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大字加一點是誰所加的,兒子獻之:這一點我佩服父親

2020-12-16 史實檔案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的人是誰呢?大家都知道,這位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出身士族,朝廷十分賞識他的才華,幾次三番請他做官。他在書法藝術史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他的兒子王獻之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那王羲之又是怎樣以身作則教育他的呢?

王羲之從小愛好寫字,曾跟從有名的書法家衛夫人(鑠)學書法。後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從魏晉諸家書法中尋找靈感,創立了獨特的風格。他寫的楷書、行書和草書,另成一派,開闢了一種新的境界。

王羲之的詩文也寫得相當出色。他在會稽郡做官時,就和很多名人一起在蘭亭舉行宴會。當時,一篇文辭優美、文辭優美的詩序《蘭亭集序》就是由他寫下的。尤其是該文筆鋒道勁,氣勢非凡,如行雲流水一般一氣呵成。這篇詩序有20個「之」字,形態各異,字字都有不同。「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實至名歸。可惜唐太宗死後,下旨將真跡殉葬,現在流傳於世的只有摹本了。  

傳說王羲之身上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其一:王羲之七歲跟書法家衛鑠學習書法,十分用功刻苦。傳說,王羲之住經常在附近的一個小池洗筆,每天練字洗筆,慢慢地池水都變黑了。王羲之曾指導陳郡謝氏的謝安,謝安的書法受他指導也自成一格。

其二:郗鑑在王府上門選女婿,府裡的子弟都非常謙讓。然而王羲之自己卻躺在東床上吃餅,絲毫不在意的樣子。郗鑑一眼相中他,覺得他是可造之材,便將他女兒郗璿嫁給他。女婿又稱為「東床」,稱讚女子嫁得好歸宿又可以叫做「東床坦腹」或是「東床快婿」。

其三:當時,人們十分喜愛他的字。相傳,山陰有個道士,想要王羲之寫一本《道德經》,但王羲之沒有這麼容易為別人寫經。這位道士知道王羲之的愛好,就特地養了一群好鵝。他知道後,真的去道士那看鵝。他希望道士賣給他這群鵝。道士說:「只要幫我寫一部《道德經》,就把鵝全部送給你。」王羲之馬上給道士抄寫好,高高興興地把這群鵝帶回去了。這就是後人稱頌的「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其四:王羲之寫字他筆力遒健,有「入木三分」之奇功。傳說,有一次他去朋友家裡看望他,但是他的朋友不在家,他就在桌子上寫了幾個字。後來他的朋友發現了這桌子上的字,就打算用水洗乾淨。但是這字竟然洗不乾淨,他就叫木工拿去雕刻。原來,為什麼洗不乾淨是因為在桌子木板三分深的地方仍有墨計,由此他的書法「入木三分」就是這樣來的。

其五:王羲之教子極嚴,一絲不苟,使他的兒子王獻之成為當時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並被人們稱為「小聖」。相傳,王羲之曾教導兒子,「你能把院子裡這18缸水都寫完,字才能練出骨架子。」有一次,王羲之幫王獻之看看他寫的字有沒進步,他看到其中有一個「大」字架子上緊下松,便隨手在上面加了一點,變成「太」字。後來,母親又看到王獻之的字。王夫人本身書法造詣就很深,看完了對獻之說,「我兒子寫這些字,只有這一點像你父親寫的。」王獻之仔仔細細地觀察,原來「太」字的這一點正是父親加上去的。從此,他也覺得要像父親一樣更加刻苦練習,終於功成名就。

