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稱永不上市的娃哈哈準備上市了。其銷售收入、利潤指標曾連續13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首位。2013年,娃哈哈營收甚至達到780億元,一度是中國最大,效益最好,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飲料企業。
資本市場曾經有個傳說,永不上市的四大家:華為、順豐、老乾媽、娃哈哈。如今順豐破除傳說,一舉上市。在電商衝擊下,娃哈哈也宣布了上市計劃。看來這資本市場波譎雲詭,無法預測。
建立32年,現金流充足,無融資記錄的娃哈哈為何最終也選擇利用資本手段獲得發展?加妹扒了一扒。
1 娃哈哈掙扎轉型
娃哈哈曾是多少80後,90後心中的兒時記憶。「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詞,曾長期佔據廣告黃金時段,自此娃哈哈傳遍大江南北,一炮而紅。
2010年,娃哈哈甚至達到500億營收,此後三年娃哈哈營業收入一路上漲。意氣風發的宗慶後甚至發出豪言,要達到1000億目標。
然而好景不長,自2013年娃哈哈營收創近800億巔峰後,此後一蹶不振,業績不斷下滑,呈斷崖式下跌,在5年內營收就縮水300億。
即使宗慶後的力挽狂瀾,娃哈哈還是後發無力。
從系列模仿來看,娃哈哈缺乏的最重要的是創新。雖然宗慶後試圖探索一條多元化的道路,進行轉型。但是從其管理及股權架構看,其仍然是一個落後的家族企業架構。
企查查數據顯示宗慶後通過直接和間接娃哈哈62.5%的股權。當創始人持有51%的股份時,擁有超過半數的表決權。可以決定一些重要事情,比如聘請董事、總經理、選舉董事,擁有了企業的相對控制權。
從其股權架構看來,娃哈哈是宗慶後一個人的帝國,娃哈哈帝國的興與衰,始終和掌權人宗慶後綁在一起。正如京東一樣,創始人獨掌大權在早期對企業的發展方向佔據主導,但隨著企業的規模、業務擴大,一個獨攬大權的股權架構,不僅創始人心力交瘁,企業多元化、創新更是受到阻礙。
「古典派」的宗慶後曾多次公開表示:娃哈哈不差錢,堅決不上市。然在電商行業的衝擊下,實體經濟受到震蕩,娃哈哈營收也一路下滑。宗慶後試圖挽救,先後進軍商業地產、白酒行業、童裝,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2 娃哈哈的上市計劃
2017年11月,在娃哈哈慶典上,宗慶後一改「堅決不上市,娃哈哈不差錢。」的論調,稱上市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時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這是娃哈哈在遭遇滑鐵盧後的首次表明上市計劃。
5月27日,宗慶後女兒宗馥莉公開表示,娃哈哈上市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舉動。在過去30年,娃哈哈已經完成了實業積累,不存在資金需求,上市是希望通過資本推動娃哈哈在技術、產品創新、模式的開拓。
與「古典派」宗慶後不同,「海外派」的宗馥莉顯得更加大膽和活潑。宗馥莉表示,上市是為了讓這個老牌企業更加「親民」,且上市在流程和規則上更加明確,利於資本的進入。只有跟資本市場相結合才會走得更遠,我也想看看資本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加妹也非常期待上市能給娃哈哈帶來什麼樣的新氣象!但在上市前,娃哈哈還要解決系列歷史遺留問題:
1、員工持股問題
數據顯示,娃哈哈在2013年實現全員持股,在娃哈哈工作5年以上的員工基本都持股,目前股東人數超過15000個。從娃哈哈的股權架構分析,其員工持股分別為:工會代持,內部職工直接持有,員工持股佔總股本的12%。
在《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數為2-200人。《證券法》規定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二百人即為公開發行證券,公開發行需證監會批准。另外存在工會持股、持股會以及個人代持等現象的公司也無法上市。
也就是說娃哈哈要上市,必須符合股東不超過200人的規定,且不能存在工會代持。
為上市做準備,2018年娃哈哈進行大範圍的股份回購行動。據網上流傳的《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股份回購協議》顯示,娃哈哈回購員工股份全部對價共計3元,其中1元作為股份回購價,2元屬於分紅回報。
不到1個月,持股員工的退出就全部完成。
2、資本進入與控制權
雖說與資本市場對接,藉助資本市場力量,是現代企業成長的必經路徑。但和資本玩,一著不慎,陷入萬丈深淵。前有俏江南,後有雷士照明。像娃哈哈這種「一言堂」的家族企業,創始人一旦失去掌舵權,便淪為資本之殤。
企查查顯示,2007年娃哈哈與法國達能就發生過一起股權糾紛,法國達能欲強行用40億元人民幣低價收購娃哈哈51%的股權,歷時兩年半之久雙方才達成和解。這場股權之爭本質是雙方對企業控制權爭奪之爭。
在企業控制權上栽跟頭後,宗慶後調整了股權架構,通過直接或間接持有娃哈哈62.5%的股權,擁有相對控制權。此後宗慶後在經營管理中,始終緊握控制權,成為娃哈哈的主心骨、頂梁柱。
但這種強權管理在娃哈哈發展到一定階段也暴露出其問題:決策不科學,失去活力、創新。
股權架構設計是一門藝術,不是簡單設計幾條生死線便能粗暴解決治理難題。既想如馬云云遊四海,做「甩手掌柜」,又想掌握企業控制權,加妹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設計:
1. 控制權
AB股
AB股模式,股票分為A、B兩個系列,其中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A系列普通股有1票投票權,而管理層持有的B系列普通股每股則有N票(通常為10票)投票權。投票權與股權分離,即使股權被稀釋,也能牢牢掌握控制權。
有限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組成,管理層為GP,激勵對象為LP。普通合伙人(GP)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並掌握對企業的控制權。有限合伙人(LP)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董事會層面:
由創始人團隊提名、委派優秀管理人員加入董事會,將管理權下方,把權力交到更優秀的管理人手中。
經營管理層面:
當企業存在多位權限相當的聯合創始人時,注意公章、企業營業執照及銀行帳號,預防大權旁落和衝突時盜用公章的情況。
2. 股權激勵
利用股權激勵提拔部分優秀的核心管理人才成為公司的股東,讓他們參與到企業的經營中來。逐步釋放企業股權,培養一批極具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的核心管理人才,讓他們擁有老闆意識,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出力,實現企業老闆的權力下放。
在這個越來越離不開資本的時代,每況愈下的娃哈哈沒有理由拒絕新的可能。正如宗馥莉所期待:我也想看看資本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救贖還是隕落,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