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之眼」昌平路橋通車 蘇州河上再添景觀大橋

2020-12-20 看看新聞Knews

因其造型宛若凝望蘇州河的一雙明眸而得名「蘇河之眼」的昌平路橋今天早上10點正式通車,至此,蘇州河上又新添一座集機動車通行功能與行人觀賞功能與一身的景觀大橋。

夜間泛起璀璨的燈光,宛若一雙別致多彩的明眸點綴在蘇河之心;而到了白天,多曲面的昌平路橋又好似一條雪白的絲帶,把蘇河兩岸緊緊聯繫在一起。如今,這座歷時2年時間施工的純鋼結構大橋正式通車。

細節上看,昌平路橋非常獨特,其裝飾線條相當複雜,整體呈現了一種「睫毛彎彎翹」的視覺效果,這樣的設計不單符合橋梁整體弧形的承重結構,結構也更安全,可優秀的理念,想要在現實中實現卻並不容易。

上海建工機施集團昌平路橋工程常務經理王泳捷介紹,大橋整個弧度都是三維的,有豎向有水平的弧度,製作加工難度就比較大,施工方採用BIM技術(數字建模技術)核對三維模型,減少現場施工誤差,才能達到外觀比較漂亮比較順直的視覺效果,其實每一片結構組合都不一樣。

據了解,昌平路橋雙向6車道設計,最外圍兩側是行人與非機動車車道,是蘇州河上又一座同時具備行人與機動車通行的橋梁,伴隨大橋的順利通車,將使昌平路-恆通路-曲阜路-天潼路形成一條完整的東西向次幹路網,有效緩解了周邊道路的通行壓力,更重要的是,也讓兩岸居民出行、蘇河賞景都多了一個新的好去處,也由此揭開蘇州河遠期橋梁建設的序幕。

「蘇州河上我們遠期規劃是每隔300米附近就會造一座人行或者機動車通行的橋梁,這裡上遊是長壽路橋,下遊是恆豐路橋,中間距離過遠,對市民出行,過橋需求還是很強烈,在昌平路這個位置這個橋建好後,老靜安、老閘北,特別是出行地鐵等等非常方便」上海城投公路集團現場副指揮楊光強興奮地如此表示。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陳弋)

