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2021-01-09 南書房

漢語是歷史悠久的語言之一,比它還要古老的語言,如埃及語和梵語,如今已經逐漸退出了世界語言的流行圈。唯一比漢語更古老並且沿用至今的除了漢語,就只有希臘語了。經過了千百年來的歷史演變,漢語流派極廣,方言種類也非常多,一些歷史久遠的方言成了活化石,容納了許多不同時期的語言特點。基本上,沒有一種方言在歷史的長河是表現靜態的,大部分方言受當時官話的影響,都具有著反映歷史變遷的因素。

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經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中國最難懂的三大方言,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些方言難懂到什麼程度呢?倘若你是本地人,走出個三裡地五裡地,碰到一個陌生人試圖交流時,你恐怕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了!倘若你是來旅遊的外地人,聽到當地方言,恐怕你只能一臉懵逼地來,一臉懵逼地走了。

漢語方言圖集

難懂方言排名第三的是閩南語。除了本省之外,最流行閩南語的是臺灣地區。在臺灣島上,除了少數民族高山族之外,大部分人都說著泉州腔或漳州腔的閩南話。而閩南話根據發音分類可以總結出泉州話、漳州話等十幾類,發音的不同也使彼此之間有著較大的區別。不少人抱怨英語的複雜多變,但如果在國外待上一陣子,想必大多數人都能掌握個「八分熟」。然而,語言天賦較弱的人,估計就算在福建待上一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閩南話。閩南話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中最難懂、分歧最多的方言,在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中只排第三。

廣東話可以說是除了普通話之外流傳較為廣泛的語言了,許多人由於觀看過粵語的影視。聽過粵語的流行音樂而對其略知一二。但是,廣東話位居中國最難懂方言的第二位,自然有它的「得意之處」。廣東話不僅有自己獨特的發音,甚至具有「量身定做」的語言文字。實際上,廣東話的種類也十分之多,而流傳在外的只是比較簡單的一種。粵語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先秦,當時嶺南木是南粵民族的居住地區,秦始皇為了防止邊疆動亂,派遣大量軍兵駐紮此地,這些士兵和當地百姓所用的語言,便成為了最早的粵方言,粵語也因此保留著大量古代漢語的成分。在廣東,本地人更多地用粵語交流,初來乍到的外地人面對如此之景,自然一頭霧水。

廣東省方言

位居榜首的,當之無愧是溫州話了。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這裡的「說鬼話」並不是侮辱溫州人,而是他們的方言實在難懂至極。相傳,抗戰時期八路軍由於保密需要,為了防止竊聽,都派兩個溫州人進行情報的交流工作,而日本的情報機關自然翻譯不出如此難懂的方言。溫州話如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般,為中國情報保密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最為難懂的溫州話是怎麼來的呢?現在的溫州話保留了許多古代吳語的特徵。《史記》中記載曾經商朝的周族部落,有一支移民從陝西渭水流域遷到太湖流域,並且建立了吳國。據研究,這個地區原有局民百越人的交流語言為侗臺語,與泰語、壯語較相似,後來和漢語相融合,演變至今,成為了如今複雜多樣的溫州話,堪稱語言密碼,讓人無法破譯。

