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貨物「每一公裡路」
正在機下作業的南航貨運部現場保障處外場燕益波拿著手中的PDA向記者說道:「用它一掃貨物和容器的條形碼就行,再也不需要紙質單據、人工計算、用對講機互喊了。」
2017年12月25日,南航貨運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新增的機坪業務功能全面上線。從2015年5月投入使用以來,這一系統歷經40多次優化升級,38個功能菜單目前已覆蓋貨郵進出港全部流程,貨物「每一公裡路」都被記錄在系統,實現了南航貨運操作處理移動化、信息實時透明化和數據電子化。
告別紙質時代 機坪業務移動化
南航貨運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此次新增的機坪作業模塊共設16個功能菜單,用移動化操作替代了以前的紙質單據及人工操作。領取航班任務、查閱進出港航班動態等工作均通過手中的PDA進行操作完成。
記者在現場看到,機坪下對講機的聲音消失了,身穿著橙色衣服的工作人員拿著PDA掃描貨物以及行李容器上的條形碼,實時記錄貨物在機下操作的各個節點狀態,並且實現電子單據的傳送。此前需人工交接的厚厚一疊 「貨郵出倉交接單」也不見了,現在拉貨司機通過PDA接收電子單據與查詢貨物信息,精準到相應貨位查找貨郵進行交接。系統還設置了航班監控功能,對機下裝卸各環節實時監控,讓機坪業務在陽光下操作。
同時,南航貨運部將該系統與裝卸排班系統對接,由業務人員將每日排班信息通過PDA發送給各班組,通過航班作業平臺與航班任務源關聯,使機坪作業人員通過手上的PDA即可查看領取航班任務及進行作業,實現了航班任務從觸發到執行的全流程作業管理。
一碼在身 貨物全流程跟蹤
貨站每天數十萬件貨運流轉,如何讓每一票貨物在「可視」範圍,是提升南航的貨郵地面處理效率的關鍵一環。
2015年5月,南航自主研發的貨運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開始投入使用。南航由此率先在國內同行中實施對貨物運輸的全流程跟蹤管理。目前,該系統功能覆蓋了貨郵進出港全部流程,涉及收單、安檢、收運等各個環節,使南航的貨郵地面處理效率提高了至少10%。
這一系統主要應用條形碼技術研發生成,對每票貨物均貼上一張條形碼標籤的 「身份證」,每件貨物從收運到稱重、裝上飛機起飛,再到航班降落後被貨主提取,每一個環節的運輸狀態、重量、是否通過安檢、放置在哪個設備上等信息,經由工作人員掃描條形碼後,「滴」一聲被同步上傳到唐翼系統和貨物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中。
由此,南航可以實時跟蹤管理每票貨物,並將其運輸信息準確、及時地反饋給客戶。客戶只要打開手機,關注「南航貨運」微信公眾號,點擊「信息查詢」,輸入貨物運單號,即可獲取貨物運輸信息,包括運單號碼、品名、件數、重量、承運的航班號、運輸目的地、運輸狀態等。
此外,南航貨運系統還與地服系統實現了信息交互,方便了旅客通過微信掃描登機牌上的二維碼了解自己託運的行李信息。
打造智能物聯網 形成新競爭力
「通過系統,實時掌握貨物在每個運輸環節的狀態,使現場作業更安全、更高效,對提升我們的市場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貨運部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通過南航自主研發的唐翼系統和貨運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以及危險品運輸信息在線管理、聯盟聯運快件訂艙等多個子系統,南航貨運不斷推進操作移動化、管理智能化,著力探索和打造智能物聯網,帶來了新的市場競爭力,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以廣州樞紐為例,在信息系統的支撐下,溫控、南航快運、危險品、藥品等高端產品保障更加規範高效,2017年南航快運產品運量同比增長了17.6%。
目前,貨運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已在南航位於廣州、武漢、深圳、海口、烏魯木齊、哈爾濱、貴陽、長春等地的自營貨站全面運行。2018年,南航貨運將繼續把這一系統推廣至其他自營貨站。(《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 馮智君 通訊員 李鵬程、譚毅新、於珊、劉若男、劉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