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聲新透綠窗紗——八首關於春的古詩詞,等你一起去踏青賞花

2020-12-16 端午和元寶

昨晚聽我妹說起某某快餐的春分半價活動,我才恍然發現,原來春天已經慢慢降臨我們的身邊了。仔細想想確實是,我的長款加厚羽絨服放在衣櫥好久沒有拿出來過了,平時在家也可以開窗透氣,不用擔心暖氣跑調了,真好!

為了應景,我是不是應該分享一些我喜歡的關於春天的古詩詞呢?

一、「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你是否也曾注意過春天的夜晚?若是沒有,那麼建議你好好賞賞劉方平的這首《夜月》or《月夜》!我超級喜歡的一首詩。其中,我對「蟲聲新透綠窗紗」的偏愛遠遠超過了「二月春風似剪刀」,哈哈哈。

二、「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我偏愛《天淨沙》系列的每一首詩,喜歡《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也吟誦《天淨沙·春》中的「暖日和風」。都說好東西就要和最好的人一起分享,所以白樸的這首詩、以及眾多詩都安利給你哦~

三、「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我曾經有幸得見燕子築巢,但因為無緣得見,所以很難想像「沙暖睡鴛鴦」是怎樣一番美景。這首詩是出自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和它並列的另一首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聽過的,也就是「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也是超美的有沒有?

四、「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感覺隨著年紀一點點上漲,好像就越容易被那些簡單的事物感動,原因嘛,可能真的是煩了這繁雜的生活吧。有時候,我也想要學一下程顥《春日偶成》中那樣,去鄉間田野散步,伴著暖風,小花兒……

五、「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的這首《城東早春》,其實我本來是不算說的,因為太普遍了,但打開朋友圈,我覺得這首詩很有出現的必要呀!雖然我還沒有加入賞花的浪潮,但應該也不遠了,感覺是適合約起來了~

六、「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我想不僅僅有播種等原因吧,還因為春天是一年美的開始。每次看到楊萬裡的詩,我都覺得他將我眼中平凡的事都寫進了詩裡,每一首都深入人心,不管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還是「一牛吃過柳陰西」。

七、「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若說春天,那怎麼能夠少了桃花呢?春天萬物復甦,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而桃花基本上是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了,不是嗎?而關於桃花詩,我比較喜歡這首元稹的《桃花》,有一種說不出的美。

八、「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在早春出遊,鄉間田野最常見的大概便如同楊慎的《出郊》中描寫的那般吧,雖最為平常,但卻透露著一種悠閒的美,讓人忍不住心生嚮往,是不是?

聽說,春天是個很適合戀愛的季節,因為可以約男女朋友一同去踏青賞花。但作為單身的我覺得,其實三五好友的出行也是很美好的呀,不是嗎?嘿,你們怎麼還不來約我呀?

