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黃啦~看看長安田間收麥子的場景吧!

2020-12-24 長安宣傳

六月廣袤的大地上湧動著金色的麥浪

長安區小麥也陸續成熟

各街道也已開鐮收割

放眼東部塬區

隨處可見一望無際的麥田

顆顆飽滿泛黃

沉沉的麥穗隨風搖曳

鳴犢街道

塔段曉村

長安區鳴犢街道塔段曉村的麥田裡

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機器

在麥田裡往來穿梭

標誌著小麥開鐮收割的衝鋒號正式吹響

全面實施秸稈禁燒和安全事故防範工作

開展防火巡查和宣傳

魏寨街道

彭村

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麥海」裡逐浪前行

運送小麥的三輪車

來回穿梭在田間地頭與村莊農家之間

從已收情況可以看出來

魏寨街道小麥畝產量800斤左右

略高於往年同期水平

預計6月10號前將全部完成小麥收割

王曲街道

中江兆村

小麥連片成熟

在陽光的映襯下泛著金黃的光芒

隨著微風掀起層層金波

金色的麥浪與藍天、白雲和秦嶺

組成一幅壯美的豐收圖景

在長安區王曲街道中江兆村

一望無際的麥田裡瀰漫著陣陣清香

聯合收割機在麥浪中穿梭往返

杜曲街道

新樊村

杜曲街道新樊村麥地有400多畝

割麥、脫粒、歸倉

全由現代化農業機械一手包攬

小麥畝產量在1000斤左右,今年長安區糧食種植面積39.3萬畝,總產量12萬噸,今年也是長安區小麥的增產年份,全區平均畝預產342.8公斤,較去年增產率為4.97%。

杜曲街道新樊村村委會工作人員

我們塬上的地種麥比較好,土壤厚,麥子生長時間長,所以磨出來的面比較勁道,營養也比較高。

再過幾天就是「芒種」節氣

意思是

"有芒的麥子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種"

眼下正是長安區麥子收割季節

而王莽街道的水稻種植也正當時

王莽街道

劉秀村水稻種植

稻農們彎著腰、踩著水,動作嫻熟地將秧苗栽進水田,翻耕、施肥、移秧、插秧,水田裡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劉秀村共種植水稻約500畝,其中,80%為桂花球米,20%為黑米等其他種類的水稻。

