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佛像為什麼看起來差不多,價格卻差很多

2020-12-13 迦雅佛像Ruby

追本溯源,尼泊爾手工造像是源自尼泊爾的製作工藝,以手工打造而成的佛造像;而諸多國內的廠家或手工或機器塑模製作的很多尼泊爾風格的造像其實不屬於尼泊爾造像,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價格上更是相差巨大,不能相提並論,這也是很多初次接觸佛造像的師兄存在的疑慮。

因尼泊爾獨特的宗教文化和民族特色,尼泊爾銅造像以塑造藏傳佛教諸佛、菩薩、上師、護法等元素的造像為主。藏傳佛教雖與漢地佛教同屬大乘佛教,但佛造像的區別卻是非常之大的。兩千多年來,無論朝代如何更迭,總有新的佛像不斷被創造出來,它們或石雕、或泥塑、或木刻、或玉琢,但尤以金銅佛像數量最龐大、製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流傳和影響最深遠。其中,尼泊爾手工佛像代表著最古老也是最傳統的佛教造像工藝,長期引領著各個地區佛造像風格的衍變和技術上的革新,更在世界造像領域獨領風騷。

目前國內經營尼泊爾手工造像的商家主要集中在北京的雍和宮、十裡河;成都的武侯祠;青海塔爾寺附近以及拉薩的八廓街等地,而在尼泊爾則幾乎遍布加德滿都的市井商賈,帕坦更是聞名遐邇的工藝師聚集地和造像製作中心。隨著微信以及各種社交工具的興起,人們也通過線上請購尼泊爾佛像,其中不乏層層疊加利潤的現象,最後到恭請佛像朋友們手裡的造像,價格自然要高出許多。

今天Ruby將從尼泊爾手工造像的原創水平、工藝體現、藝術價值這幾個方面來闡述佛造像的價格差異。其實,優秀工藝師的原創作品,一定是集頂級的工藝技術和非凡的藝術價值為一體的精品。遺憾的是,市面上個個商家都宣稱自己的佛像是尼泊爾頂級工藝師的作品,而在介紹一些細節時所闡述的似是而非的理論時常經不起推敲,如對尼泊爾工藝師體系和造像工藝不了解的師兄便很容易被忽悠。筆者認為,要鑑別是否為優秀的作品,確實需要長年累月不斷的研究以及對浩如煙海的造像作品的欣賞沉澱,既要懂儀軌度量,也必須有一雙能鑑別工藝優劣的火眼金睛,這對初次接觸造像的師兄來說確實是不易的。而對發願恭請尼泊爾佛造像的師兄來說,若能結識到更可靠的專業經營者也不失為一種良緣福報。

一、原創的意義

Ruby將尼泊爾佛造像分為兩類:Original piece(原創作品)和Copy piece(仿製作品)。原創作品,即工藝師創造設計製作出的第一尊作品,在尼泊爾當地,這類的作品通常被稱為「Master piece」(大師級作品)。既然能夠被稱為「大師級」,工藝師在技藝上必然已達到一定水平,有公認的知名度。但並不是每個工藝師都具備原創的能力,Ruby經常看到一些佛造像造型風格迥異,設計突兀,在鏨刻和鑲嵌上花樣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但實在稱不上是獨具匠心的佳作。

原創的作品一般來自於塑模或者鏨刻的工藝師創造設計,所謂術業有專攻,這樣的一尊作品很難由某位工藝師獨立完成,即使是大師,也不得不邀請同樣優秀的工藝師完成他所不擅長的部分,一尊頂級造像往往會流轉幾個工藝師之間分工合作,迦雅的很多優秀作品便是如此。我們的合伙人Mahesh先生是個十分具有藝術感覺和審美水平的工藝師,由他設計的造像普遍能夠獲得眾多師兄的讚嘆,進而也引得其他工藝師競相模仿。但在開臉、鏨刻等細節方面,Maheh依然會邀請朋友一起完成。

原創的意義,是工藝師沉澱幾十年的審美水平的體現,兢兢業業精於技藝的升華,更是工藝師賦予造像具足的神氣,捲入生命的旋風;是工藝師對靈魂的捕捉,一個眼神,一個嘴角的淺笑,都是由內透出的鮮活證據。可以說,正是在工藝師的靈感迸發間,賦予了金屬藝術的溫度,賦予了佛造像不朽的莊嚴。

