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大山裡的美味,沒吃過的人真是太可憐了!

2021-02-12 百姓說話

提示:點擊上方"百姓說話"關注我!

在邵陽的大山中,野山蕨粑如今已不是一種常見的時令野山味特色菜,它的食材來源工藝之複雜、製作流程之艱辛。使得本地餐桌上很難再吃到這道正宗的山味特色菜

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同時也是老一輩村民開始為餐桌上準備源材料的時候,勤勞的村民開始上山用鋤頭挖蕨菜根!用農家特有的工具將蕨根將根磨成澱粉,和水攪拌,澄清後去掉水,把沉澱物(蕨澱粉)蒸或煎熟,即為野山蕨粑。


其呈色黑黃,其味糯軟略澀,別有一凡風味。蕨粑炒過後會發黑,看起來特別象海帶,但是吃起來卻感覺完全不同,它味甜性軟,營養豐富,和蒜苗、臘肉等炒在一起叫人看了就有吃一大碗飯的欲望。

用山裡的蕨菜根磨成澱粉,和水攪拌,澄清後去掉水,把沉澱物(蕨澱粉)蒸或煎熟,即為山蕨粑。其呈色黑黃,其味糯軟略澀,但別有一般風味。在以前農村歉收的時候,山厥粑就是主要的食品了。


山蕨粑炒過後會發黑,看起來特別象海帶,它味甜性軟,營養豐富,和蒜苗、臘肉等炒在一起叫人看了就有吃一大碗飯的欲望。 將蕨粑切成塊與臘肉一同炒,其味道綿滑清香。在紫鵲界最常見的食用方法就是蕨粑煮泥鰍、開湯。


常言道:小署小挖,大署大挖,眼下正是大量採挖野生山蕨粑的時節。野生山蕨粑粉從採挖到製成成品要經過幾道工序才能完成,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活。


上山取材


   選蕨根:上山採挖山蕨粑根首先要學會挑選蕨根,才能挖到品質較好的毛蕨根。挑選二年生以上的,粗壯並長有包包且表皮發黑的才是較為理想的毛根,折斷之後的表皮裡面能看到含有白色沉澱物和粘液的為上品。一般人一天挖一擔六七十斤的毛蕨根,製成幹品後也就能得到大約三、四斤山蕨粑粉。



製作過程之重要過程:洗蕨根


洗過後的蕨根



山蕨粑根先用木槌搗碎



將搗碎的山蕨粑根伴泉水搓洗,

本地各種工具輪流上!

特色工具齊全,防止過多過濾碎渣,

下面再墊一層棕櫚片


山蕨粑漿開始濾出


山蕨粑漿繼續沉澱

沉澱一般需要一個晚上的時間,這時山蕨粑粉就會沉澱在木桶的最下面,第二天早上更可將木桶裡的水放乾淨,這時在桶的下面就能看到原本粉了。


原本粉:經過一次沉澱之後的山蕨粑粉叫原本粉,這時還只是初級產品。它的表層是帶褐色的且含有少許雜質。原本粉還要再次用細紗布袋子過濾沉澱才能成為真正山蕨粑粉。


涼曬:經過二次過濾後的山蕨粑粉還要通過涼曬乾了之後才能收藏儲存。用於過年吃或者來年開春待客!

山蕨粑屬粗糧營養食品,食之能有效美白皮膚、促進消化,還有一定的減肥功效,無論煎食或煮食都極味美、極香淳。到紫鵲界旅遊,可以點一碗當地正宗的山蕨粑吃才不枉紫鵲界之行。


選好乾粉,撒少許水碾碎


乾粉碾碎下鍋,小火慢煎


待底層煎得發黃,撒少許水,

待鍋微涼後翻一邊,煎另一邊


煎得兩面微黃、熟後,再起鍋放竹製品上待涼

(防止炒時成團)


這麼美味的食物,你吃過麼?那種難忘的家鄉味,你還記得麼?

