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童話創作者,最會教育孩子莫過於葉聖陶先生了

2020-12-13 郭大俠說歷史

我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看童話故事,但是大部分的故事都來自於歐洲,像是丹麥童話或者格林童話,因為在中國的古代小孩子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學習四書五經,大學小學,從來不看什麼童話故事,那麼你知道我們中國的第一篇童話故事是誰率先創作出來的嗎,他就是清末和民國的學者,葉聖陶,他創作的第一篇《稻草人》在童話裡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1894年的時候,他出生在蘇州,但是他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 先是在小學裡當教師被人排擠出去,他就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旅程。後來的他做了商務印書局的人,和周作人等人合辦過文學社才好了一些,也寫成了這第一篇童話。葉聖陶這個人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好,講究仁義道德,沒有民國時期文人的那種叛逆性,也是因為如此他的童話故事非常的清婉。

當然了,這也和他從小的教育有關係,小時候家庭並不富裕,父親的工作是替地主收租子的,但是好歹是可以溫飽的,家人都很疼愛他,管教的也特別嚴格,尤其是在讀書方面,六歲的時候就把他送進了私塾,他也給自己立下了規矩,不把書本背完就不許吃飯,而他也確實如此勤奮,幾乎沒有不能吃飯的時候。他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不少字,在八歲的時候就可以提筆寫文章了,父母還希望他能夠考上秀才,為了讓他的知識更豐富,到處搜尋書籍給他看,他也不負眾望,獲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考秀才,因為時代變化了,從科舉制度變成了現代的教育,他考上了當地的一所中學,那所學校裡都是日本留學回來的高材生,講解的也不是他以前所學的詩書禮儀了,包含了各個層面的人文地理知識,讓葉聖陶學到了更多,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葉聖陶的教育觀很先進,甚至比現代的很多父母都要先進,因為自己小時候的教育觀點,他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的開放。他有一個孩子據說小時候非常笨,居然可以連續四次掛科,母親愁的不得了以為孩子的智商有問題,但是葉聖陶卻發現孩子的表達能力很強,頓悟的能力也很強,就是不喜歡背誦的死板教育,於是他想著給孩子換了一個學校,在這個學校裡是比較輕鬆的,不僅不用死記硬背知識,還可以有很多課外時間學習其他知識,於是他的笨小孩開始蛻變成了小天才,後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用自己孩子的經歷告訴我們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是有待開墾的土地。

不過對他來說最可惜的一件事就是沒上大學,在上完中學以後家裡就越來越貧窮,於是他放棄考大學去做了一個教書先生,那時候的他僅僅只有十七歲,他教的學生都是十二三歲的,因此在這中間顯得很弱小。不過葉聖陶那股子勤奮的勁頭從來沒有丟失,他借了朋友的講義開始艱苦的自學道路,就算沒有上大學也要把知識都掌握在手裡,還要堅持自己的創作。那麼如此努力的他為什麼會被排擠呢,原來那時候還是在舊社會,而他的思想卻很新穎,容易和學生們打成一片,並且創作的童話小說很受歡迎,受到了其他老師的妒忌,他們也無法容下這麼有創新能力的老師,所以被排擠走了。

幸虧後來的社會越來越需要他這樣的創新人才,後來的葉聖陶老先生才有了棲身的地方。他在教育業上也奉獻了很多,即便是到了老年和自己子女一起學習討論都是很溫馨的事情,他的子女之一,葉至善在後來寫回憶父親的文章時候,提起了家裡的每日必做事,每次吃完晚飯,就把碗筷收起來,然後打開植物油燈,挨個批改孩子們的作文,孩子們呢則是坐在他周圍有說有笑的聽他來修改,而且他還不止一次修改方式,而是各種各樣,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後代都是有名氣的人才了。就算是細節的地方他也不放過,還記得夾尾巴這個詞語的意思嗎,大概就出自葉聖陶先生,因為兒子出門的時候不喜歡關門,他就在後面提醒,為什麼不關門,是怕夾到尾巴嗎?下一次他就直接喊道:尾巴,尾巴!讓兒子再也不敢忘記。

總結的來說,最會教育孩子的恐怕就是葉聖陶先生了,但是教育這種東西都是世代相傳的,如果沒有葉聖陶先生父親小時候的孜孜不倦,他又怎麼能領悟到這麼多呢,因材施教,小心謹慎,仔細認真,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點。

