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應如何進補?快來接收一份冬季養生食譜!

2020-12-17 央廣網

  編者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飽」演變為「吃好」,面對琳琅滿目的食品,怎麼吃才能在滿足味蕾的情況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網為「吃貨們」量身定製了一檔《吃貨指南》欄目,讓您成為一位健康「吃貨」。

  冬季應如何進補?快來接收一份冬季養生食譜!

  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習俗。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那冬天應該如何用飲食調養自己的身體呢?記者採訪了山西中醫學校附屬醫院中醫醫師楊潤。「在中醫看來,立冬前後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楊潤表示,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說「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冬季進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楊潤說,冬季進補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所以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冬季進補講究「溫熱補宜」,為此楊潤為大家提供一份冬季養生食譜——

  1、多吃主食,適當吃羊肉、鵪鶉和海參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特別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

  2、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禦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動物肝臟、胡蘿蔔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4、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夜晚吃薑等同服砒霜?

  最近一條內容為「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的帖子被廣為轉發。昨天,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康康姐表示,這種說法太以偏概全,之所以說晚上不能吃薑,多指夜間人們多愛喝酒,這個時候吃薑,的確不健康。

  上周五晚,漢口的馬先生邀好友去家中小酌,將家中醃製的薑片拿出,作為下酒菜,不料一巡酒過後,馬先生的好友倒了,送到家附近醫院後被確診為胃潰瘍。於是「夜晚不能吃薑」更被傳得神乎其神。

  對此,康康姐表示,生薑晚上不能吃,有些無釐頭,姜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炎熱天氣還能化痰定驚、提神醒腦。出現晚上吃薑導致腹瀉等腸道疾病,與人們晚上喜歡喝酒有關,姜酒同食,百日「爛心」。晚上吃生薑後喝酒,等於吃慢性毒藥,日積月累,五臟六腑都會受傷。

  孩子吃綠葉菜可預防心臟病

  近日,發表在美國《營養學雜誌》的一篇文章表明,青少年不吃綠葉菜,會增高心臟病患病風險。

  研究表明,攝入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白菜、生菜和橄欖油)最少的青少年,心臟左心室增大的概率是正常青少年的3倍。研究人員對755名年齡在14~18歲之間的健康青少年的研究發現,只有25%的受試者攝入了足夠的維生素K,大約10%的青少年左心室有一定程度的腫大。

  每天三杯咖啡助你遠離醫生

  咖啡好喝,但究竟喝多少有益健康眾說紛紜。英國研究人員比較200多項相關研究後發現,適量飲用咖啡是安全的,每天飲用三杯益處多。

  南安普敦大學研究人員收集關於咖啡對身體各方面影響的數據,比較了200多項相關研究,發現相比不喝咖啡的人,每天飲用三杯咖啡的人患心臟病或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更低。研究還發現,咖啡對身體的最大益處似乎是降低了患肝臟疾病的風險,包括肝癌。

  南瓜能降糖降體重 怎麼做更好吃?

  南瓜不僅口感甘甜,其富含的β胡蘿蔔素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緩解長期用眼引起的疲勞乾澀;南瓜多糖具有降糖作用,可以幫助糖友平穩血糖;而果膠不僅能增加飽腹感,有利降體重,還能調節腸道菌群,進而緩解便秘、降低體內毒素。

  南瓜怎麼做好吃呢?中國南瓜含水量大,纖維粗一些,適合做菜和熬粥。磨盤南瓜比蛇瓜水分含量少,口感更粉,適合熬粥,而蛇瓜適合炒菜,蜜本南瓜炒菜或熬粥都行;而印度南瓜水量小、纖維細一些,口感粉糯,更適合蒸食,貴族南瓜和貝貝南瓜就比日本南瓜水分含量更少,口感更糯。

  堅果的健康密碼:開心果是心臟之友

  開心果是心臟之友——開心果營養豐富,除了富含β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外,在其翠綠色的果仁中還含有大量葉黃素,葉黃素有助於保護視力,預防視網膜黃斑病變。長期以來,開心果被喻為「心臟之友」,開心果富含植物甾醇,能預防血脂異常和動脈粥樣硬化,從而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補血抗衰老,莫忘吃花生

  花生是老少鹹宜的堅果,不但滋養著我們的身體,還被寄予「早生貴子」的美好祝願。因其營養豐富,花生在民間還有「長生果」、「植物肉」的美稱。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有扶正補虛、醒脾和胃、潤肺化痰、利水消腫、止血生乳的作用。對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有食療作用。《本草綱目》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認為,「脾統血」,氣虛的人就容易出血,花生的紅衣正是因為能夠補脾胃之氣,所以能達到養血止血的作用,這在中醫上講叫「補氣止血」。