不可否認的是,原創的頂級作品是可遇不可求的,原創的第一尊造像也極具收藏價值,很多優秀工藝師甚至時常會收藏起自己的得意作品,不是「囊中羞澀」或者遇到特別有緣的客人,是不會輕易出手的。所以原創頂級作品的價格也不會以正常造像成本來定價,工藝師往往會要出他自己的心理價位才捨得讓賢;相對來說,復刻版造像則會便宜很多,因為有了第一尊,後面製作同樣的佛造像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是無法等同的。一般優秀的原創作品價格幾乎不會低於五位數,著名工藝師的代表作更可能在十萬以上的價位。Ruby在結緣佛造像的時候也經常和師兄們溝通解釋是否是第一尊造像,為什麼同樣的兩尊造像,第一尊價格會比第二尊或者第三尊高。即使客人難以觀察出其間的不同,我們也會如實相告,這是我們堅守的誠信。

二、工藝才是造像的基石

在所有的造像種類中,手工銅鎏金佛像是歷史最悠久的,也是最具藝術收藏價值的。工業的發達,使得手工藝很難在性價比和產量上與工業品相抗衡。國內便有非常之多的廠家用尼泊爾手工造像作為原型,通過現代化技術和生產設備大批量複製造像作品,這樣的成本大多僅需幾百元。但這些都不重要,對於佛造像來說,手工才是具足靈氣的,能夠發願恭請尼泊爾手工造像的師兄也必定懂得手工的不易,和其傳世的珍貴,才會願意花更高的代價恭請。

前文我們說到,即使是一尊所謂原創的作品,如果工藝不是如理如法,創作也不倫不類,縱然千般鏨刻萬般點綴,也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那麼造像的工藝又該如何鑑別?

塑模是一尊造像的基礎,佛像的儀軌度量都以模具來承載, 不同的佛菩薩對應不同的肢體形態,比如佛祖敦肅威儀,度母柔美慈悲,護法忿怒威儀,這些特點都在塑模時便已盡含其中。度量經中說到,尺度不準,正神便不住其中,可見塑模的重要性。帕坦有一位工藝師是釋迦族工匠們公認的塑模大師,他也只做塑模這一個步驟,向他預約塑模經常需要排隊。迦雅的工作室裡就有一尊蓮花生大士造像出自塑模大師之手,略看之下,這尊蓮師和其他工藝師製作的蓮師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差異,但細細品味,箇中感覺便油然而生。有時候,「優美」的解讀更傾向於一種感覺——「準」、「正」、」美「的感覺。

關注ruby的朋友們應該看到過ruby寫過一篇尼泊爾佛像製作流程實錄。文中有講到塑模的製作方法。第一尊佛像的模具往往依靠工藝師純手工塑造,將蠟熔化成蠟液,工藝師一點一滴用蠟液塑造佛造像。

當第一尊模子製作完成,後續同樣的造像便可以用矽膠複製,之後重複利用。用矽膠製成的模具,前兩尊佛像和原版的模子沒有太大的差別,隨著使用次數越多,比例會越不協調,所以精品的佛像往往要保持一尊模具只出一尊佛像。這種矽膠複製的模具用時更短,也因為基本沒有什麼手工技術含量,相應的價格會便宜很多,這種方式廣泛的運用在批量生產佛像中。

以這尊千手觀音為例,即是批量生產出來的造像,這類的佛像,從塑模開始就註定他不能達到一定的藝術品級。翻模之後往往由年輕的學徒完成鏨刻,細節處理難以經得起推敲。去過尼泊爾帕坦的朋友們應該見到過路邊小房子裡經常有三五位年輕的小夥子在做鏨刻,旁邊堆著許多待完成的佛像,這些都屬於批量出的佛像,對於批量生產的佛像,取巧的工藝師和商家會把佛像各種粉飾,保持銅色或者做鎏金鎏銀彩繪,讓佛像看起來各不相同而要高價,這就需要細心的買家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多看便能慧眼識「相」。

鏨刻則最耗工時,也是最體現工藝師的耐心與毅力的手藝,鏨刻可以讓工藝師進一步展示思路,設計別出心裁的鏨刻形式,為衣紋服飾、底座背光增添驚豔的藝術效果;在鏨刻上也有兩種區別,一種我們稱為 common work(普通工藝),另一種high qualtity work(高品質工藝)。

