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國被外族徵服統治的歷史

2020-12-15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羅馬人來到英格蘭以後,他們的橫徵暴斂,殘酷欺壓惹惱了「布立吞人」,終於爆發了一場大起義。當然,起義最後還是被鎮壓了。但羅馬人改變了統治方法,他們教會了英格蘭人享受,也公平地對待他們,就這樣相安無事地一直混到公元五世紀。為了防止北方的「野蠻人」蘇格蘭的侵略,羅馬皇帝哈德良還命令建了一座長城。

驍勇善戰的「布立吞人」安於享樂,另外一部分人的機會就來了,他們是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現在歷史認為,他們源自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Angles)和朱特人(Jutes)以及來自之後稱作下薩克森地區的撒克遜人(Saxons)的後裔。總體上還是屬於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從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特別重視血統和種族的希特勒為什麼在敦刻爾克放水了。

就在羅馬人撤出英格蘭前後,盎格魯·撒克遜人來到英格蘭,他們是作為海盜成批來的。過慣了好日子的「布立吞人」(凱爾特人的後代)哪裡是海盜的對手,被打得到處跑。盎格魯·撒克遜人就在不列顛島上建立了許多小的王國。從這個時候起,「盎格魯人之地」取代「布立吞人之地」。

公元409年,羅馬人撤出英格蘭,他們在歐洲已經非常吃力了,哪裡還有心思管這個孤懸海外的島啊。羅馬人一走,島內的力量平衡打破,立刻島內戰爭四起,尋求新的平衡。打戰的主要是七個王國,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他們是::北部的諾森伯裡亞、中部地區的麥西亞、東部沿海地帶的東盎格利亞、肯特、埃塞克斯、南部的威塞克斯和薩塞克斯,不列顛進入了「七國時代」。這有點像我國的戰國時期,也是七個國家,彼此合縱連橫,勢力此消彼長。一打就是二百多年,這時的英倫三島上血雨腥風不止、砍殺之聲不斷。

亂世出英雄,英格蘭這七國互相砍殺,厲害的豪傑層出不窮,肯特國王艾塞伯特就是其中的霸主之一。這時候歐洲大陸已經出現了德國的前身——法蘭克王國,他娶了信仰基督教的法蘭克公主,這個公主帶來了一批基督教牧師;後來羅馬教皇又派學識淵博的修士奧古斯丁來到肯特王國。雄才大略的艾塞伯特國王看到了基督教對於統治王國的好處,他帶頭加入基督教,並修建了坎特伯雷大教堂,修士奧古斯丁成為首任坎特伯雷大主教。

受艾塞伯特影響,許多英國人,包括一些國王也皈依基督教,英格蘭的東南部很快成為基督教的天下,各地的教堂與修道院迅速地建立起來。就這樣,七個國家互相沒有征服對方,厲害的王國此消彼長,一會這個,一會那個。公元796年,南部的威塞克斯王國成為霸主,威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被各國公推為「不列顛之王」,英格蘭表面上好像統一了,實際上還是小國林立,各行其政。但是在教義上,這七個國家倒是同一了,都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這個道理好像在全世界是相通的,威塞克斯王國表面上統一了英格蘭,實際上沒有,但是戰爭真的少了,英格蘭人開心地享受難得的和平時光。好景不長,只是不到百年的功夫,危機又來了,來自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維京人」來到了英格蘭。他們一開始是來搶東西的,搶了就跑。這些人掄著大斧子胡砍一通,把和平的英格蘭人砍得節節敗退,連好鬥的蘇格蘭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後來,他們發現英格蘭這裡不錯,物產豐富,人也不多,好像不是很能打的樣子,不像老家北歐,冷得要死,還天天提心弔膽地防備別人砍。他們就把老婆孩子都帶過來,在這裡安家不走了。維京人霸佔了不列顛島最肥沃的土地,帶來了自己的語言、法律和習俗,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這些維京人好鬥、剛烈、團結、有犧牲精神。很快,他們就建立了大批的集中居住區,因為他們多來自丹麥,英國人叫這些地方為「丹麥區」。

