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良長城,英國最壯觀的古羅馬遺蹟

2021-02-13 光影無界

點擊藍色小字加關注,或加微信號gywjie

光影無界:由職業攝影師、媒體人和專業航拍高手,用不一樣的視角記錄世界,為你講述旅途的所見所聞,展現各國的旖旎風光。

很少有人知道,英國也有長城。那是一條橫貫東西,以古羅馬皇帝名字命名的長城。如果問羅馬人給英國留下了什麼,除了影響深遠的法律和秩序外,最值得驕傲的就是這座宏偉的長城,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

一早告別愛丁堡,駕車南下,重返英格蘭。當天最終的目的地是約克,但我們首先要去尋訪哈德良長城,一個修建於曾經的英格蘭和蘇格蘭邊境地區的古羅馬防禦工程。

少有國人知道的哈德良長城,我們因何結緣?緣於和王爺有著20年友誼的威廉林賽,一個致力於保護中國長城的英國人,他來到中國的最初起點就是哈德良長城,走完那裡,讓他有了更遠大的志向徒步穿越中國長城全境。王爺在無數次陪伴威廉行走長城時,聽他提起英國的長城,所以尋訪哈德良長城成為他此行英國的一大心願。

汽車駛離愛丁堡,駛入鄉村曠野,眼前的風光由繁華漸變為蕭瑟,由生機盎然變得蒼茫悽涼。不知何時駛過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分界線,大片人跡罕見的荒野山林盤踞於道路兩側的廣闊天地間,內心為之一顫,英格蘭盡然會有如此凋敝荒涼之地?望著野蠻生長的荒草,好奇為何如此豐沃的土地無人問津?

尋找哈德良長城絕非易事,因為它沒有一個確定的坐標點,只有那一片廣大的區域。它不像中國的長城,可以看到連綿的城牆。早已隱沒在綠色田野裡哈德良長城,變身為一塊塊相對獨立的遺蹟。迷茫中,我們拐入道旁的國家森林保護區,想去那裡碰碰運氣,是否可以遇到指路人?上天或許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一入林區遇到一對帶著兒女來野餐的英格蘭夫婦,熱心地為我們指明方向,閒談中太太聽說我們來自中國,自豪地告知,她剛從北京返回,專程走了八達嶺長城。

告別這對熱誠的夫婦,我們繼續踏上尋找哈德良長城的路途。當汽車駛入A69公路和B6318公路,沿路出現了指向長城的標示,一陣小小的激動,我們快看到長城了?草叢間隱約可見大塊石頭壘起的矮牆,驚呼那不就是嗎?汽車開出一段後發現,那只是宣示私人領地的護欄牆。

繼續前行,看到道路旁的空地有停靠的車輛,拐入其中下車詢問,竟無意中偶遇,尋它千百度的哈德良長城遺蹟。原來所有的遺蹟都在原野的深處,需徒步進入方能一見真容。一路所見道旁的停車點就是每個遺蹟的出發點。

背上裝備,向原野的深處進發,這段路並不漫長,十多分鐘就可看到陡坡上的廢墟。據說有的遺址,要徒步1小時才能望見。購票入內,環眼四周,佔地幾平方公裡的空間,整個布局像是曾經的屯兵要塞。這裡有堅實的城垛、堡壘、塔樓和碉堡的遺痕。

建於122-128年的哈德良長城,是羅馬人為了防範和阻隔蘇格蘭皮克特人的騷擾,由當時古羅馬的皇帝哈德良下令修建,並因此而得名。這條長達73.5英裡的城牆,穿越了大不列顛島的狹長地帶,從西部的索爾威灣幾乎一直延伸至東部的泰恩河口,是古羅馬時期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幾乎每一英裡就有一個小型的堡壘,裡堡,看守著進出關卡的入口。而兩個裡堡間又有兩座巡哨塔,巡視著周邊的異常動向。長城以南修建了16座作為前哨基地的要塞,我們走入的就是其中之一。

整個要塞遺址,由於自然的風化和人為的損毀,只剩下殘垣斷壁的荒蕪。入口旁的建築遺痕,依稀可辨昔日的浴室與茅廁;往裡走大片的巖石基座與石壘的斷牆,整齊規劃,看似曾經的營房與庫房;還有圍牆間的塔樓碉堡可以遠眺無垠的平原。基座上長滿了旺盛的雜草,石縫間布滿層層的青苔。寒風凜冽,一陣陣侵入骨髓的寒冷,這是六月的英格蘭嗎?