相關焦點

  •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驚蟄」了,驚醒了我們什麼?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上片寫景,浮雲聚集,綠楊風起,遠處傳來隱隱輕雷,斑鳩的叫聲更急了。雖是春日風雨,畢竟有斑鳩綠楊寫下了春的第一個句子。
  • 詩詞裡的夜色,春季卷: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初春的太陽還沒完全從隆冬的沉睡中醒來。在短暫的白天裡,剛剛看到一點亮麗,就早早隱沒在了西山。一個靜謐的春夜隨之到來了。月亮漸漸明亮起來。灰濛濛的天空中,幾絲雲朵繞在月亮周邊。春夜越發地朦朧,像一個夢,恬淡、寧靜。月色中的庭院也沉浸在迷離中。樹木、房屋,老井、牛車……時隱時現,半明半暗。夜越來越深了。
  • 花褪殘紅青杏小,綠水人家繞,邂逅古詩詞裡那一片養眼的新綠
    和我一起走進古詩詞,邂逅古老時光裡春光下那一片養眼養心的新綠。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夜深了,窗外,月色朦朧,星兒橫斜。今夜已經感知到了初春的融融暖意,一聲清脆的蟲鳴透過綠色的窗紗傳了進來。
  • 最美的十首古詩詞,讀過三首,這個春天就是你的了
    六甲番人點評:春天本來就是一幅畫,自有天趣,無人的江邊,且靜下心來,自有幽草黃鸝相伴,而不系之舟,隨它去吧。三、唐代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六甲番人點評:夜半更深,星月本應是這時的主角,不料那聲蟲鳴透過窗紗,原來春氣已暖。一個「透」字,春意盡顯。六、宋代宋祁《玉樓春·春景》:東城漸覺風光好。
  • 寫春天的詩歌很多,但這一首28字唐詩角度很特別,入選唐詩三百首
    比如一年之計在於春,比如百花盛開,又比如春天的到來可以隱喻男女愛情的開放等等。寫春天的古詩有很多,每個詩人所立足的角度也很有不同。就如前文所說,有的詩人從季節的變化開始寫,有的詩人則是從天地萬物的變化開始寫,有的詩人都是從男女愛情的角度開始寫。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角度和他們都有所不同。
  • 春分,正是踏青賞花時
    春分至,草長鶯飛,孩子們跳躍著,姑娘們微笑著,你從春花間走過,仿佛詩歌一般美好。春分是春天第四個節氣,仲春時節稍縱即逝,趁著春光正好,去踏春賞花吧。春 分 三 候一候,玄鳥至「玄鳥」即「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燕子,燕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燕來還識舊巢泥」。
  • 5首紫藤花古詩詞,一起回唐朝「雲」賞花
    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日本都會有大量的人去觀賞那株600歲的巨型紫藤花。2020年,為了防止人們聚集傳染,所以將紫藤花剪掉了。看景不如聽景,我們在古詩詞當中來想像一下紫藤花的美。一起回唐朝「雲」賞花吧!白居易的這首詩說了一件事:紫藤花不像是其他品種的花朵,有順序地綻放,它是所有的花一時間都開了!感謝你呀周從事,叫我來陳家賞紫藤花。可以想像的是,萬朵紫藤花一起綻放是何等的壯觀!
  • 今日立夏,這些關於夏天的古詩詞,可以教給孩子學習了!
    不覺春已逝,轉眼夏伊始。今日立夏,夏天已經悄然來臨,一起來學習關於夏天的知識吧!今天東方作文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夏天的古詩詞,快收藏學習!7、《聞蟬》唐·耒鵠綠槐影裡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 「語文密碼」中小學生必讀的中秋古詩詞
    古詩詞是中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對古詩詞的掌握程度則是衡量中小學生古典文學素養的一個重要標準。中秋節到了,多背幾首有關中秋的古詩詞,一來可以應個景,二來可以提升孩子的文學素養,增加孩子作文的文採。杜甫《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最是一年春好處——古詩詞中的春光
    提到春天,我們總會想到很多美好的意象:草長鶯飛、桃紅柳綠、百花爭豔……古詩詞中,描繪春光的也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幾首和春天有關的詩詞。關於唐詩和宋詩的區別,小仙下次再和大家細說,接下來再來看看別的和春光有關的詩詞。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詩出自清朝詩人高鼎。
  • 春遊中國有了新看點 跟著古詩詞去旅遊
    原標題:春遊中國有了新看點 跟著古詩詞去旅遊 「草長鶯飛二月天」,中國許多地方將迎來一年中最美麗的時光。旅遊市場上,賞花、踏青、採摘、遠足、露營等產品種類豐富,可供選擇。為吸引遊客,各地版本的「賞花地圖」「踏青地圖」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人不負大好春光,走出家門。
  • 春遊踏青|詩詞中的春天
    踏青,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或是一家人,或是三五好友結伴,遊山玩水,賞花賞月。盡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但是很多人看到美景往往出口便是:「我去,好美」,平淡無奇。這時候如果我們用上貼切的古詩詞。定會有不同的效果。下面就分享一些常用的描述春景的古詩詞。詩句中的春景0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 立夏將至,在10首清新活潑的古詩詞中,欣賞最美的初夏之景
    ②賞析:高駢的這首《山亭夏日》視角獨特,有視覺,有嗅覺,綠樹濃蔭,樓臺倒影,水晶簾動,薔薇飄香,一氣呵成,不著痕跡。「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動靜結合,靈動飄逸,仿佛初夏的氣息已透過文字撲面而來。02.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 踏青賞花的詩句有哪些 臨沂人出門賞花有詩詞相伴
    踏青賞花是自古以老就有的習俗,很多古人在踏青賞花期間更是寫下了很多的古詩詞,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幾首。   孟郊《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詩詞原創:寥詞客|爭春紅桃盈笑靨,弄色綠柳著新妝
    疫日春思爭春紅桃盈笑靨,弄色綠柳著新妝。江花江水思無限,目斷蒼山又夕陽。春分長記鶯飛芳月季,星湖草色綠無涯。而今春半人寥寞,望斷東風不見花。春燕春回梓裡路迢迢,暖日晴雲透碧霄。聞見銜泥壘巢燕,雙雙隨我過溪橋。
  • 關於月亮的詩詞,從月缺到月圓
    喜歡月亮,無需有儀式感地去哪兒看,和誰一起看,只是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某天某時不經意抬頭看到了月亮,心領神會。喜歡月亮的原因,都在古人的詩詞裡了,雖相隔百年千年,對於月亮卻有共情,這又是月亮的微妙之一。1.
  • 品鑑十首最美的踏青古詩詞
    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最美人間四月天,踏青、蹴鞠、蕩鞦韆、放風箏等,乃古代女子最喜愛的活動,古詩詞中多有反映。《慶清朝慢·踏青》 宋·王觀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郊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晴則個,陰則個,餖飣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 劉方平經典詩詞五首: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劉方平,唐玄宗時期詩人,一生不求仕途,寄情於山水,詩風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淡淡的幾筆鋪陳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場景,手法甚是高妙,今天我們來欣賞幾首他的代表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在這首詩中詩人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
  • 春來了 到秦嶺深處踏青賞花去
    春來了,賞春何必遠處去,距離西安僅一小時車程的秦嶺北麓已然是春花爛漫、蒼翠欲滴,等待著愛好生活的親們前去探尋,時間不長,只需要花費上一天或一個周末,你便能在山峰林立的山谷間感受到濃濃春意,放慢腳步,觸摸生活的別樣美麗。山水翠華看「天崩」山水翠華,「天崩」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