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民間語言五臺方言

2020-12-10 鄉村文化

五臺方言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是因為五臺方言的研究目前還較少。五臺方言整體上屬山西方言的北區、晉語五臺片。對五臺方言的研究,不論是語音、詞彙、語法的研究,還是綜合的研究都很缺乏。在已出版的山西省北區各縣市方言志中,有大同、懷仁、山陰、天鎮、朔縣、平魯、靈丘、忻州、定襄、原平等。

因此,五臺方言的研究遠遠落後於山西北區其他縣方言的研究,也遠遠落後於晉語整體的研究。為了更好地推動晉語的研究,晉語區內各方言點必須為晉語的研究提供更加豐富、詳實的方言材料,五臺方言的研究正是基於此目的。

晉語方言分區對於漢語方言如何劃分方言區,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很大的爭議,流傳比較多的是漢語方言可以分為7大方言區:①北方方言②粵方言;③吳方言;④閩方言;⑤湘方言;⑥贛方言;⑦客家方言1986年著名語言學家李榮先生第一次提出「晉語」列入第十大漢語方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李藍在2002年《方言》雜誌發表《方言比較、區域方言史與方言分區----以晉語分音詞和福州切腳詞為例》一文,認為根據入聲韻、古全濁聲母的類型、分音詞和切腳詞及方知組讀同端組見組聲母四條分區條件,晉語應劃成全國一級方言區。

為方言題詞

山西方言屬於「晉語」,但是「晉語」不等於「山西方言」。晉語除了山西之外,還分布在內蒙古、陝西、河北、河南等四個臨近山西的省區,使用晉語的人約5000萬,僅次於官話。

山西晉語目前分為七片:

1.并州片:分布在山西中部,又分為晉陽小片和平遼小片。

(1)晉陽小片:包括太原、清徐、陽曲、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榆社、文水、交城、孝義、婁煩。

(2)平遼小片:昔陽、和順、左權、陽泉、平定、盂縣。

2.呂梁片:分布在山西西部與西北部(離石、柳林、汾陽、中陽等)。

3.上黨片:分布在山西東南部(長子、屯留、襄垣、沁源、武鄉等)。

4.五臺片:分布在山西北部與內蒙古中部(五臺、忻州、代縣、應縣、渾源、靈丘、五寨等)。

5.雲中片:包括大同、天鎮、陽高、右玉、山陰、左雲、懷仁等。

6.汾河片:包括洪洞、臨汾、運城、永濟、汾西、萬榮、平陸等。

7.廣靈片:廣靈。

其中并州片是晉方言的核心地區,山西南部一些縣市屬於汾河片是中原官話到晉方言的過渡區。山西晉中地區都屬於并州片,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榆社屬於并州片晉陽小片,昔陽、和順、左權屬於并州片平遼小片。

家鄉方言題詞

五臺方言是民間的語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非我輩一個粗淺的初中文化就能窺其萬一。然普通話的一再推廣,方言近乎消亡,再不搶救,就快找不到根了。後世研究,將成斷代,嗚呼奈何?

生於斯,長於斯,於是乎,小可只好拖著殘軀,或遊走於鄉村,或探訪於酒肆,或就教於婦孺,或拜訪於鴻儒。歷時十載尚在邊緣地帶徘徊。

彷徨之際,值農曆八月大限將至,無奈之下,只能倉促成冊付梓,給後世留點兒資料是為幸詞不達意,請方家斧正。

楊樹德

公元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晨於陋居

五臺方言研究

《五臺方言(初稿)》讀後感

(代序)

徐忠誠

我出生在五臺縣東冶鎮石村,十六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農村。一九四七年冬天到一九四八年春天,曾隨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土改工作隊,在當時的五臺十區郭家寨村搞過半年左右的土地改革,後來輾轉到太原市市級機關工作。算起來,我離開五臺已達六十七年之久。在此期間,雖多次回過五臺,但來去匆匆,總感到不夠盡興。

