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婚嫁習俗中的「過禮」是什麼意思

2020-12-12 婚禮知識小站

隨著社會的變遷,結婚的習俗越來越簡化,結婚「過禮」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那什麼是「過禮」呢?過禮的流程是什麼呢?過禮有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一、過禮

過禮又稱大聘,是漢族的傳統婚嫁禮儀之一。就是在迎親之前還要送一次禮,具體送什麼還需兩方的父母商量好。

二、結婚過禮流程

1、交換生辰八字

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字送到男方。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但在現在由於人們的思想進步了。所以這往往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2、送過禮禮品

在「合八字」之後,選定一個好日子。媒人帶男方去送「過禮禮品」。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儘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

3、商定日期

「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係。在現在領結婚證前建議去做做婚前檢查;還有些地區(主要是城市)規定要辦婚前學習班。這些都是確保優生優育、保障人口素質的有效措施,應該遵照執行。

三、過禮禮品有哪些

1、禮金:男女雙方共同商定

2、海味:必備髮菜,其餘可自由配搭鮑魚、蠔豉、元貝、海參、魚翅、冬菇、蝦米等

3、三牲:當中包括生雞兩對及豬肉三至五斤、大魚或鯪魚兩對

4、椰子兩對

5、酒:可以是米酒,也可以是洋酒共四支

6、茶葉兩罐

7、生果適量

8、帖盒:內有蓮子、紅棗、百合、紅豆、綠豆、檳郎兩對、青縷、扁柏、芝麻、白豆、穀子、核桃、蜜棗、生花生、桂圓乾,另外還有紅豆繩、聘金、金飾以及一副對聯和一對龍鳳燭。

9、禮餅:一擔

10、四京果,包括荔枝幹、龍眼乾、生花生、核桃幹。

四、過禮需要注意什麼

1、禮品、禮金要雙數。

所有的禮金、禮品數量一定要雙數。寓意好事成雙。

2、過禮同行之人必須是全福人

男方過禮時需要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她們必須是全福人既他們丈夫、兒女、公婆、父母皆在)。