大家還知道王羲之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相關焦點

  • 書聖王羲之,大字加一點是誰所加的,兒子獻之:這一點我佩服父親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的人是誰呢?大家都知道,這位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出身士族,朝廷十分賞識他的才華,幾次三番請他做官。他在書法藝術史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他的兒子王獻之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那王羲之又是怎樣以身作則教育他的呢?
  • 當「書聖」的兒子難?王獻之:當「情聖」更難!
    據說,年輕的王獻之苦練五年,捧著自己的「心血」作品給父親看。王羲之沒有作聲,翻閱後,見其中的「大」字架勢上緊下松,便提筆在下面加一點,成了「太」字,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沒得到啥評語,王獻之心中有點不是滋味,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母親仔細看了許久才嘆了口氣說:「我兒字寫了千日,惟有一點似羲之。」
  • 王羲之為兒子王獻之加了「一點」,結果妻子眼睛亮了,兒子醒了
    王獻之是我國東晉的大書法家之一,和他的父親王羲之並稱「二王」。王獻之生於公元344年,他出身於詩書墨香之家。和哥哥王凝之相比,王獻之越發顯得機警聰敏,父母很喜歡他。父親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大書法家,每當父親伏案揮筆書寫時,他總是站在旁邊看,天長日久,他漸漸地對書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他除了學他的功課外,還常常私下裡將自己關在書房裡,偷偷地模仿父親寫學。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苦練,他的書法能和他父親比一高低。有一天,王羲之在屋裡和妻子說:「獻之練字如此認真刻苦,用不了幾年,就可以趕上我了!」
  • 「書聖」王羲之拿筆輕輕一點 竟改變兩人的命運
    「書聖」王羲之我們都很熟悉,他的《蘭亭集序》廣為流傳,「小聖」王獻之我們之前也講過一些他的故事和與他父親的傳說,而王珣我們很少提及,但是王珣的書法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在書法史上被稱為「亞聖」。一門三聖在歷史上也是少見。
  • 書法不止王羲之,作為書聖的兒子,他也是一個傳奇!
    作為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的壓力是不是很大?說書法,在中國必然繞不過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書法成就之高,在唐代其父王羲之被稱為「書聖」,後人稱其父子為「二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王獻之的生活和書法。王獻之畫像唯有「一點」像羲之王獻之小時候毛筆字寫得很不錯。有一次 ,他問母親郗氏何時能超越父親,母親說,要練完十八缸水。獻之練完三缸水後,迫不及待寫了一個「大」字給父親看。王羲之覺得字的結構有些鬆散,便在「大」字下面加了一個點。
  •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孫子王靖之,不怕亂輩嗎?原來如此
    在古代,孩子起名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在避諱這方面,必須要避祖先的名諱。但是,在歷史上,有一個家族卻非常奇怪,那就是書聖王羲之所屬的琅琊王氏,這一家人的名字後面幾乎都帶著一個「之」字,比如王羲之的七個兒子全帶,如王煥之、王徽之、王獻之,王羲之的胞兄叫王籍之,而王獻之的兒子叫王靖之。
  • 王獻之和父親王羲之並稱「二王」但一開始王獻之的地位更高
    郗璇思路依然清晰,說:頭髮白了,牙齒掉了,這屬於身體的事;眼睛耳朵,和精神相關,哪能那麼快就和人分開呢?王獻之從小勤奮刻苦王獻之是第7個兒子,很小就跟著父親學書法。有一次,王羲之看他正在聚精會神地寫字,悄悄走到背後,突然去抽他手中的毛筆,筆紋絲不動。
  • 王羲之的兒子,活在老爸陰影下的王獻之,其實他只care他的愛情?
    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風映何限,感郎獨採我。」——王獻之為小妾桃葉所寫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 「書聖」王羲之怎麼教子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他是暢快灑脫的蘭亭名士;「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是冠絕於世的千古「書聖」;「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他是泰然從容的東床佳婿。持一管擎天筆,做得名士盡風流。這大概是我們對於王羲之的全部想像。其實,走近一點,不僅能看清他的輪廓,也能一窺其人其藝其家的底色。
