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努力恢復常態之際,新冠病毒也仍在我們周圍」
樂觀情緒將是此項計劃推遲的犧牲品之一
全文共 1603 字,閱讀完大約需要 6 分鐘
撰文/Daniel Moss
至關重要的全球商業中心將經濟中的很大一部分對外開放,會願意承擔多大的風險?從香港新加坡之間「旅行泡泡」在正式推出之前便告破裂的情況來看,答案似乎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由於香港新冠病例激增,這兩個金融和交通中心11月21日晚間叫停了可能是全世界首例的無檢疫「旅行泡泡」計劃。儘管在表面上已控制住了疫情,但香港的感染病例上周大幅增加,引發了新的社會管控措施。新加坡表示,這項計劃將延遲兩周啟動。
雖然這一決定可以理解,但也表明,在尚無有效疫苗廣泛接種的情況下,航空和旅遊業的任何復甦都難言穩固。這兩個城市之間的「旅行泡泡」服務原定最初每周開通幾個航班。兩地居民無論是出於商務或休閒目的,都可以搭乘,行程不受限制。(這與面向必要工作者和官方人士的所謂綠色通道不一樣。)監管者們曾希望,這一象徵性計劃的啟動將帶動起更具實質性的東西——前提是可以安全運作。樂觀情緒將是此項計劃推遲的犧牲品之一。
更令人不安的是,就在幾小時前,新加坡當局還堅稱,「旅行泡泡」將於11月22日按計劃啟動。管理者甚至增加了臨時預防措施,要求香港旅客在抵達樟宜機場時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並在檢測結果出具前的幾小時期間採取隔離措施。此項公告發布之前,乘客只需在離開香港前進行病毒檢測。
最終這也沒能避免最後一刻的180度大轉彎。新加坡交通部長翁葉公(Ong Ye Kung) 11月21日晚間在Facebook上發文稱:「我完全理解早已規劃好行程的旅客們的失望和沮喪之情。但從公共衛生角度看,我們認為推遲是最好的辦法……這是清醒的認識,提醒我們,即使在努力恢復常態之際,新冠病毒也仍在我們周圍,這個過程將充滿坎坷。」
香港和新加坡的機場常常位居世界上最繁忙機場之列。雖然旅行泡泡本身不會推動經濟反彈,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下滑勢頭。
官員們希望旅行泡泡能成為推動全球旅行的榜樣,在計劃推出前,新加坡方面寄予了不小的期望。衛生部門報告說,新冠病毒檢測需求量激增——提前檢測是登機的先決條件。11月11日,開通「旅行泡泡」的消息發布後不到三小時,香港至新加坡航班的在線搜索量便飆升了300%。四季酒店及度假村集團(Four Seasons Hotels and Resorts)上周對外發出電子郵件,吸引到這兩座城市出行的旅客在其酒店下榻。
旅行泡泡計劃已事先擬定了運行機制,若新冠感染病例增加,將停止運行。如果兩地中任一地區非關聯感染者的七天移動平均值超過5人,該計劃將暫停。相關條款規定了兩天的通知期。截至11月21日,香港感染病例的七天移動平均值已達3.9人。
新加坡一直在努力遏制新冠疫情。自11月10日以來,該國沒有新增一例感染病例。這不容易。它是在兩個月的封鎖之後才非常緩慢地重新開放。新加坡在利用應用程式追蹤人們出行軌跡和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也強制要求居民佩戴口罩。居家辦公依然是上班的首選方式。
檢疫要求和入境限制意味著作為這個城市國家主要收入來源的旅遊業陷入了嚴重停滯。政府預計,2020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收縮6.5%。這就是為什麼維持現狀有著巨大成本,正如交通部長翁葉公10月在議會所說:「利害攸關的不只是幾十萬就業機會,也包括新加坡作為航空樞紐在全世界的地位,我們的經濟生存,以及讓我們可以把握自己未來的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主要央行和金融機構的幾乎每篇評論都會就過早撤消刺激措施的風險發出警告。8月的一些表態可能還會增加一句關於過度謹慎存在風險的內容。各國政府最好與民眾進行認真對話,討論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可以忍受什麼樣的感染率。一邊是安全保障幾乎無法實現,一邊是兩個城市的經濟遭受嚴重創傷,做此交換是否值得?編輯/吳妍潔 翻譯/王忠
(本文內容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商業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