王爺支起無人機,用航拍記錄下這片古羅馬的遺蹟。忽然遠處密布的烏雲快速蔓延,瞬間遮蔽藍天,大雨傾盆而下。王爺沒有停下飛行,任由風雨肆意澆灌,如果仔細觀看文章開篇的視頻,或許你能發現大雨如注。一些參觀者亦是氣定神閒地繼續遊走,毫不理會風雨的突襲。等待中,不時望見斷牆外的曠野中,徒步者的身影,他們從遠處穿越而來,有的邀兩三好友,有的帶著妻兒同行,翻過斷牆沒有停歇繼續前行。內心思量,他們要多久走完全程?

哈德良長城沒有依懸崖峭壁而建,而是建造在突出地面的巖床上。一米多高的城牆,對於普通人來說攀越並非難事,那麼當年哈德良皇帝,建造長城的用意何為?一直以來,學界有很多的猜測和討論,除了廣泛接受的軍事抵禦用途外,還有一種觀點,是為了在這片土地上標註一個地界,告訴世人,羅馬帝國無意揮師北進 。

看完這片區域,我們沒有再繼續西進,因為還要趕去約克,英格蘭東北部著名的中世紀古城。

汽車緩緩駛離哈德良長城保護區,陰鬱的天空漸漸放晴,遠處的天際亮出一道彩虹,照耀在荒涼的曠野中,再一次回望哈德良長城,英國最壯觀、最引人矚目的古羅馬遺蹟。

相關焦點

  • 哈德良與英國長城
    長城常常與石獅、飛龍等形象一起成為中國的象徵,但鮮少有人提及,其實在英國也有一段曾經雄偉巍峨的長城。最初從西元128年修建完成的哈德良長城,至今已在英格蘭北部屹立了19個世紀。它曾綿延73英裡,從鄰近北海的泰恩河畔一直延伸到愛爾蘭海的索爾威灣,跨過整個英格蘭最北部。
  • 不列顛的古羅馬長城——哈德良長城
    然而,哈德良最廣為人知的也許是他羅馬最偉大建築師的身份。在這一點上,他追隨了奧古斯都大帝的腳步,作為統治者,能夠抓住建築的傳承性來表現意識形態和權力。羅馬中心壯觀的圓頂寺廟,萬神殿,公認由哈德良皇帝完成,他將自己的統治與羅馬最受推崇的人之一,公元前一世紀的執政官馬庫斯·阿格裡帕(Marcus Agrippa)聯繫在一起,後者本人亦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師。哈德良選擇保留了萬神殿正面由阿格裡帕設計的早期立面,同時為眾神崇拜提供了一個新的場所。
  • 【看看世界】哈德良長城的觀眾闡釋
    哈德良長城每年接待近80萬遊客,很多人會參觀長城遺蹟和博物館,而有些人只為徒步哈德良長城步道。因此對於長城的闡釋不僅包括考古遺蹟,對自然環境的闡釋也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2011年,哈德良長城發布了一份闡釋框架文件。這份文件將研究工作與公眾和遊客結合起來,為哈德良長城羅馬邊疆遺蹟的展示闡釋提出一系列的建議。
  • 哈德良長城文化帶是用什麼來吸引遊客的?
    有興趣的讀者可查閱該書中的全文。哈德良長城每年接待近80萬遊客,很多人會參觀長城遺蹟和博物館,而有些人只為徒步哈德良長城步道。因此對於長城的闡釋不僅包括考古遺蹟,對自然環境的闡釋也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2011年,哈德良長城發布了一份闡釋框架文件。這份文件將研究工作與公眾和遊客結合起來,為哈德良長城羅馬邊疆遺蹟的展示闡釋提出一系列的建議。
  • 古羅馬的哈德良長城原來就是《權力的遊戲》中的絕境長城
    眾所周知,《權力的遊戲》是以英國歷史為原型進行的魔幻化演繹,劇中很多地方都看得到中世紀時英國的影子。當然,北境的那條「絕境長城」也有現實中的原型,就是英國著名的「哈德良長城」。哈德良從公元122年至公元127年,哈德良長城耗時6年建成,全長117公裡。羅馬人沒有利用河流和高山等天然屏障,而是直接在東西兩點之間拉了一條直線,顯示出了羅馬人強大的建築工程技藝。
  • 凜冬已至,看「絕境長城」原型哈德良長城如何守衛羅馬帝國