相關焦點

  • 30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的作者葉聖陶逝世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1988年2月16日】30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的作者葉聖陶逝世葉聖陶【稻草人的童話故事】1923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從事編輯出版工作。同年,發表中國的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該故事曾入選教材,影響很廣。後來又寫了另一部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1929年,發表了長篇小說《倪煥之》。
  • 教育家葉聖陶去世31周年:將教師比作園丁、孩子比作種子第一人
    葉聖陶不僅在意自己的名字,為子女起名也十分用心,葉聖陶為子女起名為至善、至美、至誠,對孩子們寄予 「真、善、美」的人生追求。置身苦難而心懷美善的「稻草人」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期出現了中國未曾有過的一種文學樣式:童話。當時,周作人將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譯為白話文發表在《新青年》上,開啟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童話時代」。
  • 葉聖陶先生二三事
    我第一次見到葉聖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編課本,他領導編課本。這之前,我當然知道他,那是上學時期,大量讀新文學作品的時候。相識之後,交往漸多,感到過去的印象失之太淺,至少是沒有觸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傳》說不朽有三種,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輩說,葉聖陶先生總當排在最前列。葉聖陶先生是單一的儒,思想是這樣,行為也是這樣。
  • 一百年前從事小學教育的葉聖陶
    慶幸這些日記在戰火中倖免於難,正是它們,完整地還原了100年前初為人師時的葉聖陶每天點滴的經歷和感悟:他經歷了種種境遇,他有過許多困惑,他面臨過失意和無奈,他做了許多努力和嘗試,他也嘗到過成功的喜悅……  每次讀爺爺的故事,我都會因為他的難過而難過,因為他的快樂而快樂。那時的孩子,那時的教育,那時的人和事,我們將其一一整理並講述出來,相信今天的你,會有和我們一樣的感動。
  • 第四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在蘇州甪直頒獎
    2018年10月28日,在紀念葉聖陶先生誕辰124周年之際,第四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在蘇州吳中區甪直鎮揭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會長吳思敬、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張鵬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秘書長王世龍、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人民政府鎮長陳菊林、蘇州市教科院中學語文教研員錢建江、葉聖陶先生孫女葉小沫、孫子葉永和等領導專家、獲獎教師作家、各地學校代表200餘人出席了頒獎典禮。
  • 《中國童話》:連環畫風格,喚起80後小時候的回憶
    孩子們都喜歡讀童話,因為童話故事最接近孩子們的心理,而且能給孩子們非常大的想像空間,可以培養孩子的幻想能力,陶冶情操。然而我們耳熟能詳的大部分都是西方童話,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等,而咱們中國的童話反而了解得不太多。
  • 讀葉聖陶的《小小的船》,感受兒童詩歌的4大藝術特徵
    小小的船葉聖陶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於1955年寫的一首兒童詩歌。讀這首兒歌,孩子會展開想像的翅膀,隨著詩歌去太空遨遊。一首詩展現一幅夜空的美好畫卷,開啟孩子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之情,真正令人愛不釋手。
  • 劉慶隆:葉聖陶先生和《新華字典》
    教育家、出版家葉聖陶先生在開明書店任總編輯時,就想編一本適合一般文化程度的讀者便用的新穎的字典。 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成立後,葉先生出任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在編審局設立了一個編纂辭書的小直屬機構——新華辭書社,邀魏建功先生主持字典的編寫工作。 1950年8月1日,字典編寫前期工作正式開始,當時只有三個人,很快陸續增加到十四個人。前期工作主要是收集資料,為編寫工作做準備。
  •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這句評價對應敘述的小事是:葉聖陶對來訪的客人一定要遠送,再三道謝,目送離開;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對來探望的客人也還舉手打拱,連聲稱謝。20世紀70年代作者曾去看望葉聖陶不遇,之後葉聖陶十分悔恨,並為作者淪為住旅店而悲傷。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來的社會現象,像葉聖陶先生這樣的人竟越來越少了。
  • 中國童話的「偏見」:中國童話故事,真的不如西方的經典?
