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音樂

2021-01-09 騰訊網

中世紀音樂指歐洲自公元500年至1400年左右的音樂,有歌曲、器樂作品和禮儀音樂等種類。中世紀音樂是古典音樂中的一個時代,包括用於教堂的神聖音樂以及世俗音樂、非宗教音樂。

與宗教息息相關

公元476年羅馬帝國瓦解後,希臘、羅馬文明變趨衰微。日耳曼人統治歐洲西半部,歷史上稱為「黑暗時期」,也就是「中世紀時期」。教會是當時人們的生活重心,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地位,藝術家在宗教中生存,因此當時藝術與宗教息息相關,音樂也不例外。

這時期的音樂活動受到基督教影響很大,音樂多以宗教儀式或歌唱頌歌為主,以功能為重,例如格雷果聖歌,歌詞多是採自聖經,特色是旋律高低起伏變化小,缺乏和聲基礎,表現樸實。

主要貢獻者

對中世紀音樂貢獻最大的是米蘭主教聖·安布羅斯和教皇格裡高利一世。

聖·安布羅斯

公元390年左右,聖·安布羅斯當選米蘭大主教期間仿效東方的長老們,在他的教會裡建立起禮儀,規定教歷上每個節日所唱的歌曲。還在西方教會中既有的應答式詩篇誦唱和讚美詩,開西方教會音樂發展之先河,因而被譽為西方教會音樂之父。

聖·安布羅斯推行對聖歌的雙聲合唱,引入和聲,並準許非僧侶、教士的俗人參與演唱,使教會音樂得以發展和普及。

格裡高利一世

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為了統一教會儀式中的音樂,將教會禮儀歌曲、讚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唱經歌曲》,共收集整理了三千多首歌曲,它後來就被人們稱做"格裡高利聖詠"。

格裡高利聖詠只用人聲,歌詞採用拉丁文,不用器樂伴奏。格裡高利聖詠沒有和聲和對位,旋律簡單,不用變化音和裝飾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過八度。雖然它的旋律沒有明顯的節奏重音,速度徐緩,但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詞的抑揚頓挫。

格裡高利聖詠原來是沒有記譜的,而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播。後來,由於聖詠數目的增多而需要給演唱者提示不同旋律的輪廓,於是就逐漸產生了簡單的記譜。格裡高利聖詠追求一種肅穆、超脫的氣氛,排斥人世的激情。

格裡高利聖詠在產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古希臘、希伯萊、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的音樂。因此,它使我們了解了已失傳的古代地中海地區的音樂文化。