普通工藝,耗時不久,一個月內便可完工。一般來說品級低一點的佛像有可能沒有鏨刻(但並不是說未鏨刻的造像都不屬於優秀級別的造像),直接銅氧化處理或者鎏金形成光面,現在來說這種情況比較少;目前市面上更多的是將造像鏨刻的紛繁複雜卻又毫無章法,與佛像整體來說沒有增加藝術美感,反而多出些累贅。但商家經常會以此來迷惑客戶,讓客戶誤以為越複雜越精緻。遇到這樣的造像,朋友們就得長個心眼,針對細節仔細觀察。我們通常觀察的細節包括手指、法器、頭冠寶飾、衣飾以及底座。無論是極簡還是極繁的鏨刻,我們都可以從細節中觀察出工藝的優劣。觀察整體的鏨刻形式是否與造像相匹配也很重要,有些造像,我們會發現鏨刻顯得突兀,似乎並不能體現出佛菩薩的神韻和莊嚴,簡而言之,該鏨刻的部分值得花心思,該留白的部位則無需強加鏨刻,該淺刻便不可深刻,該精刻便不可急躁。精緻並不等同於繁雜,簡約也並不等同於簡單。

高品質的鏨刻耗時頗

高品質的鏨刻耗時頗久,且會提前做好設計圖,反覆修改,精心調整,鏨刻紋路清晰明確,層次分明。一般而言,具有佛教元素的圖騰、神獸、蓮花等圖紋是工藝師最常用的。比如蓮花底座的花瓣鏨刻,需整齊嚴謹,工法嫻熟的鏨刻會使整個造像看起來異常鮮活,細至植物根莖紋路的體現。再者,ruby以一個「真」字概括,很多朋友把造像只當作一尊像,ruby認為這並不正確,尼泊爾佛造像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會融入本民族的生活和世俗情趣,即會以現實中最俊美的形象為參考,但其相貌姿態更勝於普羅大眾,具有理想中的佛陀的「三十二種大人相」。所以佛像的整體姿態、細節都是擬人化,例如身肢健碩,手足之指圓而纖長、柔軟,服飾自然流暢等。而佛像鏨刻的花紋也是佛教傳承千百年來的演化,或不斷吸收的源自自然界和其他教派中的形象元素的綜合,工藝師要做的其實是盡力還原其原貌,以強勁有力、細膩嚴謹、豐富多姿的鏨刻手法呈現給世人逼真的藝術效果。有句話叫做:佛造像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人格化的基礎上神格化,我深以為然。

開臉對工藝師的考驗最為直觀,一尊佛菩薩的精氣神都在面部詮釋出來。佛教造像不同於普通的造像,更多的是體現神聖的宗教元素,可以說,它們是凡塵最美的「寶相」,擁有不世的莊嚴。所以,如何去塑造諸佛菩薩的這種超凡之美是身在世俗的我們需要細心斟酌的。藏傳佛教造像之所以如此流行,源於它們對於信徒的非凡意義。它們的存在就如同倉央嘉措「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間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從而「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心靈」的情歌一樣,蘊含著強大的宗教情感感染力和教法修持加持力。也正如詩歌中總有那麼些微言大義堪稱畫龍點睛之筆的金詞玉章,佛像上也有最能打動人心、觸及靈魂、引發共鳴的關鍵,它便是佛像的精髓——「開臉」。

Ruby在此前寫的造像製作流程的文章中曾說過,造像的開臉其實全在工藝師的審美理念中,以世俗情趣和俊美人像為依託,以對宗教法度和諸佛菩薩的神往為信仰,以超越凡塵的理想相貌為追求,纖纖玉筆,條條鏨刀,創作出一個令凡塵眾生相望便會生起無限敬畏的面孔。我想這般感覺,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吧。

關於鎏金,尼泊爾生產紅銅,佛像基本都是紅銅材質,在基礎材質上不存在偷工減料,而在鎏金和彩繪上卻可以大做文章。鎏金分為三種,純金鎏金,K金鎏金和化學金鎏金。純金鎏金的成本高,工藝師鎏金的次數直接關係到整體佛像的價格,鎏金次數越多佛像價格越高,呈現出的金的厚重感越強,表面的穩定性也越好,不會輕易氧化。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鎏金老佛像一樣,雖然歷經百年,依舊光豔如初。純金鎏金次數越少,價格則越便宜,(朋友們在檢驗鎏金是否厚實時,ruby教大家一個方法,可以向蓮臺、佛像腿部這類相對平整的部位哈氣,一般鎏金次數少的,哈口氣銅色就會顯現出來)。

K金和化學金是低品質佛像普遍使用的,這兩類作品直觀感受便是顏色十分閃亮金黃,要麼顏色死板,但缺乏純金的厚重感。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類作品如果曝在太陽光下,半年左右就會逐漸發黑。

