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63歲的「極品醜書」,將楷、行、草融為一體,這字驚到我了

2020-12-25 三餘書社

當代書法界有很多書法家的字,在早年的時候,偏向於「傳統」,並且功力較為紮實,而到了中年的時候,往往喜歡寫一些「醜書」,很多人不理解,認為是書法走向了倒退。

其實不然,書法的「美」與「醜」並不是以世俗意義上單純的「好看」與「不好看」來評定的。 而是需要獨特的書法語言才能讀懂,需要具備了書法的獨特審美能力,才能看出一些「醜書」背後的經典!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長卷

在今天的浙江省博物館留存在這樣的一件作品,此作為顏真卿所書,後來流落民間,險些散佚,到了南宋大收藏家留元剛斥巨資搜集顏真卿法帖,編成了著名的《忠義堂法帖》。

在這《忠義堂》法帖當中,有一件著名的「醜書」,此作乃是顏真卿書法探索極為成功的一件作品,被譽為「極品醜書」,此作將楷書、行書、草書融為一體,但自然而和諧,構建出了一套獨特的審美境界。

這件作品就是顏真卿63歲的作品《送劉太衝敘》。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長卷

很多人說顏真卿憑藉這件作品,在書法上超越了王羲之,其實這裡的超越指的是顏真卿在不同「二王」體系的書法路徑當中,做出了極為成功的探索。

米芾評價這件《送劉太衝敘》,可謂至論,他說:

神採豔發,龍蛇生動,睹之驚人。

「神採煥發」指的是顏真卿的大膽革新,以篆籀筆法入楷、行、草,從而線條飽滿而圓實,就像是龍蛇飛舞一般,令人看起來無比激動!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長卷

這種書法的技巧,就是懷素與顏真卿交流時,所談到的「折釵股」、「屋漏痕」和「錐畫沙」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逆鋒篆籀筆法的使用。

這種方法在能夠彌補「二王」筆法的不足,達到了「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境界,即寫出來的字可禁得起無限的方法或者縮小而絲毫不失勢。

《送劉太衝敘》的內容是給自己的生平好友劉太衝兄弟鳴不平,為其才學淵博而不受重用感到惋惜,是一封單純的信札,然後就是這樣隨手的一封信札,成就顏真卿在不同「二王」書法體系中探索的成功!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長卷

自初唐以來,以「初唐三大家」為首,世人學書謹遵「二王」範式,到了顏真卿這裡,他以自己超凡的藝術天分和大膽的藝術魄力,將漢魏篆籀之氣注入到了「二王」體系當中,並且這種探索極為成功,於是才有了史學大師範文瀾先生的這一句話:

「初唐的歐、虞、褚、薛,只是二王書體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書體的創造者」。

如果說從唐代書法家當中,選出一個人代表大唐氣象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會是顏真卿。

大書法家董其昌對這樣《劉太衝敘》這樣讚嘆道:

「顏魯公送劉太衝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米元章謂如龍蛇生動,見者目驚,不虛也。」

董其昌、米芾看到了這幅字都震驚了,筆者經過細細揣摩和臨摹,同樣被震驚了。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長卷

顏真卿這件《劉太衝敘》當中宋、元、明、清影響力極大,米芾、董其昌、王鐸以至於清代的康有為、伊秉綬等人都從此帖當中,獲得教益良多,當代書法家參加國展,在技法上許多也參以此帖。

在顏真卿生平傳世的法帖當中,論及對於「篆籀氣」的應用,不是《爭座位帖》,也不是《祭侄文稿》,而是這樣《送劉太衝敘》。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長卷

如今,我們將藏於上海市博物館的這件《送劉太衝敘》按照原作大小進行超高清的掃描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顏真卿此《送劉太衝敘》,請點擊下面惠購:

