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魚雷之王」,比將軍還要珍貴,對兒子說:我不是你老子

2020-12-13 尖峰新視野

一級軍士長是士官軍銜中的最高級別,數量比將軍還要少,享受師級待遇,是當之無愧的「兵王」,他們是部隊各領域金字塔尖的人才,那麼今天就來介紹一位「魚雷之王」——王昌來。

王昌來,1958年出生,20歲參軍入伍,是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的一級軍士長,他已經在潛艇上工作了近40年的時間,這位超期服役的老兵被人們尊敬地稱為「魚雷之王」。王昌來學歷不高,只有中專文化,但卻研製發明了諸多裝置,比如「雷尾固定器」、「扳機開關指示器」等,另外還編寫了許多書,比如《魚雷保養細則》、《魚雷發射器訓練大綱》、《發射器使用條例》等,這些書已經成為海軍潛艇部隊的培訓教材,王昌來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可謂是功莫大焉,讓人肅然起敬!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王昌來是「魚雷之王」,他有一個兒子名叫王晨,小時候,只要王晨淘氣,暴脾氣的王昌來就是一頓胖揍,王晨邊哭邊說:「你等著,等我長大了以後當軍官,讓你這個兵給我敬禮。」不成想,小孩子的一句氣話日後竟然成了真。

2004年,王晨報考了潛艇學院,王昌來得知後怒氣衝衝,他在潛艇上幹了大半輩子了,明白其中的苦累和危險,不希望兒子像他一樣。然而王晨終究還是考進了潛艇學院,2008年畢業後,王晨被分到了潛艇部隊,並且在當年的專業比武中得了第一名。兒子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王昌來十分高興。

巧的是,2011年,作為年輕幹部,王晨被調到王昌來所在的潛艇支隊當魚水雷部門長,成了王昌來的頂頭上司。在艇上父子相見,王昌來鄭重地向王晨敬了一個禮,王晨十分尷尬,事後跟爸爸說以後別搞得這么正式,而王昌來則不同意:「在艇上我是你部下,不是你老子!」作為一個兵,王昌來嚴守紀律,不因為自己資歷老而居功自傲,不愧為「兵王」。

但老子終究是老子,有一次王晨帶著艇員們做魚雷發射操演,他按照學校裡教的辦法做的十分完美,然而父親卻說這樣太慢。王晨不服氣,要跟父親比一比,「薑還是老的辣」,王昌來快了王晨整整一分鐘,他滔滔不絕地教導兒子:「學校裡是空管操作,但這是實戰,應該先打開魚雷鎖氣閥」。從小到大一直跟父親較勁的王晨此刻終於徹底服了!

