筆者對母親的愛都是藏在心裡的,可能很少有兒女能主動表達出來,但是心裡對母親的愛大家都不會比別人少。
而且,筆者從15年出來工作以後,每年回家的時間都很少,只有五一、十一和過年的時間才有時間回家團聚,就是這樣,依然斷不了對爹娘的思念。
兒子回家團聚(圖片來源網絡)
從我們呱呱墜地,到我們長大成人,父母都是自己人生路上永遠的老師,他們可能有時候也不善表達,但是他們往往對我們愛的無微不至。所以,大家有時間多回家陪陪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