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飯也叫瓦罐飯,是廣東地區的特色美食。有腊味、排骨、滑雞、窩蛋牛肉、燒鴨等多種口味,去廣州地區吃過的人,大多對其戀戀不忘。
關於煲仔飯,豆媽曾用非常詳細的圖文分別分享過臘腸煲仔飯,和香菇滑雞煲仔飯的做法。雖然不能說很正宗,但絕對好吃。
做好一份煲仔飯,無論從用料、配比、火候都還是有些講究的。
豆媽雖然並非專業,但做過多次,卻能有自己的一份心得體會。
在這裡,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於如何做好煲仔飯,總結有以下幾點:
所用的米最好是長粒米,吸水性好,口感勁道,香氣足。米最好提前泡20-40分鐘,能夠更好的吸收油和餡的香味,煮起來也更加容易,並保證不會夾生。米要開大火煮水開後,繼續煮一分鐘左右,再轉小火燜,燜至表面基本水幹後(怕鍋糊的,或者喜歡鍋巴焦香的,此時可先沿著鍋邊淋圈油),再放配菜。對於轉小火的分水嶺,要把握住(後面會有圖片說明)。放配菜注意先後順序,臘腸飯要放薑絲。一碟好的料汁有助於最後的提味。
下面分享一下具體做法,以最簡單的臘腸飯為例:
廣式臘腸煲仔飯
【做法】:
1、大米洗淨,提前浸泡半小時,然後撈出,鋪在砂鍋裡;加水,加一勺食用油,攪拌均勻。
2、將沙鍋蓋上蓋後,端上灶,大火開始煮;煮至水開,將蓋子打開,繼續大火煮一分鐘;然後蓋上蓋子,改成小火燜。
3、燜米的過程,準備好臘腸、薑絲,燙一下青菜;
取一個小碗,倒入小半勺耗油,1勺生抽、1/3勺老抽、1勺清水,一起攪拌均勻成調味汁備用。
4、燜至米飯表面基本水幹的時候(打開蓋子的瞬間是能看到一些水分的)(這時,怕糊鍋的,可以沿著鍋邊淋一圈油,我平常沒有淋,也沒啥問題,根據自己鍋子的情況把握),鋪入薑絲,然後再鋪上臘腸,繼續蓋蓋燜一分鐘;
5、打開蓋子,鋪上蘿蔔乾,找個地兒打個雞蛋,蓋上蓋子,繼續小火燜至腸熟,蛋八九成熟。
6、再打開蓋子,鋪上青菜,淋入調味汁,然後可再蓋上蓋燜半分鐘,即可。
說起來有點兒費功夫,但其實真不怎麼費事兒的煲仔飯便完成了,香氣四溢得很~
雖然為了學會煲仔飯,我看過許多的技巧,比如米與水最好是什麼比例,比如先在鍋裡刷層油,比如先大火煮再小火燜再大火猛收水,再比如轉著鍋子慢慢燒……我都或多或少的試過,最後便選擇了對自己來說最方便最好成功的做法分享給了大家。
有時候想來,這大概才是做煲仔飯迷人的真諦,所有的技巧都只能是技巧,那個安靜用心的過程,更值得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