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的早餐:被稱為「寶慶古城」的它,邵陽米粉太經典!

2020-12-14 天使美食探店

對於我們來說,一日三餐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早餐了!畢竟在中國,不論哪座城市,早餐都至關重要,比如說廣東人的早茶文化、湖北人的過早文化……而說到我的家鄉湖南,也許並沒有形成一種特定的早餐文化氣息,但卻在我的記憶裡卻有著非比尋常的位置。

其中,讓我最為念想的還是湖南的米粉了!湖南人的米粉,品類豐富,根據地區有著長沙米粉、常德米粉、邵陽米粉、衡陽魚粉……每一種米粉都有著一定的受眾群體。比如說我家鄉的邵陽米粉,外地人初次吃時可能會因它的重口味而望而生畏,但對於邵陽人來說就是一種無可替代的美食。

湖南各個城市的米粉出現了多久我並不得而知,但是邵陽米粉則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邵陽是一座低調的古城,它在2500多年前就已出現,古稱用過「寶慶府」、「昭陵郡」等名號。說到湖南的歷史古城,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遊客眾多的鳳凰,但實際上鳳凰古城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寶慶古城則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比鳳凰古城要早上千餘年!

邵陽米粉更是經歷這歷史歲月沉澱下來,從我們走入邵陽市博物館裡,就能遇見一處擬人化的邵陽米粉鋪就可以知道了。這裡被命名為「劉老頭米粉鋪」,將古代時期的場景搬到了現場。但這兒也讓我想到了童年時期,我們早餐時吃邵陽米粉,大多也是在路邊吃,那時候的粉麵館有很多並沒有獨立門面。

至於邵陽米粉究竟出現了多少年,似乎並沒有太多論證,但是以邵陽市區比較有名的幾家粉麵館為例,紅旗路上的回民二食堂創建於明代初年,寶隆和則是創建於清光緒末年。當然,邵陽米粉的店實在是太多了,從城北路一條街上的數十家粉麵館,再到居民樓下的粉麵館……很多都是延續了好幾十年!

邵陽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邵陽米粉?我想原因不外乎有這麼一個,那就是它的選擇實在是太豐富了!一般來說,大多數粉麵館除了米粉,還能夠選麵條或是餛飩,這些都是本地人最愛的早餐。但除了主食外,它搭配的臊子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大片牛肉、生炒牛肉、紅燒排骨、酸辣牛肚、酸湯豬腸、木耳肉絲、榨菜肉絲、酸菜肉絲、酸辣魔芋……大多數臊子更是以香辣的邵陽家常菜的方式炒制出來的,因此口味上也盡顯香辣。

大多數人點邵陽米粉時只會選擇一種臊子,因為加臊的價格並不便宜。但的些粉麵館也會進行一些組合,比如這碗三合一粉就搭配了牛肉、牛肚和豆腐,它的口味也是比較重的,鮮紅的辣油、辛辣的薑絲,讓它也尤為入味。

不過在邵陽粉麵館還有一種經典的選擇,那就是三鮮粉,它的臊子也是由多種食材組成,一是邵陽地區傳統的以豬肉末為餡料製作和手工蛋餃子,再就是豬肚、豬肉片,以及香菇。三鮮粉和清湯排骨粉是邵陽米粉少數的清湯,因為其他的選擇都體現著邵陽本地人的重口味,即「重辣、重油、重鹹」。比如說我每回點三鮮粉,也會自行灑入大量的幹辣椒粉,似乎回到邵陽,不吃點辣辣的就不舒服。

說到邵陽米粉,不得不提的就是回民特色的粉麵館了,如果你走在街頭,一定會經過那回民一食堂、回民二食堂、回民三食堂等,或是海記回民食堂、馬記回民食堂……雖然稱呼是回民食堂和回民餐廳,但本質上還是邵陽米粉館喲!回民食堂的最大特色,就是臊子只選用牛身上的部位,如大片牛肉、牛排骨、牛肚、牛筋等等,湯水也是由牛油製作而成。

可以說,邵陽米粉一分為二,不論是漢族風味的傳統的邵陽粉麵館,還是回民粉麵館,都是邵陽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因為邵陽本地就有著大量的回民,據說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267年,即元世祖十三年。但真正被記載到史書上則是在元末明初,根據清道光年間的《寶慶府志》裡的氏族表,邵陽回族最大的五個姓氏即為馬、張、蘇、海、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能在街頭遇見馬記、蘇記、海記為前綴的粉麵館的原因了。

特別提示:

你知道怎麼吃邵陽粉面嗎?邵陽白醋、山胡椒油是特色!

