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被買賣的...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福州5月5日電 題:銀行卡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被買賣的帳戶去哪兒了?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成

近年來,金融、公安等部門不斷加大對倒賣銀行卡、支付帳戶等行為的整治力度,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此類違法交易仍然活躍,銀行卡「四件套」上千元、微信帳號幾百元、單位銀行帳戶近萬元……這些被買賣的帳戶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網絡賭博、洗錢、電信詐騙。

銀行卡、支付帳戶形成地下「黑市」,一套銀行卡能賣上千元

2018年底,福建安溪警方在查獲一起網絡賭博案件時,發現有人大量使用銀行卡幫助犯罪團夥洗錢。安溪縣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民警黃東宇介紹:「近百萬元賭資先後經過五六次大規模轉帳,通過四五十張銀行卡『洗白』。」

記者發現,網絡賭博、電信詐騙、洗錢等犯罪團夥除了大量使用個人銀行卡轉移贓款,還頻繁交替使用第三方支付帳戶、單位銀行帳戶。

福州警方近日查辦的一起詐騙案中,詐騙分子利用多個平臺騰挪資金:90餘萬元的詐騙款,由受害方帳戶轉入詐騙團夥控制的1個單位銀行帳戶後,被分散轉入3個個人銀行帳戶,之後又被分成79筆轉到17個支付寶帳戶,再經過多次個人銀行帳戶之間的流轉,最終匯入由31個銀行帳戶組成的資金池。

犯罪團夥手裡大量的銀行帳戶從何而來?

辦案民警介紹,這些個人銀行帳戶多是進城務工人員、偏遠地區人員、無業人員、在校大學生等在銀行開卡後出售的。泉州晉江法院審理的一起詐騙案中,有2.3萬元詐騙款被轉入在校大學生韓某的一張信用卡。後經查實,同為在校大學生的胡某此前以每套250元的價格收購韓某4套信用卡「四件套」,其中3張卡多次倒賣後流入這起詐騙案犯罪團夥手中。

泉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陳宗慶說:「現在銀行開戶很方便,而單套銀行卡『黑市』一手價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吸引了一些貪圖利益的人。此外,有些不法分子以淘寶店刷流水或做生意轉帳等為由,忽悠一些群眾出賣自己的帳戶。」

記者在網上搜索「長期收購銀行卡」等關鍵詞,顯示大量QQ號、微信號等聯繫方式。多位賣家稱,包含高仿身份證或身份證複印件、銀行卡號、網銀U盾、手機號碼在內的「四件套」單價近千元,如包含身份證原件約3000元。

違法交易新特點:買賣第三方支付帳戶、單位銀行帳戶多發

除了銀行卡,警方表示,近來,買賣第三方支付帳戶和對公銀行帳戶多發。

記者暗訪發現,在網絡上可輕易購買到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帳戶。記者與賣家「水中月」加為QQ好友,「水中月」表示其手中的微信帳號分為200元、300元、400元三個等級,200元的帳號已註冊半年,每年的交易限額為8萬元,需自己綁定銀行卡;400元的帳號註冊約兩年,每年的交易限額為20萬元,已實名綁定了銀行卡。

一番討價還價後,記者以150元的價格購得一個名為「。」的初級微信號。賣家按照約定發來該微信號的實名註冊人姓名「張某某」以及身份證號的後四位。記者選擇「邀請好友輔助驗證」方式,成功在手機登錄。

「水中月」告訴記者,他每個月至少可以收購100個微信號,大多來自在校學生等。這個微信號原所有人「張某某」為在校大學生,帳號是以100元的價格收購得來。

記者在這個微信號上操作「添加銀行卡」發現,持卡人姓名為「張某某」,點擊「更換實名」後即可重新綁定銀行卡、設置支付密碼,在新添加的銀行卡和微信錢包之間,可順利充值、提現,與其他微信帳戶之間也可完成轉帳、收付款等。

一名賣家告訴記者,銀行卡「四件套」加實名綁定的微信帳戶單價1800元,微信既可以用來與「客戶」交流,還可以用來轉帳收款,很受歡迎。

此外,記者從警方了解到,在最近破獲的案件中,多次出現了單位銀行帳戶。由於單位銀行帳戶轉帳額度不受限、凍結難,越來越多地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福建安溪近期查獲的一起詐騙案件中,一周之內,26萬元的詐騙款在4個單位銀行帳戶之間流轉。

黃東宇告訴記者:「辦案中發現,有人為了獲取單位銀行帳戶,先到工商部門註冊公司,再到金融機構開設帳戶後倒賣。」一個網上帳戶賣家稱:「單位銀行帳戶是最安全的,『四件套』再加公司營業執照為9500元一套。」

買賣帳戶將影響徵信,公眾防範意識要增強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不法分子利用買賣的銀行帳戶和支付帳戶轉移贓款、逃避打擊等問題加大懲戒力度,非法出租、出售、購買銀行帳戶或支付帳戶的單位和人員徵信記錄將受影響。