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長卷

相關焦點

  • 「醜書」盛行:到底是誰將譁眾取寵的把戲,推上書法藝術的神壇
    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宋 蔡襄《論書》「醜書」這個詞,即使不是書法圈的人,肯定也聽說過。「醜書」不是指的某一種特定的字體,而是看起來很醜的書法作品。網絡圖片然而實際上,我們熟知的王羲之、顏真卿、張旭、懷素這樣的書法,在當時來看,也是醜的。
  • 顏真卿50歲的書法,達到了「神仙之境」,卻被外行當成「醜書」
    在當代書壇,曾經有過無數次關於「醜書」與「俊書」的爭論,一直到現在,這種爭論也不絕於耳。產生這種爭論的原因是很多沒有書法經歷的人,以自己的審美眼光,來評定一定書法作品的好壞,認為看起來「好看」的字就一定是好書法,看起來「醜」的字,就一定不是好字!
  • 鑑賞|顏真卿《祭侄文稿》
    (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去一字不可辨)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顏真卿50歲時書。計25行,共230字。  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季明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
  • 顏真卿,見字如面
    這一刻,我明白了用筆藏鋒、力透紙背的道理。」顏真卿若有所悟,將談話的內容一一記下,回去後寫成了《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流傳至今。在45歲時,被排擠出京,遠赴平原出任太守。平原郡是安祿山管轄的地區。顏真卿很早就發現了安祿山的不臣之心,他私下將各級官員換成自己的心腹,並且以久雨防洪的名義,加高加固城牆,深挖護城河,同時招攬壯丁,儲蓄糧草。
  • 見字如面 字真如卿——從顏真卿書丹墓志銘想開去
    顏真卿25歲中進士,後參加吏部銓選步入仕途,75歲以身殉國。他一生仕途曲折坎坷,波瀾起伏,但矢志報國,剛正不阿。在血與火的淬鍊中,人書俱老,他忠貞的人格和雄渾的書法一道,成為中華文化浩瀚海洋中璀璨的珍珠。
  • 鄭板橋的「亂石鋪街」為什麼不算醜書?因為它三要素俱全
    很多人紛紛表示醜書這東西真讓人難於區分。也有留言問怎樣區分一幅書法作品是醜劣,還是稚拙。很多人不明白,看書法字帖時,《瘞鶴銘》、《石門銘》、《石門頌》、《爨寶子》等等,這些字帖上的字看起來也不美觀,跟那些醜書差不多,為什麼這就不是醜書呢?
  • 高清移動字:顏真卿三稿
    (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去一字不可辨)。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又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書於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文稿。   此帖系顏真卿與尚書右僕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書信手稿。傳有七紙,約64行。信中直言指謫郭英乂在兩次隆重的集會上藐視禮儀,諂媚宦官魚朝恩,以致禮遇高於六部尚書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
  • 從《多寶塔碑》到《羅婉順墓誌》:顏真卿的楷書風格
    》(大曆六年,顏氏63歲)、《臧懷恪碑》(約在大曆三年至大曆七年間,顏氏約60~64歲)、《八關齋功德記》《宋璟碑》《元結墓表》(大曆七年,顏氏64歲)、《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大曆九年,顏氏66歲)、《李玄靖碑》《殷夫人顏氏碑》(大曆十二年,顏氏69歲)、《馬璘碑》《顏勤禮碑》(大曆十四年,顏氏71歲)、《顏氏家廟碑》(建中元年,顏氏72歲)。
  • 範笑歌寫的《賽龍舟帖》是否是楷、隸、行、草、篆五體書法結合?
    我網上簡單去了解了寫這個書法家,其楷書、行書、草書的確有一些造詣,但隸書和篆書則明顯偏弱。總體來說,算一個有著很強的創作欲、表達欲、探索欲的書家。在這幅字當中他的確做了不同書體融合的探索,但這種探索似乎很淺很表層,只是取但看百度百科不知道是別人捧還是自稱為「一代書法宗師」,那就有點過了,不是沒希望,但就目前還是有太長的路,其書寫充滿不確定性,可能會產生奇蹟,也可能落於流俗。
  • 書法愛好者的臨摹貼,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多寶塔碑》
    顏是顏真卿:其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柳是柳公權:其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趙是趙孟:其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今天我講講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是顏真卿四十四歲所書,是他早期的書法作品,此碑整篇結構嚴密,秀麗剛勁。奠定了顏真卿書法書風的基本基調,是留存下來的顏書中比較早的重要作品之一。
