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詩應該如何分類?自由詩和格律詩嗎?詩的分類首先是新詩和舊體詩,國人作詩在五四以前都是舊體詩,在五四以後出現了新詩。
一、舊體詩
1、古體
古人在齊梁體以前都是算是古體詩,齊梁時期開始發現了四聲與平仄,當時的永明體可以算是不完全成熟的格律詩。這一時期的格律詩,大多缺少黏連,其他格律詩的要素大多具備,當然也有無意間完全符合格律的詩,如陰鏗的排律。
古體詩不僅僅在隋唐以前,包括隋唐以後的不合律的詩都是古體詩。
2、近體
在唐朝格律詩定型,符合格律的詩我們稱之為近體詩,也叫今體詩,不符合格律的詩我們稱之為古體詩(古風)。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
初唐和盛唐時期,都有不少不完全合律的格律詩,如李白八句完全不對仗的五律:牛渚西江月;崔顥半古半律的:昔人已乘黃鶴去。
奠定唐朝格律詩的三個重要任務時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早於他們的王績有一首五律《野望》,常常被各種選本錄入,最為初唐格律詩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還,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3、近體詩四要素
平仄、押韻、對仗(絕句不需要)、黏連,這裡不多說了,可以看《老街詩詞閒話10-律詩四式讓您半小時學會格律》。
二、舊體詩各種分類
1、絕句有古絕句、律絕句
其中四句的詩叫做絕句,絕句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如陶宏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這種不合律的絕句叫做古絕句,另有合律的絕句,如《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絕句不需要必須對仗,但是其他三個要求缺一不可。
2、八句詩
1)八句有古體詩也有格律詩,古體詩如杜甫 (唐)《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八句的格律詩被稱為五律(五言)和七律(七言),如王績的《野望》是五律,杜甫的秋興八首都是七律: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八句以上
1)八句以上的格律詩叫做排律,唐詩科舉考試的詩就是排律,如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是一首六韻排律: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排律可以寫得很長,如白居易的排律《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100韻就是押100個韻腳,這首詩100句、1000個字。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此處省略960字....不飲長如醉,加餐亦似飢。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3)八句以上的古體詩也多不勝數,如下面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李白《蜀道難》、《兵車行》等。
4、齊言與雜言
1)齊言
有每句字數一樣的詩,格律詩都是齊言詩,古體詩則不然,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每句都是5個字,白居易長恨歌每句都是七言。還有曹操短歌行是四言詩,古人也有少量的六言詩,如王維的《田園樂》:
「桃紅復含宿雨,柳線更帶朝煙。花落家僮未歸,鳥啼山客猶眠。」
2) 李白《蜀道難》每句的字數就不一樣了,這種是雜言詩,雜言詩肯定不是格律詩,比如杜甫的《兵車行》 :
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
註:只要是雜言詩就可以判斷為格律詩,齊言詩不一定, 例如古人的樂府詩和絕句一樣,都有格律詩和古體詩兩種。唐沈佺期樂府《獨不見》是七律。
三、新詩
1、商籟體
新詩有舶來品,如商籟體,押韻之複雜,要求之嚴謹不亞於我們的格律詩,民國時的詩人有不少這類作品,不知道現代人還有沒有人會寫,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老街詩詞閒話14-英文詩與中國詩押韻有天壤之別?》
2、舊體詩與新體詩之間的白話詩
胡適的兩隻蝴蝶,很想舊體詩,卻以白話寫成,有點像初唐王梵志的百花打油詩,但是沒有王梵志的哲理性。
兩隻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隻,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3、新詩的自由派與格律派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新詩有自由派與格律派之爭,聞一多的三美是格律派的代表理論:
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聞一多的理論來自有中外的古典詩歌,無論莎士比亞還是李商隱們,作詩都是有一定之規的,所以聞一多們反對這種「自由詩」,提倡「戴著腳鐐跳舞」。
4、今天的新詩
今天的詩百花齊放,甚至有各種#¥%#體出現,而且影響巨大........
不過依然有很多感人的作品,我以為新詩無論以什麼形式呈現,能引起讀者共鳴,就是好詩,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詞本身就是優秀的小詩。
@老街味道
詩詞格律與創作 零基礎看完這7篇短文就會寫詩詞了