相關焦點

  • 10部中世紀歐洲鐵甲雄獅戰爭題材電影,領略歐洲大型古裝片!
    中世紀是歐洲的一個時代,一般指西羅馬帝國至東羅馬帝國滅亡的這段時間內,不過也有另一種不同的說法,說中世紀是在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這段時間,中世紀在歐洲歷史上被稱作
  • 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二,歐洲中世紀是「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宗教的言論置於個人經驗和理性活動之上」。中世紀晚期,饑荒,瘟疫和戰爭無處不在,歐洲絕大多數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347年到1350年,黑死病殺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
  • 城堡,歐洲標誌性建築,中世紀的產物,歐洲旅行不能錯過的風景
    說起歐洲,最讓你痴迷的是什麼?是北歐挪威的夢幻森林,還是丹麥、瑞士的童話世界?歐洲,不得不承認,它是一個最讓人感到幸福,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之上,有太多大自然賦予的驚喜,也有許許多多人文藝術的沉澱,城堡是歐洲標誌性建築之一,它的存在是歐洲歷史的文化的印證,同時也是一種美的呈現,所以去歐洲旅行,一定不能錯過那些斑駁的城堡。佩納宮。混搭、不拘一格、色彩絢麗,這座辛特拉小鎮青山上的佩納宮,充滿了浪漫。
  • 為何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一,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中世紀始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公元476年),最終融入文藝復興和探索時代(地理大發現)中。 西方歷史學家將歐洲分為三個時代: 古典時代:古希臘和羅馬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相輝映。)
  • 音樂的西流,阿拉伯音樂促使歐洲音樂擺脫宗教束縛邁向轉型和革新
    音樂是如今現代生活特別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關於音樂的起源,其實在幾千年前的歷史舞臺當中就出現過,眾所周知,歐洲音樂在人類音樂史發展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可是眾多學者在研究古希臘以及西歐地區音樂在社會上地位的時候,卻忽略了阿拉伯音樂對歐洲音樂的影響,歐洲中世紀音樂之所以能夠擺脫宗教的束縛從而迎來近代的曙光,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阿拉伯音樂的影響。
  • 歐洲中世紀的飲食
    中世紀的歐洲人其實營養是相當不好的,19世紀的德國人平均身高也不過一米六幾,從那些城堡和騎士盔甲就可以看出來了。現在真正的古代城堡很多地方都很狹窄,矮小。那些騎士盔甲極其窄小,連我都穿不上,騎士如此,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
  • 歐洲中世紀真的黑暗嗎?
    眾所周知,歐洲歷史大致分為這幾個部分:1.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為代表的古代歷史2.羅馬帝國滅亡後長達一千年的中世紀3.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為代表的近代歷史3.以一戰二戰為分割線的現代歷史其中,以中世紀的歷史的看法是歷來評價最低的,一般史書都會講歐洲在經過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之後經過宗教改革擺脫教會的束縛
  • 中世紀只有「黑暗」嗎?沒有中世紀,就沒有新歐洲
    人們普遍認為,歐洲的中世紀是一個「黑暗時代」。提到中世紀,我們首先聯想到的往往是被燒死在火刑柱上的布魯諾,荒唐的贖罪劵,罪惡的「初夜權」,有導致一個城市1/3人口死亡的可怕的黑死病。所以,被蠻族入侵後,歐洲就如同那個吃了毒蘋果的公主一樣進入了漫長的沉睡期,直到15世紀才再度甦醒。然而,近幾十年來,學者們在大量的數據和紮實的研究基礎上,發現所謂的中世紀「黑暗時代」並沒有那麼「黑暗」,或者說,這是一個黑暗與光明並存的時期。而且這個「黑暗時代」恰恰是今天西方制度的形成期。
  • 【明晚19:30直播】黎明前的黑暗:淺談歐洲中世紀
    談到歐洲中世紀,你會想到什麼? 大多數人往往會把「黑暗」這段歷史的註解。 然而,歷史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恰恰是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孕育了近代最偉大的文化運動和政治運動,從而締造了歐洲文明的基石。可以說沒有中世紀就沒有獨特的現代歐洲體制,也沒有後來的人文精神解放和文化發展的繁榮。
  • 歐洲中世紀生活與今日世界重塑
    難怪有學者評價道歐洲就是一個天然的火藥桶,一點就燃。從英法百年戰爭到拿破崙霸業,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歐洲都是所有戰爭的策源地。那麼歐洲中世紀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和今天有什麼不同?首先中古時期的歐洲和人們今天印象中的歐洲是不一樣的,今天的歐洲經歷了君主立憲制,工業革命,資本主義,所以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秩序,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能理解的世界面貌。