    電影《亞瑟王》中,哈德良長城也是頻頻出鏡。 喬治 · 馬丁在寫《冰與火之歌》時參照了部分英格蘭史,絕境長城的靈感則來自於參觀英格蘭北部與蘇格蘭交界處的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時的感受。哈德良長城方位圖公元43年,羅馬軍隊入侵了不列顛,只是佔領到21世紀時的英格蘭地區,難以向北推進,而北方的蘇格蘭人屢次進犯羅馬帝國的佔領地。哈德良長城始建於公元122年。哈德良皇帝曾來到不列顛視察,為了保衛羅馬帝國的佔領地,於是下令修建了這一長城,「哈德良長城」也因此得名。
  • 哈德良也有長城
    在英國旅遊,去了哈德良長城。細雨頗急,在泊車處停車,付款取條放車窗,走向長城處。長城為石塊所砌,現有半人高牆基,約兩三米寬,沿丘陵蜿蜒。長城大致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交界處,羅馬哈德良建,時間相當於我國東漢,是當時羅馬在英倫的北部邊境。自凱撒入侵英倫後,羅馬逐漸在英國一些地區建立了統治,哈德良長城的建造,對防止北方民族的襲擾,起了重要作用。曾經聽到過這樣一種說法,中國造長城是保守,歐洲面向海洋是進取。
  • 中國的長城舉世聞名,但你知道英國的長城嗎
    中國萬裡長城說到長城,難道就只有中國有長城嗎?其實並不是,在英國,也有一座著名的長城,它就是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位於英國的不列顛島上,是羅馬帝國在佔領不列顛時修建的,從建成後到棄守,它一直是羅馬帝國的西北邊界
  • 英國幾大羅馬站點,你知道嗎?
    通過參觀這些令人驚嘆的地點,探索英國這個強大帝國的遺產。最近在威爾特郡(Wiltshire)鋪設電纜的農舍老闆發現了英國最大的羅馬別墅。可悲的是,由於保護工作剛剛開始,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讓公眾能夠參觀這些神奇的遺蹟。
  • 哈德良:古代羅馬「五賢帝」之三,懂藝術會治國,還在英國修長城
    引言子淵在前段時間曾經為大家介紹過「羅馬五賢帝」之首的馬庫斯·科克烏斯·涅爾瓦(Marcus Cocceius Nerva),引起了一些讀者的興趣,有不少粉絲留言希望筆者再介紹一下「五賢帝」中的其他人。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羅馬五賢帝」中的第三位——獲得歷史較高評價且留下建築遺蹟的哈德良。
  • 哈德良神廟,它的遺蹟引發無數遊客對古羅馬昔日神廟的追思
    哈德良神廟是以當時的羅馬皇帝命名,是典型柯林斯式神廟的代表,是以弗所的精美建築之一,門口有保存完好的精緻拱門,十分值得駐足欣賞。內牆廊柱上還遺留著不同神話人物的雕刻, 一側屬於希臘時代, 另一側則刻畫著亞馬遜女人國的人物,內牆正面的雕像是蛇髮女妖美杜莎。
  • 中國萬裡長城延續千年,英國也有120公裡「長城」,保護羅馬400年
    無獨有偶,英國境內也有一段長城,雖然僅僅有120公裡,但是城牆形制跟中國的長城有八分相似。這是怎麼回事?難道秦始皇的影響還漂洋過海來不成?非也,這段長城叫哈德良長城,是公元122—127年,由3個羅馬軍團歷時約6年分段築成的。哈德良是羅馬帝國君主的名字,正是這位君主在位的時候,羅馬國力達到鼎盛。
  • 英倫之旅:由蘇格蘭南下哈德良長城,再至卡萊爾
    哈德良長城一段 早已聞知英國有古代遺留的哈德良長城因其建於羅馬皇帝哈德良在位之時,遂稱「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這是目前遺留在英國土地上的為數不多的羅馬時代遺物之一。 去歲訪英,我們沿順時針方向先抵愛爾蘭,再到北愛爾蘭、蘇格蘭,最後才南下英格蘭,一路逛至哈德良長城。與大多數人從英格蘭北上遊覽哈德良長城不同,我們是反向逆行的。
