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燒鴨,南有燒臘。燒臘是粵菜系的特色美食。裏水鎮麻奢村是廣佛燒臘的發源地和產業集聚地之一。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佛山等地弘揚特色飲食文化,佛山也宣布實施粵菜師傅「1+5」系列工程,建設世界知名「粵菜粵廚名城」。在這樣的背景下,「麻奢燒臘」品牌發展迎來重要機遇。
12月27日,「粵菜裡·水鄉味」粵菜師傅工程2019夢裡水鄉生產環節(燒臘)名菜、名人評選活動啟動,活動集中了裡水36家燒臘加工單位的71個菜品,評選夢裡水鄉「金牌燒臘」「銀牌燒臘」「燒臘工匠」等名菜、名人,並在接下來的百花宴活動中進行命名,擦亮「麻奢燒臘」區域品牌。此次活動是裡水燒臘行業的首場評比,進一步推進餐飲業與上下遊企業融合發展。
71道菜品角逐「金牌燒臘」
此次活動特別選在裡水食品集中加工中心舉辦。這裡的燒臘菜品直接面向大眾市場,集中監管、規範化生產。評選活動中可以現做現吃,保留最佳風味。
活動開始時,36家燒臘加工單位新鮮出爐的71道菜品一一擺放在展示區,燒肉、燒鵝、燒鴨、燒雞、滷水……種類繁多,琳琅滿目,現場香味四溢,吸引眾多群眾參觀品嘗。「這個燒肉的皮很脆,肥而不膩,我非常喜歡。另外這道燒鴨吃起來滿口都是肉汁。」觀眾黃姨邊吃邊點評。
儘管各家燒臘菜品看起來相似,但選材、製作卻各有特色。熹悅燒臘加工場負責人表示,他們拿出招牌的叉燒、燒鴨、白切雞參賽,菜品從選料開始就非常講究。「比如製作白切雞的雞要95天大的才好吃,蘸料用的姜要無渣的大肉姜。而燒鴨則要選擇5斤左右的鴨,肉質不薄不厚,製作時,要上糖水掛4小時再烤45分鐘,色香味就都出來了。」這位負責人表示,他們的燒臘菜品大多銷往廣州,單白切雞每天就需要供應300隻左右。
展示區內,36家燒臘加工單位展示新鮮出爐的71道菜品。
比賽邀請五位專業評委,分別代表活動主辦方、資深美食評論家、資深燒臘師傅、學者、美食大V等。專家對於此次參賽的作品評價普遍較高。「整體水平非常不錯,有些甚至可與高檔酒樓相媲美。」廣東烹飪協會燒臘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江瑞建表示。他對一道燒鵝印象深刻,其皮脆肉嫩,鮮美多汁,做得十分講究。此外,專家也提出建議,他們認為企業對燒臘的刀工、擺盤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裡水燒臘行業快速發展
此次活動得到眾多企業響應,體現了裡水燒臘深厚的底蘊。
廣佛地區大部分燒臘企業都源自裡水麻奢村。二三十年前,村民自發在田頭塘邊設立檔口,以「前店後廠」的形式經營燒臘產品,逐漸打響「麻奢燒臘」的名氣。
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後,裡水燒臘從業者開始謀求更大發展,通過開設小型燒臘加工廠,擴大產能和市場貿易範圍。2012年底,裏水鎮在勝利工業區建成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將燒臘作坊遷入其中。加工中心按照《南海燒臘》聯盟標準,配置了生產車間、視頻監控室及食品檢測室,有效引導企業從以往的「野生軍」蛻變成「正規軍」。
進駐加工中心後,燒臘行業快速發展。進駐中心的燒臘作坊由初期的10幾家發展到現在的40多家,燒臘的品牌由無到有,「廣達記」「味皇」「醉香」「御豪」等知名燒臘品牌佔據廣佛熟食的半壁江山。
「廣達記」品牌的擁有者廣東廣記食品生產有限公司就是加工中心的一家。該公司董事長陳永華在1981年開辦第一家店鋪,整整38年從未休業過一天,14平方米的空間曾創造過一天營業額13萬元的佳績。如今,廣記食品含34種類燒臘,比進駐中心前增長逾25倍,客戶群體也從農貿市場檔口轉變為恆大集團、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錢大媽、卜蜂蓮花超市等大型集團,成為廣佛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燒臘品牌企業。
注重食品安全 打響燒臘品牌
「現在我們正在籌建永華大廈,有望成為佛山首家以燒臘為主題的體驗式酒樓。客人一進店,迎面是一面70米長的透明玻璃,內有60個燒臘爐一字排開,各式燒臘標上序號供客人挑選,選好的原材料則會在客人的全程見證下現燒現吃。」陳永華這種引領燒臘用餐潮流的創意,讓燒臘文化在裡水更為濃厚。
弘揚燒臘文化,是裡水打響麻奢燒臘品牌的重要方向,也是此次活動的目的所在。「小燒臘有著大內涵。其評價要看色、香、味、型四個方面,選材、醃製都很有講究,甚至有著季節性的要求,其中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國家中式烹調高級技師、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中式燒臘專家組組長黃嘉東說,裡水毗鄰廣州,位於珠三角中心區域,可以在燒臘文化的弘揚中承擔重要責任。
現場展示的燒臘菜品。
他同時認為,燒臘加工過程的進一步完善、燒臘師傅的培育也格外重要。材料採購和生產製作要處理好特色和標準的關係,符合現代餐飲需求。評選出的燒臘名匠可以不斷推陳出新,將新元素引入到粵菜中。
燒臘是裏水鎮「粵菜裡·水鄉味」粵菜師傅工程的主題之一。裡水在近期連續組織了鄉村廚王、網紅小吃、燒臘等多個主題的評選活動,通過培育粵菜美食文化,加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動連片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為旅遊業發展打下基礎,也為佛山建設世界知名「粵菜粵廚名城」貢獻裡水力量。
「在融入產品特色和文化的同時,我們也格外注重食品安全問題。」裏水鎮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股長謝志根表示。在常規監管之外,裏水鎮踐行「全民監管」「社會監督」的理念,率先上線包括智能協管、智慧監管、智聯商家、智享大眾等在內的「食安e+」平臺,構建監管者、協管員、企業方、消費者共治共享的社會共治生態。
原標題:裡水評選燒臘名菜、名人,推進粵菜師傅工程
讓麻奢燒臘香名遠播
來源|佛山日報
文圖|記者毛蕾、崔藝文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