相關焦點

  • 在邵陽這種美味,沒吃過10種以上的,不算真正的邵陽人!
    剁辣椒4、醃菜扎邵陽人做醃菜用料講究,芥菜、雪裡紅是最佳原材料。吃過的還想吃5、刀把豆扎刀把豆扎堪稱邵陽扎菜中的上品,做刀把豆扎不複雜,將摘下的刀把豆洗淨,撕成兩瓣,再合到一起用刀切成細條狀7、豆豉辣椒邵陽豆豉,分為黑豆豉和黃豆豉兩種。黑豆豉顧名思義,是用邵陽特有的黑豆子做的。邵陽人都是美食家,邵陽女人個個都會做豆豉,但僅僅限於自己家裡吃,絕不對外賣。邵陽人這麼做,並非沒有商品意識和經濟頭腦。
  • 住在大山裡的人真的很可憐嗎?
    住在大山裡的人真的很可憐嗎?跟我的丈夫於大學時代相識相戀,我們認識的第六天就走在一起了,而且都是初戀,大學畢業後就結了婚。不得不慨嘆緣份的神奇,或許你認為閃婚閃戀的雙方,可能感情會不很牢固,恰恰相反,我們很相愛。
  • 史上最難吃的4種零食,實在難以下咽,全吃過的人真是太可憐了!
    史上最難吃的4種零食,實在難以下咽,全吃過的人真是太可憐了!零食是很多女孩子,還有小孩都很愛吃的,可能是辣條,可能是糖果,或者是一些小餅乾之類的。總之,好吃又不太能當成主食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零食。零食是多樣性的, 在我們國家很多大街小巷,超市裡,小賣部中都有零食的身影。而且零食是容易上癮的,不太容易「戒」掉。那麼零食那麼好吃,是所有的都好吃嗎?當然不是,無論是什麼食物都有不好吃的,史上最難吃的4種零食,實在難以下咽,全吃過的人真是太可憐了!芥末味薯片。
  • 邵陽:只有湖南人才知道的真「霸蠻」美味之城
    生活在邵陽的邵陽人,長時間不讓他們吃這些,可能會得焦慮症;離家在外的邵陽人,光是聽到這些名字,都會激動得「猛虎落淚」。串好的鮮牛肉醃製後在紅油裡微炸,炸到表皮稍焦把裡面鮮味鎖住,真是夠鮮、夠香、夠辣、夠勁道,好吃到爆!
  • 銷魂安達盧西亞 沒來過的人太可憐
    「他出生在塞維亞,一座有趣的城市,那裡出名的是橘子和女人——沒有見過這座城市的人真是可憐。」——《唐璜》我知道這是句爛大街的俗磕兒,可又有哪句話會更合適塞維亞這座一言難盡的古城呢?其實,何止塞維亞,她所在的整個安達盧西亞大區都有著類似的動人容顏:震撼的古蹟、異域風情的街區、茂盛的棕櫚樹和柑橘樹、連綿不絕的美酒美食、銷魂的弗拉門戈舞步和熱辣似火的安達盧西亞妹子……講真,沒來過這兒的人確實有點可憐。
  • 舌尖上的野菜,邵陽人春天裡最不可辜負的珍饈美味!
    因為不用多長時間,這些美麗的嫩芽就會出落成肥嘟嘟的一顆顆美味。屬於野菜嘗鮮的時刻終於要來了!野菜是非人工種植的蔬菜,是大自然的寶藏之一。吃法:可鮮食或曬乾菜,常見的吃法有滑炒裡脊絲蕨菜、蕨菜扣肉、涼拌蕨菜等,吃時先在沸水中浸燙一下後過涼,可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吃起來更美味。
  • 大山裡這種「油金子」,吃起來又苦又酸,但秋季能當「潤喉糖」吃