經過這樣的講解大家對於婚嫁習俗中的「過禮」了解了多少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傳統婚嫁習俗
    除此之外,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新婚夫婦得到祖先神靈的認可,並承諾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某些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認可;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是否吉利。
  • 中國古代嫁娶禮儀有哪些,古代婚嫁習俗有哪些
    那麼古代的婚嫁習俗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的一下中國古代一些傳統的婚嫁習俗。現代和古代都有喝交杯酒一說,這個這交杯酒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周朝時期,人們把一個匏瓜對半切開後做成兩個瓢,用來給新郎新娘盛酒之用,意喻為兩個人合二為一,象徵夫妻二人已結永好,而這種方式被稱之為「合巹」。而且又因為匏瓜本身是非常苦的,同時也就具有新郎新娘同甘共苦的意思。
  • 觀佛山嫁娶屋,了解傳統婚嫁習俗:媒妁之言三書六禮
    前段時間到廣東佛山嶺南天地遊覽,發現有個叫文會裡嫁娶屋的清初代建築,裡面簡要介紹了古代婚嫁習俗,挺有意思的,分享給大家看看。舊時人們認為婚嫁是人一生中只有一次的大喜事,所謂「大登科金榜題名,小登科洞房花燭」。
  • 傳統結婚習俗有哪些? 安徽16個地市傳統婚嫁習俗盤點(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婚俗更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大家知道安徽的結婚習俗有哪些嗎?小編搜羅整理了一些安徽各地方的婚嫁習俗,有的是以前的,現代的婚禮可能多已丟棄,有的還在延續使用,來了解一下吧。
  • 冬至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冬至傳統習俗數九祭祖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冬至傳統習俗數九祭祖是什麼意思時間:2018-12-22 00:13   來源:鳳凰國際iMarkets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今天中國人對冬至最深刻的記憶,大概就是吃餃子這個習俗了。北方人是「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古代女子的婚嫁習俗
    《通鑑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婚嫁,以儷皮為禮。」從此,儷皮(成雙成對的鹿皮)就成了婚禮聘禮之一。之後,除「儷皮之禮」外,還得「必告父母」;到夏商,又出現「親迎於庭」「親迎於堂」的禮節。周代禮儀集大成,逐漸形成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詳細規劃制定,整合成「六禮」。
  • 寧強羌人獨特的婚嫁習俗「破陣子」,鬥智鬥勇,充滿情趣!
    婚禮,是人一生中的"終身大事",其在人生過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視這一人生儀禮。伴隨著這一重大的人生儀禮,便出現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古時對婚嫁風俗十分注重,繁複的六禮儀式,包括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及迎親按全部都有特定的流程儀式,一絲不苟。
  • 中國傳統結婚習俗
    小付有這樣的經歷,曾經給別人壓過轎,感覺不錯。終身難忘。把新娘接到家裡之後,最主要的事就是拜堂了。上面兩個圖都是新娘新郎拜堂的圖,不同的是上面一個圖有點藝術化,不夠農村。下面一個圖很客觀,那個拿話筒的在我們那裡叫做大懂,就是什麼都懂的意思。大懂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什麼的,小夫妻必須跟隨大懂的聲音完成這些動作。拜天地的時候有很多孩子圍觀,這是受歡迎的。
  • 正在消逝的傳統疍家婚嫁,再現海陵島
    疍家婚嫁習俗,正在消逝的傳統。每年,總有遊客趕在開漁節抵達海陵島,只為一睹疍家婚嫁「真容」。
  • 傳統婚禮名詞解析:「三叩九拜」大禮原來是這個意思
    現代婚俗中有很多禮節都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我們常說的舉行「三拜九叩」大禮也是一個古老的儀式。拜為躬身或跪,雙膝著地為跪,叩為頭挨地,「三拜九叩」和「三叩九拜」儀式有很多不同之處。【1】「拜」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拜」禮為手執小麥之形,表示豐收之後舉行的敬獻儀式,以此來感謝神靈的庇護,同時也是在祈禱神靈保佑來年也有好收成,所以「拜」禮一般是民間祈求上蒼常用之禮。
