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有師兄這樣詢問:密宗佛像跟藏傳佛像和尼泊爾佛像,哪個更好?
哪個價格更高?
對於這三者,確實容易造成混淆,今天我們來詳細聊聊這三者的關係與區別:
藏傳佛像的體系較為龐大,造像也比較複雜。
藏傳佛像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一下幾點:
1.工藝性比較強,藝術性比較弱,時代特徵不明顯。
藏傳佛教的匠師們,造像必須嚴格按照《造像量度經》的規格製作佛像。
2.與漢地造像相比,漢地佛像斷代的依據是時代特徵,藏傳佛像斷代依據是區域風格。
西藏地區的佛像,吸收了不同地區的藝術風格,因而藏傳佛像呈現出複雜紛繁、風格多樣化。
密宗佛像是藏傳佛像的一種,密宗佛像在眾多佛像中佔有較大的比例。
一般以弘揚佛法無邊為其傳神點,正如佛教經典中所說,佛教認為一部分極為猙獰可怖的密宗佛像在好人眼中都是慈悲美好的。
人頭瓔珞和骼骸碗是一種吹醒「人世無常」義理的警句,火焰光環是蓮花光環,而只有在惡人眼中才是極為恐怖可怕的。
密宗佛像在我國古已有之,在唐代開始盛行,之後唐代大亂,佛教遭受破壞,而密宗佛像也保存無幾。
公元7世紀,松贊幹布先後取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密宗佛像又開始在藏區興盛起來,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密宗再次傳入華北各地。
尼泊爾佛像是由尼泊爾工藝師製作的佛像,尼泊爾佛像具有數千年的佛像傳承歷史,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工匠們,仍然忠實地遵循古代流傳下來的方法在製作著各類佛像,他們並不是作偽圖財,而是供給信徒崇拜的偶像。
其工藝特點和造像特徵與藏傳佛像相重合,藏傳佛像中那些傳承幾百年的佛像都有著尼泊爾佛像的工藝特點。
或者說,尼泊爾佛像一直延續著千百年來的工藝製作。
尼泊爾佛像的造像風格以密宗風格為主,形象複雜,裝飾繁縟。
在派系林立的宗教中,以佛教歷史最悠久,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就誕生在尼泊爾西北的藍毗尼,而佛教正式傳播則是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的推行。
尼泊爾佛像主要以銅鎏金佛像為主,尼泊爾的佛像被世人所普遍認可,並擁有一尊尼泊爾佛像感到非常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