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醫精誠傳承中醫文化——岐黃路上的跋涉者山東名中醫藥專家...

2020-12-18 瀟湘名醫

魯網11月27日訊(記者 劉小玉 潘長江)「醫雖小道,而性命攸關,敢不知慎」,這是他披上神聖白衣時時刻提醒自己銘記於心的準則。他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熱情的服務,驅走了病患心間的陰霾,還給生命一個燦爛的晴空,他淡泊寧靜無怨無悔,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用真心、愛心呵護每一位患者,無怨無悔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做好中醫藥傳承,他就是鄄城中醫醫院中醫主任醫師蘇東升。

情懷中醫,立德為先

何為醫者?古人云:「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此謂之醫道,」作為醫者需心懷天下百姓,悲天憫人,具有高尚情操,一心為患者治療病痛,懸壺濟世,精誠為民。蘇東升就是這樣一位心懷地方百姓,岐黃路上的跋涉者。

《大醫精誠》出自唐朝醫家孫思邈的《備急千金方》第一卷,乃是中醫學典籍中論述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文章教導中醫人在臨床中時時刻刻都是以患者為主,要從患者的角度來思考自己的用藥處方。出生於杏林世家的蘇東升在大學期間讀此文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影響了他一輩子的從醫生涯。1983年的夏天,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原山東中醫學院)中醫系的蘇東升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回到老家鄄城,在當地醫院做一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中醫。

責任擔當,創新進取

在日常工作中,蘇東升利用工作之餘,刻苦學習中醫經典著作、名醫醫案,認真閱讀有關醫學雜誌,外出參加相關學術會議,及時掌握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新動態、新技術、新方法,並將其運用於臨床實踐中,使很多疑難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纏繞。

縣城張莊村張女士,57歲,2017年3月17日初診。患者2016年春在一次進食油膩後發生嘔吐腹瀉,經住院治療後治癒。但此後經常腹部飽脹,時有隱痛。曾經中西醫治療,服藥期間有好轉,但停藥後又復發如初。2017年1月經胃鏡檢查診斷為膽汁返流性胃炎,用胃康寧、阿莫西林膠囊等治療,雖有暫效,但停藥後復發。診見患者面色萎黃,形態消瘦,脘腹脹滿,兩脅脹痛,納差乏力,口苦,噯腐吞酸,時有噁心,便溏,舍淡,苔薄膩微黃,脈沉緩。胃鏡檢查見胃底、胃體、胃角、胃竇及十二指腸球部黏膜均明顯充血水腫,可見少量膽汁返流。即給予逍遙散合旋復花代赭湯,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停服其他藥物。7劑後諸症明顯減輕,30劑後自覺症狀消失,體重增加5kg,面色稍轉紅潤。服藥60天後複查胃鏡見胃及十二指腸球部黏膜炎症消失,無膽汁返流。停藥隨訪至今未復發。

在辨證施治的同時,蘇東升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學術見解,增強自己的中醫藥理論功底,將自己的學術專長發表與同行們共享。先後在省級以上醫學雜誌上發表醫學論文二十餘篇。1995年9月副主編《中西醫結合呼吸病診斷學》一部,1996年2月參編《中西醫結合內科新思維》等三部,參編《內經新論》等二部中醫藥專著。2001年1月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發表論文《心衰合劑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一篇,2001年3月在山東醫藥雜誌發表《中西醫結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60例》一篇,2001年7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發表《強心升率合劑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46例》一篇,2001年11月在山東中醫雜誌發表《生脈愈心湯合西藥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餘,積極開展科研工作,1994年主持完成中醫藥科研項目《參附強心合劑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獲市科學進步三等獎。1996年3月主持設計的「醫用壓舌板套」獲國家專利。由於在中醫藥實踐和理論研究中,有創新性成果,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同行的公認和科學認定。

醫者仁心,服務患者

蘇東升經常說:醫者仁心。醫生面對的患者,很多因病痛的折磨而情緒急躁、焦慮、抑鬱,所以在詳細診治疾病的過程中,必須心懷大愛,耐心細緻地與患者交流、溝通,安撫患者,消除疑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調動患者及其家屬配合治療的積極性。蘇東升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對待患者不論貧窮、髒亂與否,都平等對待,態度和藹,體貼關心。遇到疑難病患者,經常廢寢忘食查找資料,想方設法為患者接觸疾苦。為方便患者就醫,早上班、晚下班是家常便飯。有時剛到家接到患者需要診治的電話,他毫無怨言從家回到醫院為患者治療。