    文|全文共208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小時候,你最愛看什麼呢?一定是童話書吧!童話,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夢,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還能幫孩子認知社會。我兒子也經常跟我講他聽來的童話故事。晚上吃飯後,還跟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呢!
  • 甪直古鎮,關於葉聖陶先生...
    這裡有出自唐代 「塑聖」楊惠之之手的泥塑羅漢像,堪稱中國古代塑壁藝術之瑰寶。唐代文豪陸龜蒙曾在這裡隱居;現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曾在這裡任教。★特色甪直匯集了宋至清的古橋40座,古街古巷69條,明清古宅8萬平方米,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具有濃鬱水鄉特色的婦女服飾,是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
  • 向大師學作文,葉聖陶《荷花》中的寫作方法:與植物成為朋友
    葉聖陶先生被稱為「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也是著名的現代作家、教育家和文學出版家。他的作品《稻草人》,是我國第一個童話故事。三下部編語文,第1單元的第3課《荷花》也是葉聖陶先生的作品。這篇文章堪稱我們寫景狀物的範文。
  • 童話,是教天真孩童學會成人的悲憫
    所謂「美麗的童話的人生」,在哪裡可以找得到呢?恐怕那種所謂童話的美麗的幸福的生活,只有在最少數的童話裡才能有吧!而這些最少數的美麗的生活,在童話裡所表現的,也並不是在人世間,卻都在蟲的世界,花的世界裡,至於在一切童話裡所表現的「人」的生活,卻仍是現實的。我們試讀金斯萊的《水孩》,掃煙囪的孩子湯姆在人的社會裡所受的是何等冷酷的待遇呀!
  • 《童話先生》獻愛鄉村教育 推進青少年公益行動
    《童話先生》獻愛鄉村教育 推進青少年公益行動 「可以說,由電影帶出的常態化公益活動,遠比電影本身有意義,並且值得關注,」《童話先生》製片人、青年民族文化學者劉一欣表示。根據電影所反映出的鄉村教師資源缺失、貧困地區教育環境落後、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保障等實際問題,發行方已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和機構,積極展開調研並制定落實幫扶計劃。
  • 適合孩子讀的中國兒童文學作品,趕緊收藏起來吧
    1、葉聖陶《稻草人》《葉聖陶》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通話創作的拓荒者。3冰心《寄小讀者》、《繁星》、《春水》《寄小讀者》1923年是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冰心,主要記述了海外的風光和 奇聞異事 ,同時也抒發了她對 祖國 、對 故鄉 的熱愛和 思念 之情。《繁星》、《春水》是冰心女士最得意的兩部詩歌集,也是人們公認的小詩的最高成就。
  • 中國童話的問題和價值
    童話是最受孩子喜愛的一種文學樣式,在兒童文學創作和出版中,它的重要性也是人所共知的。國外兒童文學作品中,最經典的很多是童話。近年來,國內童話圖書的出版也很熱鬧。前些日,應邀參加勝利油田的童話節,在「中國童話一席談」上,我就中國童話談了自己的看法。
  • 你知道誰是第一個開拓了「童話園地」的作家嗎?
    這是我國近代著名作家葉聖陶的著作。 葉聖陶是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寫童話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是一本童話集,這部兒童讀物在問世的時候得到了許多青少年的歡迎。 讀童話故事也是能發人深省的,雖然葉聖陶的童話故事在形式上有點簡單,但內容卻很深刻,也啟迪了一些人對社會的思考。
  • 葉聖陶校注版《傳習錄》再版上市
    《傳習錄:葉聖陶校注版》則是現代語言大師葉聖陶先生對《傳習錄》的注釋,葉聖陶先生的這個校注本成為後來很多《傳習錄》校注本的必參本。大師解讀大師陽明心學博大精深,理解起來頗為不易,想要修習此學,必須找對入門之法。《傳習錄》為陽明心學的精髓,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易為大家所接受和理解,是學習陽明心學思想的不二之選。
  • 用「西方教育模式」講童話,讓故事更有「教育意義」,孩子更愛聽
    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家長們往往都把童話當作是孩子教育的啟蒙。於孩子而言,童話故事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教材。很多人都會覺得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只是一種消災解悶的方式而已,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並且在相應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 藝術教育最曼妙的境界莫過於「不教而教」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暨...
    「藝術教育最曼妙的境界莫過於『不教而教』,讓孩子們笑著、哭著、鬧著,將他們最新鮮的感受,最純然的直覺展現出來,這就夠了……」12月17日上午,在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多功能廳,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廣州教學實踐研究中心主任蘇毅跟180多名來自福田區幼兒園、小學的音樂、語文、英語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