此外,通知明確,公安機關認定的涉嫌非法買賣帳戶、冒名開戶的單位和個人,銀行和支付機構5年內暫停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支付帳戶所有業務,並不得為其新開立帳戶,其信息還將被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向社會公布。針對轉移詐騙資金向單位支付帳戶轉移的新趨勢,通知還要求加強單位支付帳戶開戶審核和存量帳戶的核實。

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辦案民警表示,打擊非法買賣支付帳戶關鍵在源頭端治理,要提高個人和單位非法買賣帳戶的違法成本。央行新規進一步強化對開設帳戶特別是單位支付帳戶的管理,加大對冒名開戶的懲戒力度,將非法買賣帳戶等行為與個人和單位信用綁定,可以形成有力震懾。

黃東宇說,新規要求建立合法開立和使用帳戶承諾機制,公眾應提高風險意識、防範意識,更要守法,切忌為了貪圖利益出租、出售本人名下帳戶。

基層民警建議,工商部門在簡化辦事流程的同時,也應加大對註冊公司行為的事中事後監管,防止不法分子鑽漏洞;各類支付機構針對陌生的轉帳行為,可考慮延長資金到帳時限,為公安機關辦案爭取時間。

相關焦點

  • 一套銀行卡叫賣1500元以上——非法買賣銀行卡調查
    對方說,銀行卡是用來註冊淘寶帳戶刷信譽的,不會對開卡人有影響。不同的銀行卡價格不同。普通銀行卡售價70元,開通網上銀行的銀行卡可以賣到兩三百元,如果提供了U盾、手機卡、身份證等資料的銀行卡,則可以賣到1500元以上。記者在百度搜索「銀行卡、QQ、代辦、出售」等關鍵詞,不時出現售賣銀行卡的信息。
  • 【黎平公安】買賣「銀行卡套餐」利益鏈調查
    如此明目張胆的廣告,不時出現在網站、QQ和微信角落裡。儘管各大銀行都在整治銀行卡非法買賣,但這種行為並未完全絕跡。 5月26日,男子彭亮因低價從網上購得一批舊身份證,再找人冒充身份證「主人」,到銀行辦出若干銀行卡,最後以「身份證十銀行卡」打包的形式在網上高價兜售,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及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山東省青島市中級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4萬元。
  • 出售轉讓微信、支付寶帳號可能構成犯罪,莫要貪圖小利吃大虧!
    近年來,公安機關在辦案中發現,倒賣銀行卡、支付帳戶、微信帳號等違法交易十分活躍,銀行卡信息上千元,微信、支付寶帳號幾百元……這些被買賣的帳戶、帳號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網絡賭博、洗錢、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 銀行卡非法買賣一條龍 "套餐"網上叫價500元/套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任何人只要花上500元-1500元,就能在網上買到用陌生人證件新開戶的銀行卡、身份證原件、網銀U盾、銀行卡綁定的手機卡等一系列卡片和證件,身份證、銀行卡從收購到開戶,最後到出售使用,已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儘管各大銀行、監管部門等一直都在整治銀行卡非法買賣,但這種行為仍然沒有絕跡。
  • 從幾十元到上百元 揭秘微信號買賣背後的內幕
    焦點訪談 | 從幾十元到上百元 揭秘微信號買賣背後的驚人內幕  想使用微信,就得用手機註冊一個微信號。然而有些人卻藉此做起了買賣微信號的生意,他們手上有一堆五花八門的微信號,為了讓微信號賣上更高的價格,甚至還有「養號」一說。微信號不是要手機號才能註冊嗎?他們從哪兒弄來這些手機卡註冊這麼多的微信號?
  • 幾百元賣掉自己的銀行卡 你可能成電信詐騙的幫兇!
    把自己的銀行卡租給別人,一個月給你400元;如果賣一張銀行卡,給你800-1000元;如果開通網銀的或者開通U盾的銀行卡,甚至可以給你更高的價格,遇到這種「好事」,你會心動嗎?如果你照做了,就有可能成了電信詐騙的幫兇!
  • 買賣銀行帳戶觸法均獲刑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東 通訊員 陳莉華當今經濟越來越活躍,一個人擁有多張不同銀行的借記卡,早已習以為常,但卻有人動起了銀行卡的歪腦筋,妄圖通過辦理銀行卡來獲利。今天通過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通過辦理的兩個案件,來和大家談談銀行卡辦理的那些事。
  • 老許說電詐丨買賣手機卡、銀行卡、銀行帳戶能賺錢?後果你可能承受...
    100元一張。」6月中旬,因為疫情待在家裡的大學生小威正閒極無聊,收到高中同學阿哲的微信後,他馬上回復「行,能賺錢的事都搞。」在阿哲介紹下,小威聯繫上買卡人小元,發現小元竟是自己的初中同學。第二天,小威如約來到河東某營業廳,看到小元帶了不少人在排隊辦卡,他猜想小元買卡有可能是去幹非法勾當,但想著轉手就能拿到300元錢,小威還是用身份證實名辦理了一主兩副三張電話卡。小元拿了卡,說錢會由阿哲轉給小威,小威信了。阿哲卻遲遲不給錢,還讓小威繼續拉人頭,小威於是在QQ群發了「想賺零花錢的加我微信」的消息。
  • 男子買賣銀行卡圖利,獲刑二年
    男子買賣銀行卡圖利,獲刑二年 2020-10-13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銀行對公帳戶非法買賣 一個要價1.5萬 為何受非法團夥青睞,成為...