    在原生態的大山裡,一年四季都長著各種植物,低頭有野花野草,抬頭參天大樹,看起來真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當然啦,在山裡肯定是少不了野果的,像八月瓜、桃金孃、竹節果等都有很多的。相信很多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小就吃過不少的野果,還把野果當零食吃,酸甜可口的也很不錯。但並非所有的野果都很酸甜可口,像這種野果就截然相反了,味道又苦又酸,你吃過嗎?被看這種野果長得很小,味道可是很濃烈的,吃不慣的人一咬就忍不住吐出來了,這就是南方大山特有的「油金子」了,也有人叫做餘甘果、牛甘果、油甘果等。
  • 秋天的誘惑,來自長在大山裡美味的果實
    春華秋實,秋天的誘惑除了「秋香」茶的滋味令人陶醉,還有大山絢麗色彩美得令人驚嘆,當然還有人見人愛地果子也到了採摘的季節,物產豐富的大山自然少不了各類果子的飄香了,這不,有機茶園周邊逛一逛就是滿滿的收穫!
  • 廣西大山裡一種野果,2塊錢一個剝開太誘人了,特別像溏心雞蛋
    說起野果,相信很多在農村長大的人肯定沒少吃,因為小時候都沒有什麼零食可以吃,農村娃嘴饞的時候就只能去山上摘野果來吃了,味道酸酸甜甜的,吃起來也很不錯。而且山上的野果種類特別豐富,每個季節成熟的野果都不一樣,像春天的山莓、夏天的八月瓜、秋天的野柿子、冬天的竹節子。
  • 大山裡的美味,春天裡我吃過最鮮美的筍
    鮮筍人間四月天,正是賞春嘗筍的佳季,四月中旬,雨水充沛、大地光照充足,在老家房縣,大山裡有一種大拇指粗細的筆頭筍正是冒尖的時候,此時品嘗正當時,其口感脆嫩、入口回甘、鮮美無比,在我吃過的筍裡面算是最鮮美的筍。
  • 我敢打賭,這些美味很多自貢人十多年都沒吃過了!
    ,都沒少光起腳板滿山遍野地跑,耍泥巴,吃山上的野果子,呼吸著大山裡的新鮮空氣。親們吃過沒有?在自貢尖山農團一帶有很多這種東西現在每年春夏交接的時候,還有那一帶的農民會採摘這種也才然後到市裡面賣。生長在大山裡的蕨菜長這個樣子▼
  • 雲南大山裡生長著一種「雪蓮果」,長得像紅薯,很多人可能沒見過
    雲南大山裡生長著一種「雪蓮果」,長得像紅薯,很多人可能沒見過我們經常在武俠劇裡面看到,天山雪蓮是一種稀珍的寶貝,不但可以起死回生,還能增強功力。但「雪蓮果」你也許見都沒見過。很多人剛聽到雪蓮果這麼美的名字,應該會想像到它會像雪蓮花一樣的美麗,或者是雪蓮花結下的果子。然而當你「一睹芳容」時,簡直會大跌眼鏡,原來雪蓮果長得像紅薯一般。在雲南的大山裡就生長著一種「雪蓮果」,它外表看起來長得很像紅薯,也同紅薯一樣果實是結在地裡。
  • 邵陽特色美食「武岡滷香乾」,風味獨特,你吃過嗎?
    可以說到過武岡的人沒吃過滷香乾,那等於白去了。武岡人對滷香乾的愛延續了千年,這份愛藏在市井生活的每一處旮旯零碎裡,閒著嘴饞的時候想吃,和朋友喝上二兩時想吃,恨不得茶几飯桌上隨時都擺得有。武岡人對滷菜的愛,吃的是千百年來浸透的時光和地道風味。
  • 在湖南邵陽,有一道特色美食叫「豬血丸子」,你吃過嗎?