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異地風情和語言文化。近年來,「粵語黑」等現象在網絡上層出不窮,被爭論不休。筆者認為應該拒絕打壓方言,更要杜絕給方言安排高低貴賤之分,中國作為一個大家族,其地域文化應「平起平坐」,各種地區的方言都極具特色,各有千秋,皆值得保護和尊重。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沒翻譯根本聽不懂,是你的家鄉嗎?
    我國一共有56個名族,語言就有100多種,除了最普通和最廣泛的漢語,還有各個地區的方言,就像四川有四川話,北京有北京話,但這些地區的語言都是變了一個調調,仔細聽還是能聽出其中的意思,可有些地方的語言簡直就像外星語,一點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不知道有你的家鄉嗎?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我國的方言種類很多,一個省可能還會很多不同的發音,就拿小編所在的山西來說,我覺得是方言特徵最不明顯的省份。山西的方言差距很大,每個縣之間都有很大區別,所以就會出現山西人聽不懂山西方言的情況。相對來說,北方的方言比較好懂,全國聞名的東北話是最有感染力的,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 中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除去普通話,中國的方言,中國人自己都未必搞得懂。一般來說是分成13種方言,可這些方言是還能細分的,就說其中的湘語,這是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然而,湖南的每個地方說的湘語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你學會了長沙話,但去到永州,就會發現,還是聽不懂永州的大部分方言。這種現象並非是個例,在南方大部分的省都有這樣的情況。如果中國各地都說方言,那外國人來了可就真的是頭疼,到一省換一個翻譯都行不通。
  • 中國方言「最難懂」的城市,外人聽了「摸不著頭腦」,有你家鄉嗎
    如果大家出國旅遊,比較擔心的也許就是語言問題了,但是在國內,雖然我們說的都是中國話,但因國家地大物博,全國各地的歷史文化也有差異,因此各地的方言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比外語可能還難懂,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方言最難懂的城市,外地人聽了"摸不著頭腦",有你的家鄉嗎?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特工也無奈
    但是這樣的分類也只是粗略分,再細分下去,恐怕某個方言區的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種類型。就拿湘語來說,講長沙話的人可能完全聽不懂雙峰話,南方方言不像北方內部一致性強,南方方言最好懂的贛方言南昌話可理解度也才30%,南方本地方言區,彼此之前聽不懂的情況十分常見。不知道大家聽過這句話沒——「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
  • 中國這4種方言最難懂,外地人聽了直接懵圈,網友:真的學不會!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有56個民族,而民族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方言。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會用普通話進行交流溝通,但有一些方言,如果我們不是在這個地方生長,可能他們說的方言我們幾乎都聽不懂。它曾經被評為「最為難懂的方言」,就算是同一個地區,但是在不同縣或不同鎮,語言聲調或組詞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由於語音繁雜比較複雜,也很難聽懂對方在說什麼。很多網友都調侃溫州話為「惡魔之語」,跟他們直接無法順利的溝通對話,就算外地人在本地呆的再久,也不一定能聽懂學會。
  • 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排行榜,猜猜你家鄉是第幾?
    要出去旅行,必須會說普通話,但是到了目的地後,會說幾句當地方言,肯定會給旅行減去不少麻煩,不然或許還會被騙也說不定呢,下面總結了全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排行榜,看看你能聽懂哪些地方的方言,額可以猜猜你家鄉方言排第幾?
  • 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溫州話,還有更難的,外地人像是聽天書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說話,你不知道我說什麼。說到方言,中國有幾大難懂的方言,如廣東的白話、潮汕話、雷州話、客家話等,還有福建的閩南語、浙江的溫州話、寧波話等。這些方言中又以溫州話最難懂,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溫州人說鬼話」。
  • 網傳"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溫州話第一東北話墊底
    東北網12月13日訊 「鳥悄兒的我走了,正如我蔫巴的來;我得了吧嗖的招手,磨嘰西天的雲彩。」這是東北話版的《再別康橋》。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東北話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
  • 我國最愛說方言的4座城市,外地人完全聽不懂,上海、廣州上榜