  • 王羲之髮妻才女郗璿為何被稱為女中筆仙
    "郗鑑說:"這人真是好女婿!"郗鑑打聽這個青年是誰,原來是王羲之,隨後就把女兒郗璿嫁給了他。劉茂辰考證此事發生在太寧元年(323年)十一月至太寧二年(324年)六月之間。王汝濤考證此事發生在太寧元年(323年)至太寧二年(324年)之間。郗璿與王羲之成婚後,夫婦二人因有相同的愛好而經常在一起秉燭夜談,相互探討書法創作,恩愛非常。
  • 書中四賢——王獻之,書聖王羲之之子
    王獻之是東晉時期非常有名的書法家和畫家,他是書聖王羲之的兒子,也是「書中四賢」之一。聽說有一次他和他的兩個哥哥一起去拜訪謝安,他的兩位哥哥高談闊論,大談一些世俗的事情,只有他簡單的問候了幾句就不說話了。
  • 書聖的名號,是誰「偷」給王羲之的?
    我們稱呼王羲之為書聖,在大多數人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書聖到底是誰封給王羲之的?又為什麼給他這個稱號呢?為了查證這個事情,我找了好多資料,但都是無一例外的說,王羲之就是書聖,而且一般都有「後世公認」這幾個字。
  • 王獻之和王羲之比書法,一點決出勝負,差距在哪?被孫過庭說破
    比如廣為流傳的王羲之在王獻之練字時偷偷走過去從背後拔兒子所握的毛筆,結果卻沒有拔動,以此來證明王獻之練字之專注。可在專業書法老師看來,這是假的故事。因為握筆有松有緊,但一般來說不至於緊到用力都拔不動的。
  • 都是學王羲之,為什麼只有王獻之達到了並稱「二王」的高度
    在這麼多追隨王羲之的書法家當中,功力深厚、造詣非凡的名家大有人在,唐代的李北海,元朝的趙子昂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在眾多學習王羲之的大家當中,如果要說誰的影響力最大,還要數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畢竟只有他達到了能和王羲之相提並論的高度,和他父親一起,被後世譽為「二王」。
  • 王獻之大加一點的故事叫什麼 足夠的努力讓王獻之名垂青史
    在中國的書法史上,除了最富盛名的「書聖」王羲之之外,他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他的故事也被人們傳頌至今。    王獻之不僅是第一個創造出「一筆書」這種書寫方式的人,而且在草書、行書和隸書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為他所取得的藝術成就,人們把他和王羲之一起並稱為「二王」,以顯示後人對他的推崇。
  • 王獻之名聲在東晉到唐朝時期超過其父王羲之,為什麼書聖不是他?
    說到歷史中有名的大書法家,我想大家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就是王羲之了,畢竟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但是曾有一段時間,王羲之兒子王獻之的名頭超過王羲之,但為什麼最後稱為書聖的是王羲之而不是王獻之呢?王獻之在在世時期就非常厲害了,名頭壓過了他老爹,有多厲害呢?當朝皇帝逼他離婚,並且把公主強塞給他,可見其名氣之大,王獻之在當時就被人稱為書聖,並且再其死後的一個半世紀內名聲都是超過父親王羲之的,那麼書聖為什麼到頭來卻是王羲之的呢?
  • 「書中四賢」王獻之早逝竟是因為痴情自殘,有唐伯虎畫作為證
    王獻之出身東晉門閥士族王家,他的父親王羲之是著名書法家,人稱「書聖」,母親書法寫的也很好。作為書法家的後人,他繼承了父母良好的基因,通過自己勤奮努力,也成為舉世知名的書法家,他的行書、草書十分出名,在楷書和隸書上也有深厚的造詣,和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成為書法界一段佳話。
  • 小聖王獻之,書法造詣堪比書聖,那他的書法是怎麼煉成的?
    小聖王獻之,書法造詣堪比書聖,那他的書法是怎麼煉成的?文|煮歷史青梅王羲之和王獻之都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他們的書法影響著後世很多人,特別是在唐宋時期,幾乎每個出名的書法家都曾研習臨摹過他們兩位的書法。而王羲之被人們成為書聖,由於王獻之是他的兒子,並且抒發成就僅次於王羲之,所以就被成為小聖。小聖王獻之,書法造詣堪比書聖,那他的書法是怎麼煉成的?一起來看看吧!
  • 嵊州金庭紫藤山:千古書聖——王羲之墓
    東晉王羲之寫的,也是個稱得上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天下無人不識君的主,被後世稱之為「書聖」,雖然不能和一張一弛一文一武的孔子孫子平分秋色同日而語,但是也類似於文聯下面一分支。王羲之,也被稱之右軍,在毛筆字這一塊上,可以稱得上是登峰造極,無人能出其右。
  • 王羲之這樣教兒子書法,米芾更誇張!難怪他們的兒子也成書法家!
    王羲之是怎樣教他兒子書法的?王獻之的書法這麼好,絕不是靠勤奮就能學好這麼簡單。我們從一些資料看出,王羲之教王獻之書法確實有一套,教育方法還很超前。王獻之有王羲之這個書聖老爸,學書法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學書法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