除了鎏金,彩繪也有講究。厚道的製作過程應當是先在銅像上鎏金,再彩繪。鎏金可以使顏料和佛像表面更為貼合,而且彩繪的顏料也會加入天然礦物元素,增強佛像表面質感和穩定性。

右邊這尊是綠度母是迦雅的合伙人工藝師Mahesh shakya 為瀋陽的師兄創作的,左邊這尊是ruby在尼泊爾市場上見到的仿製作品。以下ruby為朋友們展示幾張細節圖:

通過細節圖的對比兩尊度母不僅從開臉和鏨刻上有天壤之別,更明顯的應該是用料的區別,原版的作品色澤更加鮮亮光潤,複製作品明顯暗淡乾澀。

三、藝術價值從何而來

一尊珍貴的收藏級造像藝術品,它所承載的是藝術家幾十年的技藝和他們為這尊作品花費的精力。以我們往常的經歷來說,當得知工藝師有設計想法或者看過模具之後非常認可,便第一時間預定下來,之後給工藝師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製作,這樣一尊作品往往需要等待一到兩年的時間。隨著熱愛喜馬拉雅藝術的朋友越來越多,傑出的作品需求甚廣,流通的速度遠遠高於普通的作品,一旦流通出去,如之後另有朋友再次預定,這裡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原來的工藝師依然可以製作,這樣的價格會和之前的作品價格基本保持一致,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另一種,如果原有的工藝師去世,或者已經不再製作佛像,需要請其他工藝師來製作,那麼價格就會低一些。以迦雅館藏的一尊財寶天王為例。

這尊作品是源自於釋迦族著名的工藝師Mahesh Shakya的爺爺Bhim Shakya先生和另一位塑模工藝師通力合作完成,當時師兄結緣的價格高達六位數,2016年,國寶級工藝師Bhim Shakya爺爺去世,之後師兄再次預定,我們便邀請了當時參與原作創作的這位年輕工藝師製作,價格也低了不少。