鄄城縣城董口鎮農民吳某,69歲,患中風偏癱,需要定期複診,由於活動不便,家庭條件不好,平時看病連公交車都捨不得坐,十餘公裡的路程都是由家人騎三輪車帶著老人過來。經常每次複診都到了下班時間或下班很長時間才能趕到,但蘇東升同志從不推拖,不管多晚,總是耐心細緻的為老人診治。

還有很多蘇東升的老病人,由於年老體弱活動不便,蘇東升同志便利用休息時間,到病人家中為老人診治。有時患者來院看病,取藥交款時發現錢不夠,離家又遠,蘇東升經常拿出自己的錢為患者墊付藥費,以免耽誤患者治療,充分體現了一名醫者仁心。

廉潔行醫,醫德高尚

「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合理檢查,憑良心開藥」是蘇東升同志經常說的,也是醫護人員遵守的道德準則。他與年輕大夫們談心時說:「作為一名醫生,只有用心為患者服務的義務,沒有利用醫生這個神聖職務謀取私利的權利,如果謀取私利便是對這個職業的褻瀆」。本著這個態度,再給患者開檢查和處方時,他總會考慮到讓患者既保證檢查效果和療效,又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中醫之傳承與中醫人才息息相關,師徒傳授方式是中醫藥學重要的繼承方式,是培養中醫藥人才的一個有效途徑,蘇東升深知師承工作的重要性,為了培養人才,蘇東升在中醫教育事業方面傾心傾力,不遺餘力。在教導學生方面,他從來都是竭盡所知,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等盡心相授。當然,他不僅教授知識,還尤其注重學生品德的養成,並躬身垂範,在日常工作和教學中用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和引導學生,還常常告誡自己的學生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是對患者負責。他對兩名學術繼承人嚴格要求,悉心教導,並根據自身三十餘年的學術經驗認真對學生的日誌、臨床醫案、跟師筆記進行批閱、修正,提出修改意見,指出辯證或用藥的不足,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臨床實踐中逐步提高了診治疾病的能力。並通過與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和病案討論,對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及預後等進行指導。所以,他帶出的學生無論是醫德,還是醫術都延承了蘇東升的風範,深受同行和患者的認可。

同時,為促進低年資醫師隊伍的儘快成長,充分發揮高年資醫師的優勢,做好傳幫帶工作,並特制定詳細實施方案:

從發展需要出發,確定一對二的以老帶新、以高帶低、以優促新、互學互進的傳幫帶制度,加強對低年資醫師的培養;

規範低年資醫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增強低年資醫師的責任感、事業心,增強以病人為中心,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道德觀念;

對低年資醫師傳授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強化服務理念,以人為本、人善有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傳授學習思想理論水平和常見病、多發病在辨證治療中的診治經驗;

對低年資醫師要熱情耐心指導,帶思想、帶作風、帶業務。根據低年資醫師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帶教計劃,並對在帶教期間低年資醫師的學習心得和總結進行審查,對不足的地方共同探討、共同進步等,都扎紮實實將傳幫帶落實到實處,真正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三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中醫臨床一線奮鬥、奔勞了三十多年的蘇東升因工作突出,成績卓越,多次受到上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表彰,有了多重身份:

1997年2月被中共菏澤地委、菏澤地委行署評為「1996年度菏澤地區科技工作先進工作者」,2000年4月被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山東省優秀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2000年4月被菏澤地區人事局、菏澤地區衛生局授予「全區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9年5月被山東省人事廳、山東省衛生廳評為「全省中醫工作先進個人」(並記三等功),2009年9月被山東省衛生廳新聞宣傳辦公室、山東省衛生報刊社評為「2009年度醫學科普先進工作者」,2009年12月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全國基層優秀名中醫」,2010年2月被中共菏澤市委組織部、菏澤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菏澤市衛生局授予「菏澤市名中醫專家」稱號,2013年12月被中共鄄城縣委組織部、鄄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鄄城縣第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由於多次搬遷以下榮譽證件遺失:曾被授予 「山東省新長徵突擊手」、「山東省優秀青年志願者」、「菏澤地區科技工作先進工作者」、 「菏澤地區十大傑出青年」、「全區衛生系統百顆星」、「全市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市政協優秀提案者」、「縣優秀共產黨員」、「縣優秀工作者」、「縣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歷任政協鄄城縣委員會第四、五、六屆常務委員,政協菏澤市委員會第十一、十二屆委員,中共菏澤市第十次、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現任政協鄄城縣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櫛風沐雨三十餘年,他以精湛的醫術護佑百姓健康,以高尚的醫德詮釋大醫精誠,贏得了患者口碑,收穫了同行讚譽,更樹立了醫者典範,由於蘇東升在本專業領域的獨特建樹和社會影響,被推選為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分會常務理事(2016年4月)、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項目指導老師(2013年12月)、山東省老年醫學研究會第一屆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5年7月)、山東中醫藥學會第二屆脈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14年10月)、菏澤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鄄城縣拔尖人才、鄄城縣中中醫藥學會會長(2006年1月)。

醫乃仁術,無德不立;大醫有魂,生生不息。作為一名中醫,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不計個人得失,無怨無悔。蘇東升,從醫三十餘年,無論社會角色如何變化,又無論獲得多少榮譽,他始終如一,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勤勤懇懇工作,真真切切為醫,他用自己的方式「致良知」,敬畏生命和職責,將「大醫精誠」詮釋得淋漓盡致。

