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與程維的「無限戰爭」

2020-12-1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何伊凡,36氪經授權發布。

從1月到3月,ofo圍繞著各種傳聞,大家都在為它編寫劇本,沒想到共享單車中另一位主角命運已經寫定了。

4月3日晚,北京東三環附近嘉裡中心確定了一樁交易,美團以37億美元全資收購摩拜,包括27億美元實際作價(12億美元現金及15億美元美團點評股權)和10億美元債務。之前,有消息稱滴滴和軟銀欲10億美元投資摩拜,估值45億美元。

被收購前,摩拜完成5輪超10億美元融資,本次交易說「賤賣」或許不妥,至少沒體現出足夠溢價,優先級靠後的投資人也沒有獲得與項目影響力相對應的收益。

就在一天前,4月2日,一樁金額更大的交易落地。阿里巴巴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發生在4月的這兩次併購有深遠含義,中國網際網路將進入「無限戰爭」時代,對決烈度會超過之前團購、O2O、外賣、出行、支付等每個孤立戰場的較量——正是這些孤立戰場中並未完全釋放的能量,迭加到了「無限戰爭」。大玩家將如同《復仇者聯盟3》中的滅霸,貪婪收集寶石,希望製成擁有支配神力的「無限手套」,來擊敗那些宇宙至高。

美團創始人王興和滴滴創始人程維,是「無限戰爭」中的關鍵先生。他們既是寶石本身,也有成為滅霸的野心。

現在唱衰滴滴者有之,唱衰美團者亦有之,預言其實與後驗式評價一樣,對當事人並不具備意義。王興和程維最終比拼的是三力模型,即「執行力、戰略力和心力」。

他們執行力指數相差不多,都在中國最具狼性公司之列。

美團已成為騰訊拼圖中最重要一塊——甚至超過京東。王興要以一己之力,對抗阿里系的餓了麼、滴滴和ofo,而且戰場主要在線下,若沒有一支強執行力鐵軍,不可能支撐今日之局面。

圖為程維,來源《中國企業家》攝影:史小兵

滴滴創立不足六年,最新估值超過500億美元,從成立每一天都在戰鬥狀態。程維自己曾在火車站給司機發過小廣告,參與優化海報每一句文案來提高轉化率。他喜歡在內部和同事就高業績目標打賭,幾乎逢賭必輸。他輸了,就是公司執行力贏了。

戰略力方面,王興略為領先。

上個月曾與摩拜董事長,蔚來創始人李斌交流中談到關於「生態」的話題。李斌認為不管生態還是平臺,都要意識到「用戶沒有責任為你的雄圖霸業埋單」。換言之,沒有滿足真實的用戶需求,生態就是自己的意淫,這也是樂視折戟沉沙主要原因。

有人說王興在搭建「生活服務」生態,但其實他對概念並不感冒。從美團最新組織架構調整可看出,他更在意對用戶主要生活服務場景穿透,增強全場景用戶體驗,並沒有為協同而協同。

王興

美團2016至2017年四面出擊,看起來凌亂,可到2018年初已覆蓋全國2800個市縣區,擁有2.8億活躍用戶。王興當務之急是將用戶的真實需求納入「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中。

程維不缺在一口井打出水來狠勁,可未建立起更豐富的場景入口和流量入口。出行市場當然足夠大,但這條比快,比錢多,比營銷和地推能力的賽道,還沒有形成足夠壁壘。用戶和司機都不願意看到另一個強勢計程車公司的崛起,即使徵服了快的、Uber,美團一出手,還是一萬點暴擊,而滴滴上線外賣,就頗有倉促應戰的味道。

專注是優點,但在王興看來,增長更重要。我記得他在一次演講中談到:「只有增長是重要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你能保持高速增長,所有的問題都至少在短期內能夠被容忍、被掩蓋,或者不會爆發,可能很多問題當時是個問題,你長大十倍、百倍之後它就不是問題了,甚至不需要解決它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美團每一塊單獨業務上都有一個泰山壓頂式的對手,王興大概也看清楚了,單獨滅掉誰也不容易,那就把用戶池養起來,然後給不同對手脈衝式攻擊。