最後我們以潛艇兵的戰歌結束這篇文章:「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在浪花裡留下忠誠的航跡,我在深海中點燃壯烈的雷霆」,讓我們向王昌來這樣將一生奉獻給祖國的兵王致敬!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試驗新型魚雷精確打擊 將軍坐鎮靶艇
    「試驗方案安全係數能達到99%,我們有充分的安全技術措施,魚雷是對著潛艇底下攻擊,與艇體有一定距離。」  「有沒有意外和風險?」  「有一定風險,但這個風險要冒。最壞的結果就是偏離目標航線誤撞潛艇,不過魚雷是試驗雷,即使擊中潛艇也能保證官兵生命安全。」  「我同意你打,但你們要籤軍令狀。」
  • 中國海軍用最新魚雷攻擊真潛艇 將軍坐鎮靶艇
    資料圖:中國海軍潛艇在填裝新型重型魚雷南海某海區,海軍某部正在進行一場特殊的試驗,用最新研製的魚雷去攻擊真正的潛艇。此刻,潛艇內氣氛格外緊張,空氣凝固了一般。堅守戰位的官兵心裡直打鼓:這枚魚雷按試驗計劃直奔潛艇下方而來,萬一魚雷偏離目標深度擊中潛艇,會發生什麼真難以預料。這如同一位神槍手讓人舉起環形靶來練實彈射擊,縱使百步穿楊名不虛傳,也會讓人冒出一身冷汗。魚雷水下攻擊的聲音由遠而近,成功了!魚雷從潛艇下方數米安全穿過,與設定的攻擊深度完全一致。
  • 朝鮮國王李氏,老子李耳的後裔,遼東李氏一支,都不是外人
    然而,很少人知道,這位姓李的朝鮮王卻是老子李耳的後裔,遼東李氏的一支。 李成桂 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聃,在周平王時擔任過太史。老子的兒子卻鮮有人知。老子的兒子名叫李宗,魏國將其封在段地,為幹木大夫。
  • 老子到底去了哪裡?有人說秦國,有人說天竺,其實老子回到了故鄉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老子是先秦道家代表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史可考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留下了五千餘言《道德經》闡發自己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源泉。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研究《道德經》,從中汲取智慧。老子這麼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其生平卻極為神秘。
  •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老子在聆聽中還教給我們一個大智慧,當注意聆聽道,不要錯過了那個道。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第41章)這是老子對人們聆聽「道」時的不同反應所做出的概括。老子說,上等的士人聆聽到了道,就勤奮地去實行。
  • 義大利魚雷艇:我才不是弱雞,能輕鬆打沉戰列艦,能翻阿爾卑斯山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的漢尼拔將軍帶著部隊和戰象越過阿爾卑斯山攻入羅馬帝國。過了兩千年後的20世紀中期,義大利海軍的MAS魚雷艇從與漢尼拔將軍行軍相反的路線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黑海和芬蘭作戰。自一戰出現了潛艇之後,海戰變得複雜起來,義大利海軍利用一些小型艇裝備魚雷和水雷應對神出鬼沒的潛艇。
  • 老子和印度大神毗溼奴,都是「來自星星的你」?
    因為他容顏不老,總是保持35歲的模樣,所以他每過十年就得換個地方,每過十年還得換個身份,甚至有時候還要冒充自己的兒子。雖然他的智力也只是普通人的智力,但他擁有者幾近無限的時間,所以他可以不斷地學習,他擁有20多個博士學位,這太令人著迷了。我們坐著狂想的飛船隨著這位約翰先生經歷了一短神奇的旅程,覺得非常有意思。戰勝死亡一直是人類的執著追求,在中國古代,道教信徒們就追求長生。
  • 誰是魚雷之王?《大海戰3》驅逐艦VS潛艇
    遊戲中的驅逐艦和潛艇都是使用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艦艇,究竟誰才是魚雷之王?下面為大家帶來這二虎爭霸的強強較量!添加塗裝的驅逐艦魚雷作為擁有頂級殺傷力的武器,不斷地刷新著《大海戰3》中的傷害最高記錄。正因為魚雷的強大威力,很多玩家愛上了魚雷武器的載具——驅逐艦和潛艇。
  • 滕縣保衛戰王銘章將軍後人白光蓮女士證實王將軍「非自殺」
    川軍的傑出代表,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將軍,為了粉碎日軍迅速打通津埔線、隴海線,繼而沿隴海線向西部縱深侵略的野心,四十一軍將士在王銘章將軍指揮下死守滕縣城,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中國新的長城。滕縣保衛戰,極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決心,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和信心,使全國人民看到了抗戰勝利的曙光,因此說,滕縣保衛戰是抗戰史中的經典一例。
