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只有「黑暗」嗎?沒有中世紀,就沒有新歐洲

2020-12-07 超哥娛樂哦耶耶

人們普遍認為,歐洲的中世紀是一個「黑暗時代」。提到中世紀,我們首先聯想到的往往是被燒死在火刑柱上的布魯諾,荒唐的贖罪劵,罪惡的「初夜權」,有導致一個城市1/3人口死亡的可怕的黑死病。

所以,被蠻族入侵後,歐洲就如同那個吃了毒蘋果的公主一樣進入了漫長的沉睡期,直到15世紀才再度甦醒。

然而,近幾十年來,學者們在大量的數據和紮實的研究基礎上,發現所謂的中世紀「黑暗時代」並沒有那麼「黑暗」,或者說,這是一個黑暗與光明並存的時期。而且這個「黑暗時代」恰恰是今天西方制度的形成期。換句話說,要是沒有經歷中世紀,就沒有今天獨特的西方文化。

歷史並不是沿著「進步」這一條單一的線前進的: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帶來了無數的混亂、死亡和毀滅,出現了巨大的倒退,城市被付之一炬,歐洲淪為農村。中世紀早期的歐洲,確實在各方面都落後於同一時期的阿拉伯帝國和中國隋唐王朝。

但是人們很少注意到的是,所謂「禍兮福之所倚」,即使是在這種混亂和毀滅中,也孕育著新的生機。

首先,中世紀出現了羅馬帝國時期不可能出現的技術進步。

羅馬帝國實行奴隸制,奴隸制是不利於技術進步的,因為奴隸數量巨大,價格低廉。奴隸主不必費心去研究技術,節省勞力。羅馬帝國崩潰後,奴隸制也隨之崩潰,不再有大量的外來勞動力湧入西歐。每個莊園裡擁有木匠、鐵匠等各種工匠,這樣也有利於生產工具的改進。農奴也不同於奴隸,糧食打多了,他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水漲船高,因此,農奴也有熱情改進技術,提高產量。以上各種因素的匯合,就促進了技術的進步。

首先是重犁的使用。羅馬時代,歐洲用的是輕犁,重犁能夠有效地深耕,把土壤翻起攪碎,能把雜草叢生、難以耕作的低洼荒地開墾成良田,擴大耕種面積。13、14世紀後,歐洲原來的荒地大量被開墾,糧食產量迅速提高。

此外,歐洲人還發明和改進了很多利用水力和風力的工具,比如水車和風車,其中有些技術,比如水車,在羅馬時代就已經有了,但是直到中世紀才大規模地應用。

更為主要的是,經濟的發展為商業復興和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羅馬教廷的專制、野蠻和黑暗不亞於其他專制政權,而這種黑暗正是建立在人們的貧窮基礎之上的。直到經濟發展之後,人們才有力量開始從愚昧中走出來。

11世紀後,隨著經濟的復甦與發展、城市的興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實生活的悲觀絕望態度,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而這些傾向是與天主教的主張相違背的。在14世紀城市經濟繁榮的義大利,最先出現了對天主教文化的反抗,於是他們藉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這就是著名的文藝復興。

從中世紀後期開始,歐洲不論是物質文明還是政治文明都出現了迅速發展,發展的結果不是量變而是質變。而從13世紀起,中國的政治文明卻基本是反向發展,因此,雙方差距越來越大。

乾隆晚年,英國派出馬戛爾尼使團到達中國。來到中國前,歐洲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富庶而強大的國家,如同馬可波羅說的那樣,黃金遍地,人人綾羅綢緞。然而到了中國之後,他們卻驚訝地發現,中國的大部分普通人都遠比歐洲人窮困。 

