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的人是誰呢?大家都知道,這位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出身士族,朝廷十分賞識他的才華,幾次三番請他做官。他在書法藝術史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他的兒子王獻之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那王羲之又是怎樣以身作則教育他的呢?
王羲之從小愛好寫字,曾跟從有名的書法家衛夫人(鑠)學書法。後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從魏晉諸家書法中尋找靈感,創立了獨特的風格。他寫的楷書、行書和草書,另成一派,開闢了一種新的境界。
王羲之的詩文也寫得相當出色。他在會稽郡做官時,就和很多名人一起在蘭亭舉行宴會。當時,一篇文辭優美、文辭優美的詩序《蘭亭集序》就是由他寫下的。尤其是該文筆鋒道勁,氣勢非凡,如行雲流水一般一氣呵成。這篇詩序有20個「之」字,形態各異,字字都有不同。「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實至名歸。可惜唐太宗死後,下旨將真跡殉葬,現在流傳於世的只有摹本了。
傳說王羲之身上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其一:王羲之七歲跟書法家衛鑠學習書法,十分用功刻苦。傳說,王羲之住經常在附近的一個小池洗筆,每天練字洗筆,慢慢地池水都變黑了。王羲之曾指導陳郡謝氏的謝安,謝安的書法受他指導也自成一格。
其二:郗鑑在王府上門選女婿,府裡的子弟都非常謙讓。然而王羲之自己卻躺在東床上吃餅,絲毫不在意的樣子。郗鑑一眼相中他,覺得他是可造之材,便將他女兒郗璿嫁給他。女婿又稱為「東床」,稱讚女子嫁得好歸宿又可以叫做「東床坦腹」或是「東床快婿」。
其三:當時,人們十分喜愛他的字。相傳,山陰有個道士,想要王羲之寫一本《道德經》,但王羲之沒有這麼容易為別人寫經。這位道士知道王羲之的愛好,就特地養了一群好鵝。他知道後,真的去道士那看鵝。他希望道士賣給他這群鵝。道士說:「只要幫我寫一部《道德經》,就把鵝全部送給你。」王羲之馬上給道士抄寫好,高高興興地把這群鵝帶回去了。這就是後人稱頌的「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其四:王羲之寫字他筆力遒健,有「入木三分」之奇功。傳說,有一次他去朋友家裡看望他,但是他的朋友不在家,他就在桌子上寫了幾個字。後來他的朋友發現了這桌子上的字,就打算用水洗乾淨。但是這字竟然洗不乾淨,他就叫木工拿去雕刻。原來,為什麼洗不乾淨是因為在桌子木板三分深的地方仍有墨計,由此他的書法「入木三分」就是這樣來的。
其五:王羲之教子極嚴,一絲不苟,使他的兒子王獻之成為當時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並被人們稱為「小聖」。相傳,王羲之曾教導兒子,「你能把院子裡這18缸水都寫完,字才能練出骨架子。」有一次,王羲之幫王獻之看看他寫的字有沒進步,他看到其中有一個「大」字架子上緊下松,便隨手在上面加了一點,變成「太」字。後來,母親又看到王獻之的字。王夫人本身書法造詣就很深,看完了對獻之說,「我兒子寫這些字,只有這一點像你父親寫的。」王獻之仔仔細細地觀察,原來「太」字的這一點正是父親加上去的。從此,他也覺得要像父親一樣更加刻苦練習,終於功成名就。
大家還知道王羲之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