維京人不可能安分地在「丹麥區」好好生活,他們四處出擊,攻打周邊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國,這些可憐的小王國被打得生不如死,沒有一天好日子過。誰要是能把這些維京人滅了,這些王國立刻就會歸順,日子太難了。這時,一個英國歷史上的大英雄出現了,他就是威塞克斯王國的國王——阿爾弗雷德大王。公元849年,阿爾弗雷德出生在今天的伯克郡,他父親是威塞克斯王國的國王,他哥哥是繼任國王。公元871年,阿爾弗雷德的哥哥在與維京人的戰鬥中犧牲,年僅20歲的阿爾弗雷德成為威塞克斯王國的新國王。

阿爾弗雷德是一個非常聰明、勇敢的人,沒當國王前就在戰鬥中建立了許多功勳。他很有指揮才幹,當國王受到所有部下一致的擁戴。他也沒有辜負這份擁戴,公元876年,他帶領國民利用維京人的弱點,在決戰中打敗了「不可戰勝」的維京人。維京人求和了,阿爾弗雷德聰明地沒有趕盡殺絕,實際他知道,自己的實力沒辦法全部驅逐維京人,所以他要求維京人只能生活在「丹麥區」,不準出來,同時。維京人要皈依基督教,維京人答應阿爾弗雷德,從此,英格蘭統一了。

公元886年,阿爾弗雷德率領大軍進駐倫敦,英格蘭結束了列國紛爭、群雄割據的戰亂局面,就連威爾斯人和蘇格蘭人向英格蘭稱臣。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建立,阿爾弗雷德改組軍隊、制定法典、撰寫國史、開展教育、傳播文化、建設公平社會、制定貴族制度···因為阿爾弗雷德在歷史上為不列顛島的統一和英格蘭國家的建設做出的無與倫比的貢獻,他被英格蘭人尊稱為「阿爾弗雷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是一個成功的國王,他不但使國民誠服,也使他的對手對他佩服,所以,統一的英格蘭在他當政時期實現,「Angelcynn」(字面意思是「英格蘭民眾的土地」)這個詞是他第一位使用,而「Englaland」這個詞還是一百年後的事。公元899年,「阿爾弗雷德大王」去世了,接替他的是艾特爾雷德二世。一開始,艾特爾雷德二世不斷打擊維京人,擴張了英格蘭的地盤,但維京人也不是好惹的,他們臥薪嘗膽了幾十年,終於在公元980年爆發。維京人對英格蘭發起來猛烈地反攻,他們幾乎席捲了所有不列顛島。國王艾特爾雷德二世一次次割地賠款,由於賠款太多,只好把「稅收」都提前交給維京人,後來王國稅也被稱著「丹麥金」。

就這樣,英格蘭混了幾十年,屈辱地交著「丹麥金」,「阿爾弗雷德大王」如果泉下有知,會氣的爬出來戰鬥,可是他的後代艾特爾雷德二世真的沒這個能力。而丹麥王國卻出現了一個雄才大略之王,他就是丹麥的克努特王子。1015年,克努特王子率領200艘戰艦登陸不列顛島,自己當英格蘭國王;阿爾弗雷德大王的後代被趕到歐洲,主要是法國。隨後,克努特國王又繼承了丹麥和挪威的王位,放眼大西洋北部,所及之處都在他的統治之下,他也被成為「北海大帝國」的國王、「克努特大帝」。