【來源:魯網菏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傳承岐黃之術 譜寫大醫精誠
    自參加工作以來,鄧英姿就立志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大醫精誠」精神。2010年,鄧英姿來到文登區皮膚病醫院,帶頭成立中醫科室。作為中醫科主任,他注重中醫發展特色,以高超的醫術和真摯的服務成為百姓口口相傳的名中醫。
  • 講岐黃故事 學中醫文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健康觀念正在發生轉變,中醫藥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陰陽平和」「調和致中」等理念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需求。國學做沃土,中醫是名術,中醫藥和中國傳統文化同根同生。
  • 「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 走進潮州饒平
    為貫徹落實全省中醫藥大會部署要求,傳承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推進中醫藥健康扶貧,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省中醫藥局決定從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
  • 「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走進揭陽普寧
    為貫徹落實全省中醫藥大會部署要求,傳承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推進中醫藥健康扶貧,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省中醫藥局決定從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年1月下旬,在全省21個地市開展「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
  • 「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走進汕頭
    為貫徹落實全省中醫藥大會部署要求,傳承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推進中醫藥健康扶貧,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省中醫藥局決定從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年1月下旬,在全省開展「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
  • 「醫與藝」傳承民族精神 言恭達向江蘇省中醫院捐贈《大醫精誠...
    交匯點訊 7月12日下午,江蘇省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文化巡禮暨言恭達先生《大醫精誠》書法長卷捐贈儀式在南京舉行。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書法大家言恭達先生創作的氣勢恢宏的隸書書法長卷《大醫精誠》節選和「大醫精誠」金文書法橫披捐贈給在此次抗疫中發揮中醫特色、彰顯抗疫成效的江蘇省中醫院,致敬可敬可愛的白衣戰士。 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中醫院第一時間設立發熱門診,並派出五批52名隊員馳援湖北。
  • 「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走進汕尾海豐
    為貫徹落實全省中醫藥大會部署要求,傳承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推進中醫藥健康扶貧,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省中醫藥局決定從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年1月下旬,在全省21個地市開展「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
  • 位於「扁鵲故裡」——山東濟南的山東中醫藥大學怎麼樣
    山東中醫藥大學位於「扁鵲故裡」——山東省濟南市,學校的前身為1955年創建的山東省中醫研究所研究班和1956年創建的山東省中醫進修學校。1958年,經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創建山東中醫學院。1996年,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更名為山東中醫藥大學。
  • 譽滿「精誠」 道正聲遠 廣譽遠在堅守與創新中傳承中醫藥文化
    東盛集團董事長、廣譽遠掌門人郭家學坦言,北京,是全國醫療資源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前門大街是北京非常古老和著名的商業街及旅遊中心,廣譽遠國醫館選址於此,依託北京市名老中醫與優質名醫資源,弘揚中醫藥文化,為公眾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將中醫智慧惠及北京百姓。
  • 山東省政協委員劉德山:傳承精華 建設中醫藥強省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19日訊 (記者 張敏敏) 19日,山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山東會堂舉行全體會議,15位委員就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科技創新、雙招雙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作大會發言。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中醫科主任劉德山在大會上作了題為《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 努力建設中醫藥強省》的發言。在發言中,劉德山列舉了這樣一組數字:2018年我國醫療機構診療量83.08億人次,住院數2.55億人次,衛生總費用5.8萬億,佔 GDP的6.4%;人口多,病人多,花費也多。
  • 西醫發源地響起英文版「大醫精誠」
    希臘當地時間11月1日上午,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故鄉,希臘科斯市希波克拉底梧桐廣場,來自北京的10名醫生代表再次重溫希波克拉底誓言,來自科斯市和雅典市的西醫醫生代表也朗誦起英文版的「大醫精誠」,中醫西醫的人文精神在這裡交融。將現代醫學發源地的種子帶回中國  初秋的科斯市,雲淡風輕。
  • 中醫藥文化是國之瑰寶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在生產和社會進步中認知世界、改造世界、適應自然、利用自然所創造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和。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  是以人為本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本質體現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和。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學的思想基礎和內在精神,是中醫藥繼承創新的靈魂和根本。
  • 北京中醫藥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大會,並成立岐黃學院!
    二是要領學科之先,堅持守正創新,提升內涵建設,打造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的新高地。要堅持以一流學科建設引領研究生人才培養;堅持深化醫、教、研、產協同;堅持守正創新、中主人隨,提升內涵建設,打造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的新高地。三是要舉全校之力,深化研究生管理體系改革,構建橫縱貫通的體制機制。
  • 杏林苑:一場中醫藥文化的全方位感官盛宴
    「杏林文化」「一醫兩幫」「中華熱敏灸」等江西特有的中醫藥文化標識,在文化發展巡禮展上大放異彩;傳統功法表演、藥茶品鑑、中醫香療、熱敏灸療、佩戴香囊等豐富多彩體驗活動,為遊客帶來了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全國及省級名老中醫義診、傳統炮製技藝展示、熱敏灸機器人、中醫現代診療體驗、中醫抗疫等,充分彰顯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跳動著中醫藥振興發展的強有力脈搏。
  • 濱州賈在金、劉維克兩專家獲評2020年山東名中醫藥專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珊珊 記者 郗運紅近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山東 名老中醫、山東名老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名單的通知,濱州市中醫醫院大內科主 任賈在金、椎間盤突出專科主任劉維克獲評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彰顯中醫文化深厚底蘊
    浙江在線杭州11月20日訊(記者 吳俏婧 通訊員 金聰偉)今天上午,來自濱文小學的近百名小學生在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浙江中醫藥博物館,開啟中醫的奇幻之旅,體驗博物館的VR採藥軟體,參與聞香識藥遊戲等。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於今天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隨即開幕。
  • 《傳承中醫文化》人物 鄭雪燕:中醫文化「無國界」
    【本網訊 邢明罡】為響應國家政策,弘揚中華國粹,由當代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中醫藥健康養生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傳承中醫文化》人物報導活動,聚焦中醫藥領域的優秀人才,講述他們增強中醫藥行業文化自信的故事,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經營策略,傳承中醫藥成果的寶貴經驗。
  • 術精岐黃 代代相傳 | 嶽陽醫院舉辦海派中醫應用經方治療心病臨床...
    我院院長周嘉院長致辭,他充分肯定了我院心臟中心團隊在中醫、中西醫治療心系疾病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他希望通過學習班的舉辦進一步促進學科發展,更好地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造福廣大群眾,積極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濟寧中醫藥事業駛入發展快車道_山東各地 _山東新聞_新聞_齊魯網
    本報訊 連續3年舉辦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系列活動——儒醫高峰論壇,以文化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啟動濟寧市公共衛生中醫醫療中心(市中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加強市級龍頭服務能力
  • 成都天府街道:傳承中醫藥文化,趣味遊園帶你「學」中醫中藥
    中醫義診、中醫藥知識問答、與中醫「明星」合影……11月25日,「傳承中醫藥文化惠及老百姓健康」主題活動在成都溫江區天府街道進行。活動通過中醫藥知識遊園、中醫義診等形式,讓社區居民了解並學習中醫中藥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