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四賢——王獻之,書聖王羲之之子

2020-12-18 諼諼歷史

王獻之是東晉時期非常有名的書法家和畫家,他是書聖王羲之的兒子,也是「書中四賢」之一。

聽說有一次他和他的兩個哥哥一起去拜訪謝安,他的兩位哥哥高談闊論,大談一些世俗的事情,只有他簡單的問候了幾句就不說話了。等到他們兄弟三個人離開了謝家之後,很多人問王羲之的這三個兒子哪個更加出色,謝安毫不猶豫的說最小的那個更優秀一些,謝安覺得一個傑出的人定然是寡言少語,不會談論一些世俗之事。

他的書法藝術和他的父親不同,他有著自己的特色。因為他父親的緣故,在他父親光環的籠罩下,他學習的非常勤奮,又加上他本來就對書法很感興趣,自己又非常的聰敏,所以很快就學出了一些本事,不管是詩詞文章還是書法繪畫,在當時的東晉都是非常有名的。他的草書,下筆非常的熟練,龍飛鳳舞,和他的父親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他從小就跟著他的父親練習書法,而且他從小就有非常遠大的志向。後來的時候他在書法上又學習了張芝的筆法,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最擅長的是行書和草書,可惜的是,唐太宗似乎並不欣賞他的作品,這也就讓他的很多作品沒有像他父親的一樣被收藏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損失。

他學習書法和他的父親差不多,從不局限於學習一門和一體,而取各家所長,最終都創出了他們自己獨特的風格,取得了非常高的歷史地位。他父親從小對他書法的教導,為他以後的成就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因為他是魏晉許多名家中出名最晚的一個書法家,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可以有機會集各家所長,最終在書法界取得了和他父親同樣的地位。

他們父子倆的楷書在當時非常的出名,在唐宋以下的書法家,楷書都寫的非常的嚴整俊美,都用了一中媚俏的筆調。但是,他們兩人的楷書,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不朽,萬世流芳,有著一種非常強烈的吸引力。桓玄就非常喜歡他們父子倆的書法,還專門做了兩個書袋,裡邊分別裝著他們兩人的字畫,好讓自己時刻都能欣賞。他的書法在東晉末年的時候,在影響力上甚至超過了他的父親。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遺留下來的墨寶並不多,在數量上遠遠沒有他父親的那麼多。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太宗不喜歡他書法,所以刻意的貶低他。但是到了北宋的宣和年間,宋徽宗卻是非常的喜歡他的書法,所以收藏了八十多件。可惜的是,這些墨寶基本上也是沒有保存好。流傳下來的幾件,也是描摹版本。

他自己還開創了「一筆書」,把他父親草書中上下不相連的特點連接了起來,所以他的草書基本上都是一筆就可以連貫好幾個字,因為他的書法豪邁而且氣勢非常的宏偉,所以被後人敬仰。