據了解,今年王莽街道水田面積又擴大了許多。其中劉秀村共種植約500畝、清水頭村約200畝、稻地江村約200畝、西王莽約100畝,累計種植共千餘畝水稻。

「三夏」期間

長安君

在此呼籲廣大農民朋友

千萬別在公路上曬麥

不要焚燒秸稈

好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呵護

從自身做起

共同愛護我們共有的環境

圖文來源:綜合整理

編審:長安君

相關焦點

  • 張亞莉‖麥子的方陣
    麥子黃了麥子黃了!杏子也熟了!用母親的話就是周內急急忙忙上班,周末急匆匆回家。連著在外上班兩載有餘說是習慣也習慣了,可是來來回迴路上的「風景」都沒引起過我的的注意,一般情況下都是上車睡覺,是無心亦或是無意吧。可是上周末回家時不一樣了,我們的車子從縣城駛出後,不多一會兒,我就被吸引了,夏日的六七點天空被暈染的五彩斑斕,道路兩邊的田地裡遠遠地、出現了黃燦燦的麥田,我心裡突然有了期待,「麥子黃了啊!
  • 麥子什麼時候成熟?南北方麥子什麼季節收割?
    說到麥子成熟,這對於三農苑說來講再熟悉不過了,最起碼在北方來講是比較了解的,說到收麥子相比對於80和90後的朋友們仍記憶猶新,兒時麥子成熟的時候也是學校快要放假的時候,農村長大的孩子假期只要是上學的基本都會幫助家裡幹農活,收麥子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麥子什麼時候成熟呢?南北方麥子收割季節一樣嗎?
  • 又是一季麥子熟,這樣的場景再也看不見了
    >簡單而又深遠……01麥子黃了夏天說來就來了,很是直白,一點也不講究。田地裡綠油油的麥子悄悄變了顏色,先是厚綠夾著淡黃,再由淡黃直接成了金黃色。聽著「包穀,包穀,收麥種穀」的鳥兒聲,就知道布穀鳥躲在山窩上催促著農人該收割麥子了。哦!故鄉的麥子又成熟了。是的,麥子成熟了。輕淺的,骨子裡卻是熱情奔放的。
  • 精品微小說:麥子熟了
    麥子熟了孫海英眼看就到五月底了,又到收麥子的季節。金伯從儲藏室的隔板上取出一個紙袋子,噗——噗——吹去袋子外面的塵土,又找來塊抹布用力擦了擦,輕輕打開層層包裹的紙袋,慢慢抽出一把鐮刀。金師傅仔細端詳了一番,滑溜溜的手柄,那是他多年勞作的見證。
  • 朱軍:麥子熟了
    #緒剛說事#【朱軍:麥子熟了】 晨曦中 一片麥浪 像大海的波濤 翻卷著 撲向遠方 泛起滿眼金黃
  • 70後80後:又到了收麥子的季節,可以喝小香檳吃涼菜了
    五月末,地裡的麥子都開始慢慢褪去最後的綠色,變的金黃,麥穗結滿果實,在微風中颯爽。早麥更是已經收過,開始了它變成麵粉的第二道工序——晾曬。對於過去的一代人,特別是70後80後這一代對小時候收麥子的農忙時節應該是非常懷念的。
  • 八十年代出生的農民,你是否記得麥子黃時冰棒的味道?
    那時的天比較熱,農村機械化程度很低,基本都是人力完成,早晨布穀鳥『割麥點豆』的聲音中,大人就開始揮舞鐮刀,在田間開始割麥子啦!我負責從家裡把半涼的開水送到地裡,然後與大人們一起割麥子,麥田熱浪滾滾,轉眼功夫就會熱透衣衫,到了中午時分,太陽愈加強烈,我們才會躲到田邊柳樹陰影下乘涼,這時賣冰棒的小販就會大聲朝有樹的地方吆喝。
  • 雄安記憶:打麥機打麥子
    千百年以來,農村打麥子都是軋場。先是把揮舞鐮刀收割的麥子捆成捆運到大場,再用鍘刀鍘掉麥根攤在場上晾曬,曬乾後套著牲口拉著碌碡反覆碾壓,麥粒就脫落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們村開始有了打麥機,打麥機使用方便,麥子曬不幹也沒有多大關係。但打麥機有危險,操作不當會掩住袖子,把手卷進去造成傷害。
  • 農村舊事二割麥子
    時間倒退二十年麥收日子我是記憶永遠不忘記,二十年前農村麥收完全人工割麥子,割麥真是為氣活,不會用鐮刀的人經常割到手。二十年前我也十幾歲了,但是那是我己經會割麥子了。農村有句俗語「麥熟幾天",麥子成熟就集中在那幾天。所以那幾天對農民來說即是收穫的季節,又是十分勞累那幾天。早晨三點多爸媽就起來了,媽媽作飯,爸爸用磨石磨鐮刀,古人一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功,這一句話說的真對。
  • 上官雲飛-杏黃色,麥子成熟
    否則,在運輸麥子時,麥粒會悄悄地從袋子裡漏出,一袋麥子就會被帶回家,變成一個小半袋。當然,如果家裡的工具還能用的話,她會一個一個地清理,把刀一個一個地磨碎,刷掉木叉上的灰塵木銑並擦拭乾淨,這些夏收工具是準備好。每天早飯後,媽媽都會帶我去自己的麥田去看看。黃鸝早已從南方來,杜鵑鳥正在樹枝上自由歌唱,「算黃算割,算黃算割」。
  • 金色年華麥子熟了
