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裡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出版

2020-12-15 瀟湘晨報

《小食裡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出版

本報訊 《小食裡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在這部書中,作者朱應在傳承書畫傳統的基礎上,圍繞二十四節氣文化,搭配民間手作小食,將各種傳統與個人理解巧妙融入圖文之中,各種專屬於中國人的、關乎時令節氣的審美體驗,通過傳統的書畫形式,在一撇一捺的拙樸與濃淡相宜的勾描裡,得到了生動的展現。比如秋分時節的許多民俗,《小食裡的光陰》中就講了三個:祭月、農忙與秋分的美食。農忙自不必說,秋收、秋耕和秋種的「三秋大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收穫與播種時節,可謂繼往開來的關鍵時節。

作者近年來致力於恢復傳統節令小食,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堅持,在浮躁的城市裡別造一種心靈的風景。

這是一部容文學、工藝、手作、美食、書畫於一爐的唯美之作,傳遞著中國式生活美學的精髓,為我們在擁擠忙碌中的疲憊心靈提供一份溫柔的滋養。小食裡的光陰,有大人們難忘的童年回憶,也是孩子們需要了解的故事。 (曉陽)

曉陽

【編輯:張一凡】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小食裡的光陰,每天都是暖日子
    其實,何止是冬日,一年四季,只要我們能順應節氣,就算是桌前不起眼的小食,日子也會變成一天有一天的美事。跟著節氣過日子,小食裡的光陰,溫暖綿長。《小食裡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朱應/著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細數民間時令小食。
  • 故宮的二十四節氣》與故宮神獸探索歷史文化,感受四季之美
    故宮的二十四節氣》新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召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中宣部出版局處長楊芳、北京市教委領導、中信出版社代表及繪本創作團隊出席了發布會。發布會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主持。單霽翔院長在新書發布會上介紹《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單霽翔院長閱讀《哇!
  • 二十四節氣「遇到」中華古詩詞
    當二十四節氣「遇到」中華古典詩詞,會產生什麼樣奇妙的「化學反應」?歲末年初,作家楊金志的新著《給孩子的節氣古詩詞》叢書出版。叢書將二十四節氣與古典詩詞融會貫通,面向青少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風格獨樹一幟,備受讀者青睞。
  • 遇見二十四節氣 在課堂上邂逅清明時節之美
    在校園一角,四年級七班的學生沈姝彤與同學們邊走邊仔細觀察校園裡的小樹,並為它們掛上「身份證」。「現在小樹發了芽,說明清明節氣是北方春意漸濃的時候,萬物都開始生長了。」孩子們目之所及那些細微的變化,都成了心中對二十四節氣的佐證。 當天,閱海小學課程的內容設置與平日稍顯不同。看似是不同的學科,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清明時節。這是學校為孩子們特別設計的「清明節氣課程」。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幹支:戊戌歲己未月丙辰日 五運六氣:主氣:太陰溼土客氣:厥陰風木在泉:太陰溼土中運:火運太過主運:少宮客運:太商 陽曆二十四節氣前候溼暑之氣蒸鬱,今候則大雨時行以退暑也。  古代風俗(月令)《呂氏春秋》曰: 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 殷若衿《草木有趣:跟著二十四節氣過日子》,一本好書
    很唯美的一本生活常識,道盡了二十四節氣之美,連通美食、美味和美好的時光,優雅知性中,像一位美女導遊,帶領看客們領略了四季如畫的人生,有如舌尖上的暴殄,又如穿越到了童年,哦,很美妙的一次旅途!這是一本值得隨時翻看,反覆閱讀的書。
  • 專家眼中的二十四節氣
    提防表演化傾向,保持敬畏之心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自己的時間制度,講究天行有常,順天應時。它涉及觀念和實踐兩個層面,尤其強調人們在觀念上敬畏自然,按照自然規律指導實踐活動。隨著二十四節氣的影響逐漸加大,在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時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含義,更多地加強內功的鍛鍊,防止其出現表演化傾向。各農業社區依據節氣安排農業勞動,組織開展節令儀式和民俗活動,安排衣食住行等活動,因此,二十四節氣文化內涵在相關儀式中得到了保存、保護和傳承。
  • 漯河畫家歷時一年創作,二十四節氣之美盡在筆下……
