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時,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這些晚清大佬們在做什麼

2020-12-21 騰訊網

提起鴉片戰爭,就不得不提到虎門銷煙,而「主犯」林則徐在戰爭爆發後,立刻就被革職查辦了。我們不禁要問,林則徐做得不對嗎?為什麼沒有同僚站出來為這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人說話?「晚清名臣」們都在幹些什麼?

眾所周知,我大中華地大物博,能工巧匠奇多,我國的特產在國外一直十分受歡迎。即使是在「閉關鎖國」的清朝,也能在貿易上更勝一籌。19世紀30年代,在中英貿易中處於劣勢的英國,讓鴉片坐著船來到了中國。這下很多國人成了「病夫」不說,大量白花花的銀子流向英國。於是清政府委派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東虎門銷毀鴉片。

林則徐根據道光帝的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遠斷絕和英國貿易,而斷了財路的英國派出了遠徵軍侵華,鴉片戰爭就此爆發。

這一年是曾國藩踏上仕途之路的第二個年頭,工作很清閒。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讀書寫字、訪客會友,立志自新「文章報國」。這場鴉片戰爭並不太關心,將其歸咎於「漢奸助之為虐」。

左宗棠一直是個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的人,他的才華也受到很多名流顯宦的賞識。可愣是花了6年考了3次會試,也沒考上個名次。鴉片戰爭爆發時,他在安化教書,並幫助女兒女婿料理陶家事務。他對戰事很關注,搜集外國資料,提出應對之法。但身無半職的他寫過很多信勸其他官員奮發,但從戰況來看,好像並沒有人當回事。

1840年,張之洞剛剛3歲,李鴻章年方18,剛剛考中秀才。鴉片戰爭對他的影響不大,除了寫下題為《二十自述》的四首詩歌,立志今後匡扶社稷,並沒有其他的作為。戰爭結束後,他應京官父親的召喚去了京城,結識了很多京官,科考也很順利,還拜入了曾國藩門下,此後才慢慢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曾國藩的老師是著名的理學家唐鑑,他當時任太常寺卿,很多學者認為他對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態度是當時「一般知識分子的縮影與代表」。唐鑑力主抗英,上書彈劾「弄權誤國」的大臣,認為奏報中對英軍的描寫誇大其詞,長他人志氣,而且有漢奸與英軍勾結作亂。朝廷上下大多數人都認為戰爭的失敗不過是偶然罷了。

面對任何事情,即使大多數人都犯糊塗,總還是有少數人是清醒的,魏源就是個例子。1841年,魏源在林則徐的推薦下,直接參與了抗英戰爭,並在前線親自審訊俘虜。不過由於他防守定海的意見未被採納,清政府又和戰不定,投降派昏庸誤國,憤而辭歸,立志著述,最終完成了第一部介紹西方科學和世界地理歷史的《海國圖志》。

其實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就有人已經看到清朝的內憂外患。1835年,龔自珍面對泛濫成災的鴉片走私就曾利用文章大聲疾呼,寫詩針砭時弊:「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過他也因為說得太多,被革職了。戰爭爆發後,他立刻請願投筆從戎,可惜戰爭還沒結束,他就去世了。