  • 九境臺清雅醬香酒:婚嫁習俗與酒儀㈠
    九境臺清雅醬香酒:婚嫁習俗與酒儀㈠。在民俗禮儀,特別是婚娶和喪葬禮儀中,酒更是不可或缺之物。貴州民俗中的酒禮酒儀最令人神往。如婚嫁中的提親、定親、迎親、婚宴等程序都是與酒相隨相伴而進行的,可以說酒是婚娶的主要媒介,亦是婚嫁程序的重要內容。
  • 【客家】口述史-婚嫁篇 l 礦坑村的「賣妹子」習俗
    後溪鄉雖地處普寧市,屬於潮汕地區,但其本身的客家文化與習俗並未受潮汕習俗的影響與同化,始終保持著其獨有的文化特色。後溪鄉社工站計劃通過社區文化口述行動,挖掘村中的達人能手,同時,社工將和志願者村民一起整理村中的文化口述資料,作為社區教育的本土教材,從而開展社區教育,促進村民對於身邊生活的人與事的了解,培養村民對於「生育共同體」的歸屬感。
  • 大理白族傳統婚嫁習俗,繁瑣喜慶又充滿儀式感,現在很少人做全套
    沙溪應該很多朋友都聽說過,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號稱10年前的麗江古鎮,讓小資群體和外國友人流連忘返,俗稱:歲月靜好、時光怡然的地方。如今出於生活觀念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很多傳統習俗都被慢慢簡化或者丟棄。就從婚嫁習俗來說,劍川白族婚前都會經過3次濃重的過禮儀式,婚前男方會選擇3個節日去女方家送禮,浩浩蕩蕩的隊伍,抬著琳琅滿目的東西,場面相當熱鬧。
  • 吸收大量漢文化的日本,古代竟然有這樣的婚嫁習俗
    就拿結婚的風俗來說,可能在現在的中國大致就分為兩大類,西式婚禮和傳統的中式婚禮,一種是從西方新流傳過來的,一種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習俗的婚禮,但不論怎樣,這都是喜慶的。尤其像中國傳統婚禮一樣,基本上就是以大紅色為主色,從婚禮場地的布置以及到婚禮用品,再到新娘和新郎的穿戴用具都是紅色的,因為紅色自古以來就被中國人民認為是喜慶、吉利、紅火的象徵。
  • 關中婚嫁習俗要經過七個程序,實拍關中婚禮,一牽手便是一輩子!
    如今,在關中傳統的婚嫁習俗裡,依然還保留著濃厚的宮廷色彩。傳統的關中婚嫁習俗一般要經過七個程序——見面、換八字、看屋裡、扯衣服、送禮、下請帖、結婚。下面就以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渭北農村為例,看看傳統的關中婚嫁全過程。見面。一般由媒婆穿針引線,主要是憑藉照片將有求偶意願的雙方信息提供給對方,輔以簡要的家庭、職業、收入、品行等情況的介紹,讓雙方獲取第一感覺。
  • 湛江婚嫁習俗丨湛江嫁女兒,「大妗姐」跟隨,事實不簡單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湛江人,始終不遺餘力地和大家分享湛江的風土人情,一直想寫湛江的婚嫁風俗,奈何內容寬泛,俯拾皆是,反而無從下筆。遲遲未曾下筆的湛江婚嫁習俗,私以為「大妗姐」最具地域特色,「大妗姐」是什麼?
  • 古代婚嫁禮儀,看完這些你還想要中式婚禮嗎?
    自古以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而隨著歷史的長河,中國也形成了完整的婚嫁禮儀。但在漢朝之前中國的婚禮是與熱鬧不沾邊的,《禮記》記載「婚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婚禮不賀,人之序也」人們視婚禮為「幽陰之禮 」並不慶賀。
  • 農村婚嫁習俗中,為何婚後第三天新郎要和新娘一起「回門」?
    我參加了兩次回門:第一次,我作為小叔子陪堂哥去他丈母娘家回門,因為我們這有這個風俗,然後被安排在上位——上位的理解就是標準酒席禮儀中主陪的位置,主陪有新郎坐,主賓的位置是我的,當時被女方家的人灌了個夠嗆!一桌子十個人,八個是女方的陪客,八個人輪流給新郎和小叔子伴郎敬酒,然後女方父母上場敬酒!
  • 青島本地婚嫁習俗,新娘出門不能哭,青島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結婚除了進行婚姻登記領取結婚證之外,在中國還需要舉辦婚禮,是為了告訴親朋好友這件大喜事,而結婚是一項傳統習俗,其中有不少的講究,青島的結婚習俗一起看過來吧!二、青島婚嫁風俗禁忌1、出門不要回頭觀望 ,寓意不回頭。新娘出門不要哭泣,一是不吉利二是容易破壞化妝。2、由新娘家準備水餃在新郎進門後由新娘的女性長輩下鍋煮熟端給新郎新娘食用。娘家吃餃子時碗內要留下雙數,意為成雙成對。
  • 趣話壽光方言之二,有趣的婚嫁習俗「將媳婦兒」
    表現在壽光方言中的婚嫁習俗,更是很有些意思。 先從說媒拉縴說起。媒人給男方介紹對象,稱作「說媳婦兒」;而為女方介紹呢,則稱為「說婆婆家(讀作各)」。這裡,突出的是一個「說」字,意即全靠媒人的如簧之舌,巧言令色、想方設法的把男女雙方撮合在一起。想想也是,介紹對象又不是青梅竹馬,如果光逮著雙方缺點說大實話,誰還會同意見面相處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