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詩歌,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要是展開了講,估計十萬言也講不完,所以我們就書說簡短,長話短說,接下來鄙人儘可能把精華的部分告訴大家!先來看一下我們標題,古體詩與格律詩之間區別,時下愛好詩詞的朋友也不少,但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就是,古體詩與律詩,老虎和老鼠傻傻分不清楚!哈哈 。
全世界人都知道,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從詩經到離騷,再到漢樂府,以及眾所周知的唐詩宋詞!一直到如今的現代詩,那都是膾炙人口,催人奮進,讓我們引以為傲的絕世佳作。說到詩,那到底什麼是詩,毛詩序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其實詩就是抒發內心志向的言詞,編上曲,就是詩歌!這個說法也只是對詩一個簡單定義!什麼詩,詩就是詩人和萬物的對話,是浪漫的產物,是含蓄內斂,抽血的藝術,是生活的調味劑,是人們抒發情感,見證過去嚮往未來的紐帶,是生活的修辭,更是國人深入骨髓的靈魂。不好意思扯遠了,我們回到主題上來,那說了半天,到底古體詩和律詩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先來講一下律詩,所謂的律詩又稱為近體詩,近體詩就是用來區別古體詩的。律詩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期,由沈約等人,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人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成形,對律詩集大成者,應該就是我們很忙的杜甫了。
先簡單地講一講律詩,我認為律詩是戴著手銬腳鐐在刀尖上起舞的藝術!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律詩的要求極為嚴格,不管是五言還是七言,對格律的要求都要嚴絲合縫,律詩只有八句四聯!七言律詩共五十六字,無言律詩就四十字。律詩對格律的要求很高,比如平仄,比如押韻,寫律詩就好像寫對聯,需要合轍押韻,需要對仗工整!一首律詩有八句,四對,分為首聯,頸聯,頷聯,和尾聯!律詩要求在第二對或者第三對,必須要有工對。什麼是工對,就是詞性相同,平仄相對,如果第一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下一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有人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必究!這個是對於韻腳而言!一首好的律詩不管是一三五,還是二四六,最起碼的要符合格律,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律詩。
所以今人是寫不出來好的律詩的,即便是美其名曰寫出律詩,那也是驢唇不對馬嘴!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連平仄都搞不明白了,伴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很多仄聲字都發生了音變。別說寫了,就連很多律詩我們讀都讀不通順了。好了接下來舉個例子,我們來看一下,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是唐人律詩的典範,還有一首就是老杜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大家可以讀著體會一下。還有我們經常提到的絕句,大家只要記住一句話就行,絕句就是律詩的半首,所以也屬於近體詩。
那大家可能就問了,今天的主題不是講古體詩和律詩的區別嗎!光講律詩,那到底什麼是古體詩呢!其實我們只要知道,什麼是律詩,就明白了一大半,所謂古體詩,就是對格律要求不那麼嚴格,發揮起來比較自由的詩體。但是必須要押韻,從年代上大致可劃分為,唐以前的古詩,不管是幾四五六言,不管是歌行,還是雜詩,都可以歸結為古體詩,或者稱為古詩,古風,古詩歌都行。其代表作就是古詩十九首。說了半天律詩,其實寫詞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格律呀!各位,吟詩好比成仙骨,骨裡無詩莫浪吟。袁枚在隨園詩話裡面早就說了,所謂的格律,只是小學生的把戲,最重要的還是意境!意境啊!這一點鄙人十分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