離休後二十多年來,雖寫過一些散文隨筆之類的文章,介紹過一些地方風物,但總感到不夠稱心。因此,家鄉的山水田園、風土人情以至方言土語、家長裡短,一切的一切,斷不了在腦際盤旋或夢中湧現,思鄉之情可謂永遠難以泯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感謝鄉友楊建峰先生,前不久來寒舍時給我領來了《五臺方言(初稿)》的作者楊樹德同志,並拿出厚厚的一摞方言初稿要我看。我如實相告,對語言學我是一個十足的門外漢,不敢接受。但二位堅決不依,遂只得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不料展卷一閱就讓我入了迷,書稿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為之吃驚。

五臺方言研究

它包含有數不勝數的名言、警句、成語、格言、故事、典故、農諺、民歌、兒歌、謎語、順口溜、歇後語以及日常用語、粗話、賴話、甚至罵人的話,可謂洋洋大觀,無不兼備。它讓我看得愛不釋手,感到很親切、很喜歡很有興趣,因而認為這部書稿簡直把五臺方言挖掘、收錄、整理的相當詳盡、細緻、具體,稱得上是一部難得的珍品,是敢為天下先的傑作,是值得讚揚的巨著,是對現有我國方言文化的一大貢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五臺方言截圖
五臺方言截圖

我衷心希望這一書稿能夠得到各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使之經過必要的充實、加工、修改後得以出版發行,從而不僅為五臺縣和忻州市爭光,而且為山西省以至全國的語言文化界爭光。

《清涼禪藻集》

在閱讀這部書稿的過程中,我曾不避淺陋,冒昧地對少數詞組做了一些充實和修改,也有的劃了問號,適當與否?僅供參考。至於五臺方言中的許多獨特語言,其形成的來歷和過程,更是覺得深不可解。其中有多少古漢語的成分,有多少少數民族語言的成分,有多少外來語的成分,有多少當代普通話的成分,那就只有期待語言學方面的專家分析研究了。

最後,我還有幾句話想說,就是對《五臺方言(初稿)》的作者楊樹德同志表達一下我對他的感謝和敬意。楊樹德同志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地方幹部,他在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驅使下,退休之後不是坐享清福,而是抓緊時間從事五臺方言的收集和整理。

在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又按漢語拼音二十六個字母的順序進行了排列,進而對所有方言的內在涵意,用普通話逐進行闡述和解釋;有的方言無法找到對應的字、詞、句,還得音、造字或翻譯。這樣大的工作量由他獨自一人來承擔,其用心之苦,用力之勤,簡直難以想像。因此,他不僅在時間上花費了十年,而且在財力上也支出不少。對這種為方言文化勇於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家社會作出重大成就的奉獻精神,實在令我深受感動,深感欽佩!

上述不當之處,請不吝賜教。

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本書說明

一、本書是仿照新華字典一九六二年修訂重排本六五年版排版的,以漢語拼音字母次第為序。

二、本書主要是為研究方言的學者提供基礎素材,同時,供方言愛好者欣賞。

三、本書方言所用漢字,原則上儘量選擇原字,實在找不到原字時候,部分用了同音字或者同義字。

四、本書依據當地方言語音系統整理成冊,大部分用漢語拼音字母標音,個別部分用國際音標標音,全部標註在漢字後邊的括號內。

五、本書部分字的拼音字母組合以五臺方言的發音為準,和普通話發音不同。

六、本書立足收集、整理,原汁原味。

七、本書收集、整理的方言,力求完整,所以既有好話,也有賴話、髒話。

八、因為本書作者是下五臺片兒的人,儘管他多方收集上五片兒的方言,但是畢競有限,所以本書內的五臺方言,下五臺片兒的方言相對多些,還請上五臺片兒的老鄉予以理解、諒解。