相關焦點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員範煒,ID:fw-not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大陸像掐斷了能量源一樣進入了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西歐直到8世紀,才出現農民起義的記載,此後一直到16世紀,歐洲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發生農民起義的次數用一雙手的手指都能數得過來,不超過七八次。而且,歐洲所謂的農民起義更像是一場帶點暴力性質的社會運動,規模小,破壞力輕微,更沒有帶著改朝換代的目的。如法國的一次起義,是為了恢復村社制度;諾曼第農民一次起義,起因是為了按自己的法規意願使用森林和水源。
  • 歐洲中世紀真的黑暗嗎?
    眾所周知,歐洲歷史大致分為這幾個部分:1.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為代表的古代歷史2.羅馬帝國滅亡後長達一千年的中世紀3.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為代表的近代歷史3.以一戰二戰為分割線的現代歷史其中,以中世紀的歷史的看法是歷來評價最低的,一般史書都會講歐洲在經過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之後經過宗教改革擺脫教會的束縛
  • 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黑暗時代:中世紀。(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的文明。)近代歐洲: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開始領先於世界其他文明。)
  • 為何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黑暗時代:中世紀。(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的文明。) 近代歐洲: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開始領先於世界其他文明。)
  • 中世紀歐洲的黑暗時代
    中世紀的歐洲,城鎮十分稀少,大部分地區只能看見森林和田野。有人煙的地方,除了一些莊園農奴居住茅草房外,就是那些坐落在險要地帶的城堡。這些城堡實際上就是當地的政權中心,領主和騎士就是這些城堡的主人。中世紀的歐洲,沒有強大的國家政權,封建領主各自割據一方,為了保護領土和擴張勢力,經常混戰。領主多是騎士出身,未接受教育。再加上當時教會踐踏、摧殘古代希臘和羅馬文化遺產,只知宣揚神學,束縛人們的思想,以致整個社會長期陷入愚昧和迷信的狀態,部分史家稱之為「黑暗時代」。
  • 歐洲中世紀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嗎?
    歐洲的歷史劃分不像中國的朝代更替那樣清晰明了,但也大致劃分為三個時段:一是古典時期,希臘羅馬的歷史時期;第二階段是
  • 中世紀黑暗時代:是誰把歐洲推向地獄?基督教也有很大「功勞」
    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暴力而骯髒,是誰把歐洲推向了地獄?雖背後有諸多因素,不過歐洲人當時所信奉的天主教也有很大的"功勞"。 中世紀黑暗,漩渦中的底層狀態 歐洲的中世紀,是歐洲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 【明晚19:30直播】黎明前的黑暗:淺談歐洲中世紀
    直播名稱 黎明前的黑暗? 談到歐洲中世紀,你會想到什麼? 大多數人往往會把「黑暗」這段歷史的註解。畢竟,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起,歐洲進入了長達近千年的「混亂期」,各個封建國家之間戰亂頻仍,「黑死病」肆虐整個大陸,相比曾經輝煌的希臘與羅馬的古典時代,以及後來文藝復興之後思想解放、人文和科學繁榮的時代,這段歷史無疑是黑暗的。
  • 歐洲中世紀生活與今日世界重塑
    歐洲漫長的中世紀被歐美歷史學家看作是黑暗時代,那是一個被神權和王權所統治的時代。翻看世界地圖我們不難發現整個歐洲和中國國土面積相當,但就是在這樣的國土面積中卻存在大大小小几十個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有些信仰基督教,有些信仰天主教,有些信仰東正教。
  • 「明晚19:30直播」黎明前的黑暗:淺談歐洲中世紀
    直播名稱黎明前的黑暗?談到歐洲中世紀,你會想到什麼?大多數人往往會把「黑暗」這段歷史的註解。畢竟,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起,歐洲進入了長達近千年的「混亂期」,各個封建國家之間戰亂頻仍,「黑死病」肆虐整個大陸,相比曾經輝煌的希臘與羅馬的古典時代,以及後來文藝復興之後思想解放、人文和科學繁榮的時代,這段歷史無疑是黑暗的。
  • 歐洲中世紀飲食究竟有多黑暗?黑麵包能當武器,風乾的肉更是堅硬
    如果說起中世紀的歐洲,最著名的也許就是黑暗料理了。因為在當時歐洲人往往並不是非常注重衛生,並且因為條件有限就造成了飲食上的奇葩。那麼在歐洲中世紀,飲食究竟有多麼黑暗呢?首先說主食,在歐洲中世紀人們最常食用的主食就是黑麵包了。
  • 歐洲中世紀音樂
    中世紀音樂指歐洲自公元500年至1400年左右的音樂,有歌曲、器樂作品和禮儀音樂等種類。中世紀音樂是古典音樂中的一個時代,包括用於教堂的神聖音樂以及世俗音樂、非宗教音樂。
  • 中世紀:歐洲的黑暗時期,連空氣都充滿惡臭
    從西羅馬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滅亡(公元1453年),這個時期被稱為歐洲中世紀。中世紀是歐洲最黑暗的時期,惡臭是這個時期最直觀的感受。由於沒有馬桶和公廁,人們會把糞便直接潑灑在街道上,街道的排水能力有限,使得街上充斥著糞便和汙水。男人們也不得不踩著高跟鞋出門,才能避免踩到糞便,走在路上要隨時注意附近有沒有人大喊一聲,一不下心就會有一桶糞水從頭澆下。沒有處理的過汙水直接排到泰晤士河中,因為河流極其的髒亂不堪,疾病也隨之而來。
  • 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就因一個奇葩罪名,讓數十萬女性遭遇不幸
    如果熟悉世界史的人,對於「中世紀」這個詞肯定不會陌生,作為歐洲史上非常關鍵的一個節點,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謂是黑暗非常。期間就是一部封建神權與現代世俗的血淚抗爭時,因為愚昧,不知死了多少人,其中最慘無人道的一場以宗教改革為名的「獵巫運動」。
  • 「黑暗」的中世紀
    義大利著名的藝術理論家喬爾喬·瓦薩裡說:中世紀是黑暗的一千年。為什麼說中世紀是「黑暗的」?
  • 中世紀時期分為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
    一般來說,中世紀時期分為三個時期: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像中世紀一樣,這三個時期中的每一個都缺乏硬性和快速的參數。中世紀早期早期的中世紀時代有時仍被稱為黑暗時代。它有時被稱為中世紀社會的「開花」,這得益於12世紀的知識分子復興,像亞培拉和託馬斯阿奎那 這樣著名的哲學家,以及巴黎,牛津和博洛尼亞等大學的建立。石頭城堡建築爆炸,歐洲一些最宏偉的大教堂建成。在物質文化和政治結構方面,中世紀時期看到了中世紀主義的高峰期。
  • 歐洲經歷中世紀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被認為是中世紀的開端。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到來,被認為是中世紀的結束。歐洲人如此劃分,將上千年的歷史統稱於此。寫下《光榮與夢想》的威廉·曼徹斯特曾如此評價中世紀:「這是統一的基督教世界逐漸分裂為不同文明體的時代,這是一個現代歐洲就此誕生的時代。」
  • 中世紀的歐洲有多黑暗?教會就是老大,誰不服就燒死誰!
    17世紀2月的一天清晨,中世紀末最偉大的思想家、天文學家布魯諾在羅馬著名的鮮花廣場上,被處以火刑。在悲壯的鐘聲下,他向圍觀的人們莊嚴的宣布:「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真理終將戰勝邪惡!」最後,他高呼「火,不能徵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
  • 在中世紀時代
    說到歐洲歷史上的「獵巫」,人們怎麼看?那是黑暗的中世紀,因為每個人都迷信,所以當發生意外或災難時,他們認為是女巫在做奇怪的事。當社區中有人被指控巫術時,被告人如何處理?被憤怒的人私刑還是通過某些審判程序定罪?
  • 闖入中世紀 闖入「黑暗時期」聖母像
    研究世界藝術史的人都說,中世紀時的歐洲最為黑暗,因為那時的政權全被教會所把持,民主被壓抑,無人性,甚至還有過追求科學的布魯諾被教會燒死那樣極端的事,也由此而產生了後來的文藝復興運動,從而拯救了整個西方,大至拯救了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