1041年,克努特大帝去世,丹麥人在英國的統治結束。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波斯人為何總是被外族統治?這個民族曾六次在伊朗建國
    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居魯士建立了強大的波斯第一帝國,在大流士時期國力達到了頂峰,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帝國,但是從亞歷山大東徵開始,波斯人開始遭到了各民族的入侵,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被外族所統治。亞歷山大在波斯的土地上建立了亞歷山大帝國,但是隨著亞歷山大的去世,他一手建立的帝國也轟然崩潰,他手下的將領們隨後便建立了塞琉古王朝,這是波斯人在建立帝國之後第一次被外族所統治。
  • 人類歷史上三大帝國:最早的和領土最大的及「日不落」帝國
    第一人類建立的最早的帝國阿卡德帝國(前2334年-前2193年),統治區域位於兩河流域即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古代歐亞大陸諸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接著阿卡德王薩爾貢出徵三十四次,最終擊敗了盧伽爾·扎吉西,武力徵服了蘇美爾的主要城邦。
  • 世界上第二個日不落帝國是英國,那麼第一個是哪個國家呢?
    提到「日不落帝國」,人們第一印象一定是曾經的大英帝國,他們最輝煌時曾經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土地的主權。然而,英國卻不是世界上的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哥倫布1521年,荷南·科爾蒂斯徵服阿茲特克帝國,將墨西哥納入了西班牙帝國的版圖;1533年,佛朗西斯科·皮薩羅毀滅了印加帝國,將秘魯納入了西班牙帝國的統治,而他本人也成為了秘魯總督
  • 「日不落帝國」的榮耀與衰落
    今天坐觀君(ID:china_2049)要和大家談談英國歷史。看看曾經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的歷史輪迴。有人說,大不列顛歷經300年徵程,一度殖民地遍布全球,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如今它又回到了原點,說不定最後就剩下英格蘭那一小塊。
  • 英國紅白玫瑰戰爭:擺脫外族統治的牢籠,催生資本主義的萌芽
    一、英格蘭有長期的外族統治歷史英格蘭最早是羅馬帝國的領土,也作為邊陲地區設立了行政機構,可羅馬帝國解體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英格蘭其實是一個沒有人願意承認的邊陲地區。另外當時法蘭西帝國對英格蘭的統治對於英格蘭其實有非常多的好處,比如能正常進入西歐的貿易範圍等,最重要的是獲得了一個法律意義上的身份,而這個身份卻是由羅馬帝國時期一脈相承的,所以這對於英格蘭而言就非常重要了,因此英格蘭就出現了長期的外族統治的現象。
  • 歷史冷知識:「日不落帝國」共有兩個,這個稱號非英國原創
    所謂「日不落帝國」,指的是太陽永遠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也就是指在全球24個時區都有領土存在,就算是此地的太陽落下也會有其他屬於這個國家的領土上的太陽正好同時升起,永遠有一部分領土照耀在太陽的光輝之下的龐大帝國。
  • 在世界歷史上是不是只有日本沒有被外族侵略過的國家?
    要看如何理解「外族」這個詞——正如今天的中華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但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在漢人眼中就是外族,反過來遊牧民族眼中的漢人以及各遊牧民族之間都將對方視為外族。以此言之:相對於日本的主體民族大和民族而言:蝦夷、琉球等族之間是不是也算外族呢?
  • 英國VS西班牙:「日不落帝國」的兩種命運
    西班牙強盛之時,其「無敵艦隊」獨步天下,所向披靡,西班牙擁有的殖民地橫跨歐亞非美,是無可爭議的歐洲霸主,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同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曾驕傲地說:「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然而,僅僅一個世紀,西班牙就從神壇上跌落下來,淪為西歐最貧窮的國家。西班牙之後,西方世界不斷有大國崛起。然而,能再次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卻只有一個國家——英國。
  • 日不落帝國的屈辱歷史:被按在地上揍了1000多年
    好吧,我不知道這位美國專家在軍事領域造詣如何,但最起碼在世界史這塊,他的歷史絕對是體育老師教的。  很多人一提起英國,大多數人腦子裡蹦躂出來的詞彙,大概是日不落帝國。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國牛逼的,也就這幾百年。  而在這之前,基本上都是處在正在挨揍——準備挨揍,正在被奴役——等待被奴役的悲慘命運,無限循環。
  • 《諾曼徵服》:王位爭奪,外族入侵,精彩又黑暗的英國中世紀歷史
    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 泰國在歷史上有過一次亡國,全境被外族統治,一個華人令泰國復國
    素可泰王朝之後,泰國歷史相繼更替為阿瑜陀耶王朝、吞武裡王朝、曼谷王朝,這四個朝代都是以國都名字而命名,今天的泰國仍然是曼谷王朝統治。但是泰國以獨立國家存在之後,戰亂幾乎伴隨著泰國的歷朝歷代,並且曾經有過一次亡國,全境完全被外族統治,是一個華人令泰國復國。