    南方的方言普遍難懂,但溫州話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據說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防止地方竊取情報,會專門讓溫州人電話聯絡。溫州話難懂,但是當地人卻愛講,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溫州外地遊客很多。外地人聽了表示很無奈,完全聽不懂,就連浙江其它城市的人聽完都一臉懵。
  • 中國最難懂三種方言: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學不會,是你家鄉嗎?
    當然,這個「鬼話」不是真正的「鬼話」,而是「溫州話」,被稱為「中國最難的方言」,到底有多難呢?今天小編教大家韓國排名前三的「恐龍級」方言溫州的話是,「吳語」的一個次方言,屬於南部的吳語,吳語相同,北部的吳語,這也完全不一樣,所謂「三裡和調,十裡聲音」,其他地方的人根本聽不懂,但當年抗戰的時代,韓國軍隊親自來到了2個溫州人,負責信息傳達,日本軍隊的情報當局一字不漏記錄無論如何翻譯溫州話溫州話仿佛是我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很多人不知道,實際上「鬼都聽解」的溫州話才是中國漢語的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排名,看你的家鄉話上榜沒?「妹陀」啥意思?
    我國地緣遼闊,人口眾多,天南海北,雖都是黑眼睛黃皮膚,但一張嘴你基本上就能分辨的出他家的方位,這就是語言的妙處。方言算是中國特色了,而且從方言中基本都能參透出一些具有地緣特色的性格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我國的方言,盤點一下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有誰知道「妹陀」是啥意思?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國內最複雜的方言,外地人聽得都是一頭霧水,曾用於摩斯電碼保密
    中國有很多的省份和地區,每個地區說話的口音都有所不同,基本每個地區都有自己地域方言,有些地方的方言是有點接近普通話,而有些地方的方言聽著就像是外語,外地人聽著都是一頭霧水。尤其是南方地區,方言十分的複雜,不要以為南方人說方言,只有北方人聽不懂,有些地方的方言就連它隔壁村的人未必都能聽懂,國內最複雜的方言,外地人聽得都是一頭霧水,曾用於摩斯電碼保密。
  • 最難懂10大方言四川話竟然上榜,第一你猜不到!
    語言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催化劑,尤其是在地域遼闊的中國,東西、南北各地區的差異尤為顯著,這種差異著重表現在各地的方言上。我們都知道,十裡不同語,不同的鄉、鎮、縣、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 我國最「奇怪」的省,城市方言種類繁多,且互相聽不懂彼此說話
    雖然如今一直在推廣普通話,但很多城市方言仍然十分流行,並且成為了我國與眾不同的語言文化特色。如果你去過很多地方旅遊,一定會發現北方的方言普遍好懂,尤其是東北三省,而南方城市的方言則普遍難懂且難學。要說我國最奇怪的省,那一定是浙江省,每座城市都有好幾種方言,省內人說話互相都聽不懂。人們提到四川、河南等地的時候,在外地人看來都極其相似,也十分好懂,是國內很受歡迎的方言。
  • 廣東最難聽的方言,比粵語還複雜,很多廣東人都聽不懂
    雖然學校從小就教育孩子們要說普通話,但是家裡的很多大人還在說當地的方言,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學會了。現在在網絡上都流行拿自己的家鄉話說一句搞笑的話,也讓方言增添了很多的趣味,例如四川話、東北話、河南話,都非常的有趣。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在這裡:越不像普通話,越難懂
    陝西話等方言也入選了榜單,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表示這些方言都沒有自己的家鄉話難懂,這份榜單排行不切實際。 需要注意的是「可懂度」這個概念並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有可能某種方言對於一個地區的人來說,聽懂80%-90%都沒有問題,但另外一個地區的人聽起來可能就完全像是在聽天書。因此,在研究哪種方言最難懂之前,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共同語言作為共通標準。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粵語墊底第一欽定,網友:聽了十年都沒學會!
    今天小百就來為大家評選一下我國最難懂的方言,真可謂聽一次「哭」一次。,就像前段時間網上熱傳的那句:「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不懂粵語的朋友聽起來就會是「咯咯咯噶有咯咯咯噶嘚咯咯」,十分有意思。蘇州方言:作為魚米之鄉的蘇州,連方言也是那樣溫文爾雅,這種被稱為「吳儂軟語」的方言聽起來就給人一種軟綿綿的感覺,特別是蘇州當地的小姑娘小小聲的講出蘇州方言,一定會更加的悅耳動聽,但由於很多很多字和平時普通話的用法不同,也難到了很多人,比如我們平時說的「不要」中的「不」字在蘇州方言中就會用「弗」來替代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閩南語讓人頭疼,第1種方言考驗耐力!
    導語: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閩南語讓人頭疼,第1種方言考驗耐力!然而說到中國的方言,卻有著最為「難懂」的3中方言,其中閩南語最為讓人頭疼,而第1種方言就是考驗耐力了!或許看到這裡人會覺得有好奇,難道這些遇難是非常生僻的方言?這第1種方言就是溫州話,是屬於吳語的一種分支方言,亦被民間成為甌語,主要是溫州一帶人們所常用語言,而為何溫州話是需要考驗耐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