  • 村言說《老子》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段原文,不是太難,陳村的白話文轉換,也應該少有異議。在他的短小故事裡,這段話被輕鬆翻譯成:「真實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良善之輩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有智慧的人不做出淵博的樣子,做出淵博樣子的人沒有智慧」,「聖人不積累什麼,他越是盡力幫助他人,自己就越富足。越是盡力給予他人,自己就越多」。
  • 農村俗語:「老子有錢兒子花,兒子偷爹不算賊」,寓意深刻很扎心
    所以在農村就最怕養都有敗家子,沒有出息的孩子,那麼在農村有這樣的俗語形容孩子沒有出息的,或者說孩子沒有能力的,這句話就是「老子有錢兒子花,兒子偷爹不算賊」,其實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真的為這樣的人感覺,如果是這樣的人還好意思生活在世上嗎?為何還要這人人呢。因為在農村有這樣的孩子,不僅僅自己的父母沒有臉面對這樣的周圍鄰居,面對父老鄉親。
  • 道家的三代人物:老子、兒子(倪子)、孫子
    幾千年來,大家都在研究老子,而有研究著作流傳下來的,古今名家的著作,有數十家之多,如果搜羅廣泛一點,也許可達到百家以上;其文字也達到了數百萬字,好像一直研究不完,解釋不盡;而各人的說法,又各不相同,似乎有了「各家老子」或「老學的各家」。例如:某某研究老子的著作,便成了「某老子」;某某解釋老子的著作,又成為「某家老子」;某某詮釋了一番,又成為「老子某詮」。
  • 為什麼說老子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為什麼說老子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老子,姓李,名耳,又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渦陽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
  • 這次來聊聊老子的「不爭」之道
    很多人把老子的「無為」當成了「不為」,所以產生了很多誤解,「不為」怎麼能夠「無為而治」?難道還真有「鬼使神差」替你完成了嗎?《我們來看看網絡上的一個解讀「這句話就很容易理解了,不介入任何爭端,也就是夫唯不爭,就不會有成功或失敗之說,也就是天下莫能與之爭,圍棋高手能贏得過不會下棋之人嗎?」《道德經》第八章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翻譯過來,就是只有不與人爭執,才沒有過錯、不會被人指責。
  • 漠南之戰上:衛青大破匈奴右賢王官拜大將軍3個兒子被封侯
    戰爭的起因:公元前127年西漢在河南之戰中,收復了河南全部土地。此戰後匈奴當然不甘心失敗,便先後襲掠代郡(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代王城)、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城南)、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市南魚河堡)等地。
  • 開國中將的兒子被打死,將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開國中將的兒子被打死,將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大家都知道,主席的兒子在朝鮮犧牲後,主席批示道:「把岸英的遺骨和成千上萬的志願軍烈士一樣,掩埋在朝鮮的土地上,不要為他舉行特殊的葬禮。」 因此,直到現在,岸英的遺骨仍然埋葬在朝鮮的志願軍烈士陵園。
  • 1002枚魚雷見證「撈雷王」傳奇
    上圖:南運841船。 服役20餘年撈雷1002枚,南運841船堪稱「撈雷王」。這1002枚魚雷,是1002次驚心動魄的實彈對抗縮影,也是1002個步履堅定的實戰化訓練印記。 翻開南運841船的航海日誌和出海登記本,歷年出海時間、航程、撈雷數量一目了然。筆者發現,該船撈雷數量在逐年遞增,特別是近幾年,年撈雷數量是往年的3倍。
  • 老子修煉得道之處,伏牛山的壯麗及仙霞之氣!你來了嗎?老子等你
    在中國大大小小爬過無數的山,去河南五次也跑了很多景點,老君山雖然沒有什麼美食讓我留下印象,但這三座蓋在山巔上的金殿,可真讓我嘆為觀止,說它是目前為止在河南我最喜歡的景點,應該也不為過。你說,河南旅遊,怎可以沒有老君山?至於老君山自然是指「太上老君」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老子」。老子生於西元前571年,卒於西元前471年),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尊稱為「老子」,生於東周的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省鹿邑縣)。
  • 老子的飲食之道
    老子,又稱老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存世。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道教出現後,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
  • 劉先銀經典點說:鄧偉龍的老子「不尚賢」辨
    他也經常稱頌臧文仲、柳下惠、銅鞮伯華、介山子然,孔子出生的時間比他們都晚,不是同一時代的人。老子,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只寫出道德經裡的一段話,大家自己去理解: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