在邵陽米粉裡加些山胡椒油、在邵陽麵條裡加些白醋,似乎已成為見證你是不是本地人的一種吃法。在這裡說下邵陽特製的山胡椒油,它其實是一種純天然的調味品,它以稀有的野果山蒼子為原料,山蒼子有著多個別名,其中之一就是山胡椒。

山蒼子經提取精華後成為了山胡椒油,對於菜品烹飪方面有著顯著的幫助,特別是肉食,比如說邵陽本地的喝螺、小龍蝦、滷菜等也能品嘗出它和味道。

邵陽米粉是屬於我們的記憶,從童年到現在,即使我經常在外地,但它總歸是觸及我心底的那個味道!邵陽米粉是我們和早餐回憶,但如今因為經典已成為了許多人一日四餐(早餐、午餐、晚餐、宵夜)的選擇,畢竟24小時營業的邵陽粉麵館也有不少。

圖/文:天使美食探店

本篇圖文由本人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三代人傳承一碗邵陽米粉,這家店從東大路開到寶慶東路,味道經典
    湖南米粉豐富多樣,在不同城市也會有屬於當地風味,比如說清爽的長沙米粉、開向全國的常德津市米粉,還有衡陽魚粉、湘西米粉……但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有家鄉的邵陽米粉!雖說邵陽米粉隨處可見,但口味好的,卻也不容易找到。像是位於寶慶東路(雙清區政府附近)的這家三爺粉面專店就是很多邵陽本地人從小吃到的味道。
  • 「湖南米粉大擂臺」之邵陽米粉
    編者按:在湖南的米粉版圖裡,14個市州有14×N種可能,因為米粉的形狀、湯底的秘方或是碼子的種類,「霸得蠻」的湖南人們相互不服氣,「米粉大擂臺」應勢而生。 走過那麼多城市,最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這一碗邵陽米粉, 熟悉的味道不只是味蕾的滿足,更是無盡的鄉愁, 「嗦」上一碗邵陽米粉,感嘆一句「就是這個味兒,我太想這碗粉了!」 跟著小編一起轉發朋友圈pick邵陽米粉吧!
  • 一嘴紅油滿口香,邵陽米粉最辣爽 被稱「湖南版烏龍麵」
    一嘴紅油滿口香,邵陽米粉最辣爽「湖南版烏龍麵」以「粗」聞名,純米製作有嚼勁米粉大擂臺活動現場,寶隆和邵陽米粉檔口人氣火爆。香氣四溢的紅油,雪白圓潤的米粉,再蓋上大片牛肉或者木耳肉絲等臊子,這樣的搭配,很多人一眼就能認出是邵陽米粉。 自4月14日在長沙參加「米粉大擂臺」活動以來,寶隆和邵陽米粉檔口人氣火爆,不得不每天從邵陽加運一車米粉食材,但即便如此也是每天賣斷貨。
  • 湖南有座2500多年的古城,它就是寶慶府,一起去博物館打個卡!
    一樓的這個「我們都是邵陽人」也是小有來頭,據說這幅仿鈾雕塑作品高度達158米,寬度為13米,是湖南省內所有展館裡面積最大的一幅。特別的是,它的雕塑畫面上聚集了邵陽名人名家以及本地的歷史建築和旅遊景點等多個元素,非常經典。
  • 湖南有座2500多年的古城,它就是寶慶府,一起去博物館打個卡!
    包括我的家鄉邵陽,雖然我長期在外地,但是我卻一直有著思鄉情懷。每次回家時,我都會再次尋覓曾經在生活經歷過的點點滴滴。邵陽市博物館位於邵陽大道上的文化藝術中心內,免費進入也是市級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如果有外地朋友來邵陽,我也會推薦他們來這裡看一看,畢竟這裡也是感受本地生活的一個好去處。
  • 寶慶古城古老的公園,內有東塔和山寺曉鍾,邵陽本地人:回憶多