    2020年,臨潁縣的梁超進用近一年時間創作二十四節氣圖。蝴蝶紛飛、風吹麥浪,蟬鳴夏忙……二十四節氣之美,盡在他的筆下。12月13日,在梁超進的畫室裡,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和經歷。為展示立春節氣和心中嚮往的春天,他創作了二十四節氣圖之「立春」,並拍下來在朋友圈分享。很多朋友看到後建議他把二十四節氣全都畫出來。「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這種對自然的感知力讓我非常敬佩。」梁超進說,看到大家的提議後,他決定用一年時間創作出二十四節氣圖。整個2020年,構思、描繪二十四節氣圖佔據了梁超進大部分業餘時間。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美學大家蔣勳的最新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近日出版,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博物館奇妙夜】二十四節氣之歌
    到了漢朝二十四節氣被正式確立成為用於指導農業生產的補充曆法,《淮南子·天文訓》裡完整的記載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以及對應時間。漢武帝時期,鄧平、落下閎等人編寫的《太初曆》之中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確定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在中華大地上兩千多年的故事就此展開。一般認為二十四節氣從每年的立春開始,到大寒結束,還有一種說法表示二十四節氣應該從冬至開始到大雪結束,周而復始。
  • 二十四節氣--中國氣象網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對於有生命的人與萬物來說,沒有比春天的到來更欣喜的了。滄海桑田,難道他們就是這樣來測量時間和光陰的嗎? 從天文學上來看,立春意味春天的到來。但從氣候學上來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 按氣候劃季來說,我國東北、西北地區「清明」節氣入春,華北地區「春分」節氣入春,長江中下遊地區「驚蟄」前後入春,西南地區「雨水」節氣入春,只有華南地區「立春」節氣可以作為春天的開始。
  • 二十四節氣之小寒節氣壁紙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生生不息 周而復始 。隨著季節 時間的變化,不覺間又是一節氣的輪迴——小寒。小寒,乃一年中最寒冷之日。小寒後,三九日。喜鵲開始築巢。較之大寒更寒之。
  • 鏡頭裡的二十四節氣
    (中國攝影出版社2019 年10 月第1 版 點擊題目查看書訊)作者李學峰出生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聖地——黃河中遊晉南翼城的歷山地區。自2015年8月起,他用3年的時間,將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全部記錄、拍攝,完成這部科普攝影作品集。
  • 嘉興這家「二十四節氣」主題文化餐廳即將開業!超多美食等你來探秘
    大暑剛過 立秋將至南門梅灣裡旗下第二個項目嘉禾端午民俗體驗館暨月河嘉湖細點體驗館獨具風韻的江南「二十四節氣」主題文化餐廳8月4日將隆重開業啦!二十四節氣 最動心的季節禮贈「二十四節氣」主題包廂,每一間都契合節氣的主題擺設,讓來訪者全方位體驗節氣之美,探尋江南文化的靈秀意境。吃節氣美食,賞節氣景觀,讓感官深度漫遊於這場沉浸式體驗的節氣文化盛宴之中。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我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人民出版社》邀請著名書法家趙學敏,編著了《中華二十四節氣詩書》,詳細介紹了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化知識。
  •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時節
    「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諸多節氣中唯一一個與傳統節日「清明節」重合的節氣。「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鬥柄從寅位開始,順時針旋轉。當鬥柄指向乙位時,即為清明節氣。一般冬至之後的第105天為清明時節,落在公曆4月04-06日之中的任意一天。
  • 發現二十四節氣裡的秘密
    四年前的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古代先人通過觀測自然的演變,確定了「二分二至」日的重要時間,並且在此基礎上逐漸演變出了「二十四節氣」。
  • 科普:二十四節與農曆閏月 - 二十四節氣,閏月 - IT之家
    感謝IT之家網友 高登摩爾 的原創投稿雖然我們90後這一代人現在很少用陰曆和農曆(農曆是陰陽合曆,並不等同於陰曆)來計時了,但是相信家裡的老人還是會念叨今天初幾了,會說今年有閏六月了夏天會格外長之類的話。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處暑
    立秋過後,就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下一個節氣處暑。
  • 值得銘記—四年前的今天,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今天是2020年11月30日,我仍舊很清晰地記得,四年前的今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那一刻,覺得自己作為中國人,感覺特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