戰略力這種事,需要通過深度思考、反覆折騰才能形成,沒有機巧可討。

打到最後,比拼的還是心力。

什麼是心力?它如同一個公司的元氣,無法靠喝雞湯、打雞血彌補。

這樣描述還是有點形而上,不同創業者對心力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是能挺過至暗時刻的堅韌不拔,有人認為是對自我的清晰認知,有人認為是對大局的通盤把握,有人認為是對細節的拆解入微。

這些都只是心力的一個切面,我認為心力核心在於「接續」。接力賽中,你跑四百米,或者八百米,或者一千米,要將手中接力棒傳給另一位隊友,讓精力充沛的他開始新一輪衝刺,在創業這場接力賽中,你也要每跑一段將接力棒傳給隊友。

那個隊友不是別人,只能是更好的自己。這才是難點,雖然你已經跑了那麼遠,如果接棒的你比交棒的你更虛弱,一定會被淘汰。

做飯否的王興接過了做校內王興的棒,做美團的王興又接過了做飯否王興的棒,在這個順口溜中,王興心力未斷,所以他早期很多創業夥伴一直都在。如果心力斷了,不但攤子散了,人也散了。

美團創立八年,把其業務邏輯、併購脈絡梳理一遍,就會發現每次不到一年王興還會再和另一個自己交棒。

程維也是。他當年能請來柳青,為公司融資能力帶來關鍵性突破,這並非是他交棒給柳青,而是對自己用人格局的一次交棒。

出行是風口,但也是摩擦係數大的新產業,他一直面對從監管到司機、用戶鏈條上每一環節的挑戰,更不用說要與強悍對手輪番巷戰。經過幾輪接棒,他早已不是那個在天橋下發傳單的小胖子。

「三力」環環相扣,戰略力出了問題,執行力越強,死的越慘。執行力不濟,戰略力越強,死的越快。

心力承上啟下,連接戰略力與執行力。沒有哪一個創業者能保證戰略和執行始終不出錯,但只要心力在,就能夠修正和翻盤。

摩拜出售,雖然有投資人的壓力,與創始人心力不夠也有關係。累了,疲憊了,局面在控制之外了,決定將下一個交棒點當做終點,休息一下,也挺好。美團收購大眾點評,滴滴收購快的,58同城收購趕集,每一次激烈競爭的收購,最後比的還是心力。

雷軍、傅盛都是典型心力強大的創業者,能給自己續命。

一個創業者能操多大的盤子,最終取決於他的心力係數。很多人天生就是能操盤1億美元公司的CEO,要讓公司從1億到10億,就要看學習能力,從10億到50億,還要加上運氣,而從50億到百億以上,就要有可接續的心力。

王興與程維只是當下競爭語境中的對手,放到更長遠視野,他們與新對手,或者老盟友的博弈中,決定勝負手的依然是這三力,特別是心力的接續。能在這場無限戰爭中站到最後的人,或者賣個好價錢的人,都是「心力大師」。