相關焦點

  • 沒有橋墩,人車皆可通行,上海「蘇河之眼」昌平路橋通車
    原標題:沒有橋墩,人車皆可通行,上海「蘇河之眼」昌平路橋今天通車摘要:昌平路橋今天建成通車,使「昌平路-恆通路-曲阜路-天潼路」形成一條完整的東西向次幹路網,增強了靜安南北通達性,有助於緩解周邊交通擁堵現狀。
  • 上海城投集團建設「蘇河之眼」——昌平路橋正式建成通車
    日前,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上海建工下屬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的昌平路橋正式建成通車。該橋造型「宛若明眸凝望著蘇州河」,因而得名「蘇河之眼」。昌平路—恆通路跨蘇州河橋新建工程,西起昌平路—江寧路路口,沿昌平路規划走向,向東跨蘇州河,接恆通路,止於恆豐路,道路總長約853m。該工程位於市中心,車流眾多、管線交錯。
  • 去上海火車站又多了一條道 昌平路橋正式通車
    蘇州河的橋梁家族又添一名新成員。有「蘇河之眼」稱號的昌平路橋昨天正式通車。橋梁投入使用之後,周邊居民無需繞行就可直線通過蘇州河。
  • 蘇州河上橋梁家族添新丁 「蘇河之眼」預計明年底竣工通車
    圖說:「蘇河之眼」今天合龍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蘇州河上,橋梁家族添新丁。今天上午,昌平路-恆通路跨蘇州河橋工程順利完成了跨蘇州河鋼拱橋合龍。此次合龍的橋梁,因其造型宛若一隻明眸凝望蘇州河,而被稱為「蘇河之眼」。據悉,該工程預計明年年底竣工通車。
  • 宛若明眸凝望蘇州河 昌平路橋有望明年投入使用
    本月底,位於蘇州河橋上的昌平路橋將完成橋梁下部結構施工,今年年底,將完成跨昌平路橋主橋的施工,計劃於明年年底完成道路附屬施工並投入使用。隨著蘇州河岸線將逐步貫通,蘇州河上將架起更多聯通兩岸的橋梁。有望明年完工「蘇州河上的昌平路橋也被稱為『蘇河之眼』。」承建方上海建工機施集團項目常務副經理龔亮介紹,橋身造型「蘇河之眼」從多個設計中脫穎而出,從側面看仿佛一隻眼睛,凝望著蘇州河兩岸的風景。昌平路橋西起昌平路西蘇州路,向東跨蘇州河後接光復路。建成後的新橋有六車道的機動車道,設計速度40千米/小時。
  • 昌平路橋年底開工,「十三五」末靜安區內蘇州河上四橋飛躍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從靜安區規土局獲悉,靜安區域內的蘇州河上可通行機動車的昌平路橋,將在今年年底開工建設;考慮到與蘇州河以及兩岸景觀的協調,昌平路橋正按平橋的方式優化設計方案;目前前期手續正在積極推進中,預計第三季度前期實施方案可完全確定。 而且,到「十三五」期末,靜安區內的蘇州河上,至少會有四座橋飛躍,其中新建橋有昌平路橋、安遠路橋兩座。
  • 紅楓林亮相 「蘇河之門」 景觀提升工程添美景
    隨著蘇州河沿河景觀提升工程的有序推近,一片新種植的紅楓林帶近日在外白渡橋蘇州河畔悄然呈現,園林工人正在加緊植物營養土的覆蓋。這片定為「文明林」的景觀林帶東至外白渡橋,西至乍浦路橋,是蘇州河黃浦段公共空間提升的示範段之一,也是「一江一河」工程的重要節點。
  • 逆流而上,蘇州河上30座橋,每天你從哪座過?
    上海蘇州河沿岸42公裡岸線即將貫通,日前,上觀新聞記者從黃浦江沿蘇州河逆流而上,從蘇州河水閘一直到上海中環線的真北路橋,挨個兒為蘇州河上的30座橋梁留下「標準照」——蘇州河與黃浦江相交處的蘇州河水閘。1、外白渡橋。
  • 「蘇河之門」景觀綠帶竣工,新視角賞蘇州河美景
    隨著蘇州河南岸(外白渡橋—河南路橋)濱河公共空間景觀提升工程的推進,主題為「蘇河之門」的水岸休閒林帶在外白渡橋蘇州河畔悄然呈現,一個鋼結構的親水觀光臺也已建成。站在親水觀光平臺上,東至外白渡橋,西至乍浦路橋,是蘇州河黃浦段公共空間提升的示範段之一,也是「一江一河」工程的重要節點。
  • 跨越蘇州河·靜安:都市之心 鳥語花香 宜業又宜居
    歷史上,這裡曾是中外資本競逐的熱土,集聚了17家銀行和倉庫,素有「黃金走廊」之稱。有人甚至將之比作滬上「清明上河圖」。雖曾因嚴重汙染明珠蒙塵,但這條母親河始終是上海人魂牽夢縈的所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可以望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也是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已成為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上周末,市領導再次調研蘇州河濱水空間貫通,要求把最好的岸線資源留給市民。