相關焦點

  • 林則徐虎門銷煙之時,晚清重臣,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都在幹嘛
    大清的轉折點,源自於鴉片戰爭,虎門銷煙也造就了晚清重臣——林則徐,一世威名。然而,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當時為何只有林則徐出頭,哪些晚清重臣,比如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一流,到底在幹什麼!1840年,晚清重臣中,唯一成年的只有左宗棠。但是他的仕途根本就不順,六年時間,參加了三次會試,竟然一次都沒有中,只能回到安化老家,擔任了私塾先生。閒暇之時,幫助女兒一家料理一些事物。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晚清名臣留下的輓聯,哀思悠悠,讓人淚下
    大家都知道,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名震一時,對後世的影響頗大,比如現在很多人還在學習《曾國藩家書》。其實這些名臣寫的輓聯,同樣很有韻味,充滿哀思,讓人情不自禁的淚下。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被稱為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出現了不少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4人,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 世人皆知曾國藩、左宗棠,誰人識得胡林翼?可惜可嘆!
    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時,對胡林翼有所了解之後,遂將自己的字改為「潤芝」(亦作潤之),以向其表達仰慕、崇敬之情。世間先有胡潤芝,然後才有毛潤芝。許多學者對胡林翼的評價是:「中興之業,實基自胡。」「胡文忠之才,為中興諸賢之冠。」可知,胡林翼才是晚清中興第一人。可惜,胡林翼英年早逝。有人說,如果胡林翼不英年早逝,其成就必定超越曾國藩。
  • 晚清時期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位重臣之間是什麼關係?
    曾國藩是晚清大儒,被譽為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位精神領袖。左宗棠年輕時懷才不遇,心意難平時常以諸葛亮自比。李鴻章為國事操勞一生,去世時還要說「臨事方知一死難」。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儒家知識分子。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關係的成功與失敗就是他一生做人的成功與失敗。曾、左、李三人都是官場上的成功者。他們既不是情種也不是色鬼,他們的婚姻從容、淡定,但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卻是剪不斷、理還亂。先說曾國藩和左宗棠吧。他們是湖南老鄉。曾國藩比左宗棠年長一歲,科舉比較順,28歲就考中進士,此前的會試只失敗過一次。
  • 英法火燒圓明園,曾國藩左宗棠反應截然相反,這是為何?
    唐王朝一度是世界的最高林,然而晚清的中國卻是一部血淚史。1840年以後,外國列強開始入侵中國,而晚清也逐漸進入了割地賠款的「落後挨打」模式。火燒圓明園,八國「強盜」侵華,這些都是那些「西方文明人」的「傑作」。客觀來說,圓明園的被毀是世界人民的損失。19世紀的中葉,法國有羅浮宮,英國有白金漢宮,然而英、法這2大宮殿的所有財寶加起來也不如咱中國圓明園裡的寶貝多。
  •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反應為何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圓明園事件發生在鹹豐十年,這一年清朝與外族進行了一場大戰,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當時,被我們後人稱作「晚清四大中興名臣」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四人中,張之洞仍在為做官實現抱負而奮鬥,「兩江總督」曾國藩應該是官位最大、最受帝王倚重的一位。 而左宗棠此時好歹也有個「四品京堂候補」的身份在曾國藩身邊當差,而作為幕僚的李鴻章暫時還不夠看。
  • 晚清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鴉片戰爭之後,清朝的統治就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亂世造英雄,清朝也同樣如此。從鴉片戰爭開始的晚清七十年間,清王朝出現了很多能力突出,力挽狂瀾之輩。在清朝晚期的七十年間,這四人因為貢獻巨大,被廣泛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他們分別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
  • 晚清四大名臣分別是哪裡人?他們故居現在怎麼樣了?
    所謂晚清四大名臣,有多種說法,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分別是哪裡人? 曾國藩是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荷葉塘白楊坪人,現在屬於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
  •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國藩和左宗棠的聲譽是最高的,他們都曾達到過古代文人心目中「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不過可惜的是,清朝的衰亡從「閉關鎖國」那一刻起便已經註定,即使是他們也無力再回天。有的時候重要的不是做出了多大的功績,而是真心的愛國才能受到真正的尊重。曾國藩和左宗棠誰愛國?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那麼,同為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到底誰的官最大?誰的爵位最高呢?
  • 左宗棠數萬兵力收復新疆,在福建建議臺灣建省,和曾國藩齊名
    在這些人當中,最出名的要屬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和左宗棠了。這四個人在洋務運動時期主持地方改革。讓當時的清王朝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工業氣息。而這四個人裡,有三個人都出自與湘軍系統。李鴻章和曾國藩我們大家已經知道的很多了,下面就來說一說跟他們倆都做過同僚的左宗棠吧。
  • 晚清中興名臣張之洞有多貪婪?借購買軍艦之機貪汙170萬兩白銀
    說到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很多人便會想到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四位漢人官僚。在那個內外交迫的危難時刻,滿清官僚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貪汙腐化、視野狹窄,極大地阻礙了中國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而清朝起家的八旗、綠營正規軍則也在腐化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實力更厲害?四大名臣簡介
    晚清,已經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了,沒有了鼎盛時期的繁榮,也逐漸走向了衰弱,但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賢臣出現,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晚清都有很大的貢獻,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更厲害呢?
  • 每人一句話,看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各自的立足之本
    從漢光武帝,到唐憲宗,再到明孝宗,歷朝歷代向來不乏中興之主,但晚清的短暫中興,仰仗的卻是四位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那麼,他們到底有哪些突出貢獻?何以堪當「中興之臣」美譽?以下,我們不妨從每人一句經典評語出發,探尋曾左李張各自的立足之本。
  • 晚清幕僚︱左宗棠:晚清幕僚的先驅
    晚清幕僚︱左宗棠:晚清幕僚的先驅 周作人在晚年回憶錄中說:「前清時代士人所走的道路,除了科舉是正路之外,還有幾路叉路可以走得。其一是做塾師,其二是做醫師,可以號稱儒醫,比普通的醫生要闊氣些。
  • 永宣說陶澍:一位開啟晚清湖南籍大佬之門的牛人
    在晚清的歷史舞臺上,呈現了大批的湖南籍大佬,如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曾國荃、江忠源、彭玉麟、劉坤一、郭嵩燾等等,官拜巡撫以上的封疆大吏稱得上車載鬥量。這些大佬的崛起得益於時代洪流和歷史機遇,眾所周知,曾左等人就是靠鎮壓太平天國起家的。然而,當我仔細去翻看一些大佬的平生事跡時,也會發現一些別有意味的細節。
  •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做過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不僅如此,曾國藩還身體力行地啟動了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曾國藩被視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於1838年第三次參加會試後,成功登第,並在殿試中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隨後,曾國藩進入翰林院,選為庶吉士。
  • 晚清四大名臣死後誰的下場最慘?三人遭炸墓,一人被拖屍遊街
    文|陳卿美作為大清國的脊梁,人們常常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四人稱之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說他們為大清國的晚期發展做出了非凡又卓越的貢獻。四人功勳卓著,位極人臣,顯赫一時。先是表面建築被破壞,地上各種石頭雕塑不是丟失,就是被人為砸碎,後又經歷了兩次炸墓,在20世紀60年代那個火熱又瘋狂的年代,曾國藩被視為滿清皇帝的走狗,要掘墳戮屍。幸運的是,年輕的小將們用炸藥都沒能炸開曾國藩的墓,據說他的墓是三合泥與碎石、糯米一起攪拌、澆築而成,異常堅固。二十年後,曾國藩的墓再遭炸藥炸墓,但盜墓賊仍沒能打開棺槨。就這樣,曾國藩的屍首沒有遭到破壞,或許是冥冥中的一種力量在保護著他。
  • 108年前的今天,為辛亥革命打下基礎的晚清四大名臣張之洞病逝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108年前的今天,為辛亥革命打下基礎的晚清四大名臣張之洞病逝【少年秀才探花郎】1837年9月2日,張之洞生於貴州,今河北南皮人。7歲時,父親任興義府(今貴州省興義市)知府,隨同前往。13歲,回河北原籍,考取秀才。15歲,赴順天府鄉試,中舉人第一名,成「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