    在湖南邵陽,有一道特色美食,它黑不溜秋的外表,非常的硬實,每年的冬至臘月裡開始製作,可以吃上好幾個月,以豆腐為主要原料,配以適量的豬肉和豬血,它就是豬血丸子。每當遇到不是很熟悉的朋友,相互聊起故鄉的時候,我說我來自湖南邵陽,很多朋友就會說:哦!我知道你們邵陽,那裡有豬血丸子。
  • 為什麼邵陽人都喜歡吃「豬血丸子」?本地人:你吃過就知道了!
    每次回家鄉邵陽時,經常會和同學們小聚下,距離雪峰橋不遠的地方有一家小湘村傳統私房菜,就是大夥的選擇之一。店裡最吸引我的,是收銀臺旁邊的這一面牆,貼了許多邵陽市區最具有代表性的門牌。小湘村傳統私房菜,雖未處於繁華街道,但獨棟的建築也展現出了一些農家莊的感覺。也因為如此,除了大廳,它還有一些包廂,不僅適合小聚也有承辦宴席。
  • 湖南人的早餐:被稱為「寶慶古城」的它,邵陽米粉太經典!
    畢竟在中國,不論哪座城市,早餐都至關重要,比如說廣東人的早茶文化、湖北人的過早文化……而說到我的家鄉湖南,也許並沒有形成一種特定的早餐文化氣息,但卻在我的記憶裡卻有著非比尋常的位置。其中,讓我最為念想的還是湖南的米粉了!湖南人的米粉,品類豐富,根據地區有著長沙米粉、常德米粉、邵陽米粉、衡陽魚粉……每一種米粉都有著一定的受眾群體。
  • 七旬老夫婦大山裡自種菜籽榨油,路人給錢不肯賣,原因讓人感動
    這其實就是油菜花,每到春天的時候,你走在太行山裡的時候會看到開得像一片黃色的花海的美,特別漂亮,等到夏天的時候,這油菜花就會變成了現在這樣,成了油菜籽,被山裡的農民們用來榨油吃。這就是菜籽油的菜籽,用它榨出來的菜籽油可以說是難得的「山珍」。走在大山裡,作者看到不少正在忙著曬菜籽的山民,而這些菜籽都是他們種花榨油自己吃的。
  • 在邵陽,有一種美味叫扎菜!
    剁辣椒4、醃菜扎邵陽人做醃菜用料講究,芥菜、雪裡紅是最佳原材料。吃過的還想吃5、刀把豆扎刀把豆扎堪稱邵陽扎菜中的上品,做刀把豆扎不複雜,將摘下的刀把豆洗淨,撕成兩瓣,再合到一起用刀切成細條狀7、豆豉辣椒邵陽豆豉,分為黑豆豉和黃豆豉兩種。黑豆豉顧名思義,是用邵陽特有的黑豆子做的。邵陽人都是美食家,邵陽女人個個都會做豆豉,但僅僅限於自己家裡吃,絕不對外賣。邵陽人這麼做,並非沒有商品意識和經濟頭腦。
  • 在大山裡的古民居,吃一頓熊肉火鍋如何?
    相比人山人海、擠滿旅遊團的清水寺,西教寺真是難得清靜,只有零散自駕來的日本遊客。櫻花可以湊熱鬧看,楓葉還是得安靜些賞才好。餐廳外面就是琵琶湖了上酒店的高速路有門禁時間,晚上9、10點就關閉,大多客人會選擇在酒店用餐,當星野的小姐姐聽說我們要驅車一個多小時去大山裡吃晚飯,露出了日本人慣有的擔心表情,「啊
  • 烤牛油,跳水魚,邵陽江邊光佬頭夜宵打卡記
    今天《吃遍邵陽》小志帶你打卡這家光佬頭夜宵,可是邵陽夜宵的鼻祖,有40多年的歷史了,老闆光佬頭,可以說是邵陽夜宵的一張名片,每天在街口頭頂水瓶迎接客人,他家的夜宵食材新鮮,出品獨具匠心,可以說邵陽夜宵的地標和必須打卡的一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