九、本書用國際音標註釋的漢字,包含在漢語拼音字母E部分內。

十、文字敘述方面,能找到簡化字的就用得是簡化字,實在找不到的,就只好用繁體字。

十一、由於現在的電腦字庫裡少了很多漢字,所以請人重新造了十個字用在正文內。例如:邑、醋、繯、從、組、饢、醭、隰。

十二、本書所有的方言來源於民間,由於地域之差,在某些發音方面略有差異或者差異很大,也是正常的。

作者與五臺鄉友合影留念

五臺方言後記

本書是在筆者的方言土語小說《變數》的基礎上引申出來的,因為在小說裡出現了,前邊的方言用字和後邊不一致的情況。這才啟發出先整理方言,然後再完善小說的想法。

非常感謝我的夫人郭先戀女士,她是我搶救、整理五臺方言的老師。她原汁原味的方言經常激發我的靈感,使我能夠逐步的收集、整理。也要感謝我的外甥李慶華、太原市第四實驗中學的王莉芹老師、張東偉老師、我的侄子楊謙,是他們教會我打字,加注國際音標、給我造字。還要感謝作家王鐵牛老師、忻州師院的趙林恩老師、張光明老師、五臺老三區志編纂委員會的韓先平夫婦的幫助和支持。更要感謝我的叔叔楊建峰、長輩徐忠誠,是他們的支持,鼓勵了我。

由於本人文化低,初涉這個領域,疏漏、錯誤之處肯定不少,笑話更是在所難免,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作者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日

相關連結

前人研究綜述

20世紀30年代及其以前的研究(1929年以前)

李漁寫的《閒情偶寄》

西漢時期揚雄《蝤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中記載的秦晉語是目前最早記錄晉方言的文獻明朝陸容寫的《菽園雜記》張位寫的《問奇集》、方本恭寫的《等子述》都對晉語有所記載;清朝傅山寫的《霜紅龕集》、李漁寫的《閒情偶寄》也對晉語有所記載;1915年高本漢在山西調查晉語編著《中國音韻學研究》記錄了太原、太谷、興縣、文水、晉城、大同、呼和浩特7個地方的語音,為今後調查和描寫晉方言奠定了基礎。

《渾源方言調查研究》

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以前的研究

20世紀30年代,劉文炳編寫了《徐溝語言志》,列出了分類詞表。1941年劉文炳在《說文月刊》三卷一期發表了論文《入聲研究與太原盆地人之讀入聲》。

1944年劉耀黎《說文月刊》四卷,發表了論文《山西中部無鼻音之古韻別讀音考證》。1948年英國富勵士編寫了《漢語》,有對晉語的語音記載。

20世紀50年代,日本橋本萬太郎先生發表《晉語諸方言比較研究》論文,對山西五臺、朔縣、汾陽、運城語音特點做了論述;田希誠編寫了《山西方言概況》將山西方言分成4區,列出各方言點的聲韻調對照表,繪製出方言地圖等,第一次描繪了山西方言語音的特點。

1956年田希誠在《語文知識》雜誌6期發表論文《晉東南語音和北京語音的差別》;在《語文知識》雜誌11期發表論文《晉東南語音和北京語音的差別一文的更正》。趙秉璇在《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二本,發表了論文《晉中太原、榆次、清徐等地的方音和北京語音的比較》;在《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三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發表論文《晉中話輔音韻尾的消失》。

方言截圖

1956年王立達在《中國語文》發表論文《太原人學習普通話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958年在《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三本(文字改革出版社)發表論文《太原方言中的入聲與普通話的對應關係》;在《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五本(文字改革出版社)發表論文《山西方言的聲調與普通話的對應關係》;在《中國語文》發表論文《太原方言中的「文白異讀」現象》。

1959年王迅在《中國語文》發表論文《晉東南方言中的「圪」》;胡雙寶在《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七本(文字改革出版社)發表論文《山西文水話和普通語音詞彙的比較》。

1961年王立達在《中國語文》發表論文《太原方言詞彙的幾個特點和若干虛詞的用法》。1963年趙秉璇在《學術通訊》發表論文《太原話中的促音韻尾和入聲》。1979年潘家懿在《山西師院學報》發表論文《交城方言》:趙秉璇在《中國語文》發表論文《晉中話「嵌詞」匯釋》。

作者介紹:胡立成,筆名虹雨,山西五臺人,醫教世家之後。文化傳媒人,品牌創意人,抗戰紅色文化傳承人,胡潤先賢文化傳播人,百家號鄉村文化創辦人。北京市寫作學會會員、國際攝影協會會員、文字友情新媒體總編、中國網特約編輯、《旅遊作家》專欄作家、山西新聞網慢遊山西專欄作者、國際攝影雜誌記者、中國新聞傳媒集團山西新聞主編等。曾榮獲2019倉央嘉措國際詩歌獎全球100位優秀詩人獎,多次在全國刊物上發表並獲獎。文化主張: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相關焦點