相關焦點

  • 王興的無限遊戲
    【黑馬高調頭條】 第318期來源|亂翻書文 | 潘亂在程維還叫常遇春的時候,他和王興就已經很熟,兩個人經常吃飯聊天。後來叫回本名的程維在15年回憶說他是在王興的鼓勵下創業的,可能他預見不到或者至今也沒想明白的事情就是,在他覺得打車市場戰爭已經結束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有超級獨角獸來做這種低級別競爭,而且是他當年尊敬的老大哥突然跟他關係惡化刺刀見紅。其實這本來是他早該想到和在意的事情。
  • 美團9年:王興的野心與克制
    有限和無限遊戲基於團購衍生的外賣和酒旅的業務邏輯並不難理解,但要看明白美團在2017年試水網約車和2018年收購摩拜的邏輯,則不能不追溯王興的個人思想,有一本書對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是一本由美國哲學教授寫的書,王興一開始看書名以為是關於遊戲設計類的書籍,所以才誤打誤撞買了此書。
  • 「孤狼」王興
    父親不覺得王興具備經商頭腦,他希望兒子能成為像陳景潤那樣的數學家,或者搞搞科研也行。 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王興還是繼承了父親的商業基因。 王興的創業啟蒙最早一方面來自於父親,另一方面源自在清華讀書的時候,王興平時最喜歡抱著電腦登陸水木清華BBS 看創業版的文章。他還是清華科技創業協會的積極分子,在這裡,關於創業、投資,王興進一步加深了認識。
  • 創業7年,滴滴向死而生,程維做對了什麼?
    TMD三家小巨頭的掌門人,張一鳴、王興都是典型的理工男,擅長深度思考,對業務的理解能力超出一般人,如果再加上好的執行力,對二人來說除非失手,創業成功是大概率事件。程維是一個特例。非理工出身,做了8年的銷售,在網際網路創業圈子裡,也罕見其經典的語論。程維卻說滴滴隨時都可能死掉,活下來是小概率,是幸運。當我們反向思考,為何最後是程維?
  • 程維再開戰:滴滴進軍貨運,號令招募司機
    4月13日和4月14日,天津快桔安運貨運有限公司和北京快桔安運科技有限公司先後成立,兩家公司的註冊資金都高達1億元;上述兩家公司均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滴滴出行CEO程維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49.19%,為實際控制人。  5月12日,滴滴貨運推出微信服務號,實名認證的主體為「北京快桔安運公司」,公眾號的簡介為「提供最新信息,服務滴滴貨運司機」。
  • 「狼人」王興:九敗一勝
    上下篇章不同的是身份和江湖地位的轉變,但是王興還是那個王興,「狼人」王興。 熟悉王興的人曾說,他是一個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在這12836條消息裡面也可以看到,正兒八經說到美團的,不超過20條。
  • 戰慄的80後滴滴創始人程維(重磅呈現,看完淚奔)
    在導演羅伯·科恩的電影《速度與激情》中,洛杉磯的年輕人熱衷於街頭賽車,馬達的轉動聲總能勾起他們的激情。在這裡,只要你擁有速度,你就擁有一切。車,在電影中是欲望與榮耀的象徵,在速度面前,男人總是欲罷不能。對於「車手」程維來說,車,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個符號。
  • 烏鎮網際網路大佬飯局第二場:劉強東王興做東,馬化騰轉場
    這場飯局是由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和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做東舉辦的「東興會」,飯局選擇的地點是位於烏鎮景區內的昭明書舍餐廳。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劉強東第一次在烏鎮大會大規模組局。出席飯局的陣容也頗為強大,除了劉強東和王興,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小米董事長雷軍、聯想CEO楊元慶等網際網路大佬,還有滴滴出行CEO程維、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摩拜單車CEO王曉峰、快手CEO宿華、知乎創始人周源等少壯派,以及紅杉資本沈南鵬、高瓴資本張磊、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等也有出席。菜單這場飯局的出席名單中,不少人旗下的公司之間都有資本聯繫。
  • 滴滴程維的合體金剛|觀止研究院