  • @上海人,你知道為什麼蘇州河上沒有輪渡嗎?這個23年前的故事給你...
    一個多小時之後,滬航客107號客輪從蘇州河北岸緩緩駛向南岸碼頭完成了它的最後一渡。自此,蘇州河市區段渡船歷史徹底結束。強家角渡——蘇州河上的最後一個渡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在二十三年後,蘇河兩岸「好戲連臺」,「蘇河之眼」昌平路橋通車,蘇州河42公裡岸線今年底將全貫通……強家角渡作為一個初建於清末,跨度百年的渡口,強家角渡見證了蘇州河和上海的變遷。
  • 蘇河之上,渡橋出沒,是親密接觸還是保持社交距離?
    如果說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的話,那麼,蘇州河就是「外婆」級的了,因為黃浦江曾經是蘇州河的支流。 你可能不知道,蘇州河原來並不叫蘇州河,而是被稱為吳淞江。有一種說法,蘇州河的名字最初還是外國人起的。當年上海開埠後,有一批來華外國人從上海坐船沿著吳淞江到達了蘇州,於是就順口把吳淞江叫作蘇州河了。再後來,蘇州河被叫多了,大家也就接受了這個名稱。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蘇州河普陀段昌平路橋夜晚流光溢彩,被稱為「蘇河之眼」(上海建工機施集團供圖) 普陀段 亮點二:「十八灣」串起絕美口袋公園 蘇州河流經普陀區域共有18個較大的河灣,素有「蘇河十八灣」美譽。其中「寶成灣」是第九灣,灣內有蘇州河上唯一一座雙曲拱梁人行橋——寶成橋。
  • 蘇州河曹楊段景觀岸線開放已超9成,剩餘部分也即將亮相
    曾經,蘇河水岸曹楊路橋段是街區的一塊「死角」,高過於人的護河牆,牆下雜草叢生,無人問津。
  • 百年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蘇州河畔又添一景
    靜安區蘇州河靜安區蘇州河兩岸長6.3公裡,2020年底在確保完成全線貫通的基礎上,重點打造總商會、蝴蝶灣公園、四行倉庫和福新麵粉廠等節點。澎湃新聞記者從靜安區獲悉,靜安區在蘇河貫通項目中將總商會濱水空間與沿地塊公共綠地結合整體打造,在景觀設計中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塑造藝術性地標。總體風貌上,融合綠色技術,構建「可感知」的生境花園。銀杏鋪陳的黃金大道強化標識性景觀,水岸空間發揮自然彈性,展現生境宜人的門戶景觀。
  • 去處‖新網紅來了,最近上海新添一大波造型奇特的橋梁
    「 被譽為「蘇河之眼」的昌平路橋 於12月6日上午10時正式通車~ 這標誌著一條東西向次幹路網形成 有效緩解周邊交通擁堵問題
  • 乍浦路橋、外白渡橋、四川路橋……蘇州河上的橋要變樣了!
    上海市政總院大橋設計研究院、蘇州河景觀提升工程設計負責人韓雯告訴海岸君,「減法」是指讓橋上冗餘的電線「落地」,調低原本燈光的亮度,把多餘的去掉,才能把百年橋梁的「原汁原味」最自然地展現出來。和乍浦路橋一樣,為了配合蘇州河兩岸年底42公裡貫通,河上既有33座橋梁都在全面分析評估後,提出了針對性改造方案。
  • 最近,上海新添一大波造型奇特的橋梁!方便市民出行,還變成了網紅...
    「  被譽為「蘇河之眼」的昌平路橋  於12月6日上午10時正式通車~  這標誌著一條東西向次幹路網形成  有效緩解周邊交通擁堵問題  「  不僅方便居民出行  這座橋本身就是一道靚麗風景線  尤其是夜景更讓人驚豔  景觀燈帶絢爛多彩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歷史上,這裡曾是中外資本競逐的熱土,集聚了17家銀行和倉庫,素有「黃金走廊」之稱。有人甚至將之比作滬上「清明上河圖」。雖曾因嚴重汙染明珠蒙塵,但這條母親河始終是上海人魂牽夢縈的所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可以望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也是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已成為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
  • 上海「蘇河之門」開啟新視角,近看外白渡橋遠眺陸家嘴
    日前,隨著上海蘇州河南岸(外白渡橋-河南路橋)濱河公共空間景觀提升工程的推進,「蘇河之門」水岸休閒林帶在外白渡橋蘇州河畔悄然呈現。站在鋼結構的親水觀光臺上,可以以全新視角近看外白渡橋、遠眺浦東陸家嘴,景色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