  • 源遠流長的民間語言<五臺方言>
    晉語方言分區對於漢語方言如何劃分方言區,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很大的爭議,流傳比較多的是漢語方言可以分為7大方言區:①北方方言②粵方言;③吳方言;④閩方言;⑤湘方言;⑥贛方言;⑦客家方言1986年著名語言學家李榮先生第一次提出「晉語」列入第十大漢語方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李藍在2002年《方言》雜誌發表《方言比較、區域方言史與方言分區----以晉語分音詞和福州切腳詞為例》一文,認為根據入聲韻
  • 山西民俗方言土語彙總
    五臺方言忻州地區內,各縣說話發音又各不相同,五臺人說話發音、語調自成一體,在舊中國時,曾流傳有一句諺語:「學會五臺話,就把洋刀挎」。這說明了五臺話是極具特色的地方方言。五臺縣誌五臺話,語調婉轉,往往把「我」說成「蒙」,「我不餓用五臺話說就是「蒙不飢」。「我是五臺的」,用五臺話說就是「蒙是五臺的」等等。
  • 「河津文化」源遠流長的古耿方言
    作為一名如今的耿都人,我想就耿國的方言做一次深入的探討。據相關記載,現在世界上已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約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所謂方言,就是語言中涵蓋的一種人們常說的「地方話」。它是某個或大或小的地區通行的交際工具,它不僅會對當地政治、經濟和社會、科技、特別是文化本身產生重大影響。
  • 五臺特色文化糕文化
    這些飲食文化又藉助方言詞語傳承下來。五臺方言(楊樹德著)方言詞語與「糕」文化五臺人有吃「糕」的習俗,每逢過年過節、婚喪嫁娶、招待賓客時都要吃糕。莜麥河撈錦繡朝陽食府太原店提供五臺方言當中尤其彰顯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 中國方言「最難懂」的城市,外人聽了「摸不著頭腦」,有你家鄉嗎
    如果大家出國旅遊,比較擔心的也許就是語言問題了,但是在國內,雖然我們說的都是中國話,但因國家地大物博,全國各地的歷史文化也有差異,因此各地的方言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比外語可能還難懂,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方言最難懂的城市,外地人聽了"摸不著頭腦",有你的家鄉嗎?
  • 中國地域遼闊,探索語言,尋找方言的魅力!
    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口的遷移、民族的融合,再加上語言本身的發展變異,同一母語內便產生了不同的小屬,形成了不同口音、不同腔調的方言。中國方言其實是漢語的分支。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 湯溪方言中的「四字成語」
    因而形成了自成一體的語言,與相鄰不太遠的地方有所不同。幾千年來,姑蔑方言形成的湯溪土話一直在延續。 2008年8月,香港陽光衛視為了拍攝大型紀錄片《江南煙雨》,攝製組深入古村民間,在姑蔑後裔中尋訪用「湯溪話」吟唱的民歌,如訴如泣的悲情民歌,讓記者們猶如墜回到遠古的年代; 聲調渾重、字字激揚的姑蔑方言,在香港記者眼裡如同走進了非洲部落,無不為姑蔑方言形成的古老語系傳承如此完美而感動。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漢語是歷史悠久的語言之一,比它還要古老的語言,如埃及語和梵語,如今已經逐漸退出了世界語言的流行圈。唯一比漢語更古老並且沿用至今的除了漢語,就只有希臘語了。經過了千百年來的歷史演變,漢語流派極廣,方言種類也非常多,一些歷史久遠的方言成了活化石,容納了許多不同時期的語言特點。
  • 為什麼說方言是最具有精髓的語言?
    因為每種語言罵人的衝擊力和感受度是不一樣的。在所有罵人的語言中,臺灣話罵人衝擊力最弱。對於廣大的我們來說,方言就是我們的「母語」。在如今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我們總是免不了和各地的人交流碰撞,偶爾也會產生一些衝突,這時候暗搓搓的來幾句罵人方言,則會有一種強烈的親切感!
  •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四類方言瀕危
    北京日報客戶端10月10日消息,粵語等方言的傳承,引起一些人大代表的關注。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
  • 湘鄂贛皖專家聊方言:許多方言面臨瀕危需要保護
    原標題:許多方言面臨瀕危需要保護   「方言,是根植於生命中的遺傳密碼,是地域人文的縮影,是民間文化的『活化石』……」24日上午,「平上去入——湘鄂贛皖四省方言探討」在湖北省圖書館開講。