    後來,程維把40%的時間用在招人上,總監級別以上的必須親自面。而招人之後,80%的時間用在怎麼把這些人融合到滴滴。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程維是如何組建他的夢之隊。程維趕緊約了張博見面。兩人見面時,眼睛一對上就有感覺了,都在心裡默念:「他,我可以~」與張博的溝通交流非常順利,張博的經驗資歷雖不算最好,但程維認為,他和滴滴很匹配。
  • 王興馬雲恩仇錄:美團與阿里終有一戰
    2011年7月,阿里5000萬美元投資美團,來自阿里的融資和資源支持,為美團打贏戰爭提供了彈藥。2014年,阿里再度跟進了美團的融資。對於當時的阿里來說,其希望通過美團填補自身本地生活服務的新下缺口,而美團也藉助於阿里的資金和資源,在戰爭中快速建立起優勢。幹嘉偉當時為美團打造的一支「美團鐵軍」,幾乎在線下無敵於對手。當時的市場格局是,美團背後是阿里,點評背後是騰訊。按照正常的邏輯,美團和點評的競爭,其實也是阿里與騰訊的競爭。
  • 滴滴老闆李二是誰 滴滴幕後老闆是程維還是李二?
    滴滴公司老闆是程維  滴滴自從成立以來,每一個高層都對外公布,從未隱瞞。滴滴的老闆就是程維,而不是李二。而且,程維還是滴滴的創始人。至於網友所說的李二,其實只是網友捏造出來的人物。而滴滴幕後老闆也是不存在的,大家就別傳謠了。  如果大家對於滴滴老闆還不熟悉的話,我們一起看看他的資料吧!程維,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全面負責滴滴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
  • 滴滴的老闆是柳青還是程維?
    大家可能會想到柳青或程維,那麼滴滴的老闆是柳青還是程維?小編給大家揭曉答案吧!滴滴收購優步中國之後,柳青近日公開宣布:「滴滴的目標是全球化,滴滴一定會進軍海外」,儼然一副滴滴出行我說了算的態勢。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明明是程維,怎麼看上去柳青更像是滴滴老大呢?小編通過多方查證,終於摸清了滴滴的管理層的職屬關係。
  • 42歲,王興的兄弟退休了
    十年後,王慧文是美團僅次於CEO王興的二號人物——開創美團外賣、攻下本地生活、搶灘網約車,他充當著王興的帶刀護衛,一路伴隨美團崛起成為1.6萬億市值的巨無霸。之於王興,王慧文是陪伴其最長時間的創業夥伴和人生摯友。相識於清華大學,王興與王慧文是睡在同一宿舍的上下鋪兄弟。在人生最青澀時期,二人一起湊錢買電腦,一起退學又一起創業。
  • 3Q大戰10年:叢林法則、黑暗森林與無限遊戲
    王興曾說,「大家的目的不是攻擊或者是其他,而是保證安全和增長」。2010年3Q大戰前夕,《計算機世界》刊發了標題為《XX的騰訊》的封面報導。這篇報導,採訪了王興,那時候王興還是創業者,團購Groupon模式搬到中國後,做了美團,卻沒想到,騰訊也在做團購,甚至跟美國Groupon做了合資公司,王興質疑騰訊,有什麼是騰訊不做的麼?
  • 程維:中美企業市值差距 根源是上遊創新的專注和保護
    第五期——《中美企業市值差距的背後》  80後、80萬到165億  打開隨訪名單,滴滴創始人程維是中方唯一的80後企業家;成立僅三年的滴滴打車也完成了從80萬人民幣起家的創業公司到估值165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的蛻變。訪美之行,讓程維重新審視中美網際網路的距離和格局。
  • 商悟社獨家:身價百億無助理,滴滴CEO程維機場拉行李箱獨自乘車
    社長在昨日中午在昆明長水機場的與滴滴創始人程維的一次奇遇,證實了大佬真的會獨自一人拉著行李箱坐車坐飛機。程維在擺渡車上事情是這樣的,社長收到邀請,在5月20日去昆明參加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大會舉辦了2天,5月23日下午2點我準備坐飛機回北京,在機場由於北京航空管制航班延誤了大約半小時左右,終於排完長長的隊伍,我準備登上機場的擺渡車,然而我在距離擺渡車僅3米左右時,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這個人怎麼長的這麼像滴滴的創始人程維呢?
  • 王興:在產業中做深度連接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在王興眼中,如果美團只做很淺的連接,那是沒有價值的。深入行業,做更深層次的連接,才是在網際網路下半場中順勢而為。文丨《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玄璇今年下半年以來,和另外幾家巨頭一樣,王興把目光瞄準了社區團購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