    而在其源頭上,對公帳戶買賣已形成一條黑產鏈條。對公帳戶緣何受到犯罪分子「青睞」?對公帳戶「買賣」市場有何內幕?金融機構又如何進行圍追堵截?最近,《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就此展開調查,為你揭開一場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湧的鬥爭。
  • 買賣對公帳戶涉嫌犯罪
    開辦營業執照後,又有專人接送開戶人到各地銀行辦理對公帳戶,開戶人開辦一套對公帳戶能拿到1000元~1500元的好處費。之後,這些對公帳戶由專人負責整理和測試。中間商以每套(包含對公銀行卡、U盾、法人身份證、公司營業執照、對公帳戶銀行申請表、公司公章、法人印章、公司章程的「八件套」)5000元~8000元不等的價格與買家聯繫,再通過快遞販賣。
  • 一張手機卡賣50到幾百元 五部門打擊非法買賣手機卡銀行卡
    原標題:一張手機卡賣50到幾百元,五部門打擊非法買賣手機卡銀行卡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 幾百元就能查銀行流水記錄?保護個人信息你該這樣做...
    幾百元就能查銀行流水記錄?保護個人信息你該這樣做...隨後,中信銀行承認洩露事實,發表道歉信,並對相應員工進行處分,支行行長予以撤職。目前,上海銀保監局已經介入調查。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事實上,近年來,個人銀行帳戶信息洩露的情況頻頻發生,網絡上不乏買賣個人銀行流水的「黑市」。那麼,花錢就真的能查到別人的信息嗎?
  • 微信「跑分」日賺千元?當心涉洗錢
    一般來說,佣金的比例在1%到2%之間,也就是說,接一個10000元的「跑分」項目,可以賺取100元到200元。在一個「跑分」平臺上,用戶需要先用自己的手機號碼進行註冊,隨後進入主頁,主頁中顯示個人資料,還可以查詢資金、銀行卡以及系統剩餘收款單信息。
  • 警惕「買賣遊戲帳號」詐騙!
    楊先生把自己的銀行卡號通過遊戲平臺發給對方,希望對方打錢後,再把遊戲帳戶轉讓給對方,但對方以這樣交易方式不安全為由拒絕了,並推薦楊先生通過某遊戲交易平臺進行操作,於是對方遊戲平臺上發給楊先生一個交易平臺的連結,隨後對方稱只有在遊戲交易平臺上操作,雙方都放心,於是楊先生根據對方的指示,下載了某遊戲交易平臺的APP,並在該遊戲交易平臺上面將自己的銀行卡號輸入進去,結果楊先生非但沒有收到錢,對方以楊先生銀行卡號輸錯
  • 網上買賣遊戲帳號 切莫在對方提供的第三方平臺交易
    本想在網上賣出遊戲帳號賺錢,不成想反被騙走1.3萬元……11月21日,甘肅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防範買賣遊戲帳號、虛假中獎、網絡刷單等類詐騙。案例一:買賣遊戲帳號詐騙11月11日,酒泉市居民W先生正在玩一款名為《逆戰》的遊戲時,有一遊戲好友私信問其是否願意出售遊戲帳號,其同意後添加對方QQ,並商定以2400元出售其帳號。
  • 建行等銀行發布公告:「睡眠帳戶」銀行卡將被註銷
    如帳戶交易已被限制,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存摺或卡,到該行全國任意網點進行身份核實並激活該帳戶以繼續使用。  劍指電信網絡詐騙  當前,為了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販賣手機卡、銀行卡違法犯罪,2020年10月,一場全國性的「斷卡行動」拉開序幕,對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進行嚴厲打擊整治,堅決斬斷電話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斷卡行動中,銀行也全面加速清理異常銀行帳戶。
  • 買賣銀行卡行為將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信銀行廣州分行金融...
    「不用的空白銀行卡還可以拿到網上賣錢。如果多辦幾家銀行的卡拿去賣,是不是可以小賺一筆呢?」去年底小明在上網時偶然發現,長期沒使用的銀行卡竟然可以賣到200元一張....溫馨提醒:銀行卡及其帳戶只能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轉借,買賣銀行卡行為將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微信號買賣黑產鏈調查:一個實名號60元
    微信號買賣黑產鏈調查:一個實名號60元,趕緊自查有沒被盜用!  上個月,廣東省公安廳通報表示,今年「颶風5號」電信網絡詐騙專案在惠州成功打掉1個利用微信交友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刑拘239名嫌疑人,止付凍結資金3200萬元。
  • 揭秘電信詐騙受害人資金被轉內幕 銀行卡和對公帳戶海量買賣
    對於電信網絡詐騙,不管是什麼手法,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受害人往一個銀行帳戶裡轉帳,這些銀行帳戶有的是個人銀行卡號,有的是企業帳戶。如果受害人一旦把錢打過去,詐騙分子就會迅速地把這個銀行卡裡的錢取走。銀行卡號是從哪裡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