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點不同,但與現代的相似。例如: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等等。除此之外,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新婚夫婦得到祖先神靈的認可,並承諾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某些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認可;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是否吉利。
三書是指「聘書」、「禮書」、「迎書」,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
1、聘書:男女雙方的訂親之書,在談婚論嫁時交換;
2、禮書:禮品清單,當中列出了禮物的種類及數量,舉行過大禮時交易;
3、迎書:迎娶新娘的用書,在結婚當天接新娘過門時所用。
六禮是為結婚的六個步驟,主要涵蓋了說媒到求親到迎娶到完婚的全部過程。
1、納彩:俗話是說媒的意思,指的是男方家請媒人去跟意向的女方家提親,女方家點頭同意協商討論婚姻之後,男方家就可以準備禮品上門去求婚了。
2、問名:俗話是合生辰八字,由媒人去問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和姓名,為此還要準備合婚儀式。
3、納吉:男方家挑選到結婚吉日後,準備禮物通知女方,婚事就算初步確定。
4、納徵:俗話是過大禮的意思,男方在選定的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儀式。
5、請期:擇吉日完婚,選擇的日子一般都是雙月雙日,因為雙月雙日有著婚姻幸福圓滿的寓意。
6、迎親:在大婚當日,男方帶著迎書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的意思就是布置新婚用的婚床。在全新的婚床上鋪好床單、被褥、龍鳳被。然後還要撒上花生、桂圓、蓮子等,意新人早生貴子。還有一點就是,抬床的人、鋪床人、撒果人、都必須是父母健在,兒女雙全、婚姻幸福之人,這是希望他們將自己的婚姻好運帶給新人們。除了中式婚禮,現代的婚禮也會在新房裡這樣布置,這個傳統還是有保留下來,總的來說,對於婚姻從古至今都是希望幸福、和諧、安康和兒孫滿堂。
嫁妝就是陪嫁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在時間上面,嫁妝較遲送達的時間是婚前前一天。除了一些正常的衣服飾品之外,還有一些美好寓意的物品。比如剪刀:寓意比翼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寓意兒孫滿堂。花瓶:寓意花開富貴,大吉大利。鞋:寓意白頭偕老等等,都表達了對婚姻的美好的祝福。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傳統婚嫁習俗,與現代有所不同,卻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