  • 展現中英兩國長城文化 八達嶺「對話」哈德良
    實際上,遠在萬裡之遙的英國,也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古長城——哈德良長城。1987年,八達嶺長城和哈德良長城同時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展現兩國長城文化  長城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偉大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從全球的視角去審視,中國長城為世界長城之最;但在全人類歷史發展的大格局之下,世界範圍內存在大量古長城。雖然它們的形式、規模存在差異,但它們都帶著遺產的痕跡從歷史中走來,又終究打上文明的烙印向未來拓展而去。如此,世界長城便成為了同氣連枝的文明遺蹟。
  • 古羅馬的哈德良長城又矮又破,能夠阻擋騎兵的入侵嗎
    古羅馬的哈德良長城又矮又破,能夠阻擋騎兵的入侵嗎 長城是防止騎兵快速突襲和偵察用的,中國地域廣闊騎兵可以隨意突擊快速跑路。英國就那麼大的寬度,直接屯幾個大兵營最合算,而且蘇格蘭的騎兵根本就不是遊牧民族一個檔次的,可能當時都沒幾匹馬。
  • 中國長城和英國哈德良長城隔空「對話」
    引入遺址航拍,為長城拍圖測繪「問診」;120萬張解析度接近釐米級的高清照片,將首次實現對中國明長城全線無盲區記錄和展示……昨天傍晚,兩處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哈德良長城和中國萬裡長城隔空「對話」。
  • 《羅馬勝利者》遊戲特色 古羅馬遺址顯完美風貌
    《羅馬勝利者》(Roma Victor)的開發商英國RedBedlam的所有員工從世界各地而來,參加公司在英國布賴頓舉行的首次大聚會,在此之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見過彼此。他們此次的行程除了包括參觀哈德良長城(Hadrian?
  • 《刺客信條:英靈殿》哈德良長城地點介紹
    《刺客信條:英靈殿》的故事發生在北歐,刺客信條系列素來就有旅遊模擬器的名號,所以在這裡能找到不少現實中存在的地點,這篇哈德良長城地點介紹就為大家帶來了哈德良長城的詳細信息,一起來看看吧。《刺客信條:英靈殿》哈德良長城地點介紹:哈德良長城羅馬皇帝哈德良認為徵服蘇格蘭實在太過麻煩,於是建造了這道城牆,以此阻攔北方的部落,讓他們無法進入不列顛。之後,羅馬軍團突然撤出,留下不列顛人在此自生自滅。
  • 哈德良:為羅馬民眾帶來和平,但為何是猶太人的宿敵?
    哈德良把古羅馬治理得很好,但是為了羅馬帝國利益,同時哈德良卻也造成了其他民族的災難,比如猶太人。作為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哈德良的仕途可以說十分順風順水。因為他有一個好表叔——圖拉真。而圖拉真就是前任羅馬皇帝,是他提攜哈德良,並且收哈德良為養子,讓哈德良繼承古羅馬皇位的。
  • 世界各地十處古羅馬遺蹟
    都說「條條大道通羅馬」,實際上也的確如此。不論我們是在歐洲、中東還是北非旅遊時,總會看到在當地還保存著一些古羅馬的痕跡。在此盤點世界各地十處古羅馬遺蹟,帶我們一起回顧古羅馬曾經的輝煌盛世。  1、英格蘭: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