  • 顏真卿72歲時的一幅字,被譽為「楷書之豐碑」,真是人書俱老
    顏真卿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並稱為「楷書四大家」,顏氏楷書不同於初唐時期的書法,他的楷書行以篆籀之筆,將瘦硬、高古化為寬博、豐腴,顯得雄厚而大氣,筆勢遒勁而有有力,體現出盛唐的大國威嚴、繁華之氣象。顏真卿《顏家廟碑》都說字如其人,而顏氏字體可以說是人與字都是高度的契合,是人格高尚與書風高尚的典型代表。
  • 顏之推和顏真卿是什麼關係?顏真卿是如何統帥20萬大軍平亂?
    他的《顏氏家訓》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史上有著十分關鍵的地位,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充滿著借鑑意義,而顏之推也正是因為這一部書而享譽千古。顏真卿出生於709年,卒於784年,是唐代的名臣,也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為人耿直中正,光明磊落、忠君愛國。然而,顏真卿的仕途坎坷,一生中多次被貶,但是顏真卿無論在何處任職,其政績都十分突出,備受當地百姓愛戴。
  • 集篆、隸、楷、行、草、籀於一體,湖南省永州陽華巖
    這是一個敞開式的奇特巖洞,巖石上有40多方石刻,最值錢的是唐朝大詩人元結的《陽華巖銘有序》,最大氣的是銘中那句"九疑萬峰,不如陽華",最古老的是巖頂2.5億年前的古海洋生物化石
  • 嘉陵江離堆 顏真卿留下千古碑文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因表弟大婚,幾年前的國慶大假有機會川北之行。其間,想順道謁拜嘉陵江邊重鎮——儀隴新政的離堆,因其上刻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鮮于氏離堆記》。
  • 古人各自為書,用法同而為字異,後能名於世,五代書法史論綱要!
    因為只有到隸書(包括隸書的草寫章草出現後,作為書法藝術構成的基本因素筆法、結構和章法才開始具備並發展完善起來。五代兩宋之前的漢、魏晉、隋唐這幾個書法史上的輝煌時期無不伴隨著一種新書體的產生、確立和完善。最成形的楷書,人稱始於曹魏時的鐘繇,那其實只是擺脫隸勢的開始。其最終完善是隋唐時中國重新走向統一以後的事。特別是唐代,書融南北,楷法高度成熟,「楷法遒美」還是入仕的一條途徑。
  • 顏真卿書法的三重境界:字內精細,字外雄偉
    「顏體」是顏真卿在楷書書法領域獨創的一種書法境界,這一境界由顏真卿的書法靈性所形成,使卓越的書法天賦獲得了充分的施展、豐富的人生閱歷在他的書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而他的字中又融人了自己的性格特徵,雄健而自然、廣闊而浩瀚
  • 醜書十八怪,一心將人坑裡帶!
    聯想到書壇「醜書」者的所作所為,本堂主步「雲南十八怪」之韻,湊一則「醜書十八怪」。 書壇新有十八怪: 一心將人坑裡帶,毫無技藝充能耐, 誤人子弟將其害,邪書醜字論尺賣, 裝稚塗鴉醜又怪,筆下無力難遮蓋, 草篆同框均亂戴,粗糙鄙俗一盤菜,
  • 弘一大師書法,開當代醜書先河?嘲諷他功底,是沒見他17歲前的字
    有位著名書法家就說,「我的書法不掛任何人的字,即使是天下第一、二、三行書,也不會掛,但我會願意掛弘一法師的字」。確實,書法對弘一法師而言,實在是漫漫修行路上中的念珠,冰炭並置、苦樂雜陳、悲欣交集,藝道合一。早就不是要「寫好」那麼低級,或者純「技術」那麼簡單。
  • 關於顏真卿書法的書《顏真卿大傳》
    顏真卿書法作品欣賞編輯推薦: 國內首次藝術再現顏真卿的生平故事!蘇軾:「畫止於吳道子,書止於顏真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與《蘭亭序》《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從宋朝開始,顏體被奉為「國體官書」用於雕版印刷。 他不僅是書法巨擘,更是唐朝難得一見的肱骨大臣! 歷任四朝,顏真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與李希烈叛亂,功勳卓著,殺身成仁! 顏氏家訓流傳千古!「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
  • 唐代行書中的「神品」,看不懂的人都說這是「醜書」!
    到了隋唐時期,又有著初唐四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到了宋朝又有著宋四家、在「畫史」上還有元四家、明四家。清朝還有清四家。這件《祭侄文稿》固然是神作,將情緒的激蕩與筆墨的開張融合在一起,達到了藝術的極致體現,然後除了這件《祭侄文稿》之外,最為人稱道的要屬他的《爭座位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