  • 地方語言博大精深一句隴南方言話難倒眾生——為你解讀部分方言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想了解一個城市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學會當地的語言每一種方言的背後都是一個地方千百年文化武都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因與四川毗鄰,又夾雜了一些西南次方言,屬西北、西南次方言的支方言。再細分,武都方言還可分為武都城關區、下山區、藏民族區三個方言區。
  • 粵語等方言為什麼逐漸衰落、消失?未來全世界的語言會統一嗎?
    粵語是漢語最強的方言,連它都開始衰落,其它的方言就更不用說了。根據統計,漢語有七大方言體系,細分起來有大大小小几百種方言。這些方言,承載著相對應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方言都越來越少人使用,逐漸地衰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影響阿拉伯語方言的5種語言,你知道幾種?
    阿拉伯語,分為標準語和方言。一般來講,阿拉伯方言分為埃及方言、敘利亞方言、馬格里布方言等主要方言區。事實上,有些阿拉伯國家的人也聽不懂另一些阿拉伯國家的人所講的話。由於阿拉伯國家地區和民族的不同,各地方言也有所差異。阿拉伯語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受到了其他語種的影響。
  • 海南話是島民使用最多的語言 除此之外 還有9種方言
    在海南我們自稱島民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座很美的小島上海南話是島民使用最多的語言除此之外,還有9種方言有時候海南人之間都說普通話因為互相聽不懂啊哈哈哈哈屬漢藏系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系統,是古代從大陸充軍來海南島的士兵和仕宦留下來的語言,有10多萬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昌江縣、東方市、儋州市和三亞市的部分地區。海南這些「軍話區」都是明朝初期在軍隊裡的確提倡過使用「通語」。
  • 英語、法語、德語,只是方言差別?歐洲人之間語言差異究竟多大?
    不過在歐洲,有些語言之間的差異卻非常小,甚至不同國家的兩種語言彼此之間不用相互專門學習就能聽懂,那麼這些語言是否也可以算作是歐洲語言的不同方言,中國和歐洲語言數量差異如此之大是否只是統計標準的不同所導致的?現代歐洲人又都是說什麼語言呢?什麼是語言?什麼是方言?
  • 臺灣方言:中國語言地圖的微縮樣本(全文)
    方言電影的先驅《東成西就》,只有臺灣的配音版才演繹得出來,裡頭山東話與閩南話齊飛,粵語共國語一色。這種方言雜沓,外人看來新奇無比,在於臺灣人卻是司空見慣,正是臺灣的「外省人」及其後代生活與成長的真實環境。
  • 四川很難被聽懂的方言,至今保持古代五音色彩的語言,有20個聲母
    方言在如今我國一個城市中佔據了很高的地位,而且與不少潛力大、作用大的方言相互比較下看,其實每一種地域性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式和能力價值,只是有不少不同的地方是,有些方言的區域名氣不大,還有些方言的難懂係數很高,這種方言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它更是四川境內比較獨特的語言文化。
  • 翼城方言裡的普通話
    翼城方言中的典故和古音安希孟有一種說法,學在民間。我的老家,鑑往知來、能說會道、舞文弄墨、雕塑剪紙、吹拉彈奏者很多,高手如林。歷史地看,真正的學問,都是在民間滋生的。猶如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 我國難懂的4個方言,閩南語排第三,榜首「十裡不同音」
    中國是以華夏民族為源泉的古國,埋藏的歷史文化基礎深厚,發展歷史源遠流長, 同時,中國也是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多民族國家,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許多少數民族在這裡融洽地生活著。由於面積大,我國把普通話作為普及語言,但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的方言,各個地方的方言體現了我們國家文化的輝煌發展。據說在國內比較隱蔽的地區旅行時,如果當地人不說普通話,有時會覺得語言不通, 這是因為當地的方言非常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