  • 日不落帝國,黃昏光熱仍在?
    日不落帝國,黃昏光熱仍在?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來自專輯通識日曆應該沒有人會忘記,大英帝國曾是一個日不落帝國
  • 這個國家比大英帝國更早稱霸世界,是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顧名思義,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耀在其領土上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大、在全球範圍內都有殖民地並掌握世界霸權的帝國,一般印象當中的日不落帝國是指大英帝國,其實在世界歷史上,有一個國家比大英帝國更早稱霸世界,是第一個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西班牙帝國,它源於西班牙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卡洛斯一世的一句話
  • 昔日的「海上霸主」,全球首個日不落帝國,如今仍控制地中海命門
    眾所周知,「日不落帝國」的名號平素是用於稱謂大不列顛島上的大英王國,殊不知,西班牙才是世界歷史中第一個建立真正意義上「日不落帝國」的國家,甚至於在16世紀到17世紀中葉之間,西班牙曾經是毋庸置疑的全球頭號強國。
  • 西班牙: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西班牙,曾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直到現在,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還留著西班牙的殖民痕跡—西班牙語。英格蘭將尼德蘭視為自己在歐洲的橋頭堡;法蘭西對北義大利垂涎已久;德意志諸國一向反感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而奧斯曼帝國則把奧地利視作西進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對於西班牙帝國而言,每塊領土都不可放棄。
  • 一場「土豆病毒」百萬人喪生,愛爾蘭饑荒與「日不落帝國」的衰落
    「日不落帝國」的「榮光」18世紀中葉,隨著光榮革命的完成和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成為近代歷史上第一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蒸汽機的使用和大工廠的出現使得勞動力變得更為廉價,英國的社會生產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世界歷史十大帝國,全在亞洲和歐洲,排名第一的帝國無法超越
    德意志帝國是霍亨索倫王朝統治的,實現了德國歷史唯一一次完全統一,也是一戰發動者。納粹德國是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執政的共和制國家,也是二戰發動者,幾乎徵服整個歐洲。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是俄羅斯歷史上建立的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以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稱帝,把君主稱號沙皇改成皇帝作為開始,以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作為結束,國祚196年,極盛時期是當時世界上疆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近代歐洲列強之一。
  • 七年戰爭:大英帝國如何成為日不落帝國?
    從此,英國獲得了一大片新殖民地,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的殖民帝國。同時也贏得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北美的衝突從1754年開始,儘管英國剛剛從瘟疫和壞血病的折磨中恢復過來。為了爭奪俄亥俄地區,英國在北美和法國大打出手。
  • 如果英國人當年遷都美國,能否將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延續至今?
    也就是說,美國獨立戰爭前後的將近一個世紀,英國還不是日不落帝國,美國還只是一堆鬆散的邦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直到十九世紀,英國在1815年全面啟動工業革命,並擊敗了英國的強敵拿破崙帝國,英國才奪取澳洲、印度等廣大的殖民地,成長為繼西班牙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 復盤那些千年帝國:徵服世界的過程中,都有一個相同的「絆腳石」?
    》英國脫歐再次延期,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愈發風雨飄搖;川普上臺後,美國日益走上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每天都在退群。 如果把地圖放大,世界各地都有零星火花,這些都反映了「帝國」與「民族」長期以來的融合、衝突和碰撞、融合。在《千年帝國史》中,通過回顧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這幾個歷史上最重要的帝國,作者深入討論了「民族主義」與「帝國」這兩大主題,而這份政治遺產依然對當前的世界格局產生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