相關焦點

  • 【冬季飲食養生】冬季養生食譜
    「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在跟 「吃」打交道,吃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命活動,更是為了養生。那麼,怎麼吃才是健康的養生之道呢? 孔子曰:「不時,不食。」就是說,人們的飲食要順應節氣而食,違背順時規律就會影響健康。
  • 節氣養生 立冬補冬 4款冬季養生食譜滋陰進補
    冬天要來啦(圖片來源:資料圖)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所以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中醫認為,立冬這一節氣到來後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 冬季養生食譜推薦
    冬季養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之一。中醫云:「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亦應之。」古人認為,冬三月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應講究「養藏之道」。也就是說,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
  • 冬季進補兒童營養食譜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稚陰稚陽」之體,是說這個小孩子的五臟六腑都是十分嬌嫩的,所以進補,是十分有說道的,兒童冬季進補是可不能亂補。那麼冬季進補,孩子吃什麼好呢?下面,就讓小編我來告訴你,冬季進補的兒童營養食譜有哪些?冬季進補的兒童營養食譜一、蓮子百合羹
  • 冬季該如何進補
    1、冬季如何進補之泡腳泡腳不僅能刺激足部穴位及經絡,還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更是女人最省錢又不麻煩的「美顏秘籍」。在冬季腳部一旦沒保暖好就很容易著涼,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出現畏寒怕冷現象。
  •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專家提示:冬季老年人如何中醫養生與進補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李珂冬天適宜進補,老年人應該如何來補?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王成喜溫馨提示。冬季人體精氣收藏、食補容易吸收,是進補的最佳季節。冬季進補可以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體內、滋養五臟。尤其老年人臟腑衰弱,氣血虛少,腎氣、腎精不足更為明顯。所以,冬季養生.應重冬補。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
  • 冬季養生食譜 健康暖心食物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冬季養生不僅能調養身體,還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以滋補為主。、柿子、梨、核桃、慄子給大家介紹幾款冬季養生食補菜譜1.羊肉燉蘿蔔,此時人體的氣血開始收斂,精氣需要養藏,所以冬季養生尤其強調養腎,此時食用慄子進補尤為適宜。
  • 冬季切忌亂進補!這幾個冬季進補的禁忌你知道嗎!
    中醫上認為 冬季寒冷 人的生命活動會由盛轉衰 正是進補的好時候 所以也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冬季進補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冬季,如何用食療來補氣血?這3種食譜,補氣血均不錯
    每到冬季,很多人都想到了補,因為冬季中醫中主「藏」,所以冬季進補,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兒。冬季進補,一定要記住溫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所以宜食溫性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要對症。比如氣虛體質,還有血虛體質,身體比較瘦弱單薄的。
  • 冬季養生保健食譜進補飲食建議這樣吃
    冬天養生保健要喝什麼湯呢?冬季養生保健食譜有哪些?相信有很多人都會選擇羊肉湯,羊肉湯是冬天進補最常見的湯品,做法也有很多。除此之外,白色食物也是冬天養生不可少的,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了解吧。 (資料圖) 冬天進補飲食建議 冬季可適當吃點生薑,人們常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
  • 糖友冬季養生食譜,建議收藏!
    「三九補一冬」,冬季正是進補養生好時節,在此為糖友們奉上幾道食譜,養生又控糖,助糖友們溫暖過冬。 以上便是一些適合一般糖友的冬季養生食譜,患有其他特殊情況的糖友應謹慎食用。糖友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也可以吃得好、吃得香,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穩定血糖。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推薦冬季養生食療方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 目前正是冬令時節,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12月24日,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中老年人冬季養生與防病飲食
    冬季氣候寒冷,萬物閉藏,人體的新陳代謝較為緩慢,體內陽氣處於蟄伏狀態,人體易受寒邪入侵,引發疾病。此時,應順應氣候與人體變化特徵,通過飲食進行溫補,保存陽氣、養精蓄銳,增加機體防寒能力,改善體質。
  • 「夫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冬季養生看這裡!
    因此,人們自然要天人合一,順天而行,既要藉助自然之勢,順天而「藏」,也要發揮主動出擊概念,借天而「補」,主動與被動相結合,達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及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季養生要點:  1、起居養生  宜早睡晚起:《素問四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圻,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 四季養生之冬季:進補小妙招
    所以,寒冷的冬天,需要吃一些溫熱的食物來補陽氣。只有陽氣補充上來了,才能溫腎暖脾,補精生髓,抵禦風寒,讓你安然地度過寒冷的冬天。有人會問了,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補,為什麼偏偏冬季進補最重要呢?中醫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按照我國民間的說法,冬季是收藏的季節,對於人體來說也是如此。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是一年四季中最低的時候,人體的消耗非常慢,非常少,所以這個時候你吸收的營養物質,除了一小部分被消耗以外,剩下的都貯藏在體內,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提高機體在春天的抗病能力,從而更好地保持人體陰陽動態平衡。
  • 唐山中醫關注:冬季如何做好心血管養生調護
    因此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成為關注的話題。冬季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低溫。室內外溫差大低溫刺激血管收縮,增大血流阻力,使心臟負荷增加;寒冷刺激機體兒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痙攣,易致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導致心絞痛發作,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氣候乾燥。
  • 冬季滋補湯 值得收藏
    冬季養生湯食譜有哪些呢?冬季天氣寒冷,最適合進補,而喝湯是進補的最佳選擇之一,那麼冬季養生湯食譜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冬季養生湯食譜 1冬季養生湯食譜之茶樹菇排骨湯 材料:茶樹菇50克,小排骨200克,去核紅棗10枚,蜜棗1枚,薑片1片。 做法:待鍋中水燒開,將所有材料放入開水中,大火煮15分鐘,再用中火煲30分鐘即可。
  • 癌症患者冬季飲食乾貨!(內含抗癌食譜)
    在這寒風朔朔、天寒地凍的冬季,人體陰盛陽衰,體力和營養消耗也會增加[1]。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如何補足陽氣、調節體質,成為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關鍵之一。而說到補陽氣、調體質,有一句話說得好:「食療養生,倍勝於藥。」俗話又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 冬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9大食譜不可錯過
    在寒冷的冬天最適合做上一桌熱騰騰的養生飯菜全家人一起享用,這是在寒冷的季節最幸福的事。這些飲食不但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對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好處。那麼冬季養生食譜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你們介紹幾種養生食譜吧。
  • 冬季 養生
    在冬季早睡晚起,有利於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溫和冷空氣對人體侵襲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也可避免因嚴寒刺激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充足的睡眠還有利於人體的體力恢復和免疫功能的增強,有益於預防疾病。  我們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