    麥田的上空,飛旋著幾隻布穀鳥,它們一聲聲的叫著:麥子熟了,麥子熟了。是啊,麥子熟了!一個火紅火紅的五月開始了!不管是清晨沐浴著出升的朝陽還是傍晚身披著夕陽的霞光,一個人置身在這一片片的麥浪綠海裡,行走在田間地頭,腦海裡總是在追憶,在追溯。
  • 俗語「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九成收」啥意思?麥子啥時候收割好?
    俗語「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九成收」啥意思?麥子啥時候收割好?文/農夫也瘋狂眼看著芒種節氣就要到了,而走在麥地裡,也能看到風吹麥浪的景象了。對於農民來說,修整了一段時間,又要開始為麥收做準備了。那麥子在什麼時候收割好呢?其實這個真的沒有標準的答案,因為各地的麥子播種時間不同,麥子的品種也不一樣,所以收割的時間也不一樣的。就算是同一個地區,不同地塊的麥子收割時間也有早有晚。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從時間來判斷麥子是否適合收割了,而應從期成熟的特徵來看。俗語「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九成收」啥意思?麥子啥時候收割好?(1)麥子在什麼時候收割好?
  • 李子柒用麥子把吃食和物件做了個遍!完美詮釋「小麥的一生」
    李子柒把視頻名稱寫為「一株小麥,變化出紮根在每個人記憶裡的味道」,點了進去,從收麥子、打麥子到做草帽、麥芽糖、麥芽麻糖、手擀麵、炸麻花,漸漸的眼眶泛了淚。這勾起了太多我小時候的記憶,眼眶泛淚是因為如今物是人非,以前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 麥子黃時,杏也熟了
    河南封丘訊(封丘網事作者:張曉峰)麥子黃時,杏也熟了。在北方,杏應該是熟得最早的水果吧。李子也是這時候熟,但無論熟得再透,總是脫不了酸味兒,所以把李子算作水果多少有點勉強,它也登不得大雅之堂,上不得席面。再稍晚些,桃子也熟了。
  • 割麥子,揀麥穗,揀了麥穗換冰棍,又是收麥的季節,懷念那從前
    01和家鄉的姐姐打電話,姐姐說,這兩天就要收麥了。我眼前泛起滿坡滿野的麥浪,金黃的,散發著獨特的成熟的氣息。整個收麥子的季節,空氣都會瀰漫著那種氣息。每年的收麥季節,我沉浸在那種氣息裡,有點焦躁,有點歡喜。
  • 民間故事:稻穀和麥子
    它想了半天,終於想出個好辦法,它跑到糧倉裡就地打了一滾,身上粘滿了稻穀、麥子,拔腿就往人間跑。跑啊,跑啊,跑到黃河邊,河上沒船沒橋,天狗只好遊水過去。哪知道天狗一下水,悲劇了,粘在身上的稻穀和麥子全都給水衝掉了,還好,狗尾巴是翹起來的,沒下水,尾巴尖尖上粘了一點點,所以後來,稻穀和麥的穗子長的就像狗尾巴。
  • 二十年前如何收麥子?小夥復古原貌手割二分地,一晌就大喊受不了
    還好現在已經進入了機械化時代,還有人記得二十年前是如何割麥子的嗎?那時,每當割麥的季節,早晨5點左右就要起床,全家人齊上陣,如臨大敵。孩子燒火,媽媽做飯,爸爸磨鐮。如果遇到講究的人家,還要燒一大鍋開水帶田裡去喝。不過多數人家是孩子送水,水是從壓水井裡直接抽上來的生水、冷水。
  • 豐收時節:你知道麥子有多少種味道
    芒種到了,麥子就要熟了。布穀鳥來了,銜著六月的季風,熟透的芒種,是屬於六月成熟的季節,是屬於小麥收穫的時令。站在蕩漾著層層金色波浪的麥田裡,置身其中才能理解土地裡埋藏的希望和麥浪裡蕩漾著的喜悅,才能聞到麥子散發出的成熟的味道。極目遠眺,一塊塊麥田密如絨氈,棋盤般整齊,像是心靈手巧的裁縫修剪過一樣。微風吹過,麥葉沙沙作響,麥浪起起伏伏,綢緞般綿延向遠方。身前身後,一株株金黃的麥稈,葉片修長挺拔;一粒粒鼓脹飽滿的麥粒,密密匝匝,結成小穗。
  • 農民在城市道路晾曬麥子 四車道變單行
    前幾日陝西全省大面積降雨,很多麥子收成遭重創,很多農戶收麥子扎堆,無處晾曬。在陝西銅川的城市道路上,很多農戶在路上曬麥子,導致機動車道變窄,最窄的地方變成單行道,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車輛行駛在這樣的道路上,容易打滑,存在剎車距離變長等危險。
  • 麥收——有關麥子的文化
    麥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了重要位置,我們離不開麥子的衍生物——麵粉。而製作成各種美味的麥子什麼時候進入的中國呢?又經歷了那些階段?今天就讓我們就來說說「麥」。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麥子-圖歷史上,小麥的栽培主要分布於黃淮流域,其中又以漢代由於麵食的發明,麥作發展最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