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區仿山鎮張秀雨村: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2020-12-21 澎湃新聞

定陶區仿山鎮張秀雨村: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2020-05-22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在定陶區仿山鎮張秀雨村,「紅色街長」劉洪平正在挨家挨戶地查看村民房前屋後的衛生情況,看到有村民正在清掃雜物,劉洪平主動上前幫著一塊清理。

「我們設立『紅色街長』,在環境整治活動中起到帶頭示範作用,發現村內哪個地方有衛生清理不到位的,我們就落實到『紅色街長』,由他們督導、帶領所屬的群眾每天自發參與到衛生清理中,使我們村始終保持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張秀雨村黨支部書記徐中平說道。

張秀雨村的五個「紅色街長」分別負責五條南北街道,街長們除了積極帶頭參與環境整治外,街道之間每周還要進行一次評比,大家對照先進街道,找出差距和不足,整改到位。

「我們的評比標準是門前綠化帶無雜草,門口無雜物堆放,地面保持整潔,通過評比,村民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熱情也提高了。」劉洪平介紹道。

有了「紅色街長」的帶動和督促,村民建設美麗鄉村的意識逐步增強,自覺愛護環境的好習慣逐步養成。「群眾現在也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當中來,不光自覺地打掃好自己家門口的衛生,看到有鄰居外出打工,房前屋後沒人打掃,都去幫忙。」徐中平說道。

村內環境好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我們新農村有這麼好的房子,整體環境也要跟得上,在乾淨整潔的環境裡,心情也變好了。」村民劉欽笑著說。

5月19日,在馬集鎮王梁村、牛楊村、李堂村等村內的各個胡同,只見男女老少齊上陣,整理路基,平路、拉磚、鋪磚,大家幹得熱火朝天,過去泥濘不平的小胡同,已被乾淨平整的紅磚路所取代,而這一切都得益於農村道路硬化「戶戶通」惠民工程。

「現在我們建這個戶戶通,每平方米大概要34塊磚,每平方米成本7塊錢,由政府提供資金,村裡面組織各戶的老百姓,自行攤鋪自行整平,做到陰雨天不踩泥,有個好的出行環境。老百姓對這個事也很高興,也很響應。」馬集鎮北管區書記李建立介紹道。

今年70多歲的村民李翠萍,常年患有風溼病,腿腳走路不方便,每次走過家門口的這條胡同都戰戰兢兢。聽說要通硬化路了,李大娘也高興地參與進來幫忙修路。

「大街上也修上水泥路了,胡同裡也鋪上磚了,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出門就踩泥,現在很方便。」李大娘笑呵呵地說。

「老百姓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上陣了,有的老黨員80多歲了,幹了好幾天了,把家裡多餘的磚都拿出來了,俺村裡總共48條胡同,估計四五天就修完了。」馬集鎮王梁村黨支部書記王洪軍說道。道路硬化後,村民打掃起來既方便又衛生,胡同美,街道靚,一幅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映入眼帘。

定陶區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為導向,圍繞農村垃圾治理、基礎設施配套、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持續改善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擦亮了鄉村振興的美麗底色。