    東塔位於寶慶古城的邵陽城區雙清區的東塔山(東塔嶺),位於市區繁華的人民廣場旁,在東大路的是東塔公園的南大門,可以踩著石階上去,在五一節北路的一個地方,可以通過小坡去東塔公園的西門。天使小時候住在寶慶古城人民廣場附近,所以從東塔公園得到的印象很深刻,在大門的右邊有幾個墨鏡,那個時候總是和朋友一起來這裡照鏡子出橋,現在的東塔公園不收取入場費,可以讓當地市民和遊客自由出入,這裡有動物園和小型遊樂園,幾年前東塔公園給我留下了一個印象,還是周邊的居民對早上的運動很好的地方,那時候總是早上六點左右和奶奶來這裡鍛鍊身體。
  • 湖南邵陽的這個臨時菜市場,春節前的小熱鬧,本地風味足!
    在邵陽的塔北路有一個長嶺臨時農貿市場,曾經也是一個正式的菜市場,因原地段拆遷而搬至旁邊的小道,雖然不大但卻也有著許多本地的美食。在湖南過小年的前一天回來,也順便到距離並不遠的菜市場瞄瞄,年味滿滿,邵陽圓粉、豬血丸子、滷香乾、蛋餃子、臘肉臘腸……等寶慶古城的特色都在這兒能夠採購到!
  • 湖南人都說太辣了,邵陽人:這是童年的味道,24小時都吃它!
    湖南人的早餐,米粉算是最大的一個系列了。按照地區來區分,也有著多個種類,如長沙米粉、常德的津市牛肉粉、湘潭米粉、湘西米粉、衡陽魚粉等。但你可知道,在湖南還有一款相對較為小眾的米粉——邵陽米粉,說它小眾,是因為因其不同的質感,而深受著從小吃到大的邵陽本地人的喜愛,但卻始終得不到其他城市群眾的心頭好。邵陽米粉對於本地人來說,可以說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件必備事項。清晨起床後,到達家樓下的小店,端一碗熱氣騰騰的粉。深夜餓了,也是前往那些24小時都在營業的粉麵館來上一碗。
  • 【寶慶美食】湖南米粉大全,寶慶米粉排第幾?
    湖南的美食多種多樣,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湖南人的米粉,其實湖南的米粉不止一種,每個市都有它自己特色的一碗。大家要是以為吃粉永遠都是長沙米粉和常德米粉,那就太天真了!不如我們就呈上各自家鄉的證據,818湖南米粉到底哪家強吧。
  • 粉裡尋湘味|一嘴紅油滿口米香,邵陽米粉最是香辣豪爽
    香氣四溢的紅油雪白圓潤的米粉再蓋上大片牛肉或者木耳肉絲等臊子這樣的搭配很多人一眼就能認出是邵陽米粉被網友稱為「湖南版烏龍麵」「一碗粉,要招牌三鮮臊子。」4月16日中午,在長沙工作的邵陽人李亮專程來到九所賓館,品嘗家鄉的米粉。「湯底厚重,紅油香辣,米粉有嚼勁,並且這裡還有豬血丸子作配菜,太懷念這個味道了。」
  • 2500年寶慶古城:散步"情人街",賞邵陽老城風情!
    如果要說到我印象最深的古城是哪兒,那一定就是我的家鄉邵陽,曾經的&34;。寶慶古城距今已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喲!,古城牆位於繁華的資江南路,古城門與城北路相連,在資江南路上還能望見對岸的江北景色。但當你願意去了解它背後的故事,也許就會開始沉浸於這座城市的人文風情了。
  • 米粉大擂臺·邵陽篇丨海碗裝,蠻便當,辣到位,湯汁香
    古往今來,邵陽就不是一個缺美食的地方,許多來邵陽的朋友都不得不感慨一句:邵陽人,太會吃,老的少的都愛吃。邵陽的米粉店更是遍及城市的各個角落。邵陽人從外地歸來,即使凌晨三點也想來碗邵陽米粉解解饞,慰籍慰籍自己遠行的胃和心情。
  • 湖南米粉大盤點,除了邵陽米粉,你還吃過哪些?
    即使離開邵陽多年,獨自在外拼搏,每天享受著不同風情的美味,每年回家,我仍是會每天追尋著曾經的味道覓尋一家又一家過去曾歸屬我內心的每一份美食記憶。這是一位邵陽遊子筆下的邵陽米粉,對他來說,家鄉的米粉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其實在湖南,許多人都是從清晨的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開始。