其實收藏藝術品是有共性的,首先,是要美的,體態優美,法相莊嚴;第二,做工越精細越好;第三,藝術表現形式、材質越豐富越好。而恭請一般的供奉級造像可能更多的還是講求在合理的價位內找到如理如法的佛造像即可。Ruby也總結出一些恭請尼泊爾手工佛造像的要點,希望師兄們在恭請造像時有所依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翡翠看起來差不多,價格卻差很多?
    有的翠友會疑問,為什麼有的翡翠看起來差不多,價格卻差很多?一:尺寸。品質越好的高貨翡翠,尺寸大小的情況對其價值的影響就越大。品相差的翡翠價值本就低廉,一般人不會糾結尺寸是寬了一釐米,還是長了一釐米。但對於品質好的翡翠,哪怕只是尺寸稍微大了一點點,價錢就會相差很大。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為什麼會成為手工佛像標誌性的存在?
    尼泊爾的佛像有著悠久的歷史,其風格獨特,是尼泊爾古代文明中最為璀璨的一頁,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釋迦族手工佛像已成為手工佛像的標杆。那麼,釋迦族佛像為什麼會成為手工佛像標誌性的存在?其工藝有什麼特點?尼泊爾佛像在宗教上的表現即以密宗為主題,所鍛造的佛像造型複雜,衣飾繁縟,往往能給人以神秘之感。獨特性主要表現在尼泊爾佛像以金銅造像為主。
  • 翡翠戒指看起來都差不多,為什麼價格差那麼遠?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小的翡翠戒指價格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但是我們也會發現,看起來相似的翡翠戒指價格差距也很大,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顏 色色差一分,價差十倍。顏色會直接影響到翡翠戒面的價值,哪怕是同色系的翡翠,色調只差一點點,價格也會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翠綠色的翡翠戒指就比淺綠色的翡翠戒指貴一些。在品質相近的情況下,有色的翡翠戒指價格一般會高於無色的翡翠戒指,顏色鮮豔的翡翠戒指價格又高於顏色寡淡的翡翠戒指。
  • 密宗佛像、藏傳佛像、尼泊爾佛像,哪個價格更高?
    偶然看到有師兄這樣詢問:密宗佛像跟藏傳佛像和尼泊爾佛像,哪個更好?哪個價格更高?對於這三者,確實容易造成混淆,今天我們來詳細聊聊這三者的關係與區別:藏傳佛像的體系較為龐大,造像也比較複雜。藏傳佛像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一下幾點:1.工藝性比較強,藝術性比較弱,時代特徵不明顯。藏傳佛教的匠師們,造像必須嚴格按照《造像量度經》的規格製作佛像。2.與漢地造像相比,漢地佛像斷代的依據是時代特徵,藏傳佛像斷代依據是區域風格。西藏地區的佛像,吸收了不同地區的藝術風格,因而藏傳佛像呈現出複雜紛繁、風格多樣化。
  • 尼泊爾佛像中為什麼釋迦族佛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殊勝的佛像?
    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佛弟子都知道,尼泊爾佛像被認為是世上最好的佛像,而尼泊爾佛像中,又以釋迦族佛為著稱。每一位想要虔誠供奉或收藏者,都想恭請到一尊釋迦族做的尼泊爾佛像,並以此感到無比法喜。那麼,到底為什麼釋迦族人所做的佛像會成為尼泊爾佛像中的標杆: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而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卻是兩者兼有。追其根源,要從琉璃王滅釋迦族說起:在法顯大師和《釋迦譜》的記錄中,都記載了琉璃王誅釋種,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血流成河。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定製的緣起
    一、年輕的迦雅正好踏過「七年之癢」很多朋友都知道,Ruby大學時期就開始接觸尼泊爾佛像了,所以直至今日,很多朋友都驚嘆於年紀輕輕的Ruby居然會從事著如此傳統的佛造像事業。2014年,迦雅在杭州成立工作室▲而國內的絕大部分同行,都不得不親自在尼泊爾採購現貨佛像運回國內,很多同行常常都需要遊走在加德滿都的大街小巷去尋覓佛像。
  • 尼泊爾鎏金佛像、鍍金佛像和貼金佛像哪個更好?
    在尼泊爾佛像中,鎏金工藝被廣泛應用。鎏金是一種古老的工藝裝飾技法,傳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具體操作是將金和水銀混合成金汞劑,均勻的塗在佛像的表面,然後進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會附著在表面且不脫落。
  • 尼泊爾佛像需要具備哪些特點,才可以稱為收藏級佛像?
    隨著收藏熱潮的掀起,尼泊爾佛像也成為有信仰的師兄所收藏的重要藝術品。為了更好的區分,大聖.佛像將尼泊爾佛像按照不同的匠人、工藝以及材質,結合佛像自身的價值將佛像大致分為收藏級佛像和供奉級佛像。收藏級佛像所具有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供奉級佛像則更傾向於家庭供奉。
  • 密宗佛像釋迦牟尼佛像價值多少錢一尊?真實價格有成百上千萬嗎?