(菏澤報業全媒體通訊員

 韓秀娟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田:「綠色」人居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湖南日報訊(通訊員 蔣軍君 肖亞湘)新田縣陶嶺鎮周家村以「人人參與家家受益」為目標,通過空心村改造、環境衛生整治、鄉村公園建設,激活鄉土文化元素,全力打造整潔衛生、規範有序、生態文明優美的人居環境,實現了水清、家美、人樂,擦亮了鄉村振興底色。
  • 「竹鄉」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初冬時節,走進著名的竹鄉廣德市,山上滿眼青翠,遠處的竹林隨風搖曳,一條條整潔的村道旁,不時可見粉牆黛瓦的農家小舍,美麗的竹鄉風景如畫。近年來,廣德市發揮竹鄉的生態優勢,以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村推進示範村建設等為抓手,全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如今,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竹鄉繪出美麗鄉村新底色。
  • 建設鄉村良好生態文明 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家園就是最美家園。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體的生態文明。推進鄉村環境治理,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綠色動能,需要把鄉村環境治理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格局中,努力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貫通起來。
  • 白山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原標題: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漫步渾江,俯仰皆成美景。路過的小村都各有情懷,「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百花開放、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渾然天成,江流不息。這是渾江區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豐碩成果。   而在鄉村振興的航線上,美麗鄉村正破浪前行。   推進融合,開展特色園區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關鍵要有支撐。   加快推進特色園區建設。
  • 廣德市盧村鄉:擦亮「美麗鄉村」新底色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廣德市盧村鄉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全員參與,掀起了一陣人居環境整治風,共同營造乾淨、整潔、健康的環境。  「河道變寬了,樹枝、垃圾都清理了,河水也更清了,自己的家園變美了,我們是真高興啊!」該鄉丁衝村村民周其月介紹起村裡的變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 廣德盧村鄉:擦亮「美麗鄉村」新底色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廣德市盧村鄉掀起了一陣人居環境整治風,由鄉政府宣傳主導,並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全員參與,共同營造乾淨、整潔、健康的環境。「河道變寬了,樹枝、垃圾都清理了,河水也更清了,自己的家園變美了,我們是真高興啊!」該鄉丁衝村北流村民組村民周其月按捺不住臉上的激動,笑著告訴記者。
  • 德清下渚湖沿河村擦亮生態底色奔小康
    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五水共治等一系列工程的不斷推進,德清縣下渚湖街道沿河村升級為省3A景區村莊,再加上毗鄰下渚湖景區的優越地理位置,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慕名而來,這也讓當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底氣十足。
  • 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
    今年以來,青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緊緊圍繞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生活,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建設「五強四宜」美麗青州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 擦亮鄉村振興美麗底色
    近年來,新晃侗族自治縣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農村生活垃圾整治作統攬,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的盆景式治理,政府、集體、村民同頻共振,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眼下,一幅幅水清、村淨、景美、民富的鄉村新圖景正在新晃大地上徐徐展開……非正規垃圾點盆景式治理讓「舊」貌換新顏近日,記者來到新晃扶羅鎮克寨村,在村道的一旁,一塊嚴禁傾倒垃圾的警示牌赫然醒目,警示牌豎立的地方曾是扶羅全鎮的垃圾堆放點,如今已是芳草萋萋
  • 壽光市營裡鎮:再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熱潮,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壽光市營裡鎮:再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熱潮,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2020-10-28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太倉: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擦亮現代田園城底色
    為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今年以來,蘇州太倉加強美麗鄉村、美麗菜園建設,留住原汁原味的鄉愁,也擦亮現代田園城的底色
  • 擦亮文化底色 鄉村旅遊火起來——臨夏市第三屆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
    擦亮文化底色 鄉村旅遊火起來——臨夏市第三屆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側記 2020-12-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餘杭:抓小抓實抓長效 鸕鳥鎮擦亮美麗經濟高質量發展底色
    餘杭:抓小抓實抓長效 鸕鳥鎮擦亮美麗經濟高質量發展底色同時配合做好美麗庭院示範帶,在垃圾分類配置上也進行了再提升。這些,均是鸕鳥鎮為了對標省市「重要窗口」建設,加快推進「一村一品」,以點帶面逐步形成具有鸕鳥特色的全域花園景區而採取的紮實舉措之一。2020年,鸕鳥鎮太平山村將創建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仙佰坑村等將創建杭州市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
  • 嘉興王店鎮以美麗城鎮擦亮工業底色
    「入選美麗城鎮創建名單,對王店鎮產業的『質和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今年的主要任務還是做好產業提升,對照美麗城鎮的工業特色性指標,把整個工業發展水平往上提一個臺階。」吳超說。「依託嘉興大物流平臺發展,著力打造長三角物流樞紐,借美麗城鎮打造工業特色樣板鎮的機遇,為時尚紡織、智能裝飾、新材智造三大重點工業產業賦能,增強王店鎮的發展引擎。」吳超說。
  • 擦亮生態底色打造全域美麗鄉村花園
    如今不只鄉村,城市風景中的綠色也越發亮眼。原本裸露的路面披上了新裝,新增的綠植煥發出生機,公園裡,不同品種的鮮花競相開放。 秦超 攝近年來,沁縣以豐沛優質的水資源為基礎,在連續舉辦十一屆北方水城·美麗沁州端午民俗文化節暨山西省龍舟公開賽的基礎上,推出茶馬古驛、漳河源頭、文化觀禮、紅色教育、廉政文化、秀美山水等十大精品鄉村,串點成線,形成一條「十村一線」精品線路,輻射帶動打造了一批具有親水旅遊、休閒居住、養生度假、健康養老等多功能的生態水鄉。
  • 守護碧水藍天 擦亮生態底色
    守護碧水藍天,是金霞擦亮生態環境治理的底色。紅網時刻長沙12月9日訊(記者 餘惠芳 通訊員 申雲峰)從湘江風光帶一路向北,天藍水碧、青山蔥鬱,風光如畫。一直以來,守護碧水藍天,是金霞擦亮生態環境治理的底色。
  • 擦亮生態底色,賦能鄉村振興!佳陽畲鄉這樣下功夫
    煙雨中的佳陽天湖山有機茶葉基地「漲」聲中有堅守,守住的是一方生態;取捨間開新局,開啟的是多彩鄉村振興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近年來,該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持之以恆推進「天更藍、山更綠、海更清」生態文明家園建設,讓綠水青山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最亮的底色。
  • 臨滄市鳳慶縣擦亮美麗鄉村名片
    原標題:鳳慶縣擦亮美麗鄉村名片 臨滄市鳳慶縣統籌謀劃,多措並舉,高位推進人居環境提升,著力打造集「生態美、發展美、風氣美」為一體的美麗鳳慶。2018年被列為「雲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全縣被命名省級美麗鄉村3個,市級美麗鄉村1個。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擦亮鄉村之綠 促「局部美麗」向「全域...
    環境是民生,青山是美麗,藍天是幸福。12月22日,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在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上表示,甘肅將擦亮鄉村之綠,促進「局部美麗」向「全域美麗」拓展升華。航拍成縣美麗鄉村。張平良攝相聚在「康養之城、詩畫鄉村」的魅力康縣。當日,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圍繞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共話美麗合作、共創美麗事業等主體,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智慧和方案。共商「一帶一路」美麗鄉村發展「路線圖」,共繪「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建設「工筆畫」。
  • 繪就中原鄉村美麗底色
    總書記心系「三農」和鄉村振興工作,對我省堅持綠色發展、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寄予厚望,激勵鼓舞著億萬中原兒女。如果說鄉村振興是一場「大會戰」,那麼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就是第一場「攻堅戰」。只爭朝夕,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