  • 米粉選我丨湖南米粉大擂臺之邵陽武岡米粉
    編者按:在湖南的米粉版圖裡,因為米粉的形狀、湯底的秘方或是碼子的種類,14個市州有14×N種可能,「霸得蠻」的湖南人相互不服氣,「米粉大擂臺」應勢而生。4月14日至23日,由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接待服務中心主辦,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紅網等協辦的「米粉大擂臺」我為家鄉米粉代言在長沙九所賓館四號樓西餐廳舉行。紅油的香氣四溢和米粉的圓潤Q彈相得益彰,成了邵陽米粉的標誌,在朋友圈打卡也變成一種流行!
  • 寶慶古城:老街裡追尋舊時光,配鑰匙也是好回憶!
    如果有人問我到邵陽旅遊,哪裡是最值得遊玩的地方?我一定會回答他們,青龍橋、城北路、資江南路等地段是必須去的。但對於很多本地人來說,也許這些地方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但它們確實又代表著寶慶古城的歷史年代。每次來到城北路時,我大多是來這兒嗦一碗最特色的邵陽米粉。偶爾間我還會穿梭其中一個小巷,經過寶慶古城北去到資江南路,感受這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老城氛圍。
  • 好吃不過湖南米粉,湖南米粉大盤點
    「湖南人怕不辣」,但辣不是湖南人唯一的追求,只不過辣味恰好契合了湖南人潑辣直爽的性格。如果問一個湖南人,「你的家鄉有什麼非吃不可的美食?」米粉絕對會是答案之一。它不像長沙米粉在下鍋之前就已經是軟的了,它在下鍋之前是乾燥、硬邦邦的。攸縣米粉之所以好吃的一部分原因也是依賴著湯的,攸縣米粉燒湯的原料也不少:瘦豬肉、白豆腐、豬血、酸菜、青菜等。在肉湯的濃香中縈繞一層青菜的清新和鮮嫩,葷素合一,吃起來既不葷膩也不會過於清淡。
  • 湖南的5種美味米粉,每一種都是地方特色,吃了就讓人忘不了
    湖南的5種美味米粉,每一種都是地方特色,吃了就讓人忘不了。1、邵陽米粉邵陽米粉是湖南邵陽當地特色米粉,米粉歷史悠久。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吃邵陽米粉是一種生活方式,邵陽米粉是由純大米製成的。不添加任何其他材料,新大米和陳米的比例使米粉充滿彈性,白色和光滑,容易被夾斷。一口嗦下去嘴唇沾上油湯,嚼起來滿口米香味,風味獨具。2、湖南牛肉米粉湖南牛肉麵是湖南的特色米粉,湖南最早的牛肉麵誕生于于澧縣,清朝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新疆的一個維吾爾人分支遷到了湖南常德澧縣澧東鄉團結村(現名)。
  • 舌尖上的湖南邵陽美食
    邵陽是湖南省省轄地級市,別名寶慶,位於湘中偏西南,資江上遊。很多城市也都有獨具特色的美食小吃,比如北京的炸醬麵、烤鴨、天津的麻花、濟南的油旋、鄭州的燴麵等等。當然今天咱們的主角邵陽也不例外,這裡除了有美麗的風景之外,美食也是數不勝數。
  • ☞ 舌尖上的邵陽,你造嗎?
  • 湖南米粉二十強排行榜
    邵陽米粉帶有一股發酵的酸味兒,它為什麼要漚酸了吃,我看可能是偶然發明吧,好像徽州人發明臭鱖魚,邵陽和徽州有點類似,山高水長耕地少,離鄉背井找出路,帶著食物變味反而成為特色,邵陽米粉的歷史是不是見證邵陽商幫的豪橫傳奇呢? 技藝值:邵陽米粉具有發酵工藝,重油重辣重香料,底湯辛烈,臊子狂野,技法複雜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