相關焦點

  • 王獻之和父親王羲之並稱「二王」但一開始王獻之的地位更高
    她和王羲之是真正的「天設一對,地造一雙」,算得上絕配。不僅是帥哥美女,而且才氣相當、情投意合,有共同的語言和愛好。王羲之共有7子1女。兒子是:玄之,凝之,渙之,肅之,徽之,操之,獻之。女兒是:王孟姜。憑王羲之的風流和身份,娶幾個小妾、養幾個歌妓是很正常的。但王羲之鐘愛她一生,真正是「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了一輩子。
  • 古代書中四賢,你知道是指哪四個人嗎
    但在這些書法家中,有四個人被稱為古代書中四賢。下面來具體看看,是哪四位大書法家被稱為書中四賢:張芝張芝,今甘肅酒泉人,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被譽為「草書之祖」。張芝出身於官宦世家,家世顯赫。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他將古代筆畫分離的草書寫法,改為了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
  • 王神愛:書聖王羲之的孫女,貌美善書卻嫁給了一位白痴
    書聖王羲之有七個兒子,其中第七子王獻之最為傑出。王獻之風流倜儻而且還很有才,可以說是當時許多女子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第三女司馬道福對王獻之也早就心悅之,只是起初司馬道福被許配給了桓溫的次子桓濟。 其實嫁給桓濟前,司馬道福就已經知道了王獻之,並且有了暗戀之意。
  •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孫子王靖之,不怕亂輩嗎?原來如此
    但是,在歷史上,有一個家族卻非常奇怪,那就是書聖王羲之所屬的琅琊王氏,這一家人的名字後面幾乎都帶著一個「之」字,比如王羲之的七個兒子全帶,如王煥之、王徽之、王獻之,王羲之的胞兄叫王籍之,而王獻之的兒子叫王靖之。一家人好幾代都帶著「之」字,難道是兩晉南北朝時期不注意避諱嗎?王羲之像當然不是,當時人們非常注意避諱。
  • 書聖王羲之,大字加一點是誰所加的,兒子獻之:這一點我佩服父親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的人是誰呢?大家都知道,這位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出身士族,朝廷十分賞識他的才華,幾次三番請他做官。他在書法藝術史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他的兒子王獻之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那王羲之又是怎樣以身作則教育他的呢?
  • 紹興,書聖王羲之故裡,萬家燈火街市如晝
    到浙江省紹興市旅遊,沒拜訪書聖故裡王羲之被譽為「書聖」,讀書人都知道。王羲之晚年書法爐火純青,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蘭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蘭亭序》因其意境、修辭、構思之精妙,也成為了中國散文史上的千古絕唱。
  • 書聖王羲之書法八字真言,姿態殊異,圓轉自如
    書聖王羲之書法八字真言,姿態殊異,圓轉自如文/成長新視點王羲之,被譽為「書聖」,是東晉偉大書法家,行書《蘭亭序》被歷代書家尊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一生酷愛書法,重點在於對書法的理解和創新,他改變漢魏以來的樸質書風,開晉後的妍美勁健之體,創楷、行、草之典範。後代之人,無不尊崇和遵循他的書法宗旨。一、王羲之學習書法的故事。在王羲之學書的漫長過程中,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老師,是他一生都沒有忘記的,那就是—白雲先生。
  • 「書聖王羲之」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書聖王羲之」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140周年,由東京國立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聯合主辦,朝日新聞社特別協力的「書聖王羲之」展覽於1月21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 王獻之《得書帖》書法真跡欣賞,書法真漂亮,傳承王羲之書法精髓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我想大家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要問我國書法界最有名的書法家是誰,我想大家肯定會想到書聖王羲之吧?
  • 王羲之和他的《快雪時晴帖》,右軍先生也是性情中人
    自古至今,說起書法界的大佬,首推絕對是「書聖」——王羲之。歷經1600多年,王羲之的書法至今仍然保利著大批量的粉絲,書聖的地位更是無人超越河圖八卦出,洛範九疇初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王羲之、王獻之、謝道韞、謝安、謝玄原來是這樣的關係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書聖」,代表作《蘭亭集序》。淝水之戰謝玄是「淝水之戰」中前鋒。那麼,請問,王羲之、王獻之、謝道韞、謝安、謝玄究竟什麼關係呢?王羲之就來自這個家族。王羲之和王獻之的關係是非常明了的,這對「二王」父子,在書法史上是非常知名的。
  • 王羲之髮妻才女郗璿為何被稱為女中筆仙
    郗璿嫁於"書聖"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空前絕後,被公認為"書聖"。對於郗鑑為郗璿選婿的事,還有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這個典故叫做"東床坦腹"。郗鑑在健康時聽說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門生送信給王導,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選女婿,王導讓送信的門生去自家的東廂房隨便選擇。
  •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在哪裡?
    距今1667年前,農曆三月份的普通一天,時任東晉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
  • 音樂才子恆伊和書聖王羲之之子王徽之的故事
    有一次,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坐的船停在青溪碼頭。這王徽之也是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 嵊州金庭紫藤山:千古書聖——王羲之墓
    東晉王羲之寫的,也是個稱得上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天下無人不識君的主,被後世稱之為「書聖」,雖然不能和一張一弛一文一武的孔子孫子平分秋色同日而語,但是也類似於文聯下面一分支。王羲之,也被稱之右軍,在毛筆字這一塊上,可以稱得上是登峰造極,無人能出其右。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書法重寶,是王羲之3作合一,無愧於書聖之名
    在中國浩瀚無垠的書法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一直都是「天花板」級的存在,此人就是被譽為「書聖」的王羲之。自古以來,不管是哪行哪業,但凡有人被冠以「聖人」之名,那他基本上就是這個領域最頂尖的存在。王羲之正是如此,以一幅行書《蘭亭序》而名動天下,不僅奪得了「書聖」的美譽,連《蘭亭序》也被奉為了「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出身於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劉禹錫《烏衣巷》中的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面的「王」,就是指的琅琊王氏。
  • 越城區書聖故裡景區門口的王羲之雕像的臉被誰「美白」了?
    「誰把王羲之(雕像)的臉塗白了?」昨天,有讀者@紹興晚報官方微博反映,越城區書聖故裡景區門口的王羲之雕像的臉部被塗上了白油漆。  昨天上午,記者根據微博上的線索,在越城區中興中路宋梅橋BRT車站西側一個涼亭旁,見到了遭破壞的王羲之雕塑。這是一個以「戒珠」為主題的雕塑,展示的是王羲之與僧人下棋的場景。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雕塑的底色原本是黃色,「王羲之」正眉頭緊鎖,聚精會神地下棋。然而,「王羲之」卻被人用白漆塗了整個頭部,惡意「美白」讓這座雕塑的顏色很不協調。
  • 王羲之在大雪初晴時寫一幅書法,只有28個字,被稱為傳世珍寶!
    說到王羲之大家並不陌生,他的書法被歷代書法家推崇不已,他也被尊稱為書聖。尤其是他所寫的《蘭亭序》筆法精湛,是行書的典範之作,很多書法家都臨摹過《蘭亭序》。其實王羲之的傳世書法並不是只有《蘭亭序》,他的另一幅書法只有二十八個字,也被後人稱為行書的範本。
  • 東晉豪族,「書聖」王羲之的家族到底有多強大
    王羲之被人尊稱為「書聖」,他的名作之一《蘭亭集序》在後世被人奉為神作。世人都知道王羲之書法很厲害,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他自己的仕途,他家族的顯赫卻少有人知道。王羲之出身於東晉四大家族之首的琅琊王家,琅琊王家是太原王家後人,始祖是王離,世代興盛。王羲之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風順,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這在當時已經是高官了,在現代也起碼是副部、正部高官。但是,他在王家有名的不是職位,而是書法,也就說明他的官職在王家不算高。
  • 書聖王羲之的巔峰之作《蘭亭集序》,創作地就在浙江紹興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許多人雖然沒見過但也有所耳聞,這是一篇書法巨作,堪稱王羲之的巔峰之作。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邀請當時的名士謝安等以及親朋子侄共41人,來到蘭亭行修禊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