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歐洲歷史大致分為這幾個部分:
1.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為代表的古代歷史
2.羅馬帝國滅亡後長達一千年的中世紀
3.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為代表的近代歷史
3.以一戰二戰為分割線的現代歷史
其中,以中世紀的歷史的看法是歷來評價最低的,一般史書都會講歐洲在經過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之後經過宗教改革擺脫教會的束縛,然後借著復古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名義發展資產階級文化的文藝復興,以及啟蒙運動,在充分解放了思想之後繼而發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成為了工業文明的發源地,引領了全世界近代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這樣講,是沒錯,不過,這裡面有個問題是大家一直所忽視的,那就是歐洲在公元476到公元1453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都過著沒有科學,沒有文明還整天被教會束縛得喘不過氣的歐洲人怎麼就一下子變得靈光起來,這簡直和近代中國突然從世界老大掉入世界末尾一樣突如其來而又不可思議,光這樣說的話沒有任何邏輯性可言,就好像在說一個學生從來不努力,成績一直很差,突然有一天,他變得特別勤奮,然後成績一飛沖天。
這種電影情節在現實當中可能存在,我想說,凡事都是有原因的。
歐洲既然可以成為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並且從那時起就一直引領世界,當然現在世界老大是美國,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美國文明其實也是從歐洲文明中脫胎而來,也就是說從16世紀開始,中西方發展水平接近,從17世紀開始,西方超過東方並取代東方的優勢地位,這就說明,歐洲在中世紀裡雖然過得比較苦,可是並沒有閒著,而是一直在尋找前進的方向。
那麼,歐洲中世紀主要都做了哪些鋪墊性的事情呢?我們從人口、經濟、教育、文化以及宗教五個方面重新審視一下所謂的黑暗時期
人口。之所以把人口放在首位是因為工業革命之前受嬰兒夭折率壽命短等因素的影響人口增長一直很緩慢,與今天強調人口質量不同,古代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指數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人口數量,歐洲從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直到公元600年是減少的,從公元600年往後開始持續地增加,1200年開始急劇增長,一直到1300年爆發黑死病,1400年黑死病結束後又有所回升,總體而言,整個歐洲中世紀人口是呈現上升趨勢的,有圖為證:
經濟。中世紀時期經濟狀況確實不太好,佔世界經濟的比重也不高,不過也不是停滯,更不是倒退,而是緩慢地上升,如同龜兔賽跑中的烏龜,雖然速度很慢,但是確實一直在前進,引用《全球通史》裡的一段話:
西歐經濟除了在14世紀曾衰退過外,在中世紀早期幾個世紀以後,一直保持相當穩定的增長。其原因之一是,1000年以後,外來入侵隨著馬扎爾人和維京人終止進攻而告停止。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使西歐免遭東歐那種因接二連三的外來猛攻所致的破壞;這種外來猛攻在東歐一直持續到17世紀末土耳其人慘遭失敗時為止。這一點也部分地說明了在10至14世紀間中歐和西歐的人口顯著增長的原因。當時,這些地區的人口約增加了50%;這一增長率在今天看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面積大體相當的地區所無法與之相比的。人口的激增促使人們努力改進農業技術以支持人口的增長,而糧食的增長轉而又使人口的進一步增長成為可能。
教育。中世紀是有教育的,並且比你想像的更加發達,中世紀其實誕生了80多所大學,很多今天的世界名校都誕生於中世紀,比如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歐洲大學之母-巴黎大學,就憑這一點,說中世紀黑暗就是一派胡言!
文化。很多人以為文藝復興只有一次,不對,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發生在8世紀的加洛林文藝復興,由查理曼大帝及其後續者推行,今天的撲克牌上就有查理曼大帝
第二次發生在12世紀,主要是由波羅的海以及北海的貿易活動推動的
第三次才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文藝復興
也就是說,文藝復興從中世紀的時候就開始了,只不過在16世紀來了個大爆發!
宗教。不可否認,教會對於人們的壓迫非常可恨,注意,是教會,而不是宗教,是兩碼事,且不說歐洲有多少科學家是虔誠的基督教教徒了,要是基督教真像你想的那麼不堪早死了,不可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基督教是支持科學的,我就舉一個例子,託勒密的地心說,有人會說這是錯的!對,地心說就是錯的,那日心說就是完全對的?宇宙的重心不是地球這已經人盡皆知了,那太陽就是宇宙的中心?連宇宙的全貌都還沒探索完呢怎麼就能妄下斷言說太陽是地球的中心?日心說僅僅擺明了一點: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地球圍著太陽轉。除此之外,都是原樣繼承地心說,你還說基督教一直支持的地心說沒有貢獻,如果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地心說能存在一千多年?同時很多學校都是基督教創辦的,為了傳播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國,美國還沒有建國的時候哈佛大學就成立了,當然一開始的專業只有宗教,後來才慢慢擴充的,哈佛大學的歷史比美國歷史都長!並且基督教強調博愛等思想,為文藝復興提供了很多靈感,宗教(基督教)已經深深刻進歐洲文明的骨髓裡。
那長達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紀說是黑暗,那是因為參照物是輝煌的羅馬帝國,還有就是東方的中國太耀眼了給襯託出來了,而且,黑暗中世紀更多的是歐洲學者對於羅馬帝國覆滅後文化發展相對停滯的的一種痛心疾首,這就好比什麼呢,一個人自嘲,你居然還信了,與其說那將近一千年的中世紀是黑暗時期,不如說中世紀始於黑暗,中世紀其實就是一個在黑暗中不斷探索的時期,所以啊,在這種問題上,不要認真,千萬不要認真,一旦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