    ,眾所周知且被大家普遍認可的,當屬尼泊爾佛像;其次是藏區佛像,西藏的佛像與尼泊爾佛像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除了尼泊爾和藏區的密宗佛像,在內地也有不少製作密宗佛像的廠家,但不同於尼泊爾佛像的純手工製作,內地的密宗佛像基本為機械化批量生產製作,其殊勝程度自然是無法與尼泊爾佛像所比擬。
  • 人手必備vans棋盤格,看起來差不多但價格差很多,區別在哪
    vans棋盤格系列很多,網圖好看,入手時卻犯了難,看上去差不多,但價格相差很多,區別在哪,怎麼選擇?讓魚記告訴你Old Skool系列想要四季可穿,誰入手都絕不會出錯的,一定選old skool系列棋盤格。
  • 上行道帶你鑑賞尼泊爾手工佛像象鼻財神
    這次去往尼泊爾正趕上他們過節。尼泊爾的節日非常之多,每每過節之際人們載歌載舞街上人潮湧動,好不熱鬧。本來我們提前就預訂了幾尊精品的大佛像,結果因為過節也擱淺了。在尼泊爾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做生意的隨心。所以,給錢也不做的尼泊爾匠人真的讓我們非常羨慕。這次帶大家欣賞的是兩尊象鼻財神。象鼻財神這個色情又血腥的故事以前給大家講過。其實在佛教的故事裡不乏這種神話故事。如此接地氣通俗的故事也是一種方便法門,讓人們知道佛教並不是神仙教,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可以用來接人待物的準繩,是修身養性的法寶。
  • 迦雅|尼泊爾佛像的驚豔之作——蓮花生大師
    在整個藏傳佛教造像中,雖然諸佛、菩薩、護法的作品體系尤為繁多,但對蓮花生大士的佛像塑造,藏地及尼泊爾工匠們都傾注了巨大的心力。作為手工佛像最著名的產地尼泊爾,工藝師們也尤為鍾愛塑造蓮花生大師的精美雕像。今年,迦雅的工藝師就完成了幾尊工藝非常不錯的蓮師作品。
  • 上行道帶你欣賞尼泊爾手工佛像擺件大威德金剛護法像
    而他威嚴震懾四方的造型模樣也是相當的考工匠們的技術的,在尼泊爾,一般的工匠是做不好大威德的,一尊好的大威德起碼都是1尺的佛像了,很難在7寸的佛像裡找到精品。為什麼呢?因為他有眾多的頭,有很多手臂,每隻手上還 拿著法器,身上披掛著骨頭等等裝飾,腳下還踩著一眾人、獸,因此要做得精緻,也只有一尺的會稍微好做一點呢。而真正很好的要更大的佛像了。
  • 一生一次尼泊爾,我們在尼泊爾到底可以玩啥
    還在就值得你飛越半個地球來看它——鮑威爾(英國 旅行家)為什麼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尼泊爾 呢,是釋迦摩尼出生地的神秘麼,還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的誘惑,或者是這個國家的人窮卻快樂著?關於杜巴廣場麼如下圖,自從上次地震震垮後,很多房子都在重新修繕中,有 中國 政府幫忙出力(也不知道為什麼節奏很慢,這麼些年過去了還沒修好,這可不是 中國 速度啊)。
  • 尼泊爾為什麼迷人?
    尼泊爾與西藏相鄰。很多人想去尼泊爾,其實是想去西藏的心的衍生品。我要強調:尼泊爾和西藏大不相同。價格比國內更便宜單只說珠峰攀登。中國北坡一側,只有西藏聖山探險一家,去年最低收費33萬元。尼泊爾的南坡一側,去年攀登珠峰的最低收費,折合人民幣約27萬元。
  • 成為尼泊爾釋迦族佛像中的收藏級,要具備哪些特質?
    在迦雅的淘寶店和官網裡,Ruby將佛像大致分為了收藏級和供奉級。簡而言之,收藏級的佛像是具有傳世價值的,極具收藏價值的作品;供奉級的作品則更多的傾向於以家庭供奉為屬性,是極具性價比的經典尼泊爾手工造像。很多師兄問我,你是如何分類收藏級和供奉級佛像?有何標準嗎?
  • 為什麼到尼泊爾旅行,被宰的大都是中國人?原因很現實
    文/不二姑娘大家都知道尼泊爾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其髒、亂、差程度直逼印度,因為不發展重工業,一直靠農耕為生,所以當地人過得都很清苦,在那裡存在著許多貧民窟,人們的生活窘迫到讓人難以想像。在最近幾年,我國也派出了許多得力幹將前去尼泊爾援建,為那裡增加了許多的基礎建設,按理說,尼泊爾人應該非常感謝中國人才對,但是去尼泊爾旅行,大部分被宰的都是中國遊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尼泊爾「鑽石」一克拉才幾百塊,為什麼幾乎沒人願意買?
    開採難度大、表層鑽礦稀少、資本家刻意壟斷、炒作等等因素,都是造成現在鑽石價格如此昂貴的主要原因。同樣一克拉的鑽戒,為什麼價格相差甚大?當年我老婆非要買鑽戒,無奈之下只能去櫃檯看看,同樣一克拉的鑽戒,小几萬的也有,十幾萬的也有,我看的心慌,後來我看了些資料,發現鑽石價格的影響因素主要是4C。
  • 尼泊爾沒啥玩的,為什麼很多人來?導遊:體驗不一樣
    今天講講尼泊爾沒啥玩的,為什麼很多人來?導遊:體驗不一樣!但是,在這些國家中,有一個國家在我國近幾年熱播的幾個電影影視作品中頻繁出現,而對於那裡的風景以及習俗我國網友也表現了一些嚮往,但是很多慕名來到這裡的遊客,卻總是待不了多久就立馬回國,甚至有遊客只待了半天的時間。而原因也是表示並不能接受這裡的環境,這個國家就是尼泊爾,而實際上這個國家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 尼泊爾買金剛高價買了條通貨!金剛菩提在尼泊爾買不到好的?
    大金剛菩提很多都是尼泊爾生產,因此很多人進貨也是到尼泊爾去拿,拿回來自己清理後就加點價格就在國內的文玩市場流通,而最近有人去尼泊爾旅遊的時候用高價買了條金剛,但拿回來才知道是條通貨,尼泊爾不是生產金剛的嗎,為什麼買不到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