  • 歐洲中世紀香水,高跟鞋的發明真相
    一直都很喜歡看有關於歐洲中世紀的電影和電視劇,很關注他們的歷史發展,但是就總覺得他們的身上總是髒兮兮的的樣子。而事實上,歐洲的中世紀確實很髒,很亂,像是垃圾場一樣。大家都知道香水和高跟鞋都是在歐洲中世紀的時候就開始被人們廣泛使用了。
  • 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論點摘編】城市發展和社會的城市化是歐洲文明突出的特徵和優勢,城市文明是歐洲文明所凝結的最重要表現形態之一。從11世紀到16世紀,歐洲進入了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城市共同體自治時代。在這幾個世紀裡,歐洲文明逐漸成熟,文明的諸多特徵也基本形成,因此中世紀城市必然與歐洲文明的成型有著深刻的、有機的密切聯繫。中世紀城市培育和發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體觀念和自治意識、自由和平等觀念等,孕育了市民階級這一新的社會力量,並預構了近代國家的政治形式。
  • 【凱旋TIMES】一場中世紀宮廷音樂的心靈之旅
    此次,鄭州建業凱旋廣場繼李雲迪鋼琴演奏會之後,再次為河南人民帶來空前美好的藝術享受。  當晚演出現場氣氛熱烈,鄭州建業凱旋廣場投資顧問盛裝以待,以飽滿的熱情與專業的接待迎接前來觀看演出的貴賓。  當晚的演出中,這個在歐洲及北美極富盛名的古樂團精選了巴赫、查爾斯•阿維森等中世紀古典音樂家的代表作品,以生機勃勃的演奏,優雅愜意的氛圍,將巴洛克時期的精品音樂和早期的古典音樂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最後並以一曲改編精良的中國傳統名曲
  • 「明晚19:30直播」黎明前的黑暗:淺談歐洲中世紀
    談到歐洲中世紀,你會想到什麼?大多數人往往會把「黑暗」這段歷史的註解。畢竟,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起,歐洲進入了長達近千年的「混亂期」,各個封建國家之間戰亂頻仍,「黑死病」肆虐整個大陸,相比曾經輝煌的希臘與羅馬的古典時代,以及後來文藝復興之後思想解放、人文和科學繁榮的時代,這段歷史無疑是黑暗的。
  • 中世紀歐洲的奇葩怪事(上)
    醫療衛生狀況:中世紀歐洲城市似乎並沒有排水系統,也沒有糞便回收的做法。當時不少城市裡的人,直接把糞便往窗外的大街上潑灑。沒有人回收糞便,這同樣也說明了當時歐洲人似乎不使用糞肥。中世紀歐洲的醫學大體是以體液平衡學說為主。當時把所有的疾病都歸結於體液不平衡。所以才有那些很奇怪的治療方法。飲食:中世紀歐洲飲食有多悲催這裡就不多說了,反正絕對不合乎現代中國人的口味。烹飪上歐洲也有類似體液平衡的觀點。
  • 在中世紀的歐洲大學裡,都能學到什麼?有的很專注,有的太奇葩
    從11世紀開始,歐洲陸陸續續誕生了很多大學,比較著名的有巴黎大學、博洛尼亞大學、薩萊諾大學等等。可那時候離文藝復興還早著呢,學生在大學裡都學什麼呢?在中世紀,雖然每個學校研究的重點可能有些出入,但大體授課的範疇都差不多。都是基於古希臘和羅馬時代的教育理念。
  • 2021教師招聘筆試備考_古代希臘、羅馬的教育以及中世紀歐洲的教育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筆試備考_古代希臘、羅馬的教育以及中世紀歐洲的教育,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古代希臘、羅馬的教育以及中世紀歐洲的教育   一、古希臘的教育
  • 歐洲行攝:瑞士|探索絕壁峽谷上的弗裡堡,體驗中世紀歐洲風情
    弗裡堡(Fribourg)是一座位於瑞士西北部伯爾尼與洛桑之間的中世紀小城。橙色的屋頂、褐色的牆壁、寬闊的街道、起伏的地勢,都是它的關鍵詞。這座小城建在優美的峽谷之間,薩林河(sarine)蜿蜒於谷底流過,老城區位於低谷,近代建築則多建於兩側海拔百餘米的高原之上。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員範煒,ID:fw-not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大陸像掐斷了能量源一樣進入了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宗教裁判所審判女巫)除了恐怖的黑死病,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生活也也粗鄙不堪,和同時代的中國和阿拉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當時的《禮儀書》居然規定:「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飛過桌子」。某宮廷規矩有這一條:「每一個人,無論是誰,白天黑夜,餐前餐後或就餐期間,都不能在走廊裡、居室內、樓梯上、石階上隨地大小便」。
  • 捷克布拉格——中世紀歐洲城市的「活化石」
    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座非常受全世界遊客喜歡的城市,可以說是最能夠代表歐洲文明的城市之一。在布拉格,你很難看到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整座城市都遍布著紅色屋頂的歐式傳統建築,其間點綴著教堂的綠